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意象语言和意象思维的关系
选艾青的诗歌,是要研究如何注意意象语言和意象思维的关系。怎么在语言边缘处找到切入点?最核心的可以抓两个问题。
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演化为两个“我”,后面一个是人的“我”,前面一个是鸟的“我”,鸟的“我”是一个假定,诗人借助两个抒情主体来表现他的情感。这在诗中写得很明显。
我在课堂上教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分出两个“我”的特定内涵,还让学生进一步从诗歌边缘位置,来找“这”和“那”的关系。“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中,三个“这”和一个“那”带出的意象是不一样的,从“这”和“那”之间,发现意象的对比性。
三个“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发现三个“这”之间带出的意象是递进关系。从打击到悲愤到激怒,比较通俗地说,从压迫到反抗。包含着“那”的一句怎么来分割?我认为,把“和那”先分割出来,与“这”之间形成对比,后面就比较好切分了,“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样就切出一种平滑的感觉,前面每四个字带一个“的”,一直引出“黎明”,有一种均衡关系。
但是你会发现前面三句的意象都是不平滑的,语言有崎岖的感觉。而到“和那”以后带出的是平缓的语言。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后面的“黎明”是代表希望,这是经过抗争以后带来的新的世界。这就是“这”和“那”的区别,或者是现实和理想的区别、当下和远方的区别。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这样的感觉来。
这首诗的好处在于尽管是递进的,却又是叠加的。前面三个“这”是叠加的,包括后面的“和那”。故意用“和那”连接起来,看上去分行隔断,其实是不隔断的,处在一个边缘的“和”,就把“这”“那”连起来了。这种体会在诗人的内心世界里是叠加的,没有被碎片化。
但是我要讲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节和第二节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涉及我们对语言本质的理解。
语言本质是逻辑性的,所以很难表达情感。当语言能很流畅地表达情感的时候,这情感本身是值得怀疑的。所以诗人在设置意象,设置两个抒情主体时,一个设定为鸟,一个设定为人。鸟是可以歌唱的,而人是不可以的,是无法用语言宣泄自己情感的,所以通过鸟的歌唱和人的沉默进行对比。它借助于鸟宣泄情感,但回到人的世界时,还是把情感压制在内心,不能够得到充分释放,表达也只是表达了部分。
德国诗人席勒说:灵魂歌唱时,歌唱的不再是灵魂。我给他加了一个说明:因为灵魂不会歌唱。把这句话套用一下的话,我们可以说,情感开始说话的时候,那说话的不再是情感,那可能是理智在说话了,或者是带有杂质的情感在说话。因为情感本质上是不说话的,情感最有力的方式是流泪。
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中说:她不会讨厌对方说“我爱你”之类的话,哪怕重复说反复说,因为没有人会嫌弃天上有太多的星星、地上有太多的鲜花。当然,对艾青来说,他并没有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但他也有特殊的表达情感的方式,那就是沉默,那就是眼泪。
这样,在他的诗里,其表达方式在诗歌的前后两节里,有一个质的飞跃。
艾青雄心很大,他不但要表达所能表达的情感,他还要表达不能表达的情感。诗歌第一节是借助鸟的歌唱,来加以语言的表达,而第二节是近乎非语言的表达。这种表达,包含着对语言表达的可能性的追问,就像我们高中学的他那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最后一节也很有意思,“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开始在写一个老妇,一个赶车的人等等,写到最后他突然对自己的诗歌表达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寻了,对诗歌本身进行探寻,像是在表达元语言了。我们在这首《我爱这土地》诗里,也发现了表达方式的转折。
五、《凡卡》《麦琪的礼物》:关于小说的主题和细节
