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报刊语体服务于社会各种交际行为,是书面语中最常见的语体形式。报刊语言经常使用个性化的语言及修辞手段,来达到书面语与日常口语的融合,体现作者的个人表达特点。由于口语简练易懂,修辞色彩经常发生变化,还带有讽刺、戏谑特征,加强了报刊的感染力,使报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俄语口语 报刊语体 语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40-02
一、报刊语体的意义
报刊语体作为报纸的主要组成部分多用于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服务于社会各种交际行为。其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是书面语中最常见的语体形式。其语言有高度浓缩、感染力强、清晰阐明作者立场、具有鲜明的褒贬特征,与其他语言相比较,在词汇和词法等的运用上有较大区别。作为通报和影响社会的主要工具,报刊语体的社会功能为组织、宣传教育、普及知识、舆论监督和消遣。因此要求报道要有实效性和群众性,因此具有了程式化和对象不确定性的特点,要求语体能够体现大众性和通俗性,在词汇方面,多用中态词汇。
报刊语体要求使用适合该领域的语言,这取决于该单位所承载的信息。报刊作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拥有众多的读者,而这些读者在年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政治立场、社会地位等方面有区别,因此,在向作为社会主要成员的这些读者传达信息,并使他们能够清楚明了地明白其内容,达到感染,说服他们的目的,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
二、口语向报刊语体的渗透过程
前苏联时期,俄罗斯政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很大,报刊、广播、电视都是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语言使用上多用带崇高、严肃色彩的词汇,来加强文章的正式性、严肃性,而且为了表现报刊的权威,严肃和崇高,使用很多高雅词汇。这样一来,报刊语体变得具有政治性质,那些难懂的高雅词汇,使得报刊远离了一般的百姓生活,变得有些枯燥无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革。这次大变革深深影响到语言及其使用,出现了语言使用上的“自由化”,这种自由化在大众传媒中,尤其是报刊政论语体中表现十分明显。报刊语体的“自由化”特征之一是,大量口语的渗透。由于口语简练易懂,修辞色彩经常发生变化,还带有讽刺、戏谑特征,加强了报刊的感染力,使得报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口语主要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无拘无束的谈话语,主要以口头形式存在,还可以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形成书面材料。口语作为一个比较灵活的语体,在语音、词汇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与其他语体相比较,它具有非正式性、无准备性、直接性、表情性等特点,而且大量使用无完全句式来突出其语体的间接、生动等特点。这种比较活跃的语体加入到报刊语体,更加体现了语言自由化的趋势。
如上所说,报刊所面对的读者在文化以及其他方面都有所不同,过于专业的词汇与表达方式、方言、黑话、个人所造的新词等都会影响读者对信息的理解。因此,报刊语言的表达方式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词汇。为了能够吸引读者,增强语篇的表现力,报刊语言开始使用个性化的语言及修辞手段,来达到书面语与日常口语的融合,体现作者的个人表达特点。这样一来,口语在报刊政论语体中的成分日渐增多,来吸引更多的读者。
三、口语渗透后报刊语体的变化特点
口语在报刊语体上的增加,除了由于报刊的社会功能由单纯的单方面说教向交流转变外,还由于开始更多地面向读者、面向群众。因此,它要更多地使用读者所能接受的语言来与他们交流。这样一来,报纸与读者、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范围扩大,更广泛地面向了人民群众。但是,在不同的题材中所运用的口语成分不同。在社论、政府声明、公报、正式消息报道、国际时事等具有官方性质、表达手段传统式文章中,使用的口语成分受到限制,它主要在各种特写、小品文、抨击性文章、读者来信等,得到灵活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报刊更加广泛运用口语词,因而报刊语言进一步口语化。例如:тянуть на себя одеяло(为自己争取单方面的优惠),раскачивать лодку(使……不稳定),голосовать ногами(不去投票,不参加选举),пудрить мозги(捉弄,蒙哄),катить бочку на кого-л(诬陷),качать права(争取更多的政治利益),лечь на рельсы(决不失言),под крышей(受……保护),себе дороже(少管闲事),как первый день замужем(轻信地,天真的),не отходя от кассы(当场,立即就),дать бить по рукам(给予打击), ударить по рукам(达成……)等。
将词组按构词法原则改称一个单词,也是口语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шестидесятники(60年代的知识分子),прибыл на своих(步行来的),приехал на часнике(坐私家车),дальнее зарубежье(独联体以外的国家),ближнее зарубежье(独联体各国),аграий(农业党),колоться(吸毒),корзинка(食物篮子,指19种主要食品),обронка(国防工业)等。
书面语与日常口语的进一步融合,日常口语成分更大范围地、更大数量地进入报刊政论言语。例如政治性质的文本中的例证:
1.Почём мэр города?(市长值多少钱?)
