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中学素质教育重要组成的音乐课的面貌也发生了大的改观,那么如何经过好的课程设计进一步发挥音乐课的美育效果,提高师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我认为对新课程音乐课价值的理解,避免设计时的盲区。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音乐 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先导,只有对新理念的深入理解,才能在实践中自觉践行,才能使每日的教学才更有意义,工作也能更丰富有趣。音乐教师,应首先要克服惯性思维和旧观念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转变自身的观念做起,树立真正“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效果,而忽视学生的兴趣、性格、情感等方面培养的错误做法,教学设计中切实创造能使学生获得真正艺术享受的情境,最好能找到情境和学生生活的“契合点”,让学生心灵自觉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情智和谐发展,这是我们说的音乐课最基本的价值——审美体验价值。
一、对新课程音乐课价值的理解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让学生懂得聆听就行的“独奏者”,这就需要教师切实放下身段,弯下腰来多听听学生们的所思所想,积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善于营造宽容支持的课堂气氛,多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放下心中的顾虑,多多参与音乐课设置的各种活动,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实现全体大“合奏”。
二、我的一些教学设计
学生终要走入社会,平时也离不开与老师、同学的交往。教师应创设条件锻炼他们的交往协调能力,是教学《欢乐颂》这首歌,我们不能单一设定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己有感情而且优美和谐的声音表达歌曲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分成歌唱组、乐器组、舞蹈组,三个组分别表演的前提下,再进行全班合演,这种让学生寻找自己比较擅长的一方面参与到各组活动中的方式,较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个人选择权,更重要地是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参与意识,对于课堂来讲,每个学生都不是“局外人”,都通过为小组增光的心理,最后达到全班配合的佳境,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合作精神提高了,是音乐这一纽带联结了同学们彼此,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让她们从中体味到合作的快乐,这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不无裨益,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上没有哪样工作,是完全由个人力量就解决得了的,所以,音乐课的社会交往价值同样不可忽视。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各国音乐都有其历史和发展,各种音乐样式也能极大的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面对广阔的外国音乐,我们以开放的心态领略、学习其精华,拓宽音乐视野,而对于我国音乐,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大胆地传承下去,所以教学设计时,要带着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生去认识音乐背后的故事,比如在教学歌曲《茉莉花》,了解民歌的特点,体裁以及民歌的产生,发展,以及与生活的密不可分关系,对江苏优秀的民歌遗产感到自豪,从而产生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可以以“我国著名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在世界各地多台音乐会均以《茉莉花》做为开场曲”的事例鼓舞学生们,不断努力,提高个人素养,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三、教学设计时的误区
1.过分注重学科综合,与“综合学科”混淆
学科综合,是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想要把音乐课的形式上的更多样的老师们,也有不少人把精力放在这方面。但由于缺少成功案例的指引,相关的资料课借鉴的也不多,在教师们操作起来,难免有失偏颇。比如再教学七年级《大海啊,故乡》课程,有位教师为了追求内容的丰富,既设计了让同学说说关于大海有哪些神话故事的叙述环节,探究海水的不同颜色的成因的评说环节,也有展开想象画一幅“夏日海滨图”的绘画环节,最后是听录音,随教师一起划拍视唱乐谱,最后有表情地唱词。咋看起来,语文、科学、美术等其他学科都有渗透,但在实际操作中,到下课时连画“海滨图”都没进行完。这是个典型设计失当的教学案例,问题的症结在这位老师把“学科综合”和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突出综合性的“综合学科”弄混淆了,而音乐课的学科综合,应始终以“音乐”为主线,教学目标设置也应该始终离不开提高学生和音乐、欣赏有关的能力和素养上面,其他学科要为音乐中心内容服务,在教学预设时,就应该安排好各个环节应战的时间、比例。否则要求叙述故事清晰、表述完整,就成了语文课;过分强调要注意画面构图,注意色彩运则成了美术课,失去了“音乐”课的特有味道。
2.教师失去应有作用
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并不代表教师要放弃应有的主导作用,老师如果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为自己的“少讲”或“不讲”就丧失了“新”理念提出的含义,结果“讲了”真等于了“没讲”。实际上要想设置的问题精,各训练的环节短而有效是需要教师多次地、反复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品析、揣摩,结合新的课程标准和所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考虑和可能环节的设置,注意“可能”二字,也就是多动脑对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多角度思索和应变的准备,包括学生可能提出怎样的问题,有哪些创作上的想法,调整哪些环节,课堂上对这些情况都能从容应对,在学生看来,课怎么上都是连贯顺畅的,给人这个教师的课上起来很轻松之感。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多样,评价语言也不呆板,回答得好,好在哪,有什么还需要注意;演奏得欠妥,不妥在哪,怎么改进?都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這才是真正鼓励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不要一味地对所有学生都有失真诚地“真好”“真不错”。
四、结论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也需要用时间艺术地“设计”,艺术地“教”,只要教师们始终有“热爱音乐”的激情加上不断地探索和努力,一定会让音乐课焕发更多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裴清品.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五性”[J].
[2] 王学荣.新课程实施中关于初中音乐教学的几点尝试[J].