接下来我们谈谈小说,我选的两篇小说是《凡卡》和《麦琪的礼物》。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两篇小说都是外国小说,是翻译作品,这样我们在讨论时,特别是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不得不把它和原作进行比较。
关于《凡卡》这篇小说,我主要讲小说的最后两个片段,这两个片段是把莫斯科的城市景观和乡村作了一个对比,你会发现莫斯科的城市景观尽管也十分有趣,但是没有生气,不是充满活力的。而到后面“跟着爷爷去山里砍树”等,那是充满生气的。
当然这部小说形成对比的不仅仅是最后两段。在这部小说里,有各种对比,结构非常巧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写信的过程,中间停顿几次,再穿插几段回忆进去,就此形成了一个结构,这个结构框架操控性比较强。就在写信的时间段里,时间和空间的封闭性被彻底打开了,情节的推进是非常流畅的,所以这篇小说被老托尔斯泰认为是契诃夫最好的小说之一。
《凡卡》的结构是非常精致的,但这里我要说另外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个是时间点“在圣诞夜”,这个非常重要。
有几层意思可以让我们分析。因为是圣诞夜,所以老板伙计都上教堂了,这样就有一个时间段让他空出来写信。但是圣诞夜老板他们是去跟上帝祷告了,而凡卡是向他的爷爷祷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爷爷就是他的上帝。所以他在写这封信之前还偷偷看了那个神像,他并没有对着它来祷告,就是在给爷爷写信,所以凡卡写信的过程相当于在教堂祷告的过程,跟爷爷进行一次交心。既然他是跟爷爷交心,那么他最期望的就是爷爷能读到他的信,他当然希望爷爷来搭救他,但搭救是其次的,首先是希望爷爷能听到他的声音,所以他后来在梦中梦到爷爷在念他的信。小说结尾写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爷爷搭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下面是条狗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一种很温馨的感觉。也许我们会认为,凡卡做的最好的梦应该是爷爷赶着马车来接他,但其实是读他的信。而这样的描写前后就对应起来了,一個写信一个读信,这是一个心灵的交流。你会发现,凡卡写完信有一种满足感,他能够安然入睡。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很关键的细节:怎么理解他写的“乡下爷爷收”?好多人认为凡卡没有学过实用写作,不会写信封。但有人曾经质疑过这篇课文,认为凡卡这么苦,年纪也很小,怎么可能会写信?这里教材有过删节。在删掉的内容中,写他在乡下,一个地主家的小姐教他写字认字,非常友好。因为有点调和阶级斗争的意思,就被删掉了。所以他会写会读。本来第一稿写的是8岁,第二稿改成了9岁,认为年龄太小写一封信会让人怀疑写不成。不过,据我们学院教俄国文学的老师说,凡卡写的信里面还是有不少词语拼写和语法的错误,包括信封上写的“乡下爷爷”前的那个表示内部空间趋向的词(相当于汉语的介词),是用错的。但不管怎么说,写信教他了,怎么正确地写信封没教他,所以这封信是寄不到的。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悲剧,这么理解也是对的,但光这么理解是不够的。因为信封的这句话其实有着两重意义,有否定的一面也有肯定的一面,否定的一面是他不懂要有一个具体的地址,肯定的一面是当他写乡下爷爷收的时候,他理想当中的乡下就是个天堂,所以他认为这封信就是寄给乡下的,就是寄给天堂的,而爷爷就代表着上帝,所以这是一封寄往理想世界的信。
我们以前注意的只是信封的实用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除了这一面之外,信封还有对凡卡不同寻常的特殊意义。这封信是发往理想世界的。所以写寄这封信,包括写喝得醉醺醺的邮差挥着叮当响的铃铛,你会发现整个意境的营造,都是从童话世界这个角度着眼的。
