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文字、言语语言符号系统的关系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456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试图从汉字之“象”出发,阐释语言、思维与符号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图像、文字、言语符号系统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又彼此相对独立的关系。最后提及图像作为能指具有生产意义的能力和特质,说明在后现代社会越来越显现出其优越地位的原因。
  【关键词】 “象”;图像;文字;语言符号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6-0044-03
  一、从汉字之“象”说起
  中国社科院王树人提出,象思维“指运用带有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等象工具来揭示认知世界的本质规律,从而构建宇宙同一模式的思维方式。” “象思维将宇宙自然的规律看成是合一的、相应的、类似的、互动的,借助太极图、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等象数符号、图式构建万事万物的宇宙模型,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全息性。” ①《周易·系辞上专》中提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②象形字(甲骨文等)是汉字的最基本形态。名词是造字之初首先出现的词性,而后的词性则是由名词词义的引申。最初的名词,都是指向某物的,不是抽象名词,而是具体名词,即是通过事物本身的形象来表示它。随着抽象化程度的升高,字形越来越简化,词义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思维模式也越来越超象。
  以一首中国现代诗——陈黎的《战争交响曲》 ③为例,以便解释汉字之“象”的同时,引出各符号系统之间的关系的论述。
  这首诗全诗共分3节,每节16行,全诗只有四个字形相近的字组成:兵、乒、乓、丘。第一节由每行24个、共384个“兵”整齐排列而成;第二节每隔若干“兵”便夹杂着几个“乒”和“乓”,出现频率由低转高,第十一行开始出现大面积的空白,“兵”字消失,“乒”和“乓”字也逐渐减少;第三节由每行24个、共384个“丘”字整齐排列。
  具体来讲,“兵”即士兵,16×24的排列方式表示一个整齐行进的军队;第二节中,“乒”“乓”在字典中的本义只是一个象声词,在本诗中具有了双重含义:作为象声词,它们在本诗中代表战斗中的枪炮声;与上一节的“兵”联系起来,在字像上它们表示了在战争中瘸腿的战士们。字里行间出现的空白和停顿,也具有形象化的意义,代表了士兵们陆续死亡。“丘”,指坟墓,士兵们从肢体的残缺最终变成了战场上的土冢,整首诗暗示着战争的惨烈和对生命的摧残。
  从声音角度,诗以“战争交响曲”为题,可以将诗看成交响乐的三个乐章。“乒”与“乓”代表战争中的枪炮声,最后一切归于静默和虚无,变成寂寥的坟墓。
  二、语言、思维和符号的关系
  在论述符号系统之间关系之前,有必要先简单地对语言、思维和符号的关系进行一点说明。
  语言和思维具有同一性这一表述是建立在语言决定/影响思维和思维决定/影响语言的分歧上。而实际上,不论是谁决定谁、谁影响谁,前提都是将语言和思维放在一个统一体的角度来讲的,二者首先不能是绝对独立存在的个体,并且事实证明他们也的确不能离开彼此存在。而对谁决定谁、谁影响谁这个分歧的论证,往往集中在二者的发生学角度,去讨论如何产生和谁先谁后的问题,即到底是先有语言还是先有思维。
  但事实上,抛开谁先谁后的开端,在历史长河里,不论是群体的语言与思维,还是个人的言语行为和思维方式,都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和时期,因此对这两个分歧的研究者就总能找到例证及反例,来论证自己并驳斥对方。不可否认,思维和语言总是如影随形的。
  当提到语言的时候,总是将其与文字混说,在论证语言与思维关系的时候,人们要么拿语音层面论证,要么拿文字层面论证。但文字只是语言的“第二重符号系统”,语言既然阐明思维、并创造意义,那么一切能阐明思维、创造意义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语言吗?图像、文字、言語、声音都是语言符号系统。人的思维总是伴随着语言的,每一种语言符号对思维的表达存在不同的侧面。因为人们的思维和语言,不会直接面对意义,而是用各种语言符号系统来面对意义。人们可以用图像来表达语言,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语言,可以用言说来表达语言。但是它们都是语言的一种符号化形式,也是思维的符号化呈现,但也是对思维的不同面的切割。
