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色”之谓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leet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词称谓之繁富,似古已有之,不唯中西。传《诗经·鲁颂》既有以毛色之异,分呼马者达十六词,比之《尔雅·释畜》,过甚;北极爱斯基摩人,专述雪者有数百,细及雪的形状、下雪的方式、成雪的过程等;中东阿拉伯人,独恋骆驼,名目竟逾千 ;此外,澳洲阿兰达(Arandas)人之于蜥蜴,法兰西人之于航海,蒙古人之于羊,皆如此。另传言舟山人对螃蟹比之山西人对煤的称呼,亦毫不逊色。据一些研习过方言的朋友讲,称一物竟如此麻烦的原因,除地域所限外,实与操此语言的人群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及群体心理有关,如国人是从农业里走来,家族观念强,亲属称谓较之古罗马要多得多云云。
  我书读得少,终不能尽通此中义理,倒是依稀记得蒙学时,国文老师常耳提的一句话,云不可将“语词”比作工具,语词就是一个人的思想。此后于外文老师处亦得类同之语,信之,姑且铭记了下来。略长,稍通了些事理,知道这语词的变化,是随着人心的,与不同之地域、性别、年龄,关系似不大,倒与不同地位、品性、知识有无,牵带颇多。自然称呼一物,语亦不同。于此,似可依口说笔传之语词,为断定人之好恶、品性高下的缘由。
  然今人知晓古人之言,多依传古之文辞,并有专门研读此类文献,以释古人之心者。或有不知,文辞之外,尚有音韵、图绘之载的。宋词元曲失了音韵的吟读,估摸那文字,似难合人胃口。图绘亦有文辞所不达处而能尽述之的,反之亦然。故而释心之作,总不如以图补文,或以文说图者为妙,若此,文者、画者似皆可通畅无碍。此或为陈老莲之《水浒叶子》及《黄永玉大画水浒》之由来。
  今之国人对猪的嗜好,大快朵颐自不待言,耽食之外的乐趣,倒是来自那巧立的诸多谐趣,徒增的若干附会。从神话到俚语,从庙堂到里巷,极尽打情骂俏、辛辣讽刺之能事。早已抛却了《尔雅》对猪之品类命名的嗜好。故言,古人好以语词定“猪”之毛色,今人则以语词定“人”之高下,是睿智还是愚顽,是明火执仗还是奸邪鬼孽,遇事通达权变还是墨守成规,观者自可明了。
  此处选载之作品,系黄老年内所绘,计十二张,皆以猪为主题。前有一《关于猪的介绍》的引子,记述作画之由,至于个中意趣,世态人情,可见于各幅之题跋。
其他文献
在中国绘画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主流性的题材,如人物、山水、花鸟等。自古评画者都把这些主流性题材之外的画称为“杂画”,这个所谓的“杂”,就意味着它已经不是人们常见的画,也是很少有画家去画的画,但是,“杂”却有着在主流性题材之外的另类特色。从古至今的“杂画”中有没有专门画蚂蚁的,现在难以考证,但是,像当代陈训勇那样以画蚂蚁为主的画家可能为数不多。  蚂蚁,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的意义。晋·郭璞曾作《
期刊
蜚声中外的齐白石之花鸟画脍炙人口,有口皆碑。而他的山水作品亦不遑多让,极具观赏性和震撼力。其山水画令人陶醉驻足,使人过目不忘,惹人遐想联翩,励人热爱山河。在九十三岁暮年所作《洞庭湖山色图》,更是逸品之一。深邃的意境,简练的线条,浑厚的笔墨,大度的书法和数十年艺术创作的功力成就一幅绝妙佳作。余自思量,可否嘱近现代国画名家摹其笔意再造斯图。  人杰地灵的广东,孕育出别树一帜的岭南画派,其在广州的代表人
期刊
我因年来随手翻了些民国的旧画,遂得了个结论:中国的绘画,从来不曾是生物的;而民国的画,也该是或也只能是民国的。    一 “不曾是生物的”    所谓“不曾是生物的”,我的说法有三个:  其一,大抵中国绘画的命途,我所可知晓的,自古而来,多不在自然,而在人事,或在人心;那口头上的“自然”,是断不同于真实中的橄榄味的。至于所谓“师法自然”,实还是人心的,不是生物的。以世人捧为圭臬的“卧游”论之,宗炳
期刊
