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符号妙而可“言”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hu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聆听了四川省特级教师郑大明执教的“○与□玩数学”一课,很受启发。他大胆地对教材资源与学生经验资源重新整合,利用○和□学具,带领三年级学生将第一学段已学过“比差”与“比倍”关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构建并符号化陈述,有效诠释符号化思想的渗透方法。听后让笔者感受到:数学的抽象符号,原来也妙而可“言”。纵观此节课,体现了前瞻性、系统性、延续性。
  片段一 玩中感知对应,言之有“实”
  课前,组织学生用1、2、3等数字做“玩口令”“唱歌曲”“走舞步”活动,体会数字符号与动作、节拍之间的对应关系。
  师:下面来做抢凳子游戏。
  (第一轮:4人2张凳子)
  师:请两位男同学和两位女同学上来。我先给4个人编个号,不然谁赢了都不知道。
  (1、2、3、4的号码贴在学生胸前,随鼓声走动。鼓声停,四人挤到两张凳子上,全班大笑)
  师:1人只能坐一张凳子,现在几个人坐一张了?再抢一次。
  师:现在是几号先抢到了?
  生:2号和3号。
  师:为了备忘,怎样记录比赛结果呢?
  生:用笔写在本子上。
  师:好,还有呢?
  生1:看他是几号。
  生2:找规律。
  师:请看(图1),老师用□1、2、3、4这四个号码表示同学,○表示椅子。
  ■
  图1 图2
  师:看出谁抢到了凳子?
  生:2号和3号。
  师:好,我们给他们记一个符号。
  (课件:在2号和3号□下分别对应1个○)
  (第二轮游戏,4人4张凳子)
  活动结果记录如图2
  ……
  师:一人一张凳子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
  生1:平均分,
  生2:人凳相等,
  生3:一模一样,
  生4:一人一张。
  师:在数学上有专门的名词:对应。又叫“一一对应”。可以简称它“一对一”。
  【赏析】在一唱、一跳、一抢间,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歌词与音符对应、舞步与节奏对应、人与椅子对应,并在记录抢椅子的结果时产生了新的需要——用符号更简洁方便。从而自然引出数字符号、图形符号,并行动感知“一一对应”。就在可爱的孩子们出现了“4人挤在2张凳子上”时,引起全班的哄笑,很明显是大家犯了“一凳一人”的规则,也就是“不对应”,从而“再玩一次”,给了学生一次纠错和体验成功的机会。教师没有动怒,而是解读孩子错误的原因,并进行引导:“一人只能坐一张凳子,现在看看几个人坐了一张凳子?”教师找到了孩子学习的认知起点和经验起点。在这样开心的“玩”中,创造“对应”的事实,学生真实地用“平均分”“人凳相等”“一模一样”“一人一张”等表达自己的想法,描述什么叫“一一对应”的事实,初步形成动作表征。
  本节课的教学决策践行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理念中的“双基变四基”,不仅关注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发展了“对应”“分类”“符号化”等“数学思想”,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基本活动经验”。对第一学段一类知识进行系统疏理,“实现了概念到行为的认知穿梭。”同时,也给我们一线教师以启发,要“跳出教材教教材”,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来个“深深的回眸”,回看来时路,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后面的学习有的放矢。符号化思想,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常被一线老师所忽视,但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郑老师前瞻性地看问题,不愧是一个数学特级教师,更不愧是一位优秀的、具体引领理念的数学教研员。
  片段二 做中体验对应,言之有“理”
  课件出示:
  (1) 摆一摆:取出信封里的纸片,把形状相同的摆在一起。
  (2) 比一比:先数数○和□分别有几个,再比○和□谁多谁少。
  (3) 说一说:用一句话说一说○和□的个数的关系,看谁的说法多。
  (课件出示小组汇报结果——图3)。
  ■
  图3
  师:如果要把第一小组○与□“1对1”,怎么办?
  生:可以增加两个○。
  师:对,增加两个○,就成了第二组了。在上面的两组图形中,第一组,总数上比标准少,叫“比少”。一个一个看,不够“1对1”。第二组,总数上与标准相同,叫做“同样多”。一个一个看,正好“1对1”。下面的能够这样说下去吗?
