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买基础的“三部曲”

来源 :邓小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在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党的十三大召开和发表南方谈话三个重要历史节点上,他分别从思想路线、发展阶段、前进道路三个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确立了现实基础。1978年底,邓小平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恢复了毛泽东确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并将其与解放思想相结合,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路线。1987年,党的十三大首次从全局高度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廓清了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与空想论,明确了20世纪后期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现实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系统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应走的现实道路。
  [关键词]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 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1-0028-08
  习近平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当代中国的特色,邓小平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他在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党的十三大召开、发表南方谈话三个重要历史节点上,分别从思想路线、发展阶段、前进道路三方面使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摆脱传统认识的束缚,将其置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基础之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原因。
  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继承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邓小平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发动者和领导者①,但他在这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恢复了因“左”的错误而被搁置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同时创新性地突出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了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所遵循的思想方法。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该文阐明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针对的是当时中央领导人于1977年2月提出的“两个凡是”方针。“两个凡是”背离了毛泽东创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没有能够从中国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纠正“左”的错误,以致“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难以推进。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讲话,高度关注并支持由此引发的思想大讨论,为全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邓小平恢复了由毛泽东确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这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与弘扬。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为了维护毛泽东思想,与损害毛泽东思想的“两个凡是”作斗争,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②的说法,并着重强调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所谓的语录并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毛泽东的思想体系。在1 978年6月2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批评一些天天讲毛泽东思想的同志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他强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否则便没有生命力。在同年9月的“北方谈话”③中,邓小平再次强调,不恢复毛泽东树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另一方面,邓小平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这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与发展。邓小平认为讲实事求是就必须要求打破既有的精神枷锁,使思想来一个大解放。在“北方谈话”中,邓小平多次强调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开动“机器”的重要作用。1 978年9月17日,他在沈阳指出:“要开动脑筋,不开动脑筋,就没有实事求是。不开动脑筋,就不能分析自己的情况,就不能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①9月20日,邓小平在天津强调不能当思想懒汉,要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从实际出发。“北方谈话”后,邓小平又多次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同年,在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坚定地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②
  邓小平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全党从现实出发认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思想方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首先坚持必须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④,即把全部分析与结论严格建立在对现实的研究和概括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毛泽东所创新阐释的实事求是,就是去研究客观事物之間固有的、而非臆造出的内部联系,即规律。这是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指导思想的根本原因。但是,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预见的,人类社会处于永不停顿的变化之中,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人们头脑中的思维定势与路径依赖,根据新的现实情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邓小平明确指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⑤也就是说,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不可分割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手段,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和目的。
  一、党的十三大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阶段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次会议首次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准确定位了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现实发展阶段,即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全党需要牢牢把握的基本国情与立足的最大实际。
  1980年,1月,邓小平在会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时曾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⑥邓小平认为,不同发展阶段应完成与之相适应的任务,逾越现实发展阶段而制定的政策将会是失败的。
  那么,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阶段?事实上,在1 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以及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三份重要文件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已经零星地出现①,并得到邓小平的认同。1 987年3月邓小平审阅《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时,认为党的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根据是一个好的设计。同年8月,邓小平会见外宾时公开表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②最终,党的十三大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到全局高度加以系统论述,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之所以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基础的党的十三大报告“一个字都不能动”③,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符合实事求是的要求,将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阶段的认识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党的十三大报告对此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经过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发展。”④虽然中国是在无产阶级政党掌握的政治权力的推动下,通过改造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从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都具备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既是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依靠的现实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历史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能在人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只能“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⑤。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等方面描绘了当时中国国情,认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⑥。如果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制”比较的角度观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作用下进一步释放生产力,实现了又一次大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甚至与东亚、东南亚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相较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在实践中无法体现,中国仍是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
  第三,社会主义初級阶段是一个长期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终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期间至少需要上百年。在这里,党的十三大报告只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及大致时长。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虽设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时的目标,但没有具体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终点何时到来,只是粗略明确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没有制定明确的静态时间表,而是充分考虑到中国客观现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本身也处于不断丰富与发展之中,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何时结束,新的阶段何时到来、性质如何,根本依据仍是当时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状况。
  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所经历的特定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②。以往中国、苏联等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错误认识,既可归因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化进程中急于求成的心态,也是因为片面理解、简单套用某些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具体结论而导致。虽然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但仍不能据此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机械地认识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的初级阶段。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以资本主义实现的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为基本预设的,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并不满足此条件。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虽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中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原则性设想,但它主要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情况与实际经验而形成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二、南方谈话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道路
  1992年初,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能遭遇逆转的重要关头,于武昌、深圳、珠海、上海多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通过阐明社会主义本质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通过明确论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确定了社会主义发展应采取的手段,从而从中国实际出发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目标
