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内涝、水污染、热岛效应、生态系统污染等问题频发。针对以上问题,国家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试点建设工作。本文基于公共政策需要社会公众参与的角度,探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作为最大受益群体的社会公众应如何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进程当中来。
关键词:海绵城市;公众参与;环境素养
引言
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它能改善人居环境,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城市洪涝造成的损失,使土地被有效的增值利用,实现其经济、社会、环境等利益最大化。2013年12月,习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正式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提上各级政府工作议程,2015年4月份厦门、常德、萍乡等l6座城市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标志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入政策试点阶段,作为政策最大受益人的公众群体,该如何参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当中来呢?
1 相关概念内涵
1.1 公众参与
本文所指公众,指的是一个区域或城市中、能享受到该区域或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群体,不仅包括普通民众,也包括与普通民众有着相同环境利益需求的企业家、政府公务员、专家学者等;不仅包括城市居民,也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和关注该城市环境问题却身处异地的环保人士。当然,最主要的构成因素是生活在城市地域内的普通民众,包括普通市民与临时居住人口。政治家、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精英主要作为公众的对立面而存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公众”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本身的两重性——即他们不仅作为“职业人”、同时也作为“自然人”而存在,显然他们也不是“公众”中的主流。公众参与是指公众通过种种制度化渠道进行讨论、协商、行动,以此促进公共事务的有效解决,它既包括社会公众与公共机构(如政府)的互动过程,也包括社会公众之间的内部协商互动过程。伴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分化,公共政策准确反映出公众现实偏好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和合作,公共政策中的議题制定和执行过程将极可能偏离公众偏好,在执行过程中也将遭遇到较大阻力。此外,如果没有积极的公共生活和公众参与,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隔阂将日趋固化,彼此沟通倾听的意愿将日趋降低,那么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公共政策将难于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公众参与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积累过程,它通过种种政策议题的讨论与协商过程提高自我治理的能力,使其不仅仅成为政府服务的被动消费者,而且也是理性的积极公民。除此之外,公众参与还对于公共机构的运作效率可以起到重要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在公众参与中,制度化参与渠道的建构和公众参与文化的形成是至关重要又彼此相关的两项因素。公众参与各种社区活动、民间组织活动、单位公益活动,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和扩展现有的制度化参与渠道,也有利于公众参与文化的逐渐形成,它是中国公共参与制度建构的基础。
1.2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形象化称呼,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2006年澳大利亚人口研究学者布吉(Budge)最早用海绵城市来隐喻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2011年董淑秋首次在理论研究中结合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的实践明确提出了建构“生态海绵城市”的规划概念。2012年俞孔坚北京 “7·21”特大暴雨灾害后提出建立‘绿色海绵’解决北京雨洪灾害的建议。由此,“海绵城市”相关概念成为了近年我国行业内热门话题和前沿思想。海绵城市建设基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建设理念,通过“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的原则,全面综合地解决了城市开发建设进程中面临的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问题。其目的为了缓解当前城市内涝、水质污染、水资源缺乏等水生态系统失衡问题,顺应了“低碳—生态”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对于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海绵城市建成后,效应将惠及到一座城市或一个区域里所有人员,不会因为谁付费谁享受多一些,不会因为没有付费而享受不到,在现有建设基础上增加一个人也不会增加建设成本,也不会因为增加一人而减少其他人同时享用的数量和质量,它具有公共产品所具有的特征,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因此海绵城市是由政府部门所提供的纯公共产品,由于公共物品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率的配置公共物品,在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规划、方案制定、项目招标、监控评估等环节中皆以政府为主导。
2 海绵城市建设中公众参与现状
自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来,社会各界对海绵生态城市关注度骤然增加,电视、报纸、网络上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案例随处可见,包括以海绵城市为题材的股票也热门起来,知网上以“海绵城市”为关键字的文献资料成爆炸式增长,中国海绵城市网、海绵城市技术联盟、海绵城市建设峰会等陆续成立、召开,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海绵城市建设热潮。究其原因首推政府观念的更新,对公众言语权重视度的提高,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之中公众参与观念的认同,逐渐采用并习惯用一种开放的姿态在政策制定的具体过程之中添加公众参与的元素。其次是众自身科学素质的提高,重视公共政策在关系自身利益及其公共利益的意见表达,由此而来参与公共政策的热情不断增强。三是在理论层面上,诸多学者在对新公共管理、政府“善治”、“公民社会”等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并推动着政府反思传统的政策制定模式,并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实践层面加以回应。尽管随着社会民主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公众环境意识的唤醒,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提高,也得到愈来愈多的行政官员的接受与支持,初步形成了“政府-公众”互动的城市建设新格局。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程中,公众参与度不够,公众的意见采纳度不高;社会公众环境素养偏低,大部分普通民众环保意识不强;海绵城市建设信息公开机制不正规,公开的信息不及时、不全面、不连续,公众的信息知情权得不到保证;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单一,参与成本偏高。 3 海绵城市建设公众参与研究