针对这篇小说的结尾,有人还提出了这样一个拓展性的问题:如果乡下爷爷收到了他的信,也把他带回了农村,那么凡卡悲惨的命运是否能改变呢?答案是,还是不能改变。因为在那样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穷人的孩子都是过不上好日子的。这样的答案完全是跟小说的逻辑自相矛盾的。这样的分析,其实还是从概念出发,是不全面的。也许在他们看来,如果凡卡去乡下能够得救的话,如果乡下是个理想世界的话,这个结论对旧的俄国世界的批判会减弱。但这个解读不对,不符合契诃夫当时对乡村的理解。直到1888年,契诃夫对乡村还是带有一种田园诗般的感觉。1888年是一个标志,一方面他写到草原,把草原当作是一个理想世界,写一个小孩子被人带着穿过草原到了城里,草原有满满的诗意,但同时他还写了《渴睡》,或者有的翻译成《困》。一个小姑娘,她在农村呆不下去才到城里,做的梦都是艰难的泥泞的道路,并且因为太困,把她看护的婴儿给掐死了。有人认为1888年是契诃夫对农村理解的一个转折点,以前他认为城里不好,但农村还是田园式的地方,城里呆不下去,到农村去说不定还有活路。《凡卡》写的是早于这个年代的事,所以这个时候契诃夫对于农村还没有彻底的批判意识,或者这种批判意识还不强烈,还是把它当作和城市对立的一个世界来写的,乡村的诗意,也保留在凡卡的诗性心灵中。但是后来他不再对农村抱有幻想,批判越来越强烈,在《困》中,描写了儿童诗性的毁灭。这样,他就把理想寄托在未来。而我们现在的解读,既毁灭了乡村的诗意,也毁灭了《凡卡》的诗性,把它当作彻底的批判现实作品了。
再看《麦琪的礼物》。《麦琪的礼物》又翻译作《贤人的礼物》,上海的中学语文教材采用的就是后一个版本。 《贤人的礼物》这篇小说很有意思,我检索了相关的研究,南京大学有位教授把这篇文章发生的年代和社会的状况梳理了一下,发现当时的女性普遍没有工作,基本上都是家庭妇女,给丈夫买礼物要用丈夫给的零用钱省下来再买,所以最后只能剪自己珍贵的头发。
有人认为欧·亨利的小说结尾总是有两次转折,第一次意外是头发剪掉了买了个表链,第二次是表卖掉了买了个梳子。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情感是超越物质的。它通过对物质价值的否定来彰显情感的价值。东西都没用了,大家都感动了,情感的价值就体现了。
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尽管它是全知视角,但基本上放在女孩子的视角,这里更有一种纠结的味道:这既是一种奉献,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丑化。所以当她把头发剪去的时候,她有一些担心,担心她丈夫可能不喜欢她了。这样一来我们会发现,爱不仅仅是种奉献,同时也是一种考验,把自己最美的东西献给对方的时候同时也意味着你不美了。这种时候也是对对方是否会继续爱你的一种考验。
所以,我觉得它的主题和我们平常理解的不完全一样。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奉献的意义,而没有考虑到是对对方的考验。小说展开的情节和细节在好多方面都渲染了女主人公的纠结和担心。
同时我们发现,当作家这么写,想用情感超越物质的时候,最终不得不受物质的羁绊。你会发现,最终衡量情感的力量还是物质,大家都毁了自己最好的东西,于是平等了。所以我们还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情感究竟是超越物质,还是到底没能超越它?因为最终还是拿自己最珍贵的物的一面来衡量情感,来表现情感的一种公平性、对等性。这恰恰是把情感逻辑化了,尽管情感本身是不讲逻辑的。我们中国《诗经》里非常有名的一首诗《木瓜》,讲的是一个给木桃,一个给琼瑶。你会发现诗里有物的不对等性,平常的植物和美玉是不对等的。但是在《贤人的礼物》中你会发现高度的对等,大家都把自己最寶贵的东西毁灭掉,由此来证明我对你的情感。这里就有一个逻辑悖论问题,情感想超越物质却不得不受制于物质。
这篇小说主要讨论主题问题。小说主题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们还要关注细节,关注细节之间的逻辑关联。小说真正能够打动你的,是它的细节。有些小说的基本情节你可能忘记,但是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我的叔叔于勒》,有些细节很有意思:他们经常到外面散步,目的有两个,一是看轮船,另一个是要向全城人展示两个女儿,等待别人来娶她们。所以当她们散步的时候,她的母亲就两边各拖着一个女儿,走在最前面。但是等到小女儿谈了男朋友以后,走在最前面的是大女儿了,另一个女儿解决了问题之后就不要走在最前面。你会发现,散步空间的位置变化已经显示了他们的目的。还有,他的父亲每次出去总要穿上礼服,礼服上总是有污斑,所以临走总是用汽油给他擦,问题是那天吃牡蛎时,刚擦好又沾上了。这是结构的呼应。他的父亲虽然是穷人,但是要面子。因为不常吃,所以会把衣服弄脏。越是怕弄脏,越是会弄脏。这样的小细节充分显示了他的生活状态、他的心理紧张感以及他的虚荣心。 《贤人的礼物》里有许多的细节都有互相关联性,我举两个例子:“明摆着什么也办不成,只好一下子坐在破旧的小沙发上默默地流泪”“吉姆没有听她的,而是一下子坐到沙发上,双手搁到脑后微笑着”。