[3] 裴锫榆.浅谈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盲区[J].
[4] 姚清心.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浅识[J].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音乐 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先导,只有对新理念的深入理解,才能在实践中自觉践行,才能使每日的教学才更有意义,工作也能更丰富有趣。音乐教师,应首先要克服惯性思维和旧观念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转变自身的观念做起,树立真正“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效果,而忽视学生的兴趣、性格、情感等方面培养的错误做法,教学设计中切实创造能使学生获得真正艺术享受的情境,最好能找到情境和学生生活的“契合点”,让学生心灵自觉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情智和谐发展,这是我们说的音乐课最基本的价值——审美体验价值。
一、对新课程音乐课价值的理解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让学生懂得聆听就行的“独奏者”,这就需要教师切实放下身段,弯下腰来多听听学生们的所思所想,积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善于营造宽容支持的课堂气氛,多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放下心中的顾虑,多多参与音乐课设置的各种活动,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实现全体大“合奏”。
二、我的一些教学设计
学生终要走入社会,平时也离不开与老师、同学的交往。教师应创设条件锻炼他们的交往协调能力,是教学《欢乐颂》这首歌,我们不能单一设定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己有感情而且优美和谐的声音表达歌曲这样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分成歌唱组、乐器组、舞蹈组,三个组分别表演的前提下,再进行全班合演,这种让学生寻找自己比较擅长的一方面参与到各组活动中的方式,较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个人选择权,更重要地是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参与意识,对于课堂来讲,每个学生都不是“局外人”,都通过为小组增光的心理,最后达到全班配合的佳境,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合作精神提高了,是音乐这一纽带联结了同学们彼此,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让她们从中体味到合作的快乐,这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不无裨益,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上没有哪样工作,是完全由个人力量就解决得了的,所以,音乐课的社会交往价值同样不可忽视。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各国音乐都有其历史和发展,各种音乐样式也能极大的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面对广阔的外国音乐,我们以开放的心态领略、学习其精华,拓宽音乐视野,而对于我国音乐,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大胆地传承下去,所以教学设计时,要带着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生去认识音乐背后的故事,比如在教学歌曲《茉莉花》,了解民歌的特点,体裁以及民歌的产生,发展,以及与生活的密不可分关系,对江苏优秀的民歌遗产感到自豪,从而产生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可以以“我国著名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在世界各地多台音乐会均以《茉莉花》做为开场曲”的事例鼓舞学生们,不断努力,提高个人素养,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三、教学设计时的误区
1.过分注重学科综合,与“综合学科”混淆
学科综合,是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想要把音乐课的形式上的更多样的老师们,也有不少人把精力放在这方面。但由于缺少成功案例的指引,相关的资料课借鉴的也不多,在教师们操作起来,难免有失偏颇。比如再教学七年级《大海啊,故乡》课程,有位教师为了追求内容的丰富,既设计了让同学说说关于大海有哪些神话故事的叙述环节,探究海水的不同颜色的成因的评说环节,也有展开想象画一幅“夏日海滨图”的绘画环节,最后是听录音,随教师一起划拍视唱乐谱,最后有表情地唱词。咋看起来,语文、科学、美术等其他学科都有渗透,但在实际操作中,到下课时连画“海滨图”都没进行完。这是个典型设计失当的教学案例,问题的症结在这位老师把“学科综合”和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突出综合性的“综合学科”弄混淆了,而音乐课的学科综合,应始终以“音乐”为主线,教学目标设置也应该始终离不开提高学生和音乐、欣赏有关的能力和素养上面,其他学科要为音乐中心内容服务,在教学预设时,就应该安排好各个环节应战的时间、比例。否则要求叙述故事清晰、表述完整,就成了语文课;过分强调要注意画面构图,注意色彩运则成了美术课,失去了“音乐”课的特有味道。
2.教师失去应有作用
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并不代表教师要放弃应有的主导作用,老师如果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为自己的“少讲”或“不讲”就丧失了“新”理念提出的含义,结果“讲了”真等于了“没讲”。实际上要想设置的问题精,各训练的环节短而有效是需要教师多次地、反复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品析、揣摩,结合新的课程标准和所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考虑和可能环节的设置,注意“可能”二字,也就是多动脑对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多角度思索和应变的准备,包括学生可能提出怎样的问题,有哪些创作上的想法,调整哪些环节,课堂上对这些情况都能从容应对,在学生看来,课怎么上都是连贯顺畅的,给人这个教师的课上起来很轻松之感。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多样,评价语言也不呆板,回答得好,好在哪,有什么还需要注意;演奏得欠妥,不妥在哪,怎么改进?都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這才是真正鼓励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不要一味地对所有学生都有失真诚地“真好”“真不错”。
四、结论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也需要用时间艺术地“设计”,艺术地“教”,只要教师们始终有“热爱音乐”的激情加上不断地探索和努力,一定会让音乐课焕发更多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裴清品.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五性”[J].
[2] 王学荣.新课程实施中关于初中音乐教学的几点尝试[J].
[3] 裴锫榆.浅谈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盲区[J].
[4] 姚清心.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浅识[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