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需重视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o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芳17岁了,刚上高中便说不愿上学,父母说不上学没出息,便逼着小芳继续上学。半年后,老师跟家人打电话,说小芳找不到了。家人赶到学校,进到小芳的宿舍,发现墙上贴的海报全撕了,地上有许多擦过泪的纸,之后发现小芳在楼顶的边沿上意图自杀,说“我再也不上学了,再也不想活了”。父母觉得小芳只是厌学而已,家人办理了休学手续,认为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小芳在家期间常不出门,整日把自己关在屋内,说要自杀说别人会杀自己,用刀在墙上刻了许多字“人格分裂、杀人、恨、跳楼、跳江、吊颈、卧轨、撞墙、割脉、死”,攒烟丝兑水喝试图自杀,但喝了一口因味道难喝而停止。家人此时才意识到,小芳“生病了”,送至武汉市某精神卫生中心抑郁病房住院。医生告诉小芳父母,小芳不是单纯的厌学,而是有严重的情绪问题—“抑郁症”,需要药物加心理治疗。
  典型抑郁症有“三低”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消沉。患者经常体验到情绪低、悲伤,情绪的基调是低沉、灰暗的。患者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认为自己无出路。对各种以前喜爱的活动缺乏兴趣,如文娱、体育活动、业余爱好等,典型者对任何事物无论好坏都缺乏兴趣,离群索居,不愿见人,并且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抑郁症患者半数左右会出现自杀观念,轻者常常会想到死亡有关的内容,或感到活着没意思,没劲。再重者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希望毫无痛苦地死去;之后则主动寻求自杀方法,并反复寻求自杀。抑郁症患者最终会有10%~15%死于自杀。抑郁症患者需要药物加心理治疗。
  小芳患抑郁症,是因为小芳自幼由奶奶带大,奶奶个性好强,常体罚患者,而父母一直在外打工,很少关注小芳。小芳自幼性格内向,个性好强,与人沟通能力差,朋友少,并且容易跟朋友发生争吵,上学后与同学关系不好,经常被排挤,同时老师没有适当引导,加重小芳情绪问题。而小芳无处诉说自己心情,只能以厌学形式表现出来。
  解决方案
  1家长应及时与孩子交流、沟通,分析原因。小芳父母跟很多父母想法一样,认为自己努力挣钱,就是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他们总是远赴他乡,辛勤劳动。但孩子除了需要物质资源外,更需要家人的精神支持。
  2教师应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端正学生心态,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知道如何学习,明确自己的状态,调整心态,促使学生重新对课本知识有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厌学”时有沟通的对象,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建议学校开展心理咨詢,对学生做好心理指导,必要时可于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其他文献
在门诊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患者,初诊时的主诉大多不是情绪问题,而是躯体问题,比如感到没力气、提不起劲、睡眠差、胸闷心慌、疼痛等。患者很少提及自己心情不好、不开心、紧张、恐惧等。经过检查后,未发现任何躯体疾病,或是病情较轻,与感受不相符合。这些患者在就诊于精神科前已去过相关科室诊治,最后至精神科仔细问诊后,发现是情绪问题。  我们从一个真实的案例说起:  49岁的王先生最近半年总觉得小腿酸痛无力,单侧
期刊
一位来访者说,工厂这两年经营不景气,正在裁员,他觉得科长会报复他,会让他下岗;自己见到科长就觉得不自在,心中有莫名的紧张和心慌。  来访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原来,两周前工厂搞了一次活动,上级领导深入各科室,希望群众对各科室中层干部存在的問题,给予批评帮助。上级领导反复强调不会打击报复,大家要对工厂负责。于是来访者就提了一个意见说,他们科为了回扣多一些选择与小厂合作而不与大厂合作,他觉得这样不对
期刊