  三、图像语言、文字语言、言语等语言符号系统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文者,物象之本。”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造字之初,汉字从一些“象”转化而来的。也就是说,起初人们的思维过程是,先有了对某物的“象”的认识,再有了对这个象的符号化表示。因此是一个“象——字”的过程。汉字最初通过象形的方式造字,随后又根据各种需求对其进行会意、指事、假借、转注等,不断发展成现在的汉字系统。因此,最初的汉字,具有了某种图像的性质。而西方的表音文字,从其本身不能窥见物的形象,从二者的造字思维能够窥见在中西思维的不同。上文提到的《战争交响曲》一诗曾入选美国新版大学文学教科书Literature: Craft and Voice,由于汉字字形、字义的独特性,除题目外,这首诗是无法译出的。曾有网友将其翻译成:a man(代“兵”), ah man(战斗惊呼), amen(阿门)。可以说这样改写虽然巧妙地将字音字形变化转变为英文,但是如果不看诗题,“man”便不会被人认为是“兵”;没有结构上的排列组合,就不能表达出“军队”的意象;在字形上,“兵”表现出的士兵们雄赳赳的精神气质也埋没其中。
  当然,这并不是说西方的文字就不能转化为图像,但是根据他们的造字法与形象化思维之间的联系程度,汉字转化起来也许要比表音文字转化起来更容易。
  无论中西,当有了整个文字系统,文字组合起来形成有意义的一段话时,人们先看到文字或者听到它的声音,然后浮现出对于这段文字的想象。这时候人们的思维过程是“字——图”的过程。因此接受者在接受语言时,例如抒情或叙事时,会有意无意地将文字转化为动态变化着的图像。这种转化不存在能量守恒,并且会有意义的损益。   四、图像语言、文字语言、言语等符号系统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
  正如上述所说,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有意义损益的,因此不可能在两种语言系统之间进行完全对等的转化。例如在“象——字”的转化阶段,并没有让“象”完全变成“字”的形态,还保留了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例如器皿上的花纹、洞穴上的涂鸦、部落图腾等,他们有些至今还存在并且繁荣发展着。
  那么,为什么人们造字之初就能够将物象转换成文字,现在却很难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物象?
  例如,在影视改编中,人们将文字叙事中的人物形象转化为荧幕演员,多少会让人感到对其形象有所损失。
  简言之,物象不是图像,物象接近物,或是物本身;图像是对物本身的再创造,是思维以某种方式对某物的感受,但不流连于对物的模仿。因为最初,世界作为物象,承担的是所指的角色,人们希望用音、形、书写物等对其进行表达,指向这个所指。但如今图像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质上和量上都远远超出了给某事物命名、描述等简单地将能指与所指紧密结合的行为,人们的所指变得复杂,所指指向的不一定是物象世界,也许是梦,或是某种情绪、情感、主张、立场等。图像世界不再是一个“原生态”世界,对图像的创造能力远远快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塑造。所以,图像不满足于成为所指,而是和文字一样,是一种能指。
  总有言语和文字是不面向图像的,例如理论;也总有图像不面向文字和言语,例如抽象画、后现代艺术装置等等。他们不能或者不愿意被转化。如今,似乎看不出,到底是文字还是图像或其他占据主导地位。人们不再满足于进行“字——象”之间的这种转换了,而是更希望图像直接呈现在面前,而不是靠其他语言符号的视觉想象。因此,第一,他们有时可以互相转化,但是他们不以互相转化为目的;第二,他们在时间的产生上也许存在先后,但他们在地位上不存在先后。他们一旦作為能指的角色存在,就都指向所指和意义。这样,文字和图像作为两种符号,他们不再相互转化面向对方,而是以不同的方式,面向对象,或者说对象的意义。
  五、图像作为能指生产意义
  维特根斯坦说,“一个名称的含义有时是由指向它的承担者来解释的”。图像和声音、文字、言语,都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媒介,或者说,媒介也承担了“解释”意义的效果。如前所述,图像成为一种能指,并生产意义。“如何去看”决定了“看到了什么”,因此,图像可以生产不同的意义、不同的所指。
