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网上有一条信息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一位家长说,他孩子的老师留的作业中有一道偏题怪题,他认为这反映出教师水平不高、教学混乱。
这道题是问,一条船上装着若干只羊、若干只鸡和若干其他牲畜,问船长的年龄是多少?家长觉得这种题实在荒唐,无法得出答案。
的确,用传统的观点看,这类题确实有点荒唐。但实际上这道题是几年前一项教育研究针对学生思辨能力而出的一道测试题。
测试者从小学低、中、高年级分别随机抽取了各20名学生,用这道题对他们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是,低年级学生一般都找不出答案;中年级学生有一部分写出了一些猜测性的答案;而高年级学生大部分都写出了答案,当然也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测。
由此看出,我们的教学已经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只要教师出了一道题,就一定会有标准答案。低年级学生还未形成这种思维定式,所以得不出答案;而高年级学生经过我们多年培养,已形成这种思维定式,所以不再怀疑题目本身的合理性,而是去设法编出一个答案。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学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方面的不足。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少学校的传统教学都是以让学生掌握“双基”为主,所有作业、考题都有“标答”。这种教学无疑是一种不增值的循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会,考试时再还给教师。
“双基”当然是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但是,信息时代到来后,教育正在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发展”的转变。现代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培养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培养质疑能力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起点。
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讲话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一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力行,而质疑就是学习与实践的重要环节。中国传统上把学者叫作“有学问的人”,也是把“学”与“问”连在一起的。
质疑也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重要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Critical源于希腊文,意为辨明或判断的能力,也含有标准的意思,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基于一定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杜威提倡“反省性思维”,格拉泽尔倡导批判性思维,美国《州共同核心标准》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批判性思维已经被现代社会普遍确立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但正如有些专家提出的,将Critical翻译成“批判性”容易产生误解,因为人们常把批判理解为一种否定。而实际上,Critical并不是否定的意思。所以近年来,许多专家将它翻译成“审辨性”或者“评判性”,这确实更接近其本意。审辨性思维的目的不是驳倒什么、否定什么,而是反对盲从,提倡“保持怀疑”的科学精神,主张从多角度思考,验证其合理性,并通过检测、补充、融合、修正,提升观点的水平和进行新的创造。审辨性思维作为一种高级思维,决定着一个人面对学业、人生和社会问题时的情感态度,思想倾向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审辨能力的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以理智的怀疑和反思的态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观点、自主分析,通过缜密的推理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学习过程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因此,培养审辨能力要从学生乐于并善于质疑开始。
乐于和善于质疑可以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设疑,如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产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乐于和善于质疑可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对知识和观点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要引导学生在遇到新的知识和观点时,问一问“为什么”“是不是有道理”“还有没有别的看法”,在比较与鉴别中做出自己的判断。质疑既不是“置疑”,否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让所有不同看法并存,不分是非,而是要通过审问、慎思而明辨,进行理性判断,得出正确认识。这在当今社会矛盾复杂化、学生信息来源多渠道、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更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乐于和善于质疑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奠定基础。创新往往始于质疑。鼓励学生主动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教学中对不同内容的比较研讨,出些无标准答案的开放题,甚至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检验判断能力的问题等,都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创造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环境,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我們也希望家长能认同并践行这一教育理念,共同培养不仅有知识、技能,而且有能力的新的一代。
这道题是问,一条船上装着若干只羊、若干只鸡和若干其他牲畜,问船长的年龄是多少?家长觉得这种题实在荒唐,无法得出答案。
的确,用传统的观点看,这类题确实有点荒唐。但实际上这道题是几年前一项教育研究针对学生思辨能力而出的一道测试题。
测试者从小学低、中、高年级分别随机抽取了各20名学生,用这道题对他们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是,低年级学生一般都找不出答案;中年级学生有一部分写出了一些猜测性的答案;而高年级学生大部分都写出了答案,当然也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测。
由此看出,我们的教学已经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只要教师出了一道题,就一定会有标准答案。低年级学生还未形成这种思维定式,所以得不出答案;而高年级学生经过我们多年培养,已形成这种思维定式,所以不再怀疑题目本身的合理性,而是去设法编出一个答案。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学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方面的不足。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少学校的传统教学都是以让学生掌握“双基”为主,所有作业、考题都有“标答”。这种教学无疑是一种不增值的循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会,考试时再还给教师。
“双基”当然是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但是,信息时代到来后,教育正在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发展”的转变。现代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培养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培养质疑能力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起点。
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讲话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一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力行,而质疑就是学习与实践的重要环节。中国传统上把学者叫作“有学问的人”,也是把“学”与“问”连在一起的。
质疑也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重要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Critical源于希腊文,意为辨明或判断的能力,也含有标准的意思,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基于一定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杜威提倡“反省性思维”,格拉泽尔倡导批判性思维,美国《州共同核心标准》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批判性思维已经被现代社会普遍确立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但正如有些专家提出的,将Critical翻译成“批判性”容易产生误解,因为人们常把批判理解为一种否定。而实际上,Critical并不是否定的意思。所以近年来,许多专家将它翻译成“审辨性”或者“评判性”,这确实更接近其本意。审辨性思维的目的不是驳倒什么、否定什么,而是反对盲从,提倡“保持怀疑”的科学精神,主张从多角度思考,验证其合理性,并通过检测、补充、融合、修正,提升观点的水平和进行新的创造。审辨性思维作为一种高级思维,决定着一个人面对学业、人生和社会问题时的情感态度,思想倾向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审辨能力的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以理智的怀疑和反思的态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观点、自主分析,通过缜密的推理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学习过程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因此,培养审辨能力要从学生乐于并善于质疑开始。
乐于和善于质疑可以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设疑,如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而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产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乐于和善于质疑可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对知识和观点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要引导学生在遇到新的知识和观点时,问一问“为什么”“是不是有道理”“还有没有别的看法”,在比较与鉴别中做出自己的判断。质疑既不是“置疑”,否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让所有不同看法并存,不分是非,而是要通过审问、慎思而明辨,进行理性判断,得出正确认识。这在当今社会矛盾复杂化、学生信息来源多渠道、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更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乐于和善于质疑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奠定基础。创新往往始于质疑。鼓励学生主动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教学中对不同内容的比较研讨,出些无标准答案的开放题,甚至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检验判断能力的问题等,都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创造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环境,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我們也希望家长能认同并践行这一教育理念,共同培养不仅有知识、技能,而且有能力的新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