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互通处,天地有大美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李露,“学霸”一枚(本刊2012年12月(上)报道),爱好广泛,古筝九级,合唱团、广播台都有她活跃的身影。学习中,她常常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通之处。也许是外在表现的相似,也许是内在结构的相近,又或许是核心理念的匹配。李露记录下了自己的发现,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点心得。
  从蚂蚁搬家到大规模集成电路
  我作为一个工科生,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课程是必修课程。计算机微处理器与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并行处理”的核心工作原理,我是在看了一篇英语阅读文章并联想到相关生物实例后才真正理解。
  那篇英语阅读讲了生物体系中的两种生存模式:蜜蜂成群出去觅食和蚂蚁单个排队觅食。我们也许都听过蜜蜂交流表达的方式是跳舞,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出去寻找食物花粉时结伴而行的特点。结伴而行,群居生活,这似乎都不是什么新鲜事。蜜蜂成群出行,实际上是以一种特殊的三维几何学模型队列飞行,飞行距离不长,也许是担心失去回行的路线和方向,也许是担心采集食物中途的丢失,也许是担心体力的不济。在距离花粉较近的区域,这样成群觅食的蜜蜂能在短时间带回大量的花粉,再拿去酿蜜,食物储备较快地就充足起来了。
  如若你细细观察,蚂蚁搬运食物也是以队列出行,不过几乎是一列队形,少有几列队伍同时行进。若是从人类的视角居高临下俯视,会看到土地上一条蜿蜒的、流动着的黑线,似乎也不是很长。但是对于蚂蚁来说,这却是漫漫“长征”了。单列而行,在出发地和目的地总有同伴,丢失路线的可能性很小。而且,长途运输食物也显得更为可靠:食物是被交换着运送回大本营的。一只蚂蚁累了,立马有一只蚂蚁接过食物,继续运回。但是,这种方案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堆积起一个季度所需的粮食储备。
  你说蜜蜂蚂蚁这两种觅食的方案,孰优孰劣?
  也许你根本就不能全盘肯定一方,全盘否定另一方。长时间大自然的进化造就了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差异横生的生物系统。每个物种、每个群落的生活方式自有适于个体生存、适于整个自然世界发展的道理。
  蜜蜂成群出行的情景我难以得见,当然也怕被蜇成大肿脸不敢试验。蚂蚁运食却是从小就见到,再寻常不过了。但是这么一对比,我突然发现其中的奥妙来。
  你说电子和计算机世界里的串行、并行工作方式是不是也像这生物系统?
  微处理器外几乎一切数据和信息的传递都是串行的。数据流可以穿过高山、大海,经过漫漫长路。但是微处理器内部的数据处理却是并行的。就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中央控制器、各种寄存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等在一秒内就能处理亿万次的计算,能执行无数的指令。但在CPU内部数据的传输距离却是很短的。从工程学理论来分析,一方面能量的供应只能维持短距离的数据传输;另一方面,长距离传输降低了数据传递的可靠性,差错率等等会因距离过长而大大提高。
  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也是这样。许多电子设备、计算机芯片都要设置“串并接口”,为的是外部串行的信息自如地进入处理器内变成并行数据。
  如果单单记忆书本上的概念,单单背出“冯·诺依曼”的结构图,我考试卷上不会答错,但是我永远都无法真正理解串并处理的奥妙。生物学上看似毫无关联的生存法则、大自然中那些不经意的小事,蕴含着能够指引人类前行的巨大智慧啊!在一段时间后一篇科技历史文献的阅读中,我惊喜地印证了自己的想法。计算机领域的奠基人Philip Emeagwali所做的重大突破——超级并行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就是受了一个叫做honeycomb的三维蜜蜂生态几何模型的影响。
  不得不说,看到这时,我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了!
  还有什么比发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万物的相生相辅更令人振奋激动的事呢?