  假设,两位水平相当的艺术家,同时用写实的、摹仿手法画同一个物体,两幅画可能差别不大,但如果用抽象的手法画同一个物体,二者差别会很大。他们抽象的角度、程度、能力等各不相同,用电影来描述事件也是一样。因为前者画布上的那个东西,和现实生活中的物,非常接近,它和物几乎可以相当;但后者则出现变形,它自己变成能指,其抵达的所指,各不相同,在后者这里,是人们对“物”的一种阐释,人们用画的方式来阐释物(象)或者事件。图像本身成为能指,但这个能指不再指向物本身,而是自身又去生产新的所指,因此所指是什么取决于人们如何结构能指、如何塑造这一图像,也就是以什么方式阐释原本的那个物。方式问题,是一个思维问题,说到底,各种语言符号系统都是思维的某种方式,以某种或某几种思维方式来结构一个能指,生产意义。图像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也是一种思维的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当下社会中越来越重要。
  上文说到,各种类型的符号各自表达意义,但他们都是思维想要表达的意义的某个侧面,因此他们既可以互相转化、也有必要独立存在,当然更需要结合。这一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图像或者视觉符号在后现代变得尤为重要。在后现代以前,文字、言语、声音符号的结合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音-形结合形成语词,音调-歌词形成歌曲;在中国古代,诗画结合是一种传统,诗歌的吟唱也是一种传统。随着摄影技术、后现代艺术品(装置)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在视觉感官上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当然,不论什么年代,人们对某事物的感知总会伴随着视觉化,不论是不是将事物实体化,都要对其进行视觉想象,这取决于人们对世界最直观的感受方式——看。人们能意识到,世界呈现给大家的是空间化的世界,时间的流动必须置于这个空间内才有意义,而图像世界,正在变得空间化。
  文字、言语、声音都是线性的,它们也能构筑空间,但是他们构建空间的能力有限,大部分时候靠视觉想象而不是产生视觉接触,但图像世界则具有更强的空间结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乘着科学技术之翼,具有呈现视觉想象、使视觉想象实体化的野心。这种空间结构能力与其他语言系统相结合,将产生时空化的效果,人们的世界、思维方式、阐释世界和生产意义的方式变得一致,即时空化。
  注释:
  ①王禹:《从思维到汉字象思维的审美特征研究》,《艺术科技》 2019年第3期,第98页。
  ②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系辞上传》(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84页。
  ③陈黎:《战争交响曲》,《岛屿边缘》,九歌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参考文献:
  [1]段炼.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符号学:艺术史研究的新视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2](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刘燕.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述评[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2,28(02):89-92.
  [4]杨朝春.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述评[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10):1-5.
  [5]王禹.从思维到汉字象思维的审美特征研究[J].艺术科技,2019,(03):98.
  [6]黄哲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J].青年记者,2015,(04):63.
  [7]陈晓强.论汉字的“象”[J].古汉语研究,2015,(01):63-68.
  [8]魏慧萍.论汉字的“形”与“象”[J].汉字文化,2001,(04):30-32.
