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文教育能够提高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人逐步认清自我与社会、国家和世界之间的正确关系,懂得在各种文化、各种观念和各种价值之间取舍,学会如何更好地做人;而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做好军校学员的人文教育,对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益处。
关键词: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辅助作用。
军队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保方向,出人才”。所以,“保方向”作为“出人才”的前提,被摆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因此,如何做好“保方向”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过去,军队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实现了这个人才培养的前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官兵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思想政治工作也随之变得难做了。这给军队院校教育“保方向”的工作提出了新考验。军队院校是为部队培养各种人才的摇篮,研究和探索现阶段官兵尤其是年轻一代学员的思想现实,找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个教育目标,结合军队院校特点,全面提升学员的人文素养 ,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地辅助作用。
一、抓好课堂的人文教育,通过阅读经典书籍来唤醒文化自觉,帮助学员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
这里所指的课堂,其外延更广,包括第二课堂和闲暇时间。总之,要在尽量多的时间里大力倡导学员多读书,尤其是读一些经典书籍。必要时,还可以研究一个科学合理的书目引导学员读书。因为,书本的内容包罗万象,兼收并蓄。如果不善加引导,学员不加选择地吸收,可能会被一些腐朽、没落、愚昧的思想侵蚀,那就适得其反了。所以不仅要提倡多读书,还要读好书。好书不仅可以增智明理、唤醒良知,还可以帮助学员理解一些人生和社会问题,学会拒绝功利、利己、拜金和机会主义思潮,树立求实、诚信、感恩、公平和服务精神,克服狭隘、偏激、颓废和蒙昧思想,学会热爱生活、坚持正义、追求真理和承受压力,懂得民族利益、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等等。知道这些,学员就能逐步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产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在这个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因势利导,让学员明白当兵为什么、当兵做什么,循序渐进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去,进而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使之成为他们安心军营、努力学习和不懈奋斗的思想动力。
二是构建主旨鲜明的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培养学员高雅的审美情趣。
校园是学员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场所。校园文化与学员息息相关,它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和校舍建筑等等。这些不仅是学校人文和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军队院校的校园文化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一定要主旨鲜明,可以突出军校特点、办学理念和学术风气,能够弘扬部队战斗精神。校园文化如同酒一样,愈久弥香,校园文化历史越久,越能够启迪和感染人。所以,军队院校有必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校园文化。比如雕塑、园林这样的文化设施,都是历年修建积累下来的。它们虽然产生的年代不同,但是其中宣扬的文化内涵却是一脉相承的。学员长期的耳濡目染,不仅能得到艺术享受,培养了高雅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认可和接纳了这种文化内涵。这就是校园文化的穿透力。同时也有一些注重短期效应的,比如橱窗文化、灯箱文化,机动性强,更换频率相对较快,能达到速战速决的效果,起到了很好地强调和造势的作用。
三是拓宽社会实践的渠道,通过实践增强学员的社会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实践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他们对于生养、培育自己的这片土地知之甚少,对其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和苦痛历史以及厮守其上的劳苦大众,在认识、感情以至心理上有着一定的陌生感和疏理感。这不仅可能导致他们民族精神的危机,也容易使其误入人生迷途。这对于学员而言是十分可怕的。因此,他们需要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去接触会,了解社会现状,参与社会建设,来削弱甚以至消除他们与社会的隔阂。“学雷锋”活动就是学员极为普通的一种社会实践形式。调查发现,就是这样一种普通的社会实践形式就能够让学员找到自身的价值感和社会归属感。但仅靠这样一根脐带来为他们供养是远远不够的。军队院校需要进一步拓宽学员社会实践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使他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参与社会实践。一些军队院校建立各种形式的教育基地就是一种有益尝试,比如像能力素质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学员通过对教育基地的参观见学,不仅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的历史与发展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这对于激发他们报效祖国、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有很大帮助。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够树立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联系自身实际,坚定不移地投身军营、献身国防。
关键词: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辅助作用。
军队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保方向,出人才”。所以,“保方向”作为“出人才”的前提,被摆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因此,如何做好“保方向”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过去,军队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实现了这个人才培养的前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官兵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思想政治工作也随之变得难做了。这给军队院校教育“保方向”的工作提出了新考验。军队院校是为部队培养各种人才的摇篮,研究和探索现阶段官兵尤其是年轻一代学员的思想现实,找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个教育目标,结合军队院校特点,全面提升学员的人文素养 ,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地辅助作用。
一、抓好课堂的人文教育,通过阅读经典书籍来唤醒文化自觉,帮助学员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
这里所指的课堂,其外延更广,包括第二课堂和闲暇时间。总之,要在尽量多的时间里大力倡导学员多读书,尤其是读一些经典书籍。必要时,还可以研究一个科学合理的书目引导学员读书。因为,书本的内容包罗万象,兼收并蓄。如果不善加引导,学员不加选择地吸收,可能会被一些腐朽、没落、愚昧的思想侵蚀,那就适得其反了。所以不仅要提倡多读书,还要读好书。好书不仅可以增智明理、唤醒良知,还可以帮助学员理解一些人生和社会问题,学会拒绝功利、利己、拜金和机会主义思潮,树立求实、诚信、感恩、公平和服务精神,克服狭隘、偏激、颓废和蒙昧思想,学会热爱生活、坚持正义、追求真理和承受压力,懂得民族利益、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等等。知道这些,学员就能逐步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产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在这个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因势利导,让学员明白当兵为什么、当兵做什么,循序渐进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去,进而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使之成为他们安心军营、努力学习和不懈奋斗的思想动力。
二是构建主旨鲜明的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培养学员高雅的审美情趣。
校园是学员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场所。校园文化与学员息息相关,它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和校舍建筑等等。这些不仅是学校人文和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军队院校的校园文化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一定要主旨鲜明,可以突出军校特点、办学理念和学术风气,能够弘扬部队战斗精神。校园文化如同酒一样,愈久弥香,校园文化历史越久,越能够启迪和感染人。所以,军队院校有必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校园文化。比如雕塑、园林这样的文化设施,都是历年修建积累下来的。它们虽然产生的年代不同,但是其中宣扬的文化内涵却是一脉相承的。学员长期的耳濡目染,不仅能得到艺术享受,培养了高雅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认可和接纳了这种文化内涵。这就是校园文化的穿透力。同时也有一些注重短期效应的,比如橱窗文化、灯箱文化,机动性强,更换频率相对较快,能达到速战速决的效果,起到了很好地强调和造势的作用。
三是拓宽社会实践的渠道,通过实践增强学员的社会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实践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他们对于生养、培育自己的这片土地知之甚少,对其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和苦痛历史以及厮守其上的劳苦大众,在认识、感情以至心理上有着一定的陌生感和疏理感。这不仅可能导致他们民族精神的危机,也容易使其误入人生迷途。这对于学员而言是十分可怕的。因此,他们需要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去接触会,了解社会现状,参与社会建设,来削弱甚以至消除他们与社会的隔阂。“学雷锋”活动就是学员极为普通的一种社会实践形式。调查发现,就是这样一种普通的社会实践形式就能够让学员找到自身的价值感和社会归属感。但仅靠这样一根脐带来为他们供养是远远不够的。军队院校需要进一步拓宽学员社会实践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使他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参与社会实践。一些军队院校建立各种形式的教育基地就是一种有益尝试,比如像能力素质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学员通过对教育基地的参观见学,不仅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同时也对我国社会的历史与发展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这对于激发他们报效祖国、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有很大帮助。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够树立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联系自身实际,坚定不移地投身军营、献身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