2.Дадут ли академика китайскому премьру Ли Пэну?(给不给中国总理院士称号?)等。
由于报刊语体面向的是广大读者,要客观、真实、及时地报道和评论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而且要吸引更多地读者。因此在语言上要求平实、通俗,不能像文学语言那样追求词汇上的华丽,也不能像公文、事物语体那样刻板、严肃,还要求语言上的生动、形象。文章标题是报纸的主要组成部分,读者首先要注意的是文章标题,它对是否能吸引读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报刊的标题首先要凝练、集中地反映出文章的要旨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一个标题形象、生动,有时还带有一些幽默、讽刺的意味,就会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因此现代报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越来越多地运用一些简单明了的口语语体,吸引读者。
例如:向来以严肃著称的《消息报》《共青团员报》的标题也出现了口语化特点。
КОГДА ПАДАЮТ ЗВЁЗДЫ
Старая оппозиция в России слабеет, новой ещё нет.
(当明星殒落时——在俄罗斯旧有的反对派在衰弱,新的尚没有)(讲俄罗斯总统大选)
由于像《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和《Известия》这样的报纸面向知识分子阶层,其语言评价的方式是较隐蔽的,因此以“客观性、不偏激、不过分”吸引读者,在口语的使用上也相对谨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从前相比较有很大的增加。同时,在反对派的报纸中,争论作者常用口语中的粗俗词语表现强烈的愤怒、蔑视,对政治对手进行攻击谩骂。
如,А кто предпочитает тихо сидеть и терпеть шпану у власти……? Разве не самый добрый наш народ?/Правда
(除非是我们当中最善良的人,谁还能情愿默默地忍受一个骗子的执政呢?)
此外,报刊中大量使用活泼的日常口语词汇有以下修辞功能:
1.使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例:Это городская электрпчка, не оборудованная(надо полагать, с целью экономии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 открывающимися дверями./Правда/корреспонденция
(我们需要把城市用电炉子看成是用于节省电能的开关,而不是设备。通俗点就是:节约能源,从我们生活的点滴做起。)
口语электрпчка生活气息很浓,它不仅使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而且还给读者以亲切、无拘无束的感觉。
2.使文章语言及形象生动又言简意赅
例:И тут бах: Россия……правоприемница прежнего Союза./Правда.
(在一片倒塌声中,俄罗斯从前苏联的母体中剖腹而出。)
Бах一词的使用,生动描述出受国内外各种义素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苏联像火山爆发一样土崩瓦解,比使用распасться更能达到理想的修辞效果。
3.表达出对人或事物的讽刺、蔑视和否定的态度
例:Но в стремлении Ельцына к не зависимом у курсу многие ушлыеполитики вкупе с абсолютным большинством руководителей республики ничего, кроме самоцели, не увидели. /Правда.
(但是在叶利钦的独立图谋问题上,很多精明的政客和绝大多数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不约而同地看到了独立这个最终目的以外,其他什么也没看到。)
ушлые指的是政治家们很精明,但实际上,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作者运用反语的手法讽刺那些政治家们的幼稚、目光短浅。
4.表现作者诙谐,幽默地风格
例:Слава богу, что есть российский парламент./Ларавда/
(天啊,争吵又开始了!)
用парламент表示无休止的争吵的会议,表现出作者诙谐的语言风格。同时这种语言风格对保证主体,感染读者都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四、口语对报刊语体渗透的意义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在变化,口语在报刊的大量使用,使人们逐渐改变了对报刊的传统上的认识,改变了认为报刊政论语言主要是以严肃、死板的书面语形式存在的观念。使读者感受到,报刊所涉及的内容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是那么遥远,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语言作为人类相互交流的主要工具,在运用中产生,也在运用中得到发展。通过语言,人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才能对周围的世界做出客观评价,才能更好地改造世界。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运用语言,改变它的形式,来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这样社会才能更好地进步,人类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改进语法。社会的发展变迁必然会在语言的词汇里留下反映各个时代特色的词语,起着历史见证的作用。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也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