1975年,“文革”中的广州美术学院还是名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的时候,方楚雄和林淑然成为绘画系的同学,由此他们开始了相识、相知和相濡以沫的历程。他们于1979年结婚。方楚雄在进美院之前,受教于岭东画家王兰若、刘昌潮,学习“海派”花鸟、山水;在美院则师从黎雄才、杨之光、何磊,分别学习山水、人物、花鸟。从这样的师承关系中能够看出方楚雄以后的艺术发展路向,是兼顾到“海派”和“岭南画派”的不同特点。可以
期刊
一次和经营书画的朋友聊天,涉及书画市场,并谈到一些人。朋友情绪激动地骂了一些人,指名道姓地说某位画家几年前收他的订金却至今没有给他作品。见此,我赶紧将话题转向了别处,因为这通常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题,我无须插什么话。  书画交易收取订金本是寻常的事,寻常到大家都认为理应如此,可理应如此的事往往容易出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比如我朋友所遭遇的订金被“托管”就是一例。也许是因为事不关己,大家对
期刊
具有知青缘分的赵国经和王美芳,是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因为画而相识的。赵国经于1968年到黑龙江,在黑龙江东北方的生产建设兵团五师;王美芳在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晚他一年到黑龙江,在西北方的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他们天各一方,几乎没有见面的可能。1973年初,王美芳送画到佳木斯,他们有了第一次见面,正应验了那句“有缘千里来相会”。不久,两人双双参加了在佳木斯举办的创作学习班,开始了他们创作上的最初的合作。王
期刊
唐人刘长卿有诗云:“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一千多年前的大画家周昉,在画出《簪花仕女图》后,可曾想到千年后谁来承接仕女的衣钵?千古寂寥,曾经辉煌的中国重彩仕女画,几成绝唱。画家胡永凯,虽然也曾发思古之幽情,画过《鸟语》、《贵妃出浴》和《垂帘》、《行列》这样的皇家景象,但他对于中国仕女这样的延续,却是充满了平民的悠闲情韵和民间的健康质朴。他以重彩浓墨所勾画点染的,是晚清民国以来中国社会中都市乡
期刊
王为政  字北辰,江苏丰县人,1944年生。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王为政是一位具有浓郁文学气质的国画家,这位将最敏感的青少年岁月洒落在沸腾的60年代的完美主义者,不仅积淀了文学、戏曲和音乐的功底和灵性,而且还陶冶了中西绘画方面的才情和学智。正如他自己所言:“对于我来说,在生命里打下印记最深刻的就是20世纪60
期刊
我小的时候是在“北大荒”长大的,在当年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时期,跟“知青”老师们学了几年画,但真正正儿八经地学画是在中学毕业以后。在鲁迅美术学院,我选择了在全显光教授工作室学习。全教授对艺术非常精深,他鼓励我们多画表现性素描、人体素描,他言传身教,几年下来,我的人体素描有了很大的长进。    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是一种要求高但费力不讨好的劳动,它要求画家既要有坚实的人物造型能力,又要有对历史、社会文
期刊
周一波  1953年12月生,陕西丹凤人,研究生学历。    一波之书,以怡养心性出发,寄托情思,毫无功利之求。故行墨结字,出于胸臆,所书率意纵横,风神萧散。前人言学书之苦修,夔子山“写一千字才进膳”,唐太宗“夜半起把烛学兰亭记”,所谓“池水尽墨”,“木石尽黑”,皆以功夫深厚而传世。一波之书法,非“捏破管,书破纸,方见功夫”之属。其习字数十载,至今日以书法书写情怀,非刻意为之。一波常耽于公务,不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