四川省免费师范生政策与就业问题研究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首届免费师范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四年前,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1万多名学生进入6所部属师范学校,学费、住宿费全免,并有生活补贴.他们入学时签订协议约定,毕业后需回生源地从事基础教育.4年已至,这些“未来教育家”将如何选择。本文就四川省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就业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四川省;免费师范生;政策;就业问题
  
  一、四川省免费师范生政策
  (1)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安排
  从2011年起,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签约学校提供报到证、毕业证等材料(未签订就业协议的回生源所在地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报到。3月1日前指导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供需见面活动,招聘学校根据岗位需求信息采取多种形式与免费师范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考核合格的签订就业协议。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未按规定完成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任务的市(州),不得新进教师。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将汇总的全省招聘免费师范生岗位于每年9月5日前在国家和我省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等网站上发布。
  (2)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任教
  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到我省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任教。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期间,享受以下优惠待遇:从报到之日起执行定级工资;一、二类地区高定一级薪级工资,三类以上地区高定两级薪级工资,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津贴补贴;毕业生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和晋升七级及以下专业技术岗位,其任职年限提前一年,国家规定最低任职年限为一年的提前半年。支持艰苦边远地区、民族地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措施,吸引四川生源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当地任教。鼓励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灾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扩大四川生源免费师范毕业生的招聘量,推动地震灾区学校的“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提升。
  (3)加强对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管理
  未能履行协议的毕业生,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免费教育费用为四年修读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补助费三项之和,按国家实际实行的免费教育费用标准计算。
  二、四川省免费师范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1)原则上不能考研、不能出国、要回四川省(区、市)从事基础教育
  从目前政策上看,首届免费师范生“原则上不能考研、不能出国、100%的学生要回四川省(区、市)从事基础教育”,如果学生没能自己找好工作岗位,本省(区、市)会提供“有编有岗”的职位。免费师范生就业,原则上限定在按省级地域划分的、分割的市场内,他们很难在更大的、全国性平台上寻找机会,四川省允许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跨省就业。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老师解读说,文件里的说法模糊,意味着具体操作都取决于各地教育厅,“这都要靠学生个人向他们争取”。
  (2)专业设置问题
  免费师范生就业还显示出专业不对口的尴尬。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很优秀,工作能力也很强。但因其专业设置,导致他们根本无法在中小学,尤其是西部中小学找到合适的职位。比如,陕西师大有学习食品工艺专业的免费师范生,西南大学有学科学教育的免费师范生,华东师大有心理学、教育管理等专业的免费师范生,等等。上述专业中,就业形势十分的严峻。一些学生反映,这种专业在一些沿海开放的城市也许工作会很好,但是在一些内陆发展不好,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教育改革并没有很好的推进。就业根本就没有可能。“辛苦学了四年,却根本没地方要我们,那学校当初为什么要招我们!”一些学生抱怨。
  三、四川省免费师范生就业对策
  (1)如何真正下基层
  2010年9月,华东师大对进入大四的首届免费师范生做了实名制就业跟踪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已出台的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整体满意,甚至觉得“超过他们的预期”.90%以上的免费师范生从教意志坚定.尽管可以“包分配”,但学生们强烈不希望“被动就业”,而希望通过能力和实力找到自己满意的单位,“哪怕是去基层,也要是自己选定的”,“被动的、计划式的分配是不合适的,双向选择,才更能选出人性化的东西。”该校一名教师如此阐释学生们的想法.因此,对目前的就业政策,6所学校中绝大多数学校的老师认为,应该放开让免费师范生在全国范围的基层岗位自主择业,只要免费师范生去中小学从教10年,并去农村支教2年,保住这个底线就可以了.也有老师持相反观点称,如果把免费师范生就业完全放由市场配置,“最终这些优质资源还会流向条件较好的岗位,进一步加剧原有的不平衡.”如何才能让免费师范生在基层找到更合适自己的一方讲台,是决策者们一直在考虑的。
  (2)跨省择业
  跨省择业的政策还影响着学生们的人生走向,这一问题的解决会增加一些专业的就业率,也更加科学,为优秀的免费师范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而这些只是免费师范生政策中的一个细节。未来的一届届免费师范生们还将继续探路:包分配所带来的对学习的懈怠的负面影响也是学要考虑与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中共十七大提出了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国家就业政策。本文正是在响应这一国家就业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和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难,重点阐述了从事直销成为大学生创业理想选择的观点。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直销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和进城农民工规模持续的扩大,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我国的社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统计,“十一五”期间
期刊
【摘要】本文从职位需求的角度论述了实际工作职位对大学生工作能力的要求,指出高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与实际工作职位的需求相一致,提出从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核心能力培养四个方面转变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本文还以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为例,阐述了其如何从职位需求角度对人才培养模式所进行的调整和创新。  【关键词】职位需求;应用性;培养模式;工程管理    从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
期刊
【摘要】抓好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是高校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本文以铁路行业院校为例,阐述了行业背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对就业市场统筹分析,探索了行业背景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雪球效应”发展模式,剖析了其就业市场格局及成因,提出了“雪球效应”模式在就业市场开发与维护中的具体对策,对行业背景高校就业市场的开发与维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当前形
期刊
【摘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在职业决策时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本研究调查了独立学院毕业班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以及其群体差异,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焦虑这一毕业生普遍存在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焦虑    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最早由美国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一位女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及处理过程,从处理过程总结出类似事件的处理经验,并对此类事件的处理难点提出思考。  【关键词】心理危机;处理;边缘型人格    李某,09级女生,家庭经济贫困,和家人关系不和,和父亲的关系特别糟糕,家庭早期经济状况较好,后因父亲好赌,家里状况日下。因欲割腕自杀未遂而休学一年,后复学回来,心理状况不稳定。  一、心理危机的发生及其处理  在该生回校后,辅导员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创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有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缓解就业压力。本文通过SWOT模型,以宜春学院为例,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所存在的主要优、劣势以及面临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试图找到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办法。  【关键词】创业;SWOT;对策;宜春学院    一、SWOT分析法简介及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风险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重点就当前的就业形势、新时期人才的需求特点及大学生如何直面就业压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就业    就业是一个敏感的社会性问题,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每个大学生都面临就业的现实,而且就业的形势又十分复杂。因此一
期刊
创业就业工作就表面上看是学生的个人问题,究其本质却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但社会的现实是:一方面是许多企业和地方的“用工荒”,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的“就业难”。出现这种“相悖”现象的根源在哪儿?如果我们站在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视域中来审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发现,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思想教育和政治信仰培养方面存在缺失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之一。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期刊
【摘要】关注高校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对辅导员队伍的稳定、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做了初步探析,并提出提高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主观幸福感;对策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也已经引发各界关注。本文试着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理论和要想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相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家庭和大学生个人如何负起责任来唤醒大学生生涯意识、提高大学生就业自觉的具体经验和做法作了探讨。    一提起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