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感训练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一种对言语对象能够迅速作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力,它强调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最终达到对语言文字快速领悟的境界。同时,它又是人们的想象力、理解力、思维力的综合反映。因此,加强语感训练对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较大的帮助。
  语感训练的方法很多,时机也随时可得,现结合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读的训练,使之充分体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
  众所周知,读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占的比重很大,而且读的形式也变化无穷,有齐读、个人读、小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轻声读、快速读、默读等等,真可谓形式多样。但是不管采取何种形式,皆能很好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语感之优劣强调一个“顺”字,表现在如果学生朗读文章时能做到正确、流利、连贯,那么在修改文章时就能凭借自己对语言的直觉能力,发现语言表达上的错误和不恰当之处;在阅读文章时,他们又能对文章的语言是否通顺迅速作出判断。
  由此可见,以读的方式来训练语感可谓是一条好的方法。我认为,有感情的朗读是训练学生语感的捷径,因为它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之感受语言的精妙绝伦之处,它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得到一种美好的艺术享受,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重视朗读教学。例如,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揣摩词句,领会意境。接着,教师范读(强调学生注意教师怎样处理停顿、重音、速度、节奏),最后,教师指导学生仿读,有感情地读,直至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奶奶’小女孩叫起来,‘请把我带走吧’”这句话时,教师饱含深情地说道:“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光头赤脚的小女孩,这么冷,这么饥饿,这么痛苦,这么孤独。你看到世界上唯一疼你的奶奶,你会怎么喊呢?(稍停,让学生酝酿感情)让我们一起向奶奶哭诉,向奶奶呼喊吧!”这样就把学生带到了小女孩悲惨的生活环境之中。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就能很快读出不同语调,同时较好地感受语言。
  二、借助生活体验去感受语言,形成表象,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
  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靠查字典,单靠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因此,训练学生的语感,还要多引导学生调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揣摩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语言文字。
  例如,在教学生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这句诗时,由于学生生活的阅历较少,在他们的思想中,很难体会到作者描写的初春景色为什么会有“远远看去小草一片碧绿,而近看却什么也没有”的这种奇景。为了让学生理解由于视觉的角度不同,对同一种事物,人会看到不同的景象,教师这样启发学生:当你站立在热闹的大街上,远远看大街,会看到什么情景?走近看有什么不同?学生们马上议论开了,都说:“远看,可谓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而近看,人与人之间的空隙,随处可见。”教师又启发学生列举生活中有没有同样的这些情况,学生们踊跃参与。有的说:“初春时,我到乡下的外婆家,看到田野里的稻田和河滩上的芦苇时,会有这种体会。”有的说:“初春时,我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看到校园操场上的草地时,会让我想起这句诗。”这样,学生就把这句诗和它表达的事物联系起来了。教师借助生活体验,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表象,如果以后遇到这种景象,就能迅速捕捉到这句诗,于是良好的语感在这样“来回”中(由语言到内容,再由内容到语言)形成了。
  三、鼓励学生积累词语,经常运用,为增强语感打下基础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听说读写都离不开它。学生掌握的词语越丰富,说写就越具体,听读就越能明其义,会其情。积累词语除了要在课堂上扎实训练,还要辅以其他形式,如参观访问、科技活动和课外阅读等,拓宽学习语言文字的领域。当今传播媒介丰富多彩,广播、电脑、电视、墙报、书刊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学生耳闻目睹,亲身实践,就会从中积累语言文字,有时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受。
  学生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劳动,同人交谈,听人说话,也可获得活生生的“语言文字”。这些都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发,特别是要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只要肯动脑筋,一切东西都可以拿来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乐于交际,勤于心记,日积月累,为形成良好的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言积累起来后,它只是一个待用物,如果你不去运用,不在实践中玩味,它就像长年不用的工具一样,会令你有陌生感。运用语言是语感的实践过程,所以,要鼓励学生经常运用积累的语言反映生活。同时,多为他们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在课堂上为他们提供运用语言的时间,把“训练”落在实处。
  语感训练的方法还有许多,只要我们运用多种方式,不失时机地进行训练,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愉快的假日生活是学生期盼的,而假日作业是教学中的基本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巩固和实践,能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促进技能技巧的形成。那么,设计怎样的假目作业才能引起学生
这场“战争”没有短兵相接,没有硝烟弥漫,有的只是学生们的唇枪舌剑,发生“战争”的战场就是学生和我的课堂。  一般情况下,讲到一道题目的时候,我会问学生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会做吗?呈现第一个问题答案之后,我会问第二个问题:有不同意见吗?如果有第二种意见,那么我需要的场景就来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上的战争起因是教师挑起来的。  例如,复习时,练习中出现了一道题目,是一幅图(如下),在一个实线框中
在我们农村小学为什么大部分学生对科学课学习抱随意态度呢?究其原因,这部分同学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上科学课最不带劲了,特别是XX科学老师上起来和语文课差不多。先叫我们
摘要:本文首先对软规制与中小企业成长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文献综述。其次剖析了湖北省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软规制因素对其成长的影响。最后从软规制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湖北省中小企业成长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构建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提供参考,为从事创业的企业家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所借鉴。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长 软规制 对策    一、湖北省中小企业成长中的软规制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