  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都有或系统或零星的认识。囿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制”对抗的特殊环境,传统认识一度教条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结论性观点,并把苏联模式的特殊性上升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性,从而将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特征混为一谈。邓小平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始终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大国情进行思考,没有离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现实阶段。换言之,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如何在社会主义尚不发达、“不够格”①的初级阶段认识与建设社会主义。由此,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握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目标与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南方谈话前,他曾三次直接论及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1980年5月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邓小平表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②,“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③。1985年8月在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时.邓小平指出:“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④1990年12月,邓小平又表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⑤最终,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⑥
  观察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邓小平是围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逐步完善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的。
  一方面,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紧紧扭住生产力这个核心。邓小平多次表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固然十分重视生产力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但在他们的设想中,资本主义社会应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提供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而无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后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的更高水平发展。但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逻辑使得中国社会主义的不发达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不发达,中国需要去弥补生产力发展不足的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既要发展生产力,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⑦。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与要求,否则会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一定意义上,正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突出强调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明确了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优越性必须落实在共同富裕上,这也是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①,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大领域共同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共同富裕并不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等价命题,但这恰是邓小平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作出的判断。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发表的首次对中国所做的全民调查结果显示,在南方谈话发表三年后,仍有10亿人希望富有并购买数以百万计的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和录像机,有68%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勤劳致富。②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共产主义这一“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③而言,共同富裕相较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更符合中国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为在将来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创造条件。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①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起到了为生产力的发展举旗定向的作用,增强了群众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使得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手段
  南方谈话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正是邓小平在回答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时而提出的。人们一度将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濟之间画等号。邓小平则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⑤邓小平在这个经典论断中明确论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从而指明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所确定的目标而应采取的现实手段。
  早在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副总裁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人时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①1985年9月,邓小平再次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副总裁吉布尼时又一次表示,中国改革采用一些市场经济的办法不会导致资本主义,不会影响走社会主义道路。②1990年底,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③
  邓小平去除了传统认识中附着在市场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属性,将市场经济由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转变为属于经济发展手段范畴,认为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必需手段。这一重大的理论突破基于邓小平明确的现实导向与问题意识,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困于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为此,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确立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指出经济手段只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可以用来与社会主义结合、为社会主义服务。而事实上,在20世纪后半叶的“两制”竞争中,市场经济较计划经济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不同程度的市场化改革成为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趋势所向。因此,南方谈话所指的“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的“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④就包括实行市场经济,特别是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综上所述,邓小平在思想方法、发展阶段、前进道路三个事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基本问题上,以“三部曲”的方式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全面置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基础之上。“三部曲”构成了内在关联、有机统一的整体乐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前提,它是在后者指引下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状况而作出的判断;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又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最大实际为立足点,前者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要实现的目标,而后者正是当前实现这一目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上述重大理论成果,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有理解好这一过程,才能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的应有之意,也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所在。
其他文献
孟国祥教授的力作《江苏文化的劫难:1937—1945》,展现了全面抗战期间江苏文化从辉煌到苦难的沉重历史画卷。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着力于全面抗战期间文化损失的研究,并通过深入研究、认真调查、充分认证,在搜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等大量相关档案史料的基础上,以详实的数据、系统的整理、客观的分析,告诉世人江苏近代史上那被强加的悲惨一页,为充分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期间犯下的滔
期刊
[摘要]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档案部门的工作内容与模式。我国台湾地区在数位典藏的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论文分析总结了我国台湾地区数位典藏发展历程,研究数位典藏在档案部门的应用,在此基础上为大陆地区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台湾数位典藏数字档案馆创意加值  [分类号]G275  Research on Taiwan Digital Archives  ——Developm
期刊
[摘要]档案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概念和管理体制,知识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对知识的采集、识别、获取、开发、整合、存储和使用。关于如何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对名人档案进行有效管理,论文主要从名人档案的知识采集、知识组织、知识的揭示与获取、知识库的建设等几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名人档案知识管理知识挖掘知识共享  [分类号]G270.9  Analysis on the Knowledge Manag
期刊
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近百年来一直“困守”在明城墙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南京的经济和城市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主城区人口拥挤、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等“城市通病”越来越成为制约南京加速发展的“瓶颈”。2002年2月,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河西新城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河西新城已具有城市新中心的雏形和框架。目前,河西新城已经成为南京发展潜力巨大、人居环境优美、功能品质一流的城市中心区。  在
期刊
2016年11月23日,在苏州参加“世界记忆项目与档案事业发展”主题研讨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国际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们专程来到吴江同里和震泽古镇考察。这是吴江档案人首次近距离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走到一起,但吴江档案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却是有着长期的实践。  一、档案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世界记忆项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重点关注的是文献遗产的保管和利用,
期刊
邓小平的一生,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华民族抗争、独立、振兴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欣欣向荣。从1 978年党的十一届三
期刊
1月23日,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就苏州市档案局关于打造“世界遗产城市”的建议作出批示,指出“市档案局关于打造世界遗产城市的五点建议很有价值,应以此为抓手,推进苏州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市档案局依托丝绸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的契机和经验,提出以下五点建议:一是梳理苏州的世界遗产。苏州拥有27处世界遗产点,是中国世界遗产点最多的城市。二是宣传苏州的世界遗产。通过多渠道、多途
期刊
[关键词]邓小平;遵义会议精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一共有两次:第一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解决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遵义会议;第二次是社会主义时期结束“十年内乱”后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参加了遵义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两次重要会议。他在遵义会议上作为中共中央秘书长,成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刊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共识是如何形成的  罗平汉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 9年第4期撰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时距离“文化大革命”结束仅两年多时间,这么短时间内改革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有其历史必然性。首先,“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人们深切感受到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其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比较
期刊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献计量;研究热点;趋势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围绕这一重要思想,近年来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而富有成效的研究,且还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越来越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研究方法上,文献计量分析已成为研究知识领域动态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借助VOSviewer和智分析软件对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