两个细节都是“一下子坐到了沙发上”,两个都有无奈的意思,但前面的无奈,带有伤心的味道,后面的无奈带有放松的意思。你买的东西没派上用场,我买的东西也没派上用场,我们两个人公平了,这让他觉得好笑,认为上帝在捉弄他们。但你会发现男主人公“双手搁到脑后微笑着”有一种放松感。我们看英文,男的安慰他妻子说的一段话是:“别对我有什么误会,不管是剪发、修脸,还是洗头,我对我姑娘的爱情是决不会减低的。但是只消打开那包东西,你就会明白,你刚才为什么使我愣住了。”我们教材中课文的翻译是:“我觉得不管剪发也好,长发也好,都不能叫我对妻子的爱减少一丝一毫。不过,如果你打开这个小包,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你让我一下子愣住了。”这里有细节的区别,后一个描写是“不管你剪发也好,长发也好”,前一个是说“不管剪发、修脸,还是洗头”。仔细回味一下,我觉得还是照原文翻译好。因为剪发和长发是个对比关系,他会凸顯剪发是不好的,长发是好的。不管你好看,还是不好看,我都不在乎。但是把它做一个对比,就隐含了剪发是不好的。
但是,原文是说“不管你是剪发、修脸,还是洗头”,不构成对比关系,而只是一套程序。将剪发的不美观的意义弱化了,只是整洁的一个必要环节。细读翻译的两种处理,你会发现原文的描写是弱化剪发行为的事实,而另一个译本是强化了对比。
从我个人的角度讲,我觉得原文中男主人公说的话可能对女主人公的伤害更小一点,更强调他不在乎。
还有对拆开那个礼包的过程描写:白皙的手指头敏捷地撕开了绳索和包皮纸,接着是一声狂喜的呼喊,紧接着,突然又转变成女性神经质的眼泪和号哭,立刻需要公寓的主人用尽办法来安慰她,等等。你会发现这段描写是一个陌生化的描写。尽管是全知视角,但是他打开包的时候你不知道包里到底装了什么,而只是女主人的反应。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尽管是用全知视角,但他随时在调控着呈现的信息,总是在屏蔽掉一些信息而凸显另一点信息,构成他细节的形象感。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文本解读,既要解读他写了什么,还要解读他没写什么,故意隐掉了一些什么。比如《项链》,女主人公向好朋友去借珍珠项链的时候,她问可以借给她吗。那个女的回答,“当然可以”,如果加一句心理描写就是:“反正是假的,你拿去好嘞。”她答应得这么爽快,我们就会想这个不一定是真的,否则四万法郎怎么可能轻易借给别人。但这个心理活动肯定不会呈现,一呈现这个小说就写不下去了。所以尽管传统小说是全知视角,但不会给你所有的信息、一切全让你知道,作者总是在不断调控,有些给你藏起来,有些给你知道,这样戏剧性就产生了。
现场互动
提问1:平时解读文本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给学生讲课时,是用规范的解读,还是按照个人的理解?
詹丹:文本解读确实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这跟文本本身也是有关系的。有些文本本身含义就比较复杂,可能会给你提供不同解读的可能性,有些文本本身就比较单一,硬是要给他颠覆性解读的话,未必合适。但不管怎么说,我总认为文本解读的一个立足点是文本,甚至未必是作者的原意,我们不一定要去猜作者写这一篇文章到底是怎么想的,因为文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大于作者的意图的,有些作者连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更不用说理解自己的作品。据说托尔斯泰都无法解释安娜·卡列尼娜为什么最后会死,作品本身作为一个有机体,作品的逻辑拖着他往前走。解读的依据就是文本本身,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比如,你也提出个见解,我也提出个见解,哪个见解更周全,我就同意哪个。
追问:您刚才解释《贤人的礼物》也是周全的,那么它是对的吗?我的意思是周全的解释也有可能是错的。
詹丹:这里未必可以说对错,但我的理解跟你的不一样,只要有依据,它的意义就增加了。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根据读者的理解,它的意义在不断地增加。文本产生以后,读者在不断添加新的意义,有些事实、有些知识性的东西可能有对错,但文本意义的解读可能不存在对错,而只是一个意义增加的过程,你可以接受它,你也可以不接受它,不是一个绝对的对或错。
提问2:詹教授,我非常喜欢您解读《我爱这土地》,您觉得是作者先想好这种结构再写呢?还是写好后,我们这些后人对他的解读?