  生:第三组,整体上比标准多,叫“比多”。6个○与4个□比,比□多,除了“1对1”,还有两个。
  师:第四组一个一个地对应有什么特点?
  生1:12个○比4个□多8个。
  生2:一个一个看,12个○与4个○对了三次,就是三个同样多。
  生3:一个一个看,每个○与每个□也对了3次。
  师:所以,我们就说12个○是——
  生:12个○是4个□的3倍。
  【赏析】在一摆、一想、一说间,有机渗透了分类思想和对应思想。四个小组从操作中发现,材料“标准量”都是4个□,比较量则是个数在不停变化的○,从而引出两数相比出现的四种情况:“比…少”“同样多”“比…多”“…是…几倍”,这样过渡不仅妙在浑然天成,而且实现了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并在“统一标准”下,通过“一一对应”,降低了学习难度,从而把“差比”与“倍比”问题化归为“对应中的数学问题”。就在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后,教师突然话锋一转“如果要○与□‘1对1’,怎么办?”把这节课的思维推上了高潮,在动手操作的经验基础上,学生很快想到了实现“1对1”的可行方法——去多补少。在回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对符号呈现出来的结果,因为有了明确的“标准”,所以陈述时就很有“理”,让感性的认识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进而形成表象表征。
  学生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因为年龄小,很难自觉构建知识体系。郑老师的这一课,实现了一个学段一类知识的整合与梳理。整节课,教师从“比多”“比少”“比倍”的知识点,巧妙地由“点状知识”走向“网状系统”,即形成对应中的数学问题。这样的资源整合,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教师还耐心解读学生的错误之源,尊重每个学生的思考成果,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疏通认识上的障碍,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心里安然,开心投入学习。   片段三 比中领悟对应,言之有“据”
  师:拿出○和□,摆一摆,说一说。(课件出示)
  ■
  师:第一题,谁跟谁比?整体上看,谁多,谁少?
  生1:与蔬菜比。蔬菜多,水果少。
  生2:她错了,蔬菜比水果多2种。
  生3:跟水果比,蔬菜多,多2种。
  师:这题是跟水果比,水果看作标准,4种水果我们就摆4个□(课件:4个□)。蔬菜比水果多两种,接着摆下去,该摆几个○?
  生:我想,既然水果有4种,那蔬菜一定也有4种,而且一个一个数着看,蔬菜还多两种,要再加两个○。(课件:在4个□下面对应4个○,又增摆2个○)
  师:说得太对了!怎样列式?
  生:4+2=6。
  师:现在看第二道题,谁跟谁比?整体上看谁多谁少?
  ……
  师:现在是几瓶可乐?算式——
  生:5瓶。2+3=5。
  师:比较一下,两题中一个“比多”,一个“比少”,但都用了什么方法?
  生:加法。
  师:所以千万不能见“多”就加,见“少”就减,关键是要仔细读题,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赏析】此环节通过“摆学具——画图形——比异同——说想法”的流程,体现了“二巧”,即“巧过渡”“巧变式”。让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思维过渡,逐渐抽象出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比较,用语言陈述符号的内在含义。这样设计,很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为学生的数学建模搭建阶梯。在“摆一摆”和“做一做”的习题设计中,也别具匠心,涵盖了“…比…多…”“…比…少…”“…是…几倍…”知识点,并作了“巧变式”:标准量已知,求比较量;比较量已知,求标准量;而这些,只要搞明白,“跟谁比”、“谁来比”,即可“一窍通,百窍同”,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先找标准,再来比较,成了此节课的抓手,也为高年级“比与比例”、“分数应用题”作了一个厚实的铺垫。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操作中证明了一个低年级多年的认识错误,即见“少”就用减法,见“多”就用加法的计算误区。让学生眼见为实,有理有据,最后形成了高层次的符号表征。
  这节课,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再创造,而且在“抢凳子”“数纸片”“找规律”“摆图形”“画图形”等活动中,积累了“基本的活动经验”,玩转了加、减、乘、除的互相联系。这样的尝试,不仅是对第一学段整数对应中的数学问题作了一个总结交代,也为第二学段“比的应用”“分数应用题”的学习送上了一把金钥匙——在计算中如何找标准量。
  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首先应从直接经验入手(动作表征),然后是经验的映像性表象(表象表征),再过渡到经验的符号性表象(符号表征)。本节课的教学正是遵从学生“已有经验——到直接经验——再过渡到经验的符号性表象”,为学生提供了经验的获得过程,从而实现了学生正确用语言陈述抽象的数学符号的内在含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新民路小学)
  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陈科良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题“投影”在江西省优质课评比中荣获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将代表江西省参加2012年全国初中青年教师数学优质课观摩与交流展示活动, 笔者有幸观摩了该课。该课不仅教学设计巧妙、新颖,独具匠心,而且执教者教艺精湛,理念先进,处处洋溢着新课程理念的气息,现摘取几个片段,与同仁们共享。  【片段一】借生活投影,巧妙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中央电视台手影表演)  师:刚
期刊
