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知识学习与能力目标中确提出“高中教学阶段的历史教学中,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近年来,高考试题越来越突出材料类试题的比重,运用大量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准确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史料,结合教学重点,精心编排、适当补充,把史料与思考题有机结合起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准确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概括史料的能力。以下题为例: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27题)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迁移知识的能力,属难度较大的题。从材料信息看,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从事不同行业在于“各就其资之所近”,但是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从实质上来讲,是“同道”的,都要“尽心”。结合课本知识,我们可知“同道、尽心”意即心地端正,诚心正意。故选D选项。
但许多考生看了此题以后,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造成理解困难的原因在于对古文的阅读理解力较差和缺乏对史料的基本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新课程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第四课讲述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宋明理学一类是程朱理学,一类是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即强调“诚心正意”。从这道题目来看,如果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古文阅读能力为基础,明白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在于强调“一”、“同道”,然后结合课本进行知识迁移,那么解读此题就会容易的多。学生对史料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欠缺,向老师们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必须得加强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史料呢?
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史料是体现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材料,是了解过去、建立历史知识的媒介,学生只有通过阅读史料才能对历史有全面的了解。一般来说,“史料概括的可以把他划分为文献(档案与各种文字记载)史料、实物(遗物、遗迹、遗址)史料、口碑(口述)史料及非物质性的如语言、习俗、道德行为宗教信仰等四类。虽然各种史料浩如烟海,但对中学生来说,受学业压力、资料等限制.直接获取史料的来源比较有限,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可以汲取的史料资源,同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史料,学会查找文史工具书方面的史料,有条件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上网获取一部分史料。
其次应该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辨别能力。“从科学意义讲,史料非史学。”如“有些历史文献(如《史记》、《汉书》等),既有史料的记述,又有一定的历史评释,所以既是史料,也是传统史学著作,不能一概而论。”此外就是还存在大量的伪史料,尤其是在现代出版的史学书籍中,为了引起读者兴趣,掺杂了大.量的“野史、杂史”,抹杀了历史的真实性。而这对理解分析能力尚浅的高中学生来说,很容易形成误导。因此在史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分类,剔除伪史料。此外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史料的出处,尽可能阅读正史、官方史料。对史料分析、鉴别能力的培养,既可以提高搜集史料的效率,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应该培养学生的初步应用能力。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史学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如何培养?这就涉及到了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针对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教师可有意地引导学生用搜集来的史料印证教材中出现的史学论点,从而培养他们史论结合的史学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史料自己分析总结得出史学论点的能力。
“历史认识的本质,是认识主体对历史实际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依据特定的目的,通过特定的认识结构和特定的方法进行处理”,它是一个“包括信息获取、储存、加工、变换、反馈等众多环节在内的完整的思维操作过程”。适时适量地引入历史资料如历史文物图片、人物、图表、录音、录像等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和关键。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史料设置新颖的具有思考价值的情境与问题,为学生开启探究之门,引领学生探究学习。真正利用新课程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历史、以史为鉴”的史学应用能力,“全面实现历史教育功能,使其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义华,瞿林东,赵佶惠等著.史学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岳麓版)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27题)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迁移知识的能力,属难度较大的题。从材料信息看,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从事不同行业在于“各就其资之所近”,但是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从实质上来讲,是“同道”的,都要“尽心”。结合课本知识,我们可知“同道、尽心”意即心地端正,诚心正意。故选D选项。
但许多考生看了此题以后,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造成理解困难的原因在于对古文的阅读理解力较差和缺乏对史料的基本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新课程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第四课讲述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宋明理学一类是程朱理学,一类是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即强调“诚心正意”。从这道题目来看,如果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古文阅读能力为基础,明白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在于强调“一”、“同道”,然后结合课本进行知识迁移,那么解读此题就会容易的多。学生对史料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欠缺,向老师们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必须得加强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史料呢?
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史料是体现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材料,是了解过去、建立历史知识的媒介,学生只有通过阅读史料才能对历史有全面的了解。一般来说,“史料概括的可以把他划分为文献(档案与各种文字记载)史料、实物(遗物、遗迹、遗址)史料、口碑(口述)史料及非物质性的如语言、习俗、道德行为宗教信仰等四类。虽然各种史料浩如烟海,但对中学生来说,受学业压力、资料等限制.直接获取史料的来源比较有限,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可以汲取的史料资源,同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史料,学会查找文史工具书方面的史料,有条件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上网获取一部分史料。
其次应该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辨别能力。“从科学意义讲,史料非史学。”如“有些历史文献(如《史记》、《汉书》等),既有史料的记述,又有一定的历史评释,所以既是史料,也是传统史学著作,不能一概而论。”此外就是还存在大量的伪史料,尤其是在现代出版的史学书籍中,为了引起读者兴趣,掺杂了大.量的“野史、杂史”,抹杀了历史的真实性。而这对理解分析能力尚浅的高中学生来说,很容易形成误导。因此在史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分类,剔除伪史料。此外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史料的出处,尽可能阅读正史、官方史料。对史料分析、鉴别能力的培养,既可以提高搜集史料的效率,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应该培养学生的初步应用能力。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史学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如何培养?这就涉及到了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针对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教师可有意地引导学生用搜集来的史料印证教材中出现的史学论点,从而培养他们史论结合的史学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史料自己分析总结得出史学论点的能力。
“历史认识的本质,是认识主体对历史实际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依据特定的目的,通过特定的认识结构和特定的方法进行处理”,它是一个“包括信息获取、储存、加工、变换、反馈等众多环节在内的完整的思维操作过程”。适时适量地引入历史资料如历史文物图片、人物、图表、录音、录像等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和关键。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史料设置新颖的具有思考价值的情境与问题,为学生开启探究之门,引领学生探究学习。真正利用新课程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历史、以史为鉴”的史学应用能力,“全面实现历史教育功能,使其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义华,瞿林东,赵佶惠等著.史学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岳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