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体育学科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学科能力 体育教学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关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讨论焦点逐渐从对体育的功能和教学目标的主次转移到对“体育学科特性”的认识和研究上来。体育教学应同其他学科一样,培养体育学科应培养的能力,明确什么是体育学科能力,并将其具体化成体育教学的目标,已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对有关体育学科能力的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的研究情况做扼要综述。
一、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研究
对于体育学科能力的先行研究并不多见,所以关于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国内几位学者见仁见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毛振明(1996)在《析“体育学科能力”及培养》一文中,从学科能力的含义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出发,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在体育学科中最适合发展也必须发展的独自的能力构造,是为了使体能和技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性的“体育实践能力”。但这个时候他还未能对体育学科能力提出明确的概念。随后毛振明(1999)在其发表的《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一书中明确了体育学科的概念,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一种可以被称为“体育实践能力”的能力结构,是学生终身从事身体锻炼和运动娱乐时应具备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庞标琛(2000)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指由个体的体育智慧、体育知识、体育技术及技能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赵子建(2004)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体育学科本身具有的最适合发展也必须发展的客体特征结构,主体必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才能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多数学者都是从体育学科的特性和学科能力的含义角度来给体育学科能力下定义的,学者们都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但是具体是包含了哪些要素,学者们持有不同的理解,在界定体育学科能力内涵时,大家看待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
二、体育学科能力的具体内容研究
王伯英(1990)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体育学科能力由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五种基本成分组成,其主题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王占春(1994)认为体育学科能力包括获得知识的能力、学习体育技术动作的能力、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制定身体锻炼的健身计划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及社会交往的能力、和自我锻炼、自我调整、自我评价的能力。毛振明(1999)认为体育实践能力包括从事运动的能力、体育锻炼能力、体育娱乐能力和体育观赏能力。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不难看出,学者们虽然在体育学科能力具体内容的提法和归纳上表现出很大差异,但实质上是一致的,都可以归纳到体能、体育技能、体育知识的范畴。但是,由于学者们在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上的认识有所不同,所以在确定体育学科能力的具体内容时还是有较大的差别。
三、体育学科能力评价研究
庞标琛(2000)通过模糊集合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体育学科能力评价的数学模型。彭小伟(2015)阐明了体育学科能力评价的设计原理,提出了以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与体育健身原理运用表现为主体的体育学科能力测评的内容框架,并认为在实施体育学科能力测评工作时,还应结合具体的测试环境与学段要求,制订测评指标和标准。
四、小结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体育学科能力的研究还不是很活跃,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研究已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体育学科能力的前提。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努力研究和探索,(一)体育学科能力的提出和讨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概念和内容结构上却一直不明确,在概念上,学者们的角度基本是一致的,在内容结构的确定上,很多学者还是没有说清是按照何种依据划分的;(二)研究多局限于我国的体育学科研究,缺少和国外的对比研究;(三)由于在概念和内容上的不明确,怎样才算是达到了具有体育学科能力,因此体育学科能力的评价体系也尚未形成;(四)不同学段应具备不同的体育学科能力,在体育学科能力的划分上还缺乏相关系统研究。
我国对于体育学科能力的探讨时间不长,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学科目标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目前我国体育学科能力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体育学科能力的理论体系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学者们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研究将会从更多的角度展开,相信体育学科能力的研究会不断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析“体育学科能力”及培养[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9(1):25-30.
[2] 毛振明等.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庞标琛,郭邦士.高师学生体育学科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4):32-34.
[4] 赵子建,许瑞勋.体育学科能力研究的哲学思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24-26.
[5] 王伯英等.中学生学科能力目标与培养——体育[M].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
[6] 王占春.课程教材改革与体育教学大纲实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学习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 彭小伟,毛振明.体育学科能力测评的设计原理与内容框架[J].体育学刊.2015.22(4):24-26.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体育学科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学科能力 体育教学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关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讨论焦点逐渐从对体育的功能和教学目标的主次转移到对“体育学科特性”的认识和研究上来。体育教学应同其他学科一样,培养体育学科应培养的能力,明确什么是体育学科能力,并将其具体化成体育教学的目标,已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对有关体育学科能力的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的研究情况做扼要综述。
一、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研究
对于体育学科能力的先行研究并不多见,所以关于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国内几位学者见仁见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毛振明(1996)在《析“体育学科能力”及培养》一文中,从学科能力的含义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出发,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在体育学科中最适合发展也必须发展的独自的能力构造,是为了使体能和技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性的“体育实践能力”。但这个时候他还未能对体育学科能力提出明确的概念。随后毛振明(1999)在其发表的《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一书中明确了体育学科的概念,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一种可以被称为“体育实践能力”的能力结构,是学生终身从事身体锻炼和运动娱乐时应具备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庞标琛(2000)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指由个体的体育智慧、体育知识、体育技术及技能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赵子建(2004)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体育学科本身具有的最适合发展也必须发展的客体特征结构,主体必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才能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多数学者都是从体育学科的特性和学科能力的含义角度来给体育学科能力下定义的,学者们都认为体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但是具体是包含了哪些要素,学者们持有不同的理解,在界定体育学科能力内涵时,大家看待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
二、体育学科能力的具体内容研究
王伯英(1990)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体育学科能力由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适应能力这五种基本成分组成,其主题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王占春(1994)认为体育学科能力包括获得知识的能力、学习体育技术动作的能力、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制定身体锻炼的健身计划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及社会交往的能力、和自我锻炼、自我调整、自我评价的能力。毛振明(1999)认为体育实践能力包括从事运动的能力、体育锻炼能力、体育娱乐能力和体育观赏能力。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不难看出,学者们虽然在体育学科能力具体内容的提法和归纳上表现出很大差异,但实质上是一致的,都可以归纳到体能、体育技能、体育知识的范畴。但是,由于学者们在体育学科能力的概念上的认识有所不同,所以在确定体育学科能力的具体内容时还是有较大的差别。
三、体育学科能力评价研究
庞标琛(2000)通过模糊集合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体育学科能力评价的数学模型。彭小伟(2015)阐明了体育学科能力评价的设计原理,提出了以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与体育健身原理运用表现为主体的体育学科能力测评的内容框架,并认为在实施体育学科能力测评工作时,还应结合具体的测试环境与学段要求,制订测评指标和标准。
四、小结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体育学科能力的研究还不是很活跃,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学科能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研究已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体育学科能力的前提。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努力研究和探索,(一)体育学科能力的提出和讨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概念和内容结构上却一直不明确,在概念上,学者们的角度基本是一致的,在内容结构的确定上,很多学者还是没有说清是按照何种依据划分的;(二)研究多局限于我国的体育学科研究,缺少和国外的对比研究;(三)由于在概念和内容上的不明确,怎样才算是达到了具有体育学科能力,因此体育学科能力的评价体系也尚未形成;(四)不同学段应具备不同的体育学科能力,在体育学科能力的划分上还缺乏相关系统研究。
我国对于体育学科能力的探讨时间不长,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学科目标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目前我国体育学科能力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体育学科能力的理论体系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学者们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研究将会从更多的角度展开,相信体育学科能力的研究会不断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析“体育学科能力”及培养[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9(1):25-30.
[2] 毛振明等.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庞标琛,郭邦士.高师学生体育学科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4):32-34.
[4] 赵子建,许瑞勋.体育学科能力研究的哲学思辨[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24-26.
[5] 王伯英等.中学生学科能力目标与培养——体育[M].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
[6] 王占春.课程教材改革与体育教学大纲实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学习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 彭小伟,毛振明.体育学科能力测评的设计原理与内容框架[J].体育学刊.2015.22(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