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xi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偏瘫患者应用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偏瘫患者;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临床疗效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态势的加剧,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脑卒中等脑部病变导致偏瘫的患者也逐年增多。多数偏瘫患者出现应激性心理反应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能配合治疗,其中75%的存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和劳动能力丧失,还会伴随着抑郁等并发症的出现[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在普遍认为瘫痪患者在经过正规的神经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缓解抑郁症状,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2]。笔者选择近3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9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综合性神经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39例患者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58—73岁,平均69.3岁,其中脑梗阻23例,脑出血14例,脑外伤2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2.37±5.21),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为(41.43±9.38);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59—75岁,平均71.2岁,其中脑梗阻25例,脑出血13例,脑外伤1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1.49±6.15),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为(43.62±10.12)。两组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后转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CT及其他检查结果,应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后进行自我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与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促进具体措施如下。
  1.2.1运动疗法 根据患者功能情况,运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帮助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功能康复训练计划[3],由家属帮助循序渐进的对患侧肢体进行被动活动、站位平衡训练、步行步态训练、上下楼梯训练,保持关节功能活动度,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
  1.2.2行为疗法 通过语言及视觉想象诱导患者心理放松,进行呼吸训练以扩大肺活量,提高心肌细胞摄氧量[3];每日1次,每次1小时 ,每周5次;同时指导和帮助患者进行吃饭、穿衣、梳洗、大小便等日常生活行为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1.2.3 心理疗法 85%的偏瘫患者都伴随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症状,所以医护人员联合患者家属给予其积极的情感支持,通过倾听、交流等沟通技巧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干预和疏导,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应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对比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评分情况改善情况,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对比 从对比结果看,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无显著性差异,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对比(n,分)
  3 讨论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脑卒中血管疾病及早得到确诊和及时有效救治,病死率明显降低,但因普遍存在对早期康复意义认识不足,而延误了最佳康复治疗时机,使偏瘫致残率居高不下[4]。多数患者及家属愿意接受药物治疗,轻视康复治疗,任其自然恢复,有研究显示脑中风自然恢复率为40%—50%,而康复治疗恢复有效率为70%以上[5],可见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中,笔者选择我院近三年住院治疗的39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包括药物治疗、运动治疗、行为疗法和心理疗法在内的综合性神经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德庆.偏瘫患者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8(07):114—115.
  [2]杨传民.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3):201—202.
  [3]张胜利.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6(02):78—79.
  [4]陈晨,孙石磊.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8(15):261—262.
  [5]冯利君,钟煜.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2,11(16):237—23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紫杉醇与铂类抗癌药、氟脲嘧啶、卡培他滨等抗肿瘤药物的联合用药临床研究概况,重点讨论了联合用药的有效率和毒副作用,提出今后有必要进行联合用药的长期研究,规范临床联合用药方案。  关键词:紫杉醇;联合用药;临床应用  1、紫杉醇简介  紫杉醇最早由Wall和Wani博士于1967年从太平洋红豆杉中分离获得。随后,人们发现其有很好的抗卵巢癌和乳腺癌活性。1992年,美国FDA批准紫杉醇上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椎间盘突出患者椎间盘蛋白质组学差异。方法: 收集正常人腰椎间盘和4组不同退变程度腰椎间盘进行提取、培养,比较正常人腰椎间盘和退变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和纤维环细胞蛋白质种类差异和不同退变程度腰椎间盘与正常人之间蛋白含量差异。结果 :正常人和退变人腰椎间盘蛋白质种类有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也随着退变严重程度逐渐降低。结论: 根据腰椎间盘不同蛋白质种类和含量可为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诊断、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外剥内扎加部分内痔纵切横缝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较大并分界明显的痔采用外剥内扎,部分内痔采用纵切横缝。结果:36例治愈34例,占94.44%,显效2例,占5.56%,全部有效。结论:外剥内扎加部分内痔纵切横缝治疗环状混合痔治愈率高,防止术后肛门狭窄,保护肛门生理功能,疗效确切,方法简便。  关健词:环状混合痔 手术 临床疗效  混合痔是指同一点位发生内痔与外痔,痔位于
期刊
摘要:关节软骨损伤属临床常见骨科疾病。由于关节软骨无淋巴、神经及血管组织,致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十分有限,该病临床治疗难度大,是国内外骨科医师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将简要分析保守治疗、关节镜清创术、软骨移植、软骨细胞移植、组织工程化软骨、关节软骨修复材料等对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关节软骨是人体滑膜关节的重要构成部分。关节软骨承担着分布、传导运动载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拔牙窝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拔牙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拔牙后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分别在患者拔牙后8w、12w和16w借助螺旋CT观察患者牙槽窝的愈合情况,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拔牙后出血和干槽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拔牙窝平均愈合时间为(1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手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行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式对患者分组,胸腔镜组40例,开胸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与并发症。结果:胸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41.02±33.90)min、(140.0±9.7)ml、(52.28±5.80)h、(10.72±3.90)d,开胸组分别为(144.36±
期刊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治疗局限性肾肿瘤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将本院2010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肾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A组)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B组),对手术期间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天数、术后住院天数、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及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ICE交替CHOPA治疗NH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2例NHL患者采用ICE和CHOPA交替化疗治疗方案,具体用法如下:ICE方案异环磷酰胺2g静脉滴注第1-5天,同时应用巯乙磺酸钠预防出血性膀胱炎;卡铂100mg避光静脉滴注第1-5天;足叶乙甙100mg静脉滴注第1-5天,21-28天为一周期。CHOPA方案吡柔比星40-60mg静脉滴注第1天,环磷酰胺0.8-1.2g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三类预防性抗菌性药物预防I类切口感染的效果和经济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采用头孢硫脒、五水头孢唑啉及头孢唑啉预防I切口感染患者84例,依照药物的不同分为1组、2组和3组各28例,1组患者采用头孢硫脒预防感染,2组患者采用五水头孢唑啉预防感染,3组患者采用头孢唑啉预防感染,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静脉滴注2.0g药物,术后每天采用2.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术中发生输尿管镜嵌顿的处理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术中发生输尿管镜嵌顿的患者1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术中发生的输尿管镜嵌顿进行处理。 结果:本次研究中的输尿管镜嵌顿的处理方法有:一次处理成功13例,成功率为86.67%,2次处理成功2例,13.3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