  [9]潘云萍.汉字“象”的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刘艺多,女,汉族,上海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20世纪西方文论。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景观是当前社会语言学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关注公共空间语言标牌的呈现方式和意义。旅游语言景观是旅行途中游客视觉消费的重要资源,是提升景区形象和软实力、建设精品旅游的重要方面。本文着眼于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官方多语标牌,提出了需要思考和探究的方向,从如何促成历史氛围与现代服务的融合等角度给出了官方多语标识构建策略。本文的研究希望有助于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和规划,为扬州城市语言景观的建设提
期刊
【摘要】 哈罗德布鲁姆创立了“诗的误读”理论,表明前辈诗人的影响变成后辈诗人的“焦虑”。为了摆脱这种焦虑,后辈诗人“误读”前辈诗人的作品,实现诗歌的突破与升华。“误读”视角下意象“神龟”的新阐释,创新了《龟虽寿》诗歌的思想,表达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前辈诗歌相抗衡的创作方法,为中国诗歌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哈罗德·布鲁姆;误读;焦虑;《龟虽寿》  【中图分类号】I206 【文
期刊
【摘要】 约翰·阿什贝利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广受赞誉。他的许多作品富有哲思,语言抽象,常被诟病为 “晦涩难懂”,他也因此被称为“智性诗人”。阿斯贝利早期的短诗《织锦》是一首简洁隽永、意味深长的读画诗,也是书写人类共同的审美体验的典范之作,然而受到关注较少。本文尝试在互文性和图像学的视角下全息地解读、剖析其内涵,从而丰富阿什贝利研究成果。  【关键词】 约翰·阿什贝利;《织锦》;读画诗;
期刊
【摘要】 《雍正王朝》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出发,以诗化的“国家主义”政治观重新对雍正皇帝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再阐释,让观众意识到雍正是一个仁慈大度的理想主义者,由于其行为被残酷的宫廷斗争“异化”,为了推行改革,面对反对势力的强大阻挠,他不得不采取激烈的反击措施。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当前改革的现实语境,从而使历史故事与现实社会之间产生了一种互动关系,并使“雍正”这一艺术形象赢得了普遍的同情和理解。  【
期刊
【摘要】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所特有的,数千年来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与发展,其受重视程度越来越深、越来越广泛,为中国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注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当下艺术融合的背景下,中国古诗词和艺术歌曲的融合度,进一步增加多元艺术的组合,丰富了声乐艺术的种类,逐步形成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所独特的演唱风格和特征。
期刊
【摘要】 郭熙的《早春图》是诗一般的语言,这首诗是充满哲理的,它是对传统写实绘画语言的提炼,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法”的极致追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践的范本,而其追求的“林泉之心”即寄情于山水,遵循自然规律及用宁静的心态面对正是现代设计语言中所需要的部分。通过对《早春图》意境表达的分析,从而对中式建筑设计的“自然式”与表现内容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早春图;意境;自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特别是早在几千年前,女性地位在老子视域中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老子看来,女性是神圣的,并将女性的品质升华到理论的高度,总结出一套女性哲学。本文意在追溯老子重视女性地位的根源,以及对《老子》一书中有关体现女性思想的文本分析,透视老子前无古人的女性观,足见老子是人类最早的女性主义思想家,而这种超前的女性思想必然对后世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老子思想;女性;地位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动画《最强医生》为例,从新媒体环境的特征入手,分析新媒体环境对于动画创作的影响,得出新媒体环境下对于时代英雄形象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一些技巧,对同类题材的创作提供借鉴与思路。  【关键词】 新媒体;动画创作;时代英雄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6-0035-02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大学生创
期刊
【摘要】 女性主义认为社会需要抛弃对女性的偏见,让女性获得平等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抨击以父权为中心的,扭曲女性形象的文学作品。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探究《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三位女性主要人物的形象。这些非传统的女性形象产生的原因与当时金钱至上、父权主义盛行的社会密不可分。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非传统女性形象;物质主义;父权制度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动物伦理中的基本原则是人类如何对待动物的态度和行为的衡量尺度,其中动物伦理福利问题在近年间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目前为保障动物的福利得以实现,在诸多方面都有了明确规定并将其付诸法律法规中, 然而在实际中仍会出现一些有悖于动物福利的情形出现。本文旨在寻找有效解决路径,使其福利最大限度地得以保障,真正实现人类与动物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动物福利;动物权利;生态环境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