九派浔阳,江州故里。九江自古因水得名,因水而兴。早在乾隆年间,九江知府董榕相约诗友泛舟时,为九江城郊的鹤问湖留下了“甲戌七月望,鹤问凌虚舟差”的佳句,印证着九江市鹤问湖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时光荏苒,沧海巨变,在现代文明簇拥的鹤问湖畔,一所新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九江市鹤湖学校声名远扬。  记者相约来到地处九江市开发区长江大道旁的一个新建小区,看到了为小区配套建设的九江市鹤湖学校。蓝天白云下,鲜艳的
期刊
阅读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阅读,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是强调思考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怎样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呢?  首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我们知道,从学生阅读的方式来看,有默读,有朗
期刊
欣赏了特级教师周益民《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后,感受到他的课堂新颖别致,让我们享受了一场瑰丽的儿童文化盛宴。  【片段一】看“新装”前的匠心开局  师:上课前咱们先玩游戏。这回游戏不动胳膊不动腿,光动大脑和动嘴。第一个游戏叫“词语背对背”。想想,什么关系的两个词儿是“背对背”的?  生:是反义词。  师:对,就是说反义词。下面请听题:真——  生:假。  师:真实——  生:虚假。  师:真情—— 
期刊
阅读教学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挥他们敢于探求的精神,在相互交流中内化情感,碰撞思想,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阅读的审美能力。下面是来自《五柳先生传》的课堂教学记录,学生跳出了教师的教学预设,而课堂更自然、活泼,彰显理性的思考和认识的升华。  【片段】  师:请同学们说说五柳先生的性格、爱好、志趣,并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生:他的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非常实在,为人本分。和这
期刊
古人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关注细节来源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来源于教师与文本先期对话的深度与广度。在《理想的风筝》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特级教师丁雪飞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高度研读文本,发掘与把握文本提供的教学资源,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从而收获精彩生成。  细节一:关注标点的妙用  (出示:倘若不幸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不,他不会的)  师: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生:已经近30年不见刘老
期刊
“静影沉璧”一词出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二泉映月》,学生在阅读时较难理解。王文丽、王崧舟、薛法根三位名师依据学情,运用多种方式解词,使“静影沉璧”成为学生心中诗意、醇美的独特风景。  【片段一】(王文丽)  师:对于“静影沉璧”,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某个人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了。  师:他认为是影子投在了墙壁上。请你仔细看一看,是哪个“bì”?  生:带有玉字底的璧。  师:这个“璧
期刊
各市、县(区)教育局:  为了全面贯彻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激发中小学生(幼儿)对优秀课外读物的阅读兴趣,强化广大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推动读刊用刊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充分发挥优秀教育期刊的育人功能,经研究,决定举办2012年“新蕾杯”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师生优秀教育期刊读刊用刊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读刊用刊活动
期刊
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它要求写文章时,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充实,有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其实,语文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两位特级教师孙双金和孙建锋,在“同课异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的教学时,诠释着这一语文阅读教学新主张。  一、凤头——不一样的导入形式,引入相同的教学内容  1.孙双金执教。  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听一支
期刊
特级教师郑大明通过创设数学情境,借助 “○”与“□”的拼摆活动,让学生自主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效建构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数学体验,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片段一 有形的游戏活动,无声数学思想的渗透  师:我们来做个抢凳子的游戏,请4位同学上台来。我先给大家编个号,不然一会儿谁赢了都不知道。  (教师在学生胸前贴号牌。学生第一轮抢凳子……)  师:如果我们还要继续做游戏,这次游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