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余味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838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总是以我们不曾留意的方式悄然留走,珍视的终难挽留。
  就像这尘封了数年的老茶,岁月深深地烙印在它们的每一条叶咏上。
  1998年的福鼎白茶、1994年的易武红带、1996年的安溪乌龙、1993年的正岩水仙,试着,循着茶的气息,找寻光阴的余味。
  四款茶同时开汤,投茶量5克,审评方式冲泡。
  诸多出乎预期的表现,颇值得玩味。
  福鼎/白茶 隽永蜜香
  年份:1998年
  档案:茶品等级属特级白牡丹,包装袋成品包装,自然陈放至今。
  外形:条索芽亳多,叶张细嫩,芽叶连枝细嫩;色泽灰、褐、绿夹杂,褐重绿浅。
  香气:干茶无异味,亳香味明显。冲泡后的香气稳定持久,前三道为浓郁的花蜜香,第四道开始花蜜香由浓郁转为甘甜,六道后淡淡的花蜜香依然清晰可循。
  汤色:茶汤色泽稳定,浅橙黄色。
  滋味:入口甜醇顺滑,无异味;泡至六道,滋味不减。
  叶底:叶底舒展完全,绿褐肥壮,富活性。
  易武/红带 历久弥新
  年份:1994年
  档案:1994~1996年先是在香港存储,1996~2006年在台湾存放,从2006年至今在福州存储。三地仓储条件,均为干仓。
  外形:饼形周正,边缘稍松散;棕褐色,一到三级撒面,里茶等级五到七级。
  香气:干茶烟昧重,陈味显;前三道烟味明显,第四道开始,馥郁的花蜜香凸显、且持久,至第六道花蜜香依然清晰,挂杯香也一样持久明显。
  汤色:茶汤第一至四道橙红明亮,第五道后橙黄明亮。
  滋味:前两道烟味明显,但茶汤入口甘醇稠厚,稍苦涩;第三道后,烟味明显减弱,茶汤入口甘醇,苦涩感到第六道后也稍减弱,七道后茶汤入口丝丝甘甜。
  叶底:叶底舒展完全,芽叶肥壮,活性十足。
  安溪/乌龙 炭焙典范
  年份:1996年
  档案:产地安溪西坪,茶品等级一级,由色种和铁观音拼配而成,2004年炭火复焙,存放至今。
  外形:外形卷曲,欠紧结,乌褐色。
  香气:干茶梅子香明显,无杂味异味;冲泡后的茶汤,前三道梅子香明显,第四道后香气减弱明显。
  汤色:前三道橙黄明亮,第四道后,汤色变化明显,为浅橙黄色,明亮。
  滋味:入口顺滑醇爽,梅子味显,后味微酸;第四道后,茶汤稍转薄,梅子味不显。
  叶底:叶底呈深绿褐色,舒展不完全,欠活性。
  正岩/水仙 花香鲜活
  年份:1994年
  档案:等级达到特级,2010年走水焙,后存放至今。
  外形:条索匀整,壮结沉重,乌润。
  香气:干茶轻微炭火味带梅子味;前两道前味为陈香,后味为花香,第四道后陈香褪去,花香馥郁芬芳、持久,第六道时依然清晰。
  汤色:前四道橙红明亮,第五道后稍变浅,橙黄明亮。
  滋昧:茶汤入口顺滑,前两道醇和带陈香;第三道至第五道,茶汤入口顺滑醇和,花香落水,有活性。
  叶底:叶底舒展完全,青褐富活性。
  综合品评
  四款几乎“同龄”的茶,因制作工艺的不同,冲泡时有着不同的表现,透露出时间的重量。
  它们汤色和滋味的变化,值得细说。就汤色而言,第一道茶汤汤色的深浅排序是易武红带、正岩水仙、安溪乌龙、福鼎白茶,第二道茶汤色泽四款都较为接近,正岩水仙和易武红带几乎一致,第三道和第二道相当,第四道的汤色四款茶相差无几。在滋味方面,四款茶前三道都有较高的品质表现,第四道后差异显现且越发明显;和前三道相比,四道后,福鼎白茶滋味并无变化,易武红带第六道后稍减弱,安溪乌龙减弱明显,正岩水仙五道后减弱明显。香气,则和滋味的变化轨迹吻合。
  干茶色泽几乎相同的安溪乌龙和易武红带,开汤冲泡后,无论是茶汤还是叶底都有较大的反差。干茶呈乌褐的安溪乌龙却不及易武红带汤色红滟。由此或许可推断,半发酵的乌龙茶长期存放的过程中可以转化的物质并没有晒青后压制成饼的普洱生茶丰富。
  封存时一级的茶叶等级决定了安溪乌龙的综合表现不及特级的正岩水仙,但安溪乌龙不俗的表现足以证明其炭焙功夫的高超,要高于正岩水仙。从这两款乌龙茶的对比品鉴中,可以得知茶叶的品级决定了老茶的综合品质表现。同样的道理,亦适用于其它茶类。
  在同为后期发酵的易武红带生饼和福鼎白茶的对比中,则让我们见识到了白茶后期陈化的上佳表现。冲泡时,灌木种的福鼎白茶,其良好持久性并不输于乔木种的易武红带生茶,只是在滋味的厚度和后韵上稍逊色。
  光阴里,许多纯美的事物,都落满了尘埃。任凭你如何掩藏和修饰,也再回不到最初的样子。命定的痕迹,大抵就是这样。就在这茶汤中,将过往的明丽,经年的余味,如今的风华,在浅色光年下一饮而尽。
  小贴士
  易武红带生茶干茶和茶汤烟味持久,并非是茶饼在后期存储过程中造成的,而是鲜叶在炒青时吸到了柴火的烟味。判断的依据则是其冲泡后黄绿明亮、极具活性且不见任何焦点的叶底。
其他文献
茶友们在喝茶之前,先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再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长期饮用,这样才不至于对身体造成伤害。  小严是一家茶叶店的老板,原来对普洱和岩茶感兴趣的他,不知何时起突然迷上了时下流行的白茶。到他店里,到处都堆着整箱整箱的白茶。平时他自己喝茶,或是招待客人,也是以冲泡白茶为主。由于我平时不常喝白茶,去他店里换换口味喝感觉也不错。  有一天,我接到小严的电话,说他要过来找我开点中药。他一见到我,就说最近
期刊
