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微课制作既是教育信息化热点研究内容之一,更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新途径。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系列式微课制作进行思考,微课开发的意义、制作的方式、案例分析以及实践反思。
【关键词】系列式微课 微课设计制作 实践反思 制作流程
随着微信、微博等形式的涌现,标志着“微”时代的诞生,而微课这个概念首次是由人们称为“一分钟教授”的戴维·彭罗斯2008年秋提出的,因其資源短小而丰富、传授多样而便捷,很快进入大众的视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微课资源的数量已然是海量级别,但是多数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过于零散又多主题重复,难以让学生有个完整、系统地内化把握。笔者通过实际微课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在知识体系整体性的基础之上,结合教材、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需求为参照,制作了切实可行的系列式微课,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微课开发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微课开发是新形势下的一个亮点,值得大家积极参与,从而开创现代教学新局面。
1.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微课开发能有效提高各学科的教师在数字化平台中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促进教师信息化意识,进而完善教学理念现代化,充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在微课开发过程中,微课开发有助于教师挖掘教学资源、整合运用资源,减少教师重复的劳动,节省时间精力,从而增加个性化、针对性地辅导,切实地因材施教,调整教学进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提高综合素质。在高中课堂教育教学中,往往会发现学习困难的原因在于三个环节:课前不积极预习,课堂上不知所云、麻木且机械地听,课后知识点不及时巩固,问题又无法解决,久而久之自信心下降,学习的兴趣自然降低。因此,不难总结出优秀学生的品质:课前认真积极预习,课堂中带着问题有效学习,课后查漏补缺巩固提高,最终整合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微课的开发正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学习效率。
4.有助于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自测。作为教师应根据重难点、易错问题、教学环节等,有针对性地制作视频,上传至一定的教学平台,如Moodle 平台。同时,还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内容,课前课后都可进行反复观看,自主地进行尝试探索,突破教学重难点。如此转变了以往被动的学习形式,如测试过关的形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进度,更容易体验到自信心、成就感。
5.有助于丰富学习方式、提高综合素质。微课制作是结合信息技术以视频为载体,动画、文字、音效等方式展示,创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微课资源丰富形式多元,拓展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检索信息、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系列式微课制作分析
微课的开发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以PPT课件、白板、画板、甚至是白纸为基础,自主选择智能手机、摄像机、DV等录像设备录制。当然,也可以通过录屏软件录制视频、音频,形式多元,录制便捷。
1.系列式微课制作原则
(1)教学性原则。微课始终是课,所以微课制作以教学为根本原则,而非单纯的个人技术的炫耀。设计微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进行学生分析、目标分析、教学分析。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中,优化学生学习效能。
(2)趣味性原则。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中的师生不是面对面地教学,不存在语言交流、行为交流。另外,高中生自控力、专注力一般,所以微课在传授解惑的基础上,还要兼顾趣味性、艺术性,激发日常生活情境,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如精美的PPT课件、直观生动的影像、设置过关进阶的任务等。
(3)整体性原则。微课的特色在于“微”:内容短小,往往以一个知识点或者表达某个思路为基础,所以单一的微课缺少整体性,更没有体系而言,以至于学生查阅困难、知识点琐碎,难以建构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系列式微课是提炼出核心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并以此制作出相对独立又关联的微课。如此,既可以将知识点切碎,也可以将知识点连通和整合。
三、系列式微课制作策略
1.营造优质团队。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下,我们仍然各自各有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下,我们就都有两个思想。”思想碰撞产生灿烂的火花,为优质课、高效课打下基础;其次以年级为单位,各学科组内组团,建构不同模块的知识体系;第三统一组团微课制作,可避免重复劳动,微课开发更加系统化、完整化。
2.独立式制作。每位教师都各有独立的教学方式、教学特色,再者每班学情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组团的基础上,教师各自结合自身特点及学生的特点,独立自主地进行开发制作。
3.交互式制作。微课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关起门来做文章,所以制作微课的同时,要考虑学生反馈和同行的点评,解决学生学习需求;其次,也是有助于完善理念、优化微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系列式微课制作案例分析
