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we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这是由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决定的。然而,就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只是认识语言,掌握操作语言的一般技能。但是专讲语言规律是不能代替语文教育的,尤其是母语,因此,这种语文教学只是浅层次的,这种语文教学为语言而语言,为训练而训练,为运用而运用,与人们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进行社会交际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这种语文教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限制,另一方面受到课堂语文的制约,因而总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效率也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
  语文教学要真正地走出困境,必须以语文工具性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把语文教学置于整个社会生活中。不要认为学生只是在语文课上学语文,用语文。恰恰相反,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大量机会倒不是在语文课内,而是在语文课外、语文课上,只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学好语文,怎样用语文的某些法则、原理,主要作用在于“知”,真正让这种“知”转化为“能”,就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外应用这些法则、原理于实践。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学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言语交际中对语文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变教“应式语文”为教“生活语文”,使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知识,到生活中“历练”,在“历练”中再学习,在“历练”中求提高。“生活是语文之源”,生活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离开了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提高语文能力这一任务的。现在,一些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在被问及之所以语文好的经验时,无不归结于“课外看书”四个字。
  生活语文站在一个较高的视点上来审视语文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语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将广泛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吸取生活素材与语文素材,增加生活积累,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自如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的目的。
  汉语言文字是我国的母语。作为基础教育中重要学科的语文教学,社会向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育应为提高全民素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道德情操陶冶;2.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3.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4.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
  有了这四个方面的良好基础,学生将形成坚实的语文能力,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终生受用。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改革方向。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直接影响其他学科乃至整体的素质教育。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突破点就是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
  语文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交流中,其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语文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水平越来越高,它的社会性特点也越来越明显。生活语文强调把语文教材和学生生活相联系,使课堂与课外相联系,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参观企业生产车间,深入农村、游览名胜、进行社会调查、写影评剧评、参与演讲比赛、办好手抄报、举行读书报告会、参加文艺演出、家庭迎来笑往、给亲朋写信等,不断接触语文学习的材料,不断丰富语文知识,不断强化语文训练,从而在这种丰富的社会交际的实践中利用语文这一工具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提高素质。那种仅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模式,是绝对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的。
  二
  随着语文教育理论的突破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语文”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且成为语文学科教育的思路。语文教学要遵循学语文的规律,以语文课堂为端点,尽可能地发挥“生活语文”的优势,自觉地将“课堂语文”和“生活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现象,达到“多、快、好、省”的境界。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增强运用语文的意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1.语文讲读“生活化”。在课堂语文讲读中要面对中学生实际,寻找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让学生真正进入作者的心灵。
  2.语文训练“生活化”。无论是语修逻文的知识巩固,还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使用的材料,应尽可能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缩短学语文和用语文的距离。
  3.语文教育“生活化”。根据语文材料内容进行思想教育,要紧扣教材本身的教育因素,更要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还要注重教育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所谓“学生生活语文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并养成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自觉运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好习惯。
  1.日常生活“语文化”。要求学生在生活中逐步形成学语文和用语文的习惯。要让学生不但认真阅读课本,而且要习惯于课外博览,并把这种“阅读”化为人生的一部分,让学生不但愿写好每一篇作文,而且习惯于写日记,写随笔;另外,平时的看报、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接待客人、家庭讨论、阅读产品说明书等,都要和学语文、用语文联系起来,尽心尽力地去阅读生活这本无字书,完成一份生活化、宽主会化的语文试卷。这样,学生也就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
  2.班级生活“语文化”。班级中的各种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这也是很好的语文学习的材料。要引导学生用语文的形式将班级的各项活动记录下来,反映出来,如出班级活动通知、班干选举演讲、编班史等。
  3.社会生活“语文化”。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生活工具,把自己关心的、思考的、评论的社会问题讲出来、写下来,这是提高语文能力最有效的办法。
  总之,生活是语文之源,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这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是真正提高国民人文素养的不二法门。
其他文献
一、教学设计  1.活动背景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活动课是我校近年来在全校各专业各年级中专门开设的一节思想品德教育课。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活动过程,每周一节,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也可通过相关活动,加强学生的
摘要: 基于当今社会急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当前中专生英语口语能力普遍偏差,且对英语口语不重视的现状,作者对此作出研究,旨在引起中专英语教师和中专生对英语口语教学和学习的重视,改革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模式,让英语口语教学与中专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增强英语口语教学的实效性,形成校园全天候英语氛围,从而真正提高中专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中专生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一提作文,不少学生就感到“愁”“怕”“烦”,明显表现出对作文的不感兴趣,甚至患有作文恐惧症。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经过调查不外乎两点: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有话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是缺乏素材的积累,无从下笔是缺乏语言的积累。古人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就要帮学生寻“源”、取“材”,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之“活水”。  一、创造生活,积累素材  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时觉得最困难的
摘要: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一定的“空白”,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无画皆妙处的艺术境界。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在教学预设中巧 “留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同时在生成中绽放出课堂真正的精彩。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英语教学 预设
摘要: 音乐表演专业是专业音乐院校的传统学科,一直以为社会培养高级音乐表演人才为目标。而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是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之上开设的专业,在培养目标、学生的专业条件、就业方向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我国具有丰富的地方戏曲资源,地方高师音乐表演专业开设地方戏曲课程,不但可以突出该高校的音乐办学特色,而且可以对地方戏曲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可以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
摘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塑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班主任的任务不仅是对一个班级正常教学秩序的管理,而且还担负着对班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促进其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方法,与同行切磋。  关键词: 初中阶段 班主任工作 德育  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对于日益扩展的生活基础进行独立思考和
摘 要: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积蓄和努力,江苏省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教学规模和教学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大学、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各类成人高等学校)齐头并进的局面已经形成,教育大省的地位不可动摇。但是,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速度与质量的悖论及学校与政府关系的不洽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而成为制约高教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 江苏省 改革开放 高等教育  我国
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在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甚至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教学就是“告诉学生做什么”,“使学生掌握学科内容”。《师说》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人甚至认为:“优秀教师就是充分掌握学科知识的教师”,而词典也把教学定义为“传授知识、讲学或讲课。”其实,上述这些对“教学”和“教师”的定义或认识是非常不全面的。通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我了解到学生才是整个教学
摘 要: 文章从英语课堂Free Talk、词汇教学、情景教学、阅读理解、小组活动、自我复习等几方面探讨了如何创设活动,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英语课堂 主体性 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协作者,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感悟的机会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表达的权利还给学生。如今
摘 要: 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今天已不适用。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开展的《琵琶行》教学,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评价都充分运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和活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学生主体 《琵琶行》 课堂参与度 参与式教学方法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尤其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