海绵城市的建设前期需要政府、设计、施工等单位参与,建成后需要人人参与,做到人人保护植被、维护相关设施、遵守相关规定,只有提高全民建设海绵城市的意识,才能使海绵城市的建设在每个环节得到更好的落实,最后能更好的顺利运行,建成更加美好的家园。
3.1 加强海绵城市宣传教育,提升个体环境素养
所谓环境素养,就是人通过后天的学习、总结获得与形成的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知识、意识、态度、技能与行为的总和。在当今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政府管理失灵的情况下,公众的环境素养还应该包括参与的意识、行为和能力等。在公共政策领域,我们知道任何一项公共政策,获得的社会认同度越高,其执行的效率也会越高,当然该政策效益就越高。海绵城市,作为缓解当前城市水生态困境和落实生态文件建设的一项公共政策,当然也是获得民众支持率越高,越是有利于顺利推进。因此作为主导海绵城市建设的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环保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好学校、电视、民间环保组织等媒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作用;作为海绵城市建设受益人的社会个体,应有意识地关注报纸新闻、电视网络、宣传广告等媒体上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背景、建设意义等知识,也应该有意识地去关注身边海绵城市建设开展情况,用自己的行动去支持海绵城市的建设。
3.2 完善海绵城市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群体信息知情权
知情权是指公民及居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所享有的要求对方向本方公开一定情报的权利和在不违法的范围内获得各类信息的自由。从范围上讲,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及各法律部门,该权利包括国家机关主动公开某些信息的义务和应对方请求公开某些信息的义务。从法的角度,知情权体现了文明社會对人与信息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刻认识。它表明,依法知悉和获取信息是人按其本质应享有和不容侵犯的一项基本权利和自由。知情权是公众参与机制得以发动的最基本的权利保障,没有知情权的赋予,公众参与是盲目无效的,甚至根本无从开展。建设海绵城市具有综合性、政策性、长期性的显著特征,涉及市政、规划、国土、交通、水务、园林等部门,是城市建设领域的系统工程。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有义务向社会公开本级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情况,确保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从而可以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中来。当前政府在海绵城市建设信息公示上还存在公示的信息不准确不全面、公示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在后续建设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做好海绵城市相关信息的公示,一是规范信息公开的内容,确保社会公众得到的信息及时、准确、全面、连续;二是加强信息公开的制度与渠道建设。首先要加强信息公布的制度化建设,建立起行政公开的原则和程序,明确政府与企业在环境信息发布及反馈方面的责任,使信息公布成为必须要实施的行为,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其次要加强信息沟通渠道建设,对消极型信息的获取程序与途径做出规定,通过多样的、科学的渠道,减轻公众消极型信息的获取成本,鼓励公众主动参与。
3.3 健全海绵城市建设参与机制,提升公众参与积极性
一是创新参与方式渠道。公众是否参与一项政策活动,除了与其政治参与意识强不强有关,最主要取决于参与成本与效益的决断,政治参与意识越强、政策获利度越大、参与途径越方便、参与有效性越高,自然公众参与度越高。可以通过听证会、正式与非正式的座谈会、市长热线等方式,在媒介的选择上,可借用报刊、杂志形式开展的问题讨论,也可利用电子媒介实现海绵城市政策的宣传教育,如通过政府信息网站实现与公众的互动参与。二是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决策机制。在建设项目审批时,将公众参与作为重要审查内容之一,并将建设项目审批情况在网上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在项目的立项、环评和验收阶段都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听取群众意见,对不符合公众参与意见要求的环评文件一律不予通过。三是建立公众参与监督举报机制。聘任海绵城市建设监督员,密切关注本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施工质量状况,积极检举。同时,设立投诉举报信箱、局长信箱,设立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4 结语
本文围绕社会公众与海绵城市建设政策如何互动,以形成一个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落实的环境。从海绵城市政策落实过程来看,社会公众参与将贯穿整个政策执行过程。公众参与的途径方法直接关系到整个政策执行的效率,作为政策主导的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公众参与,让它成为聚集民间智囊的平台,为又好又快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年11月
[2]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 途径与展望. 建设科技,2015年1月
[3]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
[4]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一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关键词:海绵城市;公众参与;环境素养
引言
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它能改善人居环境,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城市洪涝造成的损失,使土地被有效的增值利用,实现其经济、社会、环境等利益最大化。2013年12月,习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正式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提上各级政府工作议程,2015年4月份厦门、常德、萍乡等l6座城市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标志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入政策试点阶段,作为政策最大受益人的公众群体,该如何参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当中来呢?