以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人教版)《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为例,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进行制作微课课件:信息学科组长牵头,组建信息组团队,并结合教材、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需求为参照,《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章节可以分为信息及其特征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两个大知识点。本章节理论性强技能性弱,信息的特征和发展的趋势是难点,考试中容易出错,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拓展的案例。传统的教学依托的是是教材和学案,微课可依托视频、图片、音效、文字等,有效地、直观具体地表达抽象枯燥的理论,实践中学生也更喜欢后者,以此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微课时间短,也适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五、系列式微课制作实践反思
1.组织技术培训,优化微课团队。首先系列式微课是一类系统性项目,单人完成一整套系列式微课制作是不切实际的;其次校内组团想法思维有限,因特网上很多课件、微课都出自名师工作室如中国微课网,所以不妨组织名师加入微课开发设计、进行校内校间交流,可大大促进微课高效,使其更具针对性;第三本校除信息技术教师外其他学科的教师,微课制作能力只是停留在课件的简单加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如果只是停留在一种方式、一种软件制作微课,形式固定是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
2.重视知识点的分解,知识要细分到位。适当地重组修改知识点,设计出一些实用有效可拓展性的微课,确保短时间内详讲又容易接受。如理解信息特征分类与区别这部分,可以结合抢盐事件的视频体会信息特征,并拓展理解信息的可增值、相对性。
3.注重情感的培养。知识的摄取不在于广而在于深。我们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更要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微课着重点在潜移默化下培养情感,提升信息素养。如设计大篇幅的微习题库,信息技术课在讲究基础技能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信息如何获取、有效地应用。
结语
微课对于很多教师是新时代下的新事物,本文只在本校系列式微课制作实践上做了粗浅的思考。在优化数字化校园的今天,微课还有更广阔的前景、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霍力岩、莎莉 等译. 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第三版)[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105.
[2] 陈永平.“轻负担、高质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百度文库,2008(3):1.
(作者单位: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中学)
【关键词】系列式微课 微课设计制作 实践反思 制作流程
随着微信、微博等形式的涌现,标志着“微”时代的诞生,而微课这个概念首次是由人们称为“一分钟教授”的戴维·彭罗斯2008年秋提出的,因其資源短小而丰富、传授多样而便捷,很快进入大众的视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微课资源的数量已然是海量级别,但是多数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过于零散又多主题重复,难以让学生有个完整、系统地内化把握。笔者通过实际微课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在知识体系整体性的基础之上,结合教材、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需求为参照,制作了切实可行的系列式微课,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微课开发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微课开发是新形势下的一个亮点,值得大家积极参与,从而开创现代教学新局面。
1.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微课开发能有效提高各学科的教师在数字化平台中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促进教师信息化意识,进而完善教学理念现代化,充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在微课开发过程中,微课开发有助于教师挖掘教学资源、整合运用资源,减少教师重复的劳动,节省时间精力,从而增加个性化、针对性地辅导,切实地因材施教,调整教学进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提高综合素质。在高中课堂教育教学中,往往会发现学习困难的原因在于三个环节:课前不积极预习,课堂上不知所云、麻木且机械地听,课后知识点不及时巩固,问题又无法解决,久而久之自信心下降,学习的兴趣自然降低。因此,不难总结出优秀学生的品质:课前认真积极预习,课堂中带着问题有效学习,课后查漏补缺巩固提高,最终整合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微课的开发正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学习效率。
4.有助于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自测。作为教师应根据重难点、易错问题、教学环节等,有针对性地制作视频,上传至一定的教学平台,如Moodle 平台。同时,还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内容,课前课后都可进行反复观看,自主地进行尝试探索,突破教学重难点。如此转变了以往被动的学习形式,如测试过关的形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进度,更容易体验到自信心、成就感。
