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德国诗人海涅的诗《北方有一棵松树》为例,从文学欣赏的“意象的显现”“深层意蕴的探求”这两个环节来介绍联想和想象在文学欣赏中所起的作用。
文学欣赏是以文学作品为对象, 以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为依据, 由此在读者方面引起的富于感情、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思维活动。(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理论基础》修订本第374 页) 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文学欣赏, 文学的社会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 联想和想象在文学欣赏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下面我就文学欣赏的几个环节,结合德国诗人海涅的诗《北方有一棵松树》来谈一谈。
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艺术, 它没有直观性, 读者要鉴赏它, 受之感染, 与之共鸣, 就必须经过三个环节: 语言符号的接收——意象的显现——深层意蕴的探求。在这三个环节中, 后两个环节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才能完成。
首先, 我们来看看“意象的显现” 这个环节。当读者阅读、欣赏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 读者最初接收到的是一些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向读者的大脑传达了思维的方向, 于是读者的大脑里便出现了与这些语言符号相关的具体的意象, 同时也获得了意象与意象之间关系的相关信息。这样, 作品所描述的画面就在读者的脑海里再现了。例如,读者在阅读、欣赏德国诗人海涅的诗《北方有一棵松树》(北方有一棵松树, / 独立在荒凉的山上。/ 它沉睡着, 冰和雪给它裹起白衣裳。/ 它梦见一棵棕榈长在遥远的东方, /在灼热的岩壁上, 孤零沉默而悲伤。) 的时候, 诗中的语言符号便向读者传达了唤起与之相关的具体意象的信息,于是读者的脑海里便出现了北方、一棵松树、荒凉的山、冰、雪、一棵棕榈树、东方、灼热的岩壁等具体的意象。这时,读者的思维并没有就此停止, 而是进一步根据这些具体意象之间关系的相关信息, 在脑海里再现作品所描述的那个完整的画面: 在北方一座荒凉的山上, 有一棵松树, 冰和雪不断地打击着它, 压迫着它; 它的身影是如此的孤独,它的处境是如此的艰难; 在这孤独和艰难中, 它睡着了,它做了一个梦, 梦见在遥远的东方, 有一棵体态优美的棕榈树, 独自默默地站在灼热的岩壁上, 显得是那么的孤零、悲伤。这种“根据别人口头或文字描述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上册第307 页) 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就是想象。在文学欣赏中, 想象担负着通过作品的语言再现审美意象和创新意象的重要任务, 使文学欣赏得以往深层次发展。
其次, 我们再来看看“深层意蕴的探求” 这一个环节。接收语言符号, 运用想象的思维再现作品所描述的画面,这仅仅是对作品的表面层次的了解, 还没有真正理解作品深层次的意蕴, 还谈不上受到文学作品感染、熏陶、教育。要使文学作品真正产生感染人、熏陶人、教育人的社会作用, 就必须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进行探求。那么, 如何探求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呢? 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有时是无法描述的, 有时是无法确定的, 尤其是一些风格含蓄、朦胧的诗歌和散文, 它们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要由“此” 到“彼”, 就需要一座桥梁, 这座桥梁就是联想。联想, 是一种记忆的形式, 即由当前感知事物回忆有关的另一件事物。文学“鉴赏时不仅想到作品写的是什么, 而且由内容想到与之相关的东西。联想就是以作品为基点, 超越出作品所表达的内容” (任百丽《文学鉴赏中的联想和想象》)。例如《北方有一棵松树》,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它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的事物, 但它的真正意蕴并不在于此, 而是借助自然界的事物, 来表现人类社会中的人、事、物、情。作品中的“松树” “棕榈” 是人格化的物,刚劲的“松树” 让人联想到男子, 而体态婀娜的“棕榈”让人联想到女子。它们的孤独与苦难震撼著读者的心: 它们的孤独与苦难缘于“北方” 与“东方”、“冬天” 与“夏天” 的时空间隔, 缘于“冰” “雪” 等外界力量的阻挠;它们是多么的想相依相偎, 但这种美好的愿望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只能通过梦境来聊以慰藉。这种情形不正是人类社会中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反映吗? 这让读者不禁联想到“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枉自嗟呀” 的贾宝玉与林黛玉; 联想到生不能相依, 死后只能化蝶同飞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联想到相对不相属, 只能借《钗头凤》来排解相思之苦的陆游和唐婉。他们对美好的爱情的向往是多么的令人同情, 他们的不幸结局是多么的令人悲叹。在对他们同情和悲叹之余, 人们也深感世俗的观念、封建的家长制度、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 从而更加向往一种全新的观念、全新的制度。
总而言之, 文学欣赏离不开联想和想象, 只有借助联想和想象才能实现意象的再现, 才能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探求, 文学的熏陶人、教育人的社会作用才能发挥。
【参考文献】
[1] 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编写组著. 文学理论基础修订本.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
[2] 曹日昌主编. 普通心理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 任百丽. 文学鉴赏中的联想和想象.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15(4) .