1 相关概念内涵
1.1 公众参与
本文所指公众,指的是一个区域或城市中、能享受到该区域或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群体,不仅包括普通民众,也包括与普通民众有着相同环境利益需求的企业家、政府公务员、专家学者等;不仅包括城市居民,也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和关注该城市环境问题却身处异地的环保人士。当然,最主要的构成因素是生活在城市地域内的普通民众,包括普通市民与临时居住人口。政治家、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精英主要作为公众的对立面而存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公众”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本身的两重性——即他们不仅作为“职业人”、同时也作为“自然人”而存在,显然他们也不是“公众”中的主流。公众参与是指公众通过种种制度化渠道进行讨论、协商、行动,以此促进公共事务的有效解决,它既包括社会公众与公共机构(如政府)的互动过程,也包括社会公众之间的内部协商互动过程。伴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分化,公共政策准确反映出公众现实偏好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和合作,公共政策中的議题制定和执行过程将极可能偏离公众偏好,在执行过程中也将遭遇到较大阻力。此外,如果没有积极的公共生活和公众参与,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隔阂将日趋固化,彼此沟通倾听的意愿将日趋降低,那么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公共政策将难于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公众参与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积累过程,它通过种种政策议题的讨论与协商过程提高自我治理的能力,使其不仅仅成为政府服务的被动消费者,而且也是理性的积极公民。除此之外,公众参与还对于公共机构的运作效率可以起到重要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在公众参与中,制度化参与渠道的建构和公众参与文化的形成是至关重要又彼此相关的两项因素。公众参与各种社区活动、民间组织活动、单位公益活动,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和扩展现有的制度化参与渠道,也有利于公众参与文化的逐渐形成,它是中国公共参与制度建构的基础。
1.2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形象化称呼,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2006年澳大利亚人口研究学者布吉(Budge)最早用海绵城市来隐喻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2011年董淑秋首次在理论研究中结合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的实践明确提出了建构“生态海绵城市”的规划概念。2012年俞孔坚北京 “7·21”特大暴雨灾害后提出建立‘绿色海绵’解决北京雨洪灾害的建议。由此,“海绵城市”相关概念成为了近年我国行业内热门话题和前沿思想。海绵城市建设基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建设理念,通过“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的原则,全面综合地解决了城市开发建设进程中面临的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问题。其目的为了缓解当前城市内涝、水质污染、水资源缺乏等水生态系统失衡问题,顺应了“低碳—生态”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对于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海绵城市建成后,效应将惠及到一座城市或一个区域里所有人员,不会因为谁付费谁享受多一些,不会因为没有付费而享受不到,在现有建设基础上增加一个人也不会增加建设成本,也不会因为增加一人而减少其他人同时享用的数量和质量,它具有公共产品所具有的特征,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因此海绵城市是由政府部门所提供的纯公共产品,由于公共物品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率的配置公共物品,在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规划、方案制定、项目招标、监控评估等环节中皆以政府为主导。
2 海绵城市建设中公众参与现状
自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来,社会各界对海绵生态城市关注度骤然增加,电视、报纸、网络上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案例随处可见,包括以海绵城市为题材的股票也热门起来,知网上以“海绵城市”为关键字的文献资料成爆炸式增长,中国海绵城市网、海绵城市技术联盟、海绵城市建设峰会等陆续成立、召开,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海绵城市建设热潮。究其原因首推政府观念的更新,对公众言语权重视度的提高,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之中公众参与观念的认同,逐渐采用并习惯用一种开放的姿态在政策制定的具体过程之中添加公众参与的元素。其次是众自身科学素质的提高,重视公共政策在关系自身利益及其公共利益的意见表达,由此而来参与公共政策的热情不断增强。三是在理论层面上,诸多学者在对新公共管理、政府“善治”、“公民社会”等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并推动着政府反思传统的政策制定模式,并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实践层面加以回应。尽管随着社会民主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公众环境意识的唤醒,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提高,也得到愈来愈多的行政官员的接受与支持,初步形成了“政府-公众”互动的城市建设新格局。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进程中,公众参与度不够,公众的意见采纳度不高;社会公众环境素养偏低,大部分普通民众环保意识不强;海绵城市建设信息公开机制不正规,公开的信息不及时、不全面、不连续,公众的信息知情权得不到保证;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途径单一,参与成本偏高。 3 海绵城市建设公众参与研究