  从人口学到通信系统
  除了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理论和计算机工程学上这美妙的联系,我在学习信号分析理论课程、建立通信系统模型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社科人口学和信道分析也有重叠辉映的影子。
  这还得从我闲暇时浏览手机报中的一篇《人口发展白皮书》说起,人口学是人文社科方面研究人口发展模式的一门学科。《人口发展白皮书》讲述了自有文明开始人类人口的发展情况。考虑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如果宏观经济一片大好,失业率低下,国际政治格局稳定,没有战争带来的家破人亡,人类科技稳步前行,文化理念、社会心态正常和谐……人口发展的数量、质量都具有稳定而有规律的变化方式。
  但是历史中往往也有不可预料的因素。比如天灾的爆发,那瞬间覆灭的玛雅文明之谜至今未解,成为考古研究、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断层。火山的爆发使庞培古城瞬间被埋于地下,考古学家发现挖掘出的化石依然显现出当时庞培人的正常生活状态,或是正在睡觉、或是正在做饭。一个种族、一个文明就这样突然地消失。这是通过传统人口学理论能够预见的吗?
  完全不能。
  因此有人会担心这世界一切未知因素所带来的灾难,我认为这纯属杞人忧天。就好像弄得人心惶惶、人口相传的“2012世界末日说”一般,我只是一笑而过,不以为意。因为这样的突发现象在历史长河中十分稀少,实属小概率事件,无规则的“变异”也许只占不到全部情况的百分之一!
  再联想信号理论学科,甚至是实际的通信系统。信号理论学中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有用信号和随机噪声。通信系统中一个最基本的模型便是有用信号通过一个信道输出到另一个端点,因在信道的传输的过程中加上了随机噪声,才有了后面的信号提取、噪声滤除。并且,一般而言,被加入的噪声和原信号相比都是很小的,观察声卡采集的人声波形图,你能够大概区分出你说话的声音信号和周围的环境噪声。并且你会发现,声音尖细的女声测得的频率高,声音低沉的男声测得的频率低,但是噪声却是随机变化,无迹可寻的。
  那么请你联想一下:沿一定规律变化的有用信号(比如一定幅度、频率的正弦波信号)是不是好像人口发展中占主导因素的稳定模型?信道中不可避免的随机噪声就好似人类发展中那些无法预料的突发因素?
  对于信道中的随机噪声,它于通信系统或是终端用户而言是没有用的信息,是干扰量、阻碍量,所以我们要提取有用信号,滤除无用噪声。我们分析人口发展模型,更看重的也是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等一般性的规律,但我们又无法忽视那不可预料的突变因素,我们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希望排除阻碍人类进步的干扰因素。比如,我们不希望我国一些地区“重男轻女”的文化思想导致男女比例失衡,使得将来的二十年产生大量光棍;我们不希望气候异常、环境突变造成粮食产量的大规模减小,使得人类因为严重的饥荒而导致营养不良甚至是数量锐减。
  一个微观而简单的正弦信号通过有噪的通信信道模型,竟然和宏观上的人口学中人类发展模式有惊人的相似相通之处,不得不令我再次感叹这世界的奇妙!我时常大胆想象:是不是有些真理,随着宇宙大爆炸、地球上文明的诞生就已经确定了呢?这世界,既是自然发展着的生态世界、拥有历史积淀的文明世界,又是我们通过强大的智慧所创造出的科学世界。我们一边分析着这个世界的文化、历史,我们一边也创造着能为我们所用的理论系统、实践工程。也许冥冥间我们早已联系起了许多看似无关的现象,利用并改善这个世界。
  也许,这就是人类能够在这美丽的地球家园中代代繁荣的原因吧!