因此,无论是报刊语体还是其他语体,无论是俄语还是其他语言,都深受社会变化的影响。我们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来看待一种语言现象,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滞不前,文化的脚步不会停滞不前,文化现象越来越多的不以独立的形式存在,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现象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达到一种更加理想化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全球化,人们思维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使一种文化不仅仅代表了一种民族的文化特征,而是带有公共性特征。就像俄语口语向报刊语体的渗透,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俄语里,它同时出现在其他语言里。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加大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原意享受一些较轻松的文化。而报纸是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向人们传达信息和文化的工具。作为报纸主体的报刊语言则承担起吸引读者吸引力,缓解读者压力的作用。因此,口语则介入了被人们认为是较为严肃的报刊语体中,使报刊语体显得较轻松,易懂。
【参考文献】
[1]张会森.修辞学通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海力古力
[关键词]俄语口语 报刊语体 语体功能
[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40-02
一、报刊语体的意义
报刊语体作为报纸的主要组成部分多用于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服务于社会各种交际行为。其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是书面语中最常见的语体形式。其语言有高度浓缩、感染力强、清晰阐明作者立场、具有鲜明的褒贬特征,与其他语言相比较,在词汇和词法等的运用上有较大区别。作为通报和影响社会的主要工具,报刊语体的社会功能为组织、宣传教育、普及知识、舆论监督和消遣。因此要求报道要有实效性和群众性,因此具有了程式化和对象不确定性的特点,要求语体能够体现大众性和通俗性,在词汇方面,多用中态词汇。
报刊语体要求使用适合该领域的语言,这取决于该单位所承载的信息。报刊作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拥有众多的读者,而这些读者在年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政治立场、社会地位等方面有区别,因此,在向作为社会主要成员的这些读者传达信息,并使他们能够清楚明了地明白其内容,达到感染,说服他们的目的,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
二、口语向报刊语体的渗透过程
前苏联时期,俄罗斯政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很大,报刊、广播、电视都是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语言使用上多用带崇高、严肃色彩的词汇,来加强文章的正式性、严肃性,而且为了表现报刊的权威,严肃和崇高,使用很多高雅词汇。这样一来,报刊语体变得具有政治性质,那些难懂的高雅词汇,使得报刊远离了一般的百姓生活,变得有些枯燥无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革。这次大变革深深影响到语言及其使用,出现了语言使用上的“自由化”,这种自由化在大众传媒中,尤其是报刊政论语体中表现十分明显。报刊语体的“自由化”特征之一是,大量口语的渗透。由于口语简练易懂,修辞色彩经常发生变化,还带有讽刺、戏谑特征,加强了报刊的感染力,使得报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口语主要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无拘无束的谈话语,主要以口头形式存在,还可以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形成书面材料。口语作为一个比较灵活的语体,在语音、词汇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与其他语体相比较,它具有非正式性、无准备性、直接性、表情性等特点,而且大量使用无完全句式来突出其语体的间接、生动等特点。这种比较活跃的语体加入到报刊语体,更加体现了语言自由化的趋势。
如上所说,报刊所面对的读者在文化以及其他方面都有所不同,过于专业的词汇与表达方式、方言、黑话、个人所造的新词等都会影响读者对信息的理解。因此,报刊语言的表达方式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词汇。为了能够吸引读者,增强语篇的表现力,报刊语言开始使用个性化的语言及修辞手段,来达到书面语与日常口语的融合,体现作者的个人表达特点。这样一来,口语在报刊政论语体中的成分日渐增多,来吸引更多的读者。
三、口语渗透后报刊语体的变化特点
口语在报刊语体上的增加,除了由于报刊的社会功能由单纯的单方面说教向交流转变外,还由于开始更多地面向读者、面向群众。因此,它要更多地使用读者所能接受的语言来与他们交流。这样一来,报纸与读者、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范围扩大,更广泛地面向了人民群众。但是,在不同的题材中所运用的口语成分不同。在社论、政府声明、公报、正式消息报道、国际时事等具有官方性质、表达手段传统式文章中,使用的口语成分受到限制,它主要在各种特写、小品文、抨击性文章、读者来信等,得到灵活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报刊更加广泛运用口语词,因而报刊语言进一步口语化。例如:тянуть на себя одеяло(为自己争取单方面的优惠),раскачивать лодку(使……不稳定),голосовать ногами(不去投票,不参加选举),пудрить мозги(捉弄,蒙哄),катить бочку на кого-л(诬陷),качать права(争取更多的政治利益),лечь на рельсы(决不失言),под крышей(受……保护),себе дороже(少管闲事),как первый день замужем(轻信地,天真的),не отходя от кассы(当场,立即就),дать бить по рукам(给予打击), ударить по рукам(达成……)等。
将词组按构词法原则改称一个单词,也是口语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шестидесятники(60年代的知识分子),прибыл на своих(步行来的),приехал на часнике(坐私家车),дальнее зарубежье(独联体以外的国家),ближнее зарубежье(独联体各国),аграий(农业党),колоться(吸毒),корзинка(食物篮子,指19种主要食品),обронка(国防工业)等。
书面语与日常口语的进一步融合,日常口语成分更大范围地、更大数量地进入报刊政论言语。例如政治性质的文本中的例证:
1.Почём мэр города?(市长值多少钱?)