詹丹:这个我倒不知道。李贺写诗就很奇怪,他有了好句再凑成一首诗。他在路上想到了一句好句,就放到锦囊里面,空下来时把句子拿出来,这一句前面加一句,这句话后面加一句,慢慢地形成了一首诗,这是一种写作。还有些诗人在肚子里反复地想,想全了,再写下来。还有的情况是写一篇小文章,想得很全,但在写的过程当中,歪掉了,结果写好之后发现比以前想的还要好。你说一定是事先想好的还是我们事后去解读他的,很难一概而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的解读和他的写作,有不一致的地方。
提问3:詹教授,刚才您给我们举了很多初中教材中的实例,但是我发现,您在解读的时候,每一篇文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解读的,比如,《谢道韫咏絮》您是从语境角度解读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从人称的角度,叶圣陶的《小小的船》您讲的是结构的异质化,当然也讲到了语境,《我爱这土地》讲到的是形式和意境、意象的关系。我想问一个问题:您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是跟着文本的不同,产生了用不同方式来解读文本的思路,还是说您在读这些之前,您已经有很多个方法,发现在读这篇文章时这个角度是比较合适的?
詹丹:这两者实际上是结合在一起的。首先有一些大致的范畴。对于一个文本,我可以从语境切入,可以从语言的结构切入,甚至可以从意象角度切入,《记承天寺夜游》有的也是从意象角度切入的。首先对文学作品或非文学作品我有一个大致的解读范畴,范畴是比概念要高一个层次的。然后在具体的文本当中,我会进行一些筛选,觉得通过哪些范畴切入,是最能够抓住它的本质特点的,而不是用一种范畴来对付。因为我们教学生的时候,学生很喜欢说,老师你教给我一种方法,让我对付每一篇文章。其实,我们往往只是在看到具体文本后,才知道用哪一种方法是最合适的,甚至有些方法是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上海浦东新区周浦实验学校王学岚、上海浦东新区大团中学汪启根据录音整理,文字有删节)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选艾青的诗歌,是要研究如何注意意象语言和意象思维的关系。怎么在语言边缘处找到切入点?最核心的可以抓两个问题。
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演化为两个“我”,后面一个是人的“我”,前面一个是鸟的“我”,鸟的“我”是一个假定,诗人借助两个抒情主体来表现他的情感。这在诗中写得很明显。
我在课堂上教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分出两个“我”的特定内涵,还让学生进一步从诗歌边缘位置,来找“这”和“那”的关系。“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中,三个“这”和一个“那”带出的意象是不一样的,从“这”和“那”之间,发现意象的对比性。
三个“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发现三个“这”之间带出的意象是递进关系。从打击到悲愤到激怒,比较通俗地说,从压迫到反抗。包含着“那”的一句怎么来分割?我认为,把“和那”先分割出来,与“这”之间形成对比,后面就比较好切分了,“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样就切出一种平滑的感觉,前面每四个字带一个“的”,一直引出“黎明”,有一种均衡关系。
但是你会发现前面三句的意象都是不平滑的,语言有崎岖的感觉。而到“和那”以后带出的是平缓的语言。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后面的“黎明”是代表希望,这是经过抗争以后带来的新的世界。这就是“这”和“那”的区别,或者是现实和理想的区别、当下和远方的区别。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这样的感觉来。
这首诗的好处在于尽管是递进的,却又是叠加的。前面三个“这”是叠加的,包括后面的“和那”。故意用“和那”连接起来,看上去分行隔断,其实是不隔断的,处在一个边缘的“和”,就把“这”“那”连起来了。这种体会在诗人的内心世界里是叠加的,没有被碎片化。
但是我要讲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节和第二节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涉及我们对语言本质的理解。
