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的“幼儿主动性语言”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fe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部分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的“自发性互动”,表现单一而匮乏;“主动性语言内容”趋向于“变质”。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愿和老师说话?文章主要通过论述并分析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现象,从而更进一步探究生活中老师怎样为“变质”的主动性语言“保鲜”。
  【关键词】生活活动 师幼互动 平等 幼儿主动性语言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互动,师幼互动贯穿着幼儿的一日生活。作为师幼互动的两大主体,“老师主动性语言”和“幼兒主动性语言”构成师幼互动的两大重要部分。“你好”“再见”……当我们不停向孩子灌输着传统的“礼貌教育”“礼仪规范”的同时,我们也同时惊奇地发现,在老师面前,我们的孩子变成了“彬彬有礼”的“被动者”。在幼儿园中,我们发现,在生活活动中,孩子主动找老师聊天的越来越少了,大部分的孩子显得或为内向,或为沉稳,很少主动来对老师说一些自己的事情。孩子的主动性语言去哪了?生活中我们应该和孩子说些什么?这成了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是什么“战胜”了孩子的主动性“语言”?
  “幼儿主动性语言”和“老师主动性语言”是构成师幼互动的两大主体,就像是两条交互形式的道路,缺一不可。而事实上,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中,谁先发起互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互动的双方谁更居于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了解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师生互动频率,笔者选取了我园某一大班为观察对象,进行包括晨间谈话、喝水、餐后等生活环节的观察。观察后发现:由老师发起的互动行为要远远高于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两者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因此,虽然说在师幼互动中,老师与幼儿都是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但在现实的生活活动中 ,老师更居于主导地位,幼儿则常常处于服从、依赖的被动地位。
  二、那些“语言”精灵去哪了?
  幼儿主动性语言是指由幼儿为发起对象的师幼互动语言。而幼儿的“生动性语言”是指幼儿主动性语言中“自由陈述、快乐分享”的部分。或许你会问“我觉得孩子每天和我有说不完的话,说得我头都疼了!”可是你是否发现,孩子的主动性语言已经悄悄“变质”了,生动性语言越来越少。他们可能每天都在说,可是说了什么呢?为了探究孩子的“主动性语言”性质,我们进行了第二个观察,观察结果如下表。
  由此可见,孩子的主动性语言“变质”了。
  (一)那一片“此起彼伏”的告状声——38.9%
  上午八点五十五分:“老师,泽泽抢了换换杯子。”喝水的时间刚开始,笔者观察班级里的男孩——轩轩便开始叫嚷着老师,因为他的好朋友——欢欢的杯子被人误拿走了。老师走上前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却听得泽泽急得大叫:“不是的,老师,是欢欢抢我的杯子。这个杯子本来就是我的!”在一旁的欢欢听了也着急了:“不是的,是泽泽先抢我的。”……于是,喝水时间便在一片此起彼伏的“告状声”中开始了。
  (二)无力的求助声(SOS)——25.2%
  上午九点三十分: “老师,我的鞋带松了。”“老师,老师这个扣子扣不下,我想脱衣服。”……源源不断的求助声充斥在老师的耳边,老师无奈地说:“有时候,我真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嗡嗡嗡’的蜂巢里。”
  (三)回应和服从——27.5%
  数量巨大的老师主动性语言也从另一个侧面代表了孩子的回应和服从的数量。“老师,现在要喝开水是吗?”“老师,你刚才是不是说把小椅子搬到自己的座位上?”……孩子对老师要求的回应和服从成了个别孩子炫耀自我的方式。
  (四)零落的“幼儿生动性交谈”——8.3%
  经过反复验证,现实的数据残酷地向我们展示了孩子生动性语言的缺乏。幼儿生动性语言不仅数量缺乏,涉及的幼儿个体不够全面,并且语言内容的范围有待提升。
  三、幼儿主动性语言没有“保质期”
  巴西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在长期实践研究中提出:在学校生活中,要打破“讲解式”教育,实施“对话式”教育。归根结底,孩子的主动性语言为何稀缺而单一,便是师幼关系不平等的结果。那么,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中,我们又应该怎样重建起师幼互动的和谐关系,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
  (一)引导孩子“敢说”
  1.洗洗脑——老师建立正确的角色定位。作为师幼互动的两大主体,主体间的地位应是平等的和谐的,而不应是单方面高高在上的。这就要求视“教”为老师应该懂得与幼儿的合作,而非仅仅凭着老师的主观意识和思想,进行单方面主宰活动。
  2.弯弯腰——重建平等关系。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创设良好的教育气氛,是保证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可见,良好而平等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形成积极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的前提。
  (二)鼓励孩子“要说”
  在孩子大胆地迈出“敢说”这一步以后,老师要做的便是积极鼓励,给孩子充分的信心。生活中我们总是不经意间会给幼儿贴上标签:“你真是个乖孩子。”“今天你调皮了!”“这样老师就不喜欢你了”……形形色色的评价带给了孩子不一样的自我认同。其实在生活活动中,我们更应该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
  (三)保证孩子“有时间说”
  著名的作家龙应台有一本书,书名是《孩子 你慢慢来》,在这本书中他记载了他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而整本书的中心思想便是“慢”。正如龙应台所说:我们要学会留给孩子成长的时间,要学会保留孩子探索的时间,要学会给孩子组织“主动性语言”的时间。要知道,在许多成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只能慢慢等待。
  相信,只要使我们的孩子“敢说”“要说”“有时间说”,那么师幼互动中的幼儿主动性语言将会更为丰富和生动。让我们共同努力,相信“幼儿主动性语言”没有“保质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一例由于人际适应不良而引发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案例咨询报告。通过20次的专业心理咨询,使来访者由逃避中职学校生活逐渐适应,能以正确的方式面对同学的异样眼光,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同学的认可。反思心理咨询中的无条件接纳和信任在心理教育中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心理咨询 接纳 信任  “心理咨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倾听、陪伴、尊重以及协助来访者探索心理问题,帮助来访者成长,面对生活
