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语感教学有感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实施语感教学,十分困难,农村小学生所处环境不同,导致接受能力有较大差异,语感是人类在长期的、规范的言语活动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直觉的、正确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语感教学是指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教学活动,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指的是狭义的语感教学,即阅读语感的教学,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所阅读的言语材料有敏锐、准确的感悟。
  一、实施语感教学的根本在于教师观念的更新
  “大语文”教育是指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在“大语文”环境中,学生自己去获取对知识和经验的感悟。教师尤其要给学生创造浓烈的读书氛围,使他们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进行语感教学,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一元走向多元,由单渠道的知识传授到立体化的“语文”教学。
  叶圣陶说过:“作者的努力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从符号到旨趣的解读不是平面的,而是主体的、多元的,有着较强的个体体味。语感其实就是读者的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内心的桥梁。所以,语感教学呼唤“阅读主体意识”,只有有了“主体意识”,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词的意义和情味以及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才能有形成良好语感的可能。
  二、精讲课语感教学模式的构建
  1.初读文章,谈感受
  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默读,初步整体感知材料,把握大意,并且学会圈、点、勾、划,捕捉信息和初感点。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初读的感受讲给同学听,相互交流,达到一种全面的、笼统的感知。这一步骤需要注意的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感觉,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我语表我心”,从而使跳跃的、朦胧的思维变得明晰而有条理。同时,通过学生的外部言语,教师可以把握学生初感的分歧及偏误,以便对症下药。
  2.导入情境,品语言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创造与教学内容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实物或活动等把学生带到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入境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准确、深入地品味语言,由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步骤是这一模式的难点和重点,这一阶段可以采用比较、揣摩、增、删、换、改等方法,使学生感悟文章的精妙之处。当然,具体使用何种方法,要依具体语言材料而定。
  3.训练语言,重实践
  在以上理解、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词组段,写片断,做口头小短文,完成课后有关揣摩语言的练习等,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训练语感,加深感悟。我每课都要选择3-5个词或成语让学生组成一段话。学生对这一练习非常感兴趣,时常妙语连珠、想象奇特。这种练习使他们既积累了词汇,又学会了运用词汇。另外,无论是日常会话、回答问题,还是演讲、写作,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准确、生动、形象地运用语言。这样,学生表达时词不达意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
  4.美读文章,潜陶冶
  在对文章有了深入的理解后,要大声朗读文章,这样才能读得声情并茂,从而使读者和听者都受到艺术的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陶冶,也才能真正达到“美读”的效果。这一步骤需注意的是要让学生在美读的同时,进行想象、联想,运用形象思维,唤起内心的视象。从而进一步加深自己的语感体验。
  5.归纳整理,勤积累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知识经验不断增加。这些知识如果得不到及时梳理归类,很快就会遗忘。即使记住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在这一步骤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地、自觉地将所学过的知识分类整理,纳入相应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使思维清晰化、严密化。
  三、语感教学的课型探索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语感的特质,笔者设置了以下六种课型:诵读陶冶课、文学鉴赏课、基础知识课、推敲对比课、猜读想象课、快速阅读课。
  (1)诵读陶冶课:对于一些较浅显的,韵律感强的,语言优美生动的散文或诗歌,尤其是意境深远、語言洗炼的古典诗歌,可采用这种以诵读陶冶为主的课型。根据文章的特点,可采取教师范读、听录音、配乐读、学生个人读、分组读、集体读等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精妙之处,然后熟读成诵,达到语言知识的贮存和积累。
  (2)文学鉴赏课:我每周都用一课时给学生上文学鉴赏课,这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课型。我选古今中外的一些名篇佳作朗读给学生听,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和语感。然后让他们自由发言,就作品的一两个方面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写下随笔感受。
  (3)基础知识课:这一课型主要是集中学习一些汉语基础知识并进行相关的技能训练,然后再在其他的课型中得到相应的巩固和迁移。这种课最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教师一定要设法通过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举事例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密切相关,要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还可以采取让学生上台试讲、小组竞赛等多种形式。运用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荣誉感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推敲对比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一系列对课文内容、语言、形式、情感等仔细推敲、对比、品味的活动。这一课型同样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营造一种没有任何压力、可以畅所欲言的氛围,让学生保持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在这样的条件下由学生自己去分析、比较、讨论,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兴奋状态,更容易进发出智慧的火花。
  (5)猜读想象课:我们平常的阅读教学讲究按部就班、“知人论世”。这种阅读法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定势,很难有所独创。这时,我们不妨从文章陌生化的角度入手,让学生进行猜读想象,这种课型是学生活动最为活跃的,教师可根据文章的不同,让学生猜读生字词,猜读想象人物的形象、语言、心理和故事情节等等。当然,这种猜读想象不是胡乱的不着边际的,而是教师要把学生引入规定的语境和思维场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奇思妙想有时真让我们赞叹不已,与原文相比毫不逊色。这种直觉思维的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通过对山区学生语文语感的教学,使其掌握语文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有效提高了山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想教好语文课,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做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出和谐快乐的课堂教学情境,让他们轻松的快乐的学习。  一、创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往的教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
摘要:当今社会,美术教育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美术教育能用美的观念和美的形态感染人、陶冶人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素质和精神素质,它是使人内在情感高尚的一种教育。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手工书设计”是一节手工课,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美化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摘 要:小学英语教育面向儿童,是引导儿童从模仿英语到认知英语的过程。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学习主要依靠兴趣激发。因此,不能采取逻辑性强的科学方法,而需要从感知方面入手,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文本对此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英语;趣味性;有效性  当前,对于英语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考虑到儿童学习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学习特点,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只有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摘要:《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排上以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贯穿始终,以感知、发现、归纳、应用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同时为后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今后学习乘、除法作好准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基础,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教研组教师反映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病,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儿童患病的发病率据悉为9.9%-29.9%,针对这一病症,中西医皆有相关研究.然而,大多数的社会公众了解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
期刊
摘要:语文试用修订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一言说之,即听说读写能力,即培养有语文素养的人。这就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即学习过程。  在研究和处理事物时,把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根据系统论理论,如何研究“衔接”, 如何做到“最优化”,下面我就谈谈对“衔接”在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 研究大纲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增强学生党员的意识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是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的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除了在发展党员时要按发展原则严把质量关,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地增加,高层建筑的施工逐渐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速度和加速度是高中物理运动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对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以及大小和方向的理解多数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理解的困难;现行的教材中把这部分的]内容放在力的学习之前;这对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区别也增加了困难;因此我就速度和加速度的教学要注重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注意对加速度和速度的概念理解;这是我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我们知道:速度是表示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