语言本质是逻辑性的,所以很难表达情感。当语言能很流畅地表达情感的时候,这情感本身是值得怀疑的。所以诗人在设置意象,设置两个抒情主体时,一个设定为鸟,一个设定为人。鸟是可以歌唱的,而人是不可以的,是无法用语言宣泄自己情感的,所以通过鸟的歌唱和人的沉默进行对比。它借助于鸟宣泄情感,但回到人的世界时,还是把情感压制在内心,不能够得到充分释放,表达也只是表达了部分。
德国诗人席勒说:灵魂歌唱时,歌唱的不再是灵魂。我给他加了一个说明:因为灵魂不会歌唱。把这句话套用一下的话,我们可以说,情感开始说话的时候,那说话的不再是情感,那可能是理智在说话了,或者是带有杂质的情感在说话。因为情感本质上是不说话的,情感最有力的方式是流泪。
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中说:她不会讨厌对方说“我爱你”之类的话,哪怕重复说反复说,因为没有人会嫌弃天上有太多的星星、地上有太多的鲜花。当然,对艾青来说,他并没有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但他也有特殊的表达情感的方式,那就是沉默,那就是眼泪。
这样,在他的诗里,其表达方式在诗歌的前后两节里,有一个质的飞跃。
艾青雄心很大,他不但要表达所能表达的情感,他还要表达不能表达的情感。诗歌第一节是借助鸟的歌唱,来加以语言的表达,而第二节是近乎非语言的表达。这种表达,包含着对语言表达的可能性的追问,就像我们高中学的他那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最后一节也很有意思,“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开始在写一个老妇,一个赶车的人等等,写到最后他突然对自己的诗歌表达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寻了,对诗歌本身进行探寻,像是在表达元语言了。我们在这首《我爱这土地》诗里,也发现了表达方式的转折。
五、《凡卡》《麦琪的礼物》:关于小说的主题和细节
接下来我们谈谈小说,我选的两篇小说是《凡卡》和《麦琪的礼物》。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两篇小说都是外国小说,是翻译作品,这样我们在讨论时,特别是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不得不把它和原作进行比较。
关于《凡卡》这篇小说,我主要讲小说的最后两个片段,这两个片段是把莫斯科的城市景观和乡村作了一个对比,你会发现莫斯科的城市景观尽管也十分有趣,但是没有生气,不是充满活力的。而到后面“跟着爷爷去山里砍树”等,那是充满生气的。
当然这部小说形成对比的不仅仅是最后两段。在这部小说里,有各种对比,结构非常巧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写信的过程,中间停顿几次,再穿插几段回忆进去,就此形成了一个结构,这个结构框架操控性比较强。就在写信的时间段里,时间和空间的封闭性被彻底打开了,情节的推进是非常流畅的,所以这篇小说被老托尔斯泰认为是契诃夫最好的小说之一。
《凡卡》的结构是非常精致的,但这里我要说另外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个是时间点“在圣诞夜”,这个非常重要。
有几层意思可以让我们分析。因为是圣诞夜,所以老板伙计都上教堂了,这样就有一个时间段让他空出来写信。但是圣诞夜老板他们是去跟上帝祷告了,而凡卡是向他的爷爷祷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爷爷就是他的上帝。所以他在写这封信之前还偷偷看了那个神像,他并没有对着它来祷告,就是在给爷爷写信,所以凡卡写信的过程相当于在教堂祷告的过程,跟爷爷进行一次交心。既然他是跟爷爷交心,那么他最期望的就是爷爷能读到他的信,他当然希望爷爷来搭救他,但搭救是其次的,首先是希望爷爷能听到他的声音,所以他后来在梦中梦到爷爷在念他的信。小说结尾写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爷爷搭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下面是条狗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一种很温馨的感觉。也许我们会认为,凡卡做的最好的梦应该是爷爷赶着马车来接他,但其实是读他的信。而这样的描写前后就对应起来了,一個写信一个读信,这是一个心灵的交流。你会发现,凡卡写完信有一种满足感,他能够安然入睡。