2.Дадут ли академика китайскому премьру Ли Пэну?(给不给中国总理院士称号?)等。
由于报刊语体面向的是广大读者,要客观、真实、及时地报道和评论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而且要吸引更多地读者。因此在语言上要求平实、通俗,不能像文学语言那样追求词汇上的华丽,也不能像公文、事物语体那样刻板、严肃,还要求语言上的生动、形象。文章标题是报纸的主要组成部分,读者首先要注意的是文章标题,它对是否能吸引读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报刊的标题首先要凝练、集中地反映出文章的要旨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一个标题形象、生动,有时还带有一些幽默、讽刺的意味,就会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因此现代报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越来越多地运用一些简单明了的口语语体,吸引读者。
例如:向来以严肃著称的《消息报》《共青团员报》的标题也出现了口语化特点。
КОГДА ПАДАЮТ ЗВЁЗДЫ
Старая оппозиция в России слабеет, новой ещё нет.
(当明星殒落时——在俄罗斯旧有的反对派在衰弱,新的尚没有)(讲俄罗斯总统大选)
由于像《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和《Известия》这样的报纸面向知识分子阶层,其语言评价的方式是较隐蔽的,因此以“客观性、不偏激、不过分”吸引读者,在口语的使用上也相对谨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从前相比较有很大的增加。同时,在反对派的报纸中,争论作者常用口语中的粗俗词语表现强烈的愤怒、蔑视,对政治对手进行攻击谩骂。
如,А кто предпочитает тихо сидеть и терпеть шпану у власти……? Разве не самый добрый наш народ?/Правда
(除非是我们当中最善良的人,谁还能情愿默默地忍受一个骗子的执政呢?)
此外,报刊中大量使用活泼的日常口语词汇有以下修辞功能:
1.使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例:Это городская электрпчка, не оборудованная(надо полагать, с целью экономии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 открывающимися дверями./Правда/корреспонденция
(我们需要把城市用电炉子看成是用于节省电能的开关,而不是设备。通俗点就是:节约能源,从我们生活的点滴做起。)
口语электрпчка生活气息很浓,它不仅使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而且还给读者以亲切、无拘无束的感觉。
2.使文章语言及形象生动又言简意赅
例:И тут бах: Россия……правоприемница прежнего Союза./Правда.
(在一片倒塌声中,俄罗斯从前苏联的母体中剖腹而出。)
Бах一词的使用,生动描述出受国内外各种义素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苏联像火山爆发一样土崩瓦解,比使用распасться更能达到理想的修辞效果。
3.表达出对人或事物的讽刺、蔑视和否定的态度
例:Но в стремлении Ельцына к не зависимом у курсу многие ушлыеполитики вкупе с абсолютным большинством руководителей республики ничего, кроме самоцели, не увидели. /Правда.
(但是在叶利钦的独立图谋问题上,很多精明的政客和绝大多数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不约而同地看到了独立这个最终目的以外,其他什么也没看到。)
ушлые指的是政治家们很精明,但实际上,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作者运用反语的手法讽刺那些政治家们的幼稚、目光短浅。
4.表现作者诙谐,幽默地风格
例:Слава богу, что есть российский парламент./Ларавда/
(天啊,争吵又开始了!)
用парламент表示无休止的争吵的会议,表现出作者诙谐的语言风格。同时这种语言风格对保证主体,感染读者都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四、口语对报刊语体渗透的意义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在变化,口语在报刊的大量使用,使人们逐渐改变了对报刊的传统上的认识,改变了认为报刊政论语言主要是以严肃、死板的书面语形式存在的观念。使读者感受到,报刊所涉及的内容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是那么遥远,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语言作为人类相互交流的主要工具,在运用中产生,也在运用中得到发展。通过语言,人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才能对周围的世界做出客观评价,才能更好地改造世界。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运用语言,改变它的形式,来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这样社会才能更好地进步,人类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改进语法。社会的发展变迁必然会在语言的词汇里留下反映各个时代特色的词语,起着历史见证的作用。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也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
因此,无论是报刊语体还是其他语体,无论是俄语还是其他语言,都深受社会变化的影响。我们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来看待一种语言现象,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滞不前,文化的脚步不会停滞不前,文化现象越来越多的不以独立的形式存在,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现象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达到一种更加理想化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全球化,人们思维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使一种文化不仅仅代表了一种民族的文化特征,而是带有公共性特征。就像俄语口语向报刊语体的渗透,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俄语里,它同时出现在其他语言里。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加大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原意享受一些较轻松的文化。而报纸是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向人们传达信息和文化的工具。作为报纸主体的报刊语言则承担起吸引读者吸引力,缓解读者压力的作用。因此,口语则介入了被人们认为是较为严肃的报刊语体中,使报刊语体显得较轻松,易懂。
【参考文献】
[1]张会森.修辞学通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海力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