5.有助于丰富学习方式、提高综合素质。微课制作是结合信息技术以视频为载体,动画、文字、音效等方式展示,创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微课资源丰富形式多元,拓展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检索信息、获取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系列式微课制作分析
微课的开发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以PPT课件、白板、画板、甚至是白纸为基础,自主选择智能手机、摄像机、DV等录像设备录制。当然,也可以通过录屏软件录制视频、音频,形式多元,录制便捷。
1.系列式微课制作原则
(1)教学性原则。微课始终是课,所以微课制作以教学为根本原则,而非单纯的个人技术的炫耀。设计微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进行学生分析、目标分析、教学分析。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微课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中,优化学生学习效能。
(2)趣味性原则。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中的师生不是面对面地教学,不存在语言交流、行为交流。另外,高中生自控力、专注力一般,所以微课在传授解惑的基础上,还要兼顾趣味性、艺术性,激发日常生活情境,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如精美的PPT课件、直观生动的影像、设置过关进阶的任务等。
(3)整体性原则。微课的特色在于“微”:内容短小,往往以一个知识点或者表达某个思路为基础,所以单一的微课缺少整体性,更没有体系而言,以至于学生查阅困难、知识点琐碎,难以建构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系列式微课是提炼出核心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并以此制作出相对独立又关联的微课。如此,既可以将知识点切碎,也可以将知识点连通和整合。
三、系列式微课制作策略
1.营造优质团队。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下,我们仍然各自各有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下,我们就都有两个思想。”思想碰撞产生灿烂的火花,为优质课、高效课打下基础;其次以年级为单位,各学科组内组团,建构不同模块的知识体系;第三统一组团微课制作,可避免重复劳动,微课开发更加系统化、完整化。
2.独立式制作。每位教师都各有独立的教学方式、教学特色,再者每班学情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组团的基础上,教师各自结合自身特点及学生的特点,独立自主地进行开发制作。
3.交互式制作。微课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关起门来做文章,所以制作微课的同时,要考虑学生反馈和同行的点评,解决学生学习需求;其次,也是有助于完善理念、优化微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系列式微课制作案例分析
以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人教版)《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为例,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进行制作微课课件:信息学科组长牵头,组建信息组团队,并结合教材、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需求为参照,《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章节可以分为信息及其特征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两个大知识点。本章节理论性强技能性弱,信息的特征和发展的趋势是难点,考试中容易出错,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拓展的案例。传统的教学依托的是是教材和学案,微课可依托视频、图片、音效、文字等,有效地、直观具体地表达抽象枯燥的理论,实践中学生也更喜欢后者,以此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微课时间短,也适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五、系列式微课制作实践反思
1.组织技术培训,优化微课团队。首先系列式微课是一类系统性项目,单人完成一整套系列式微课制作是不切实际的;其次校内组团想法思维有限,因特网上很多课件、微课都出自名师工作室如中国微课网,所以不妨组织名师加入微课开发设计、进行校内校间交流,可大大促进微课高效,使其更具针对性;第三本校除信息技术教师外其他学科的教师,微课制作能力只是停留在课件的简单加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如果只是停留在一种方式、一种软件制作微课,形式固定是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
2.重视知识点的分解,知识要细分到位。适当地重组修改知识点,设计出一些实用有效可拓展性的微课,确保短时间内详讲又容易接受。如理解信息特征分类与区别这部分,可以结合抢盐事件的视频体会信息特征,并拓展理解信息的可增值、相对性。
3.注重情感的培养。知识的摄取不在于广而在于深。我们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更要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微课着重点在潜移默化下培养情感,提升信息素养。如设计大篇幅的微习题库,信息技术课在讲究基础技能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信息如何获取、有效地应用。
结语
微课对于很多教师是新时代下的新事物,本文只在本校系列式微课制作实践上做了粗浅的思考。在优化数字化校园的今天,微课还有更广阔的前景、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霍力岩、莎莉 等译. 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第三版)[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105.
[2] 陈永平.“轻负担、高质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百度文库,2008(3):1.
(作者单位: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