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很关键的细节:怎么理解他写的“乡下爷爷收”?好多人认为凡卡没有学过实用写作,不会写信封。但有人曾经质疑过这篇课文,认为凡卡这么苦,年纪也很小,怎么可能会写信?这里教材有过删节。在删掉的内容中,写他在乡下,一个地主家的小姐教他写字认字,非常友好。因为有点调和阶级斗争的意思,就被删掉了。所以他会写会读。本来第一稿写的是8岁,第二稿改成了9岁,认为年龄太小写一封信会让人怀疑写不成。不过,据我们学院教俄国文学的老师说,凡卡写的信里面还是有不少词语拼写和语法的错误,包括信封上写的“乡下爷爷”前的那个表示内部空间趋向的词(相当于汉语的介词),是用错的。但不管怎么说,写信教他了,怎么正确地写信封没教他,所以这封信是寄不到的。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悲剧,这么理解也是对的,但光这么理解是不够的。因为信封的这句话其实有着两重意义,有否定的一面也有肯定的一面,否定的一面是他不懂要有一个具体的地址,肯定的一面是当他写乡下爷爷收的时候,他理想当中的乡下就是个天堂,所以他认为这封信就是寄给乡下的,就是寄给天堂的,而爷爷就代表着上帝,所以这是一封寄往理想世界的信。
我们以前注意的只是信封的实用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除了这一面之外,信封还有对凡卡不同寻常的特殊意义。这封信是发往理想世界的。所以写寄这封信,包括写喝得醉醺醺的邮差挥着叮当响的铃铛,你会发现整个意境的营造,都是从童话世界这个角度着眼的。
针对这篇小说的结尾,有人还提出了这样一个拓展性的问题:如果乡下爷爷收到了他的信,也把他带回了农村,那么凡卡悲惨的命运是否能改变呢?答案是,还是不能改变。因为在那样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穷人的孩子都是过不上好日子的。这样的答案完全是跟小说的逻辑自相矛盾的。这样的分析,其实还是从概念出发,是不全面的。也许在他们看来,如果凡卡去乡下能够得救的话,如果乡下是个理想世界的话,这个结论对旧的俄国世界的批判会减弱。但这个解读不对,不符合契诃夫当时对乡村的理解。直到1888年,契诃夫对乡村还是带有一种田园诗般的感觉。1888年是一个标志,一方面他写到草原,把草原当作是一个理想世界,写一个小孩子被人带着穿过草原到了城里,草原有满满的诗意,但同时他还写了《渴睡》,或者有的翻译成《困》。一个小姑娘,她在农村呆不下去才到城里,做的梦都是艰难的泥泞的道路,并且因为太困,把她看护的婴儿给掐死了。有人认为1888年是契诃夫对农村理解的一个转折点,以前他认为城里不好,但农村还是田园式的地方,城里呆不下去,到农村去说不定还有活路。《凡卡》写的是早于这个年代的事,所以这个时候契诃夫对于农村还没有彻底的批判意识,或者这种批判意识还不强烈,还是把它当作和城市对立的一个世界来写的,乡村的诗意,也保留在凡卡的诗性心灵中。但是后来他不再对农村抱有幻想,批判越来越强烈,在《困》中,描写了儿童诗性的毁灭。这样,他就把理想寄托在未来。而我们现在的解读,既毁灭了乡村的诗意,也毁灭了《凡卡》的诗性,把它当作彻底的批判现实作品了。
再看《麦琪的礼物》。《麦琪的礼物》又翻译作《贤人的礼物》,上海的中学语文教材采用的就是后一个版本。 《贤人的礼物》这篇小说很有意思,我检索了相关的研究,南京大学有位教授把这篇文章发生的年代和社会的状况梳理了一下,发现当时的女性普遍没有工作,基本上都是家庭妇女,给丈夫买礼物要用丈夫给的零用钱省下来再买,所以最后只能剪自己珍贵的头发。
有人认为欧·亨利的小说结尾总是有两次转折,第一次意外是头发剪掉了买了个表链,第二次是表卖掉了买了个梳子。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情感是超越物质的。它通过对物质价值的否定来彰显情感的价值。东西都没用了,大家都感动了,情感的价值就体现了。
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尽管它是全知视角,但基本上放在女孩子的视角,这里更有一种纠结的味道:这既是一种奉献,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丑化。所以当她把头发剪去的时候,她有一些担心,担心她丈夫可能不喜欢她了。这样一来我们会发现,爱不仅仅是种奉献,同时也是一种考验,把自己最美的东西献给对方的时候同时也意味着你不美了。这种时候也是对对方是否会继续爱你的一种考验。
所以,我觉得它的主题和我们平常理解的不完全一样。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奉献的意义,而没有考虑到是对对方的考验。小说展开的情节和细节在好多方面都渲染了女主人公的纠结和担心。