海绵城市的建设前期需要政府、设计、施工等单位参与,建成后需要人人参与,做到人人保护植被、维护相关设施、遵守相关规定,只有提高全民建设海绵城市的意识,才能使海绵城市的建设在每个环节得到更好的落实,最后能更好的顺利运行,建成更加美好的家园。
3.1 加强海绵城市宣传教育,提升个体环境素养
所谓环境素养,就是人通过后天的学习、总结获得与形成的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知识、意识、态度、技能与行为的总和。在当今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政府管理失灵的情况下,公众的环境素养还应该包括参与的意识、行为和能力等。在公共政策领域,我们知道任何一项公共政策,获得的社会认同度越高,其执行的效率也会越高,当然该政策效益就越高。海绵城市,作为缓解当前城市水生态困境和落实生态文件建设的一项公共政策,当然也是获得民众支持率越高,越是有利于顺利推进。因此作为主导海绵城市建设的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环保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好学校、电视、民间环保组织等媒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作用;作为海绵城市建设受益人的社会个体,应有意识地关注报纸新闻、电视网络、宣传广告等媒体上关于海绵城市建设背景、建设意义等知识,也应该有意识地去关注身边海绵城市建设开展情况,用自己的行动去支持海绵城市的建设。
3.2 完善海绵城市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群体信息知情权
知情权是指公民及居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所享有的要求对方向本方公开一定情报的权利和在不违法的范围内获得各类信息的自由。从范围上讲,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及各法律部门,该权利包括国家机关主动公开某些信息的义务和应对方请求公开某些信息的义务。从法的角度,知情权体现了文明社會对人与信息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刻认识。它表明,依法知悉和获取信息是人按其本质应享有和不容侵犯的一项基本权利和自由。知情权是公众参与机制得以发动的最基本的权利保障,没有知情权的赋予,公众参与是盲目无效的,甚至根本无从开展。建设海绵城市具有综合性、政策性、长期性的显著特征,涉及市政、规划、国土、交通、水务、园林等部门,是城市建设领域的系统工程。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有义务向社会公开本级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情况,确保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从而可以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中来。当前政府在海绵城市建设信息公示上还存在公示的信息不准确不全面、公示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在后续建设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做好海绵城市相关信息的公示,一是规范信息公开的内容,确保社会公众得到的信息及时、准确、全面、连续;二是加强信息公开的制度与渠道建设。首先要加强信息公布的制度化建设,建立起行政公开的原则和程序,明确政府与企业在环境信息发布及反馈方面的责任,使信息公布成为必须要实施的行为,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其次要加强信息沟通渠道建设,对消极型信息的获取程序与途径做出规定,通过多样的、科学的渠道,减轻公众消极型信息的获取成本,鼓励公众主动参与。
3.3 健全海绵城市建设参与机制,提升公众参与积极性
一是创新参与方式渠道。公众是否参与一项政策活动,除了与其政治参与意识强不强有关,最主要取决于参与成本与效益的决断,政治参与意识越强、政策获利度越大、参与途径越方便、参与有效性越高,自然公众参与度越高。可以通过听证会、正式与非正式的座谈会、市长热线等方式,在媒介的选择上,可借用报刊、杂志形式开展的问题讨论,也可利用电子媒介实现海绵城市政策的宣传教育,如通过政府信息网站实现与公众的互动参与。二是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决策机制。在建设项目审批时,将公众参与作为重要审查内容之一,并将建设项目审批情况在网上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在项目的立项、环评和验收阶段都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听取群众意见,对不符合公众参与意见要求的环评文件一律不予通过。三是建立公众参与监督举报机制。聘任海绵城市建设监督员,密切关注本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施工质量状况,积极检举。同时,设立投诉举报信箱、局长信箱,设立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4 结语
本文围绕社会公众与海绵城市建设政策如何互动,以形成一个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落实的环境。从海绵城市政策落实过程来看,社会公众参与将贯穿整个政策执行过程。公众参与的途径方法直接关系到整个政策执行的效率,作为政策主导的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公众参与,让它成为聚集民间智囊的平台,为又好又快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年11月
[2]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 途径与展望. 建设科技,2015年1月
[3]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
[4]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一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