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阐述体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体育是塑造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体育对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同学间的和谐发展、促进院系间文化交流共建和谐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体育 高校体育 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
二、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在增进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及相应的成果[2]”。这是我国学者对体育文化的概括,从这可以看出体育不局限于人类的一种活动方式,体育体现的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集体育观、价值观、行为准则、体育道德在内的一种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文化要求。被誉为“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的马约翰先生认为:“运动场是培养学生品格的极好场所,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性情,激励品质。”他认为,体育不仅使学生获得健康,更重要的是还有利于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在教育系统发展较为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体育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不只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方式与教育手段。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更注重教师的教授,而在如今网络快速发展的年代,教师的文化与思想教育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长此以往我们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会是一种高学历、低素养,有知识而文化缺失的不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超多元方向发展,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一种文化传承手段将在校园文化形成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
三、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会上提出三个素质的重要概念。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3]。
1.体育运动是学生健康身体的重要保障。健身功能是体育最本质的功能。“生命在于运动”这一格言不仅对哲学意义上的生命的概括,还是在生物学意义上对体育运动重要作用的诠释。体育运动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过程,加快代谢和能量转换速度,使骨骼和肌肉变得更加强健,心肺功能得到改善,机体免疫能力得到提高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将来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具备一个健康的体魄显得尤为重要。
2.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心理发展。体育项目有其各自的项目特点:个人项目需要参与学生完成自我突破与升华,集体项目而要求自我与团队协作的完美配合。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缓解在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排解不良情绪,在运动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使学生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3.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优秀品质。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集群性、公平性等特点。这些品质与精神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非物质基础。体育的竞争性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竞争、顽强拼搏、不言放弃的思想作风;集群性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帮互助和集体主义精神;公平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法制意识。
(二)促进同学之间的和谐发展
1.形成团结稳定的学习环境。大学就像一个家庭成员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庭,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不同的风土人情造就了同学之间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化特征总会带来同学之间分歧和矛盾,体育则是解决这些分期和矛盾最好的手段。体育比赛也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通过这个舞台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发现同学各自优点和长处。同时,通过体育比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和稳定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2.营造共同进步的良性竞争氛围。竞争性是体育项目重要的一个特点之一,良好的竞争能促进共同进步。学生在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方面参差不齐,而这种运动能力的差异往往能激发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充满良性竞争意识的集体更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更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和谐发展。
3.促进院系间文化交流,共建和谐校园文化。不同专业类型就有不同的文化特征,院系所形成的特有文化共同构成了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在现在的大学中院系间多为竞争态势,院系将彼此视为竞争对手,院系间相互比较。这是一种良好的状态,不过院系文化发展,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多的是需要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体育比赛就是院系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四、结束语
体育文化建设应当成为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手段应当成为高校进行文化传播和思想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认清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体育在智育、德育以及文化交流中的纽带作用,结合高校的文化传承特点和优势,应地制宜的开展体育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 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05:84-85.
[2] 薛文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05:21-23.
[3] 刘德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08:93-95.
摘 要 阐述体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体育是塑造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体育对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同学间的和谐发展、促进院系间文化交流共建和谐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体育 高校体育 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
二、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在增进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及相应的成果[2]”。这是我国学者对体育文化的概括,从这可以看出体育不局限于人类的一种活动方式,体育体现的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集体育观、价值观、行为准则、体育道德在内的一种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文化要求。被誉为“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的马约翰先生认为:“运动场是培养学生品格的极好场所,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性情,激励品质。”他认为,体育不仅使学生获得健康,更重要的是还有利于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在教育系统发展较为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体育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不只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方式与教育手段。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更注重教师的教授,而在如今网络快速发展的年代,教师的文化与思想教育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长此以往我们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会是一种高学历、低素养,有知识而文化缺失的不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超多元方向发展,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一种文化传承手段将在校园文化形成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
三、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会上提出三个素质的重要概念。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3]。
1.体育运动是学生健康身体的重要保障。健身功能是体育最本质的功能。“生命在于运动”这一格言不仅对哲学意义上的生命的概括,还是在生物学意义上对体育运动重要作用的诠释。体育运动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过程,加快代谢和能量转换速度,使骨骼和肌肉变得更加强健,心肺功能得到改善,机体免疫能力得到提高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将来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具备一个健康的体魄显得尤为重要。
2.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心理发展。体育项目有其各自的项目特点:个人项目需要参与学生完成自我突破与升华,集体项目而要求自我与团队协作的完美配合。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缓解在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排解不良情绪,在运动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使学生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3.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优秀品质。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集群性、公平性等特点。这些品质与精神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非物质基础。体育的竞争性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竞争、顽强拼搏、不言放弃的思想作风;集群性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帮互助和集体主义精神;公平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法制意识。
(二)促进同学之间的和谐发展
1.形成团结稳定的学习环境。大学就像一个家庭成员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庭,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不同的风土人情造就了同学之间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化特征总会带来同学之间分歧和矛盾,体育则是解决这些分期和矛盾最好的手段。体育比赛也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通过这个舞台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发现同学各自优点和长处。同时,通过体育比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和稳定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2.营造共同进步的良性竞争氛围。竞争性是体育项目重要的一个特点之一,良好的竞争能促进共同进步。学生在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方面参差不齐,而这种运动能力的差异往往能激发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充满良性竞争意识的集体更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更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和谐发展。
3.促进院系间文化交流,共建和谐校园文化。不同专业类型就有不同的文化特征,院系所形成的特有文化共同构成了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在现在的大学中院系间多为竞争态势,院系将彼此视为竞争对手,院系间相互比较。这是一种良好的状态,不过院系文化发展,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多的是需要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体育比赛就是院系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四、结束语
体育文化建设应当成为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手段应当成为高校进行文化传播和思想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认清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体育在智育、德育以及文化交流中的纽带作用,结合高校的文化传承特点和优势,应地制宜的开展体育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 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05:84-85.
[2] 薛文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05:21-23.
[3] 刘德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08: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