  文学艺术能交相辉映,基础科学同应用工程学能藕断丝连,人文社科同数理工程也有相通之处。这一切,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差异,是一定会存在的,正是因为差异性和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才有了具体的学科分类。但是,形态和机理的相似,却是这千般万种差异中的一抹亮色。我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发现,不知道你会作何感受。但是,于我而言,我仿佛饱尝了人间最鲜美的甘露,觉得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奔涌而出,觉得这是自然万物、天地之间最和谐的美。我愿意深刻地理解这种种差异,我更愿意钻研这细微而不经意的联系。我相信,这样的融会贯通会带领我们迈向生命中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张婷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单一的为了应付考试,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不断地进行改革,汉语趣味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可以提升高中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未来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一、汉字趣味故事和字音字形教学  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当中的要求,将汉字的读写和认识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长久以来传统的
随着近几年高考的改革,语文科在命题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尤其诗歌的考查形式更是来了一个新的突破。九十年代语文高考诗歌是以客观题形式出现,21世纪以来则以主观题为主,难度加大了。从整体上看,08年高考广东语文《考试说明》以及具体的各份试题分析得出,广东高考诗歌鉴赏题主要内容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高考考查的是古典诗歌,作为现当代的学生解读古代诗人的诗词,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我
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传道、受业、解惑”,即传授礼仪道德、继承前人的知识,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让他们对语文有兴趣,有感情呢?音乐的介入,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音乐之美,人皆爱赏,例如孔子,人们总是把他想象成一个不苟言笑,终日
鸿门宴上项羽放走了刘邦,分析者大都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抉择的错误,是项羽由辉煌走向人生末路的转折点。而我却认为,项羽放走刘邦正是他智仁义勇的表现。  项羽当时要完成的是灭秦兴楚的复仇大业,秦患未除,他还需要刘邦的配合,如果轻易杀了刘邦会引起诸侯的不满和恐慌,造成抗秦联盟的破灭。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项伯的撮合和刘邦的登门谢罪,项羽最终放弃了剿灭刘邦的打算。应当说,这不是项羽的盲目,而是他经过深思熟
前言:语文这一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其是一种基础性学科,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是以分析和解读课文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受到传统教育长期以来的影响,初中语文在教学当中方法体现出一定的弊端,直接导致学生的兴趣不够浓厚,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出发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了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将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入手,对语文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与幸福教育密切相关。专业成长起来的教师总能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讨论、学会感悟,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一、民主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方润土   教育是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而不是墨守成规或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要更多地激励思考,不能把学生当成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应
仲诗文,70后,四川省苍溪人,现居惠州。诗歌见于《诗刊》《人民文学》等刊物,入选《中国年度诗歌》《二十一世纪诗歌精选》等选本。  奔跑  是春天,把漫山遍野的野花开成了亮晶晶的星星  是春天,催促着树木尽快长出迎接王的眼神  勤劳的人,把河水运到山上,请你们继续勤劳下去  善良的人,把赶路人请到家中,请你们继续善良下去  昧着良心数钱的人,请你们不要在春天发出响声  是春天,让好人更好,让坏人看起
高效课堂有两个维度——高产与低耗。创造生成要有空间,体验展示要有情境,目标定位找准核心,问题设置体现价值,拓展延伸回归文本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要求。   一、创造生成要信心   语文高效课堂尤其不能“强加”,如果教师总想把预设的教学内容一字不漏地“传授”给学生,忽视学生的“生成”,扼杀学生的创造力,那就会无形中缩小课堂空间,使知识内容达成受制。   在《孔雀东南飞》教学中,笔者曾给学生设
新课改催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向探索,导学案运用虽然并非独创,但科学运用充分发挥其制导作用,一样可以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激发效应。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越来越丰富,按照一般教学程序执行教程,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课程教学任务,而导学案有集中优化教学资源的功能,自然成为课堂教学重要载体和媒介。教师科学预设导学案,可以将教与学进行合理调控,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这也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要求。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之初,天性都是一样的,善良的。但是每个人的生活遭遇是独一无二的,所受的教育不同,社会影响不同,形成的习惯不同,因而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价值观、气质、品德也就不同。这样,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奇妙地自成一格,绝不雷同,这就是“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