黄勇  武夷山著名茶人,中国茶叶掣会会员。南平市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副会长,武夷山市清风茶叶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茶叶生产一线,并对武夷岩茶文化历史有精深研究。为许多报刊撰写有关茶叶文章。  饮酒有酒友,品茶有茶友。邀三两茶友一同品茶,不仅能相互切磋、提升彼此的茶道造诣,也可相互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以茶会友,是中国茶道精神的体现。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以茶结缘的挚友,他们之间的事迹至今令人神往:
期刊
茶作为雅俗共赏的一种饮品,源于中国、兴于亚洲、惠及世界,特别对中国、日本、韩国的影响更为深刻,将茶的冲泡技艺上升为茶艺、茶道、茶礼,成为贵宾接待、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和有效载体,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  第十七届仁川亚运会《亚洲茶文化盛宴》,应韩国茶文化协会理事长李贵礼女士的邀请,南京正德茶文化研究院组队由全必文先生领队前往仁川参加,本次《亚洲茶文化盛宴》意义匪浅,因为恰好可以向前来参加亚洲40亿
期刊
蔡荣章  现任漳州科技学院(原漳州天福茶学院)教授(2007~)、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13~)。无我茶会创办人。http://contemporaryteathinker.com网站创设人。台湾陆羽茶艺中心创办总经理(1980-2008)、陆羽茶学研究所所长(1985-2008)、《茶艺》月刊主编兼社论主笔(1980-2008)。  茶道艺术家是与泡茶者、茶艺师、泡茶师相对应的名词。担任泡茶的
期刊
陶渊明有诗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而每天打转在都市生活间的我们,何尝不想从这个樊笼里逃入大自然的怀抱。身体力行的“成本”太大,不如来一泡好茶,待它稀释出百花之芳香,你且暂返“自然”可好?  近年来,随着各类“老茶”逐渐火热,老茶的口感鉴别也成为越来越多好茶者关心的话题。周一,正值“忙死day”之际,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高级评茶师陈郁榕打来电话,我们约的一批她当年参与制作的铁观音、色种
期刊
仲秋,一个闷热的午后,在承武兄的引荐下,我们在桐江畔一间素雅的茶室里落了座。  茶室主人晨啸兄,一袭深蓝色的居士服,气定神闲地坐在茶桌前,正在冲一泡刚上市的“秋韵牡丹”。  清鲜醇和的滋味,在舌面上很快就化开。入喉后,咂摸着,喉底还有鲜甜的余味,一洗午饭后的粘口油腻。令人心旷神怡的“开场”。  又冲了五道,茶汤呈现出清澈的浅金黄,茶味依然清甜。晨啸兄说,这属于秋天的颜色,仿佛是秋日的阳光,淡淡的,
期刊
随着老茶的流行,越来越多的资金介入各类老茶中运作,越来越多爱茶者开始关注老茶,那么如今老茶的市场如何?如何正确选择收藏老茶?不同身份的茶人是如何看待老茶的?带着这些问题,小编分别采访了专家、茶企、茶商代表,听听来自不同身份的声音。  存放老茶“意识”很关键  陈郁榕(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高级评茶师)  近年来,伴随着老茶的火热,其市场情况也备受关注。不同的茶类情况有别,就乌龙茶而言,目前的
期刊
蔡荣章  现任漳州科技学院(原漳州天福茶学院)教授(2007-)、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13-)。无我茶会创办人。http://contemporaMealhjnker.com网站创设人。台湾陆羽茶艺中心创办总经理(1980-2008)、陆羽茶学研究所所长(1985-2006)、《茶艺》月刊主编兼社论主笔(1980-2008)。  现在是谈论“茶道艺术”的时候了。有些人说:“喝茶是日常生活极为普
期刊
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是武夷山天心岩茶村这个以茶为生的小山村里唯一的高中生,同时也是村里最年轻的村书记和村办茶厂第一任厂长。如今,和很多老一辈做茶人一样,年过花甲的他依然在每一个茶季坚守着。和很多人又不同,相比幕前的荣光他更愿退居幕后,安享天伦之乐。陈墩水,做茶历史46年,他见证的事情很多,听他讲述的往事很长。  家族传承的荣耀  陈氏家族做茶历史超过200年,是毋庸置疑的茶叶世家。认识陈墩水
期刊
范增平  1985年在台湾创办“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1988年任“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是第一位把茶艺带进祖国大陆的使者。  所谓“良心”,是人的本然菩心,就是仁义之心,良心就是道,茶道就是茶的良心。因此,自唐代以后,就提倡“茶道”,茶道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修行,修行在于修身、修心,通过茶事活动,修心悟道,陶冶情操,是茶人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