文学欣赏是以文学作品为对象, 以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为依据, 由此在读者方面引起的富于感情、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思维活动。(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理论基础》修订本第374 页) 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文学欣赏, 文学的社会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 联想和想象在文学欣赏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下面我就文学欣赏的几个环节,结合德国诗人海涅的诗《北方有一棵松树》来谈一谈。
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艺术, 它没有直观性, 读者要鉴赏它, 受之感染, 与之共鸣, 就必须经过三个环节: 语言符号的接收——意象的显现——深层意蕴的探求。在这三个环节中, 后两个环节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才能完成。
首先, 我们来看看“意象的显现” 这个环节。当读者阅读、欣赏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 读者最初接收到的是一些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向读者的大脑传达了思维的方向, 于是读者的大脑里便出现了与这些语言符号相关的具体的意象, 同时也获得了意象与意象之间关系的相关信息。这样, 作品所描述的画面就在读者的脑海里再现了。例如,读者在阅读、欣赏德国诗人海涅的诗《北方有一棵松树》(北方有一棵松树, / 独立在荒凉的山上。/ 它沉睡着, 冰和雪给它裹起白衣裳。/ 它梦见一棵棕榈长在遥远的东方, /在灼热的岩壁上, 孤零沉默而悲伤。) 的时候, 诗中的语言符号便向读者传达了唤起与之相关的具体意象的信息,于是读者的脑海里便出现了北方、一棵松树、荒凉的山、冰、雪、一棵棕榈树、东方、灼热的岩壁等具体的意象。这时,读者的思维并没有就此停止, 而是进一步根据这些具体意象之间关系的相关信息, 在脑海里再现作品所描述的那个完整的画面: 在北方一座荒凉的山上, 有一棵松树, 冰和雪不断地打击着它, 压迫着它; 它的身影是如此的孤独,它的处境是如此的艰难; 在这孤独和艰难中, 它睡着了,它做了一个梦, 梦见在遥远的东方, 有一棵体态优美的棕榈树, 独自默默地站在灼热的岩壁上, 显得是那么的孤零、悲伤。这种“根据别人口头或文字描述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上册第307 页) 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就是想象。在文学欣赏中, 想象担负着通过作品的语言再现审美意象和创新意象的重要任务, 使文学欣赏得以往深层次发展。
其次, 我们再来看看“深层意蕴的探求” 这一个环节。接收语言符号, 运用想象的思维再现作品所描述的画面,这仅仅是对作品的表面层次的了解, 还没有真正理解作品深层次的意蕴, 还谈不上受到文学作品感染、熏陶、教育。要使文学作品真正产生感染人、熏陶人、教育人的社会作用, 就必须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进行探求。那么, 如何探求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呢? 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有时是无法描述的, 有时是无法确定的, 尤其是一些风格含蓄、朦胧的诗歌和散文, 它们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要由“此” 到“彼”, 就需要一座桥梁, 这座桥梁就是联想。联想, 是一种记忆的形式, 即由当前感知事物回忆有关的另一件事物。文学“鉴赏时不仅想到作品写的是什么, 而且由内容想到与之相关的东西。联想就是以作品为基点, 超越出作品所表达的内容” (任百丽《文学鉴赏中的联想和想象》)。例如《北方有一棵松树》,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它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的事物, 但它的真正意蕴并不在于此, 而是借助自然界的事物, 来表现人类社会中的人、事、物、情。作品中的“松树” “棕榈” 是人格化的物,刚劲的“松树” 让人联想到男子, 而体态婀娜的“棕榈”让人联想到女子。它们的孤独与苦难震撼著读者的心: 它们的孤独与苦难缘于“北方” 与“东方”、“冬天” 与“夏天” 的时空间隔, 缘于“冰” “雪” 等外界力量的阻挠;它们是多么的想相依相偎, 但这种美好的愿望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只能通过梦境来聊以慰藉。这种情形不正是人类社会中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反映吗? 这让读者不禁联想到“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枉自嗟呀” 的贾宝玉与林黛玉; 联想到生不能相依, 死后只能化蝶同飞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联想到相对不相属, 只能借《钗头凤》来排解相思之苦的陆游和唐婉。他们对美好的爱情的向往是多么的令人同情, 他们的不幸结局是多么的令人悲叹。在对他们同情和悲叹之余, 人们也深感世俗的观念、封建的家长制度、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 从而更加向往一种全新的观念、全新的制度。
总而言之, 文学欣赏离不开联想和想象, 只有借助联想和想象才能实现意象的再现, 才能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探求, 文学的熏陶人、教育人的社会作用才能发挥。
【参考文献】
[1] 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编写组著. 文学理论基础修订本.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
[2] 曹日昌主编. 普通心理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 任百丽. 文学鉴赏中的联想和想象.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