锁朋,主治医师、心理咨询师,汶川地震心理援助志愿者,驻站服务3年。近7年在北京从事心理辅导和医疗培训,发起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心理急救学部,担任学部秘书长。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地震之后,我作为心理援助志愿者来到了四川,为那些在地震中受到心理创伤的人提供专业支持。早期主要工作是陪伴、倾听、评估心理创伤的程度、发现需要帮助的人,也协调一些灾后物资发放、心理危机干预科研等日常工作
期刊
月考的第二场考试是数学。试还没有考到一半,小彤就交了卷从考场里走了出来。监考老师看她的状态不是很好,赶紧电话联系她的班主任崔老师。  崔老师把小彤带到办公室。一到办公室,小彤的眼泪就奔涌而出,继而趴在崔老师的办公桌上嚎啕大哭。  “老师,我真的不行了,我没有办法参加考试。我想集中注意力,可就是集中不了。一想到她各方面都比我好,我心里就特别难受……”小彤边哭边说。  崔老师没有料到平常笑眯眯的小彤会
期刊
近几年,经常会有朋友向我诉苦,说自己的生活很浮躁,难有大段时间可以静下来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参加不完的应酬,打不完的电话,发不完的信息……一个在高校工作的辅导员朋友说,他上午计划阅读几篇文献或者写点东西,但是总不能静下来,即使要静下来了,又被接踵而来的其他事情所打扰,转眼半天就过去了。久而久之,头脑中堆积的未完成想法越来越多,未完成任务越来越多,致使每天都被百事缠绕,疲惫不
期刊
曾经,希波克拉底誓言让我们对医务工作者这一群体充满了敬重,因为他们是神圣的,这种神圣来自于这一群体救死扶伤的职业本身,更来自于这一职业群体灵魂深处的圣洁,所以我们常将医务工作者称为白衣天使。而今天,医患纠纷、护患矛盾,甚至医务工作者被打、被害等事件的频频出现,让我们不禁感到,医护人员已经成为急需心理关怀的群体。以下,让我们聚焦护士职业,共同关注一下他们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健康维护问题。  压力源
期刊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已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每天放学回家不是在电脑上玩游戏,就是拿手机玩游戏,整个人都被游戏迷住,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不做完,有时候为了逃避作业,干脆就说老师没有布置作业。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打过骂过之后依然如此。相信有些家长都会碰到顽劣的孩子,你骂他一句,他就顶你十句。面对如此叛逆的孩子,很多父母非常痛心,感到束手无策。  自从孩子迷上游戏以来,除了上课之外,整天沉迷于游戏之中,
期刊
7岁的蕾蕾(化名)从小乖巧可人,但最近家长发现她添了一个“坏毛病”:频繁用力地挤眼睛扭脖子。蕾蕾的父亲一向教子严格,因此,对她的这些“坏毛病”大加管制。而这些“坏毛病”非但未消失,反而愈演愈烈,她甚至开始嘟嘟囔囔冒出脏话来。一次,蕾蕾的大表哥恰巧看见刚刚被父亲训斥完的蕾蕾正在哭泣。他恰巧正在精神专科医院实习,弄清了蕾蕾父亲训斥的缘由后,马上联想到老师讲解过的情况,就建议蕾蕾的父母带孩子去找儿童精神
期刊
从教多年,每次批阅学生作文时,我总有一个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学生的想象力太差了。无论是叙事、记人,还是借物抒情,学生的思维始终停留在某一个点上,而不能发散开来。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孩子们的想象力都到哪儿去了?  不久前的一天,四岁的女儿在家中捧着一本小人书在读,这时她看到鱼缸中的金鱼正对着她,于是突发奇想地对我说:“妈妈,金鱼也喜欢看书。”  当时我正忙着赶写一篇稿子,没有时间理会女儿,就随意地对女
期刊
“5年前在上大学期间,我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情绪非常糟糕,不想说话,懒得动,多愁善感,看到树叶飘落都控制不住流眼泪,虽然在课堂上,但老师讲的内容根本进不到头脑里,不能入睡,凌晨2点醒来后再也睡不着了,感觉这样的日子简直还不如死了算了……”  “在来到公司的第4个月,忽然开始莫名地感觉到激动和兴奋,感觉周遭环境的色彩变得特别鲜亮,感觉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浑身都是干劲,通常到了上床睡觉的时间,但我身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