【摘 要】为避免学生高考后盲目选择专业,更好地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施大类招生。然而,大类招生对于专业思想教育要求更高。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对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专业思想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大类招生 专业思想教育模式 三项原则 四精措施 五类选择  一、大类招生的产生背景  为响应学校要求,更好地实现农林类院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2-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汇总,对信息类毕业生在协议就业、合同就业、考研、参军、考公务员等就业形式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当下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关键词】信息科学类毕业生 就业 问题 原因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对学生教育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生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关系到学校的生存
【摘 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直被视为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指挥棒,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又进行了重大改革。文章就翻译题型的变化作阐述,分析其对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反拨效应。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翻译改革 反拨效应  反拨效应是指教师和学生因为测试而开展一些原来没有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自然倾向,这种倾向会使他们根据测试需求去修改课堂活动的内容。基于测试会影响教学和学
【摘 要】本文以厦门理工学院新进教师岗前培训的组织实施为例,针对当前高校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新的岗前培训模式,促进高校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校新进教师 岗前培训 问题 实践  高校新进教师岗前培训是对新进教师进行入职培训,其目的是使新进教师了解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尽快地熟悉岗位,更重要的是帮助新进教师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师身份的转换。  一、高
【摘 要】义务教育基本上保障了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公平,而对于教育结果的公平即人人受到同质教育并实现同样成功则较难做到。农村学生能接受到的外部帮助有限,因此留级发生频率较高的往往是教学资源不够、教学水平不高的农村地区,名义上这些学困生不能留级,而学校以“被生病”学生之类,让其留级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聚焦农村“被生病”学生的处境,分析留级制度的利与弊,最后就如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提出建议。 
【摘 要】对学生来说,毕业之后,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学生长远的事业发展,因此,充分发挥人力和社会资源的联合优势,对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拟从大学生就业状况入手,结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探究大学生就业中人力和社会资源联合作用机制的具体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人力和社会资源联合作用机制 构建思路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成熟,如今高校教育的规模已经日益庞大。
【摘 要】自我教育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方法,当代社会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得到凸显。因此, 本文主要从实现中职生自我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如何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中职生 自我教育 当代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 原则方法  刚刚迈进中等职业学校大门的学生,大部分虽然经历了中考的失败,但花蕾一样的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也想绽放自己未来的梦!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立足学生个人实际,可以帮助他们寻
【摘 要】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针对电大教育要想保生存,谋发展,选择转型社区教育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社区教育概念的剖析对照,从本质属性上揭示了社区教育与电大教育的关联性,从而对这一转型选择做出否定的判定。  【关键词】社区教育 电大教育 转型  在2016年6月的《开放教育研究》杂志上,笔者读到了吴遵民、陈玉明的《电大转型社区教育何以可能》文章,虽然笔者对电大转型和社区教育这样的名
【摘 要】本文浅谈了幼儿行为习惯的现状,通过家庭教育的多种策略促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得更加完善,并提出符合幼儿行为习惯的方法,推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施科学的教养方式,促进行为的养成;通过有力的规范训练,巩固良好行为养成的家庭教育策略。  【关键词】幼儿 养成教育 良好行为习惯  一、前言  幼儿期是幼儿人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俗话说:三岁看老。这阶段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今后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