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实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意识,启迪学生,扩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气氛。因此,要仔细的观察,敢于创新,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且复杂的实验,可以认真的改进实验报告和操作,提升实验的结果,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教材中没有但又能完成的课堂教学实验,设立悬念,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问题,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的发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转换,提升学生的实验创新意识。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创新;探究实验
实际上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开展的教学内容,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起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明显、灵活、生动、有趣、神奇的化学实验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增进了学生学习的爱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开阔视野,能够提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将是一个极大的吸引力。
一、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创新兴趣
1.创设化学实验,概念模式
对于假设性实验只是简单的处于模仿、变换着已知的现象,但是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进一步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可以让学生知道在化学实验中所发生的一些反应,比如:复分解反应是由于两种化合物相互替换生成其他两种化合物。其中在两种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生成难以电解的物质,让溶液中离子浓度不断下降,化学反应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其所在原因是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对于此反應后生成了硫酸铜和水.若放入氧气在反应中黑色固体的量逐渐变少,溶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创立化学实验,情景模式
通常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假设不同的情景模式,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两种化合物之间进行反应,让学生更好的接触实验,运用一些简单的教学相关的模式来进行实验。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方程式:3Fe+2O2==点燃==Fe3O4,反应现象是:在强烈燃烧下,会发生火星四射,逐步生成黑色物质,而且放出很多的热.
3.创立化学实验,操作模式
老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善于设计动手操作,可以通过课堂演示或者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够提高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对于化学实验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情况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比如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实验现象是盐酸加入碳酸钠,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气泡,当开始有产物生成的时候,能够发展慢慢产生气泡,气泡是因为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实验以及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通常有很多学生没有亲眼见过或者说每个学生自己都有脑海中的实验现象,把化学实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提高孩子的好奇心,对于亲身体验的情景模式,学生更加会记忆深刻,从而给学生提供了一种问题情境。例如,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离子反应是:H+ +OH ̄=H2O,
Al3+ +3OH ̄=Al(OH)3↓ Mg2+ +2OH ̄=Mg(OH)2↓(这两个反应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
Al(OH)3+OH ̄=AlO2-+2H2O,反应过程中观察记录:反应会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液,最后能够得到金属性钠大于镁大于铝,面对这样的实验结果,学生就会产生了强烈的疑问,同时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会不断提问“为什么金属性不一样,为什么金属性会有大小”这样既能够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提升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实验的价值。
三、通过教材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在创设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创立问题,通过不断的实验发现结论,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举例子说明一些化学实验中的现象,不难发现我们在对比各种金属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只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才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对于镁,铝等而其它反应并不火星四射,这样学生就会好奇,为什么只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才发生火星四射现象?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对于铁丝在空气中被氧化,就是在氧气中燃烧可能会出现一种气体从而会出现火星四射的现象。然后让学生做出假设:生成什么气体会发生火星四射,然后探究出是因为生成二氧化碳可能会发生此类现象,在继续猜想有可能是被氧化时,铁中含有碳的原因。通过猜想继续做实验.最后得到的结论:因为铁丝中含有碳所以才会发生火星四射的现象。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的实验探究是有一定的理念和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关于实验的办法既能推进学生的学习劲头,也能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将化学实验运用到课堂教学模式中,无疑是一个好的教学模式,不光能够提升学习效率,也能提高教学品质,老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应当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实验探究的相关知识,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推进化学教育事业的久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永侠:《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学位论文 安徽师范大学 2013
[2]计许婷:《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实践研究》,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张机敏:《高校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术期刊 《中外交流》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创新;探究实验
实际上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开展的教学内容,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起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明显、灵活、生动、有趣、神奇的化学实验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增进了学生学习的爱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开阔视野,能够提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将是一个极大的吸引力。
一、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创新兴趣
1.创设化学实验,概念模式
对于假设性实验只是简单的处于模仿、变换着已知的现象,但是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进一步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可以让学生知道在化学实验中所发生的一些反应,比如:复分解反应是由于两种化合物相互替换生成其他两种化合物。其中在两种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生成难以电解的物质,让溶液中离子浓度不断下降,化学反应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其所在原因是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对于此反應后生成了硫酸铜和水.若放入氧气在反应中黑色固体的量逐渐变少,溶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创立化学实验,情景模式
通常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假设不同的情景模式,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两种化合物之间进行反应,让学生更好的接触实验,运用一些简单的教学相关的模式来进行实验。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方程式:3Fe+2O2==点燃==Fe3O4,反应现象是:在强烈燃烧下,会发生火星四射,逐步生成黑色物质,而且放出很多的热.
3.创立化学实验,操作模式
老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善于设计动手操作,可以通过课堂演示或者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够提高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对于化学实验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情况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比如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实验现象是盐酸加入碳酸钠,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气泡,当开始有产物生成的时候,能够发展慢慢产生气泡,气泡是因为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实验以及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通常有很多学生没有亲眼见过或者说每个学生自己都有脑海中的实验现象,把化学实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提高孩子的好奇心,对于亲身体验的情景模式,学生更加会记忆深刻,从而给学生提供了一种问题情境。例如,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离子反应是:H+ +OH ̄=H2O,
Al3+ +3OH ̄=Al(OH)3↓ Mg2+ +2OH ̄=Mg(OH)2↓(这两个反应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
Al(OH)3+OH ̄=AlO2-+2H2O,反应过程中观察记录:反应会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液,最后能够得到金属性钠大于镁大于铝,面对这样的实验结果,学生就会产生了强烈的疑问,同时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会不断提问“为什么金属性不一样,为什么金属性会有大小”这样既能够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提升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实验的价值。
三、通过教材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在创设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创立问题,通过不断的实验发现结论,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举例子说明一些化学实验中的现象,不难发现我们在对比各种金属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只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才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对于镁,铝等而其它反应并不火星四射,这样学生就会好奇,为什么只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才发生火星四射现象?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对于铁丝在空气中被氧化,就是在氧气中燃烧可能会出现一种气体从而会出现火星四射的现象。然后让学生做出假设:生成什么气体会发生火星四射,然后探究出是因为生成二氧化碳可能会发生此类现象,在继续猜想有可能是被氧化时,铁中含有碳的原因。通过猜想继续做实验.最后得到的结论:因为铁丝中含有碳所以才会发生火星四射的现象。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的实验探究是有一定的理念和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关于实验的办法既能推进学生的学习劲头,也能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将化学实验运用到课堂教学模式中,无疑是一个好的教学模式,不光能够提升学习效率,也能提高教学品质,老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应当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实验探究的相关知识,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推进化学教育事业的久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永侠:《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学位论文 安徽师范大学 2013
[2]计许婷:《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实践研究》,学位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张机敏:《高校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术期刊 《中外交流》 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