同时我们发现,当作家这么写,想用情感超越物质的时候,最终不得不受物质的羁绊。你会发现,最终衡量情感的力量还是物质,大家都毁了自己最好的东西,于是平等了。所以我们还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情感究竟是超越物质,还是到底没能超越它?因为最终还是拿自己最珍贵的物的一面来衡量情感,来表现情感的一种公平性、对等性。这恰恰是把情感逻辑化了,尽管情感本身是不讲逻辑的。我们中国《诗经》里非常有名的一首诗《木瓜》,讲的是一个给木桃,一个给琼瑶。你会发现诗里有物的不对等性,平常的植物和美玉是不对等的。但是在《贤人的礼物》中你会发现高度的对等,大家都把自己最寶贵的东西毁灭掉,由此来证明我对你的情感。这里就有一个逻辑悖论问题,情感想超越物质却不得不受制于物质。
这篇小说主要讨论主题问题。小说主题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们还要关注细节,关注细节之间的逻辑关联。小说真正能够打动你的,是它的细节。有些小说的基本情节你可能忘记,但是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我的叔叔于勒》,有些细节很有意思:他们经常到外面散步,目的有两个,一是看轮船,另一个是要向全城人展示两个女儿,等待别人来娶她们。所以当她们散步的时候,她的母亲就两边各拖着一个女儿,走在最前面。但是等到小女儿谈了男朋友以后,走在最前面的是大女儿了,另一个女儿解决了问题之后就不要走在最前面。你会发现,散步空间的位置变化已经显示了他们的目的。还有,他的父亲每次出去总要穿上礼服,礼服上总是有污斑,所以临走总是用汽油给他擦,问题是那天吃牡蛎时,刚擦好又沾上了。这是结构的呼应。他的父亲虽然是穷人,但是要面子。因为不常吃,所以会把衣服弄脏。越是怕弄脏,越是会弄脏。这样的小细节充分显示了他的生活状态、他的心理紧张感以及他的虚荣心。 《贤人的礼物》里有许多的细节都有互相关联性,我举两个例子:“明摆着什么也办不成,只好一下子坐在破旧的小沙发上默默地流泪”“吉姆没有听她的,而是一下子坐到沙发上,双手搁到脑后微笑着”。两个细节都是“一下子坐到了沙发上”,两个都有无奈的意思,但前面的无奈,带有伤心的味道,后面的无奈带有放松的意思。你买的东西没派上用场,我买的东西也没派上用场,我们两个人公平了,这让他觉得好笑,认为上帝在捉弄他们。但你会发现男主人公“双手搁到脑后微笑着”有一种放松感。我们看英文,男的安慰他妻子说的一段话是:“别对我有什么误会,不管是剪发、修脸,还是洗头,我对我姑娘的爱情是决不会减低的。但是只消打开那包东西,你就会明白,你刚才为什么使我愣住了。”我们教材中课文的翻译是:“我觉得不管剪发也好,长发也好,都不能叫我对妻子的爱减少一丝一毫。不过,如果你打开这个小包,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你让我一下子愣住了。”这里有细节的区别,后一个描写是“不管你剪发也好,长发也好”,前一个是说“不管剪发、修脸,还是洗头”。仔细回味一下,我觉得还是照原文翻译好。因为剪发和长发是个对比关系,他会凸顯剪发是不好的,长发是好的。不管你好看,还是不好看,我都不在乎。但是把它做一个对比,就隐含了剪发是不好的。
但是,原文是说“不管你是剪发、修脸,还是洗头”,不构成对比关系,而只是一套程序。将剪发的不美观的意义弱化了,只是整洁的一个必要环节。细读翻译的两种处理,你会发现原文的描写是弱化剪发行为的事实,而另一个译本是强化了对比。
从我个人的角度讲,我觉得原文中男主人公说的话可能对女主人公的伤害更小一点,更强调他不在乎。
还有对拆开那个礼包的过程描写:白皙的手指头敏捷地撕开了绳索和包皮纸,接着是一声狂喜的呼喊,紧接着,突然又转变成女性神经质的眼泪和号哭,立刻需要公寓的主人用尽办法来安慰她,等等。你会发现这段描写是一个陌生化的描写。尽管是全知视角,但是他打开包的时候你不知道包里到底装了什么,而只是女主人的反应。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尽管是用全知视角,但他随时在调控着呈现的信息,总是在屏蔽掉一些信息而凸显另一点信息,构成他细节的形象感。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文本解读,既要解读他写了什么,还要解读他没写什么,故意隐掉了一些什么。比如《项链》,女主人公向好朋友去借珍珠项链的时候,她问可以借给她吗。那个女的回答,“当然可以”,如果加一句心理描写就是:“反正是假的,你拿去好嘞。”她答应得这么爽快,我们就会想这个不一定是真的,否则四万法郎怎么可能轻易借给别人。但这个心理活动肯定不会呈现,一呈现这个小说就写不下去了。所以尽管传统小说是全知视角,但不会给你所有的信息、一切全让你知道,作者总是在不断调控,有些给你藏起来,有些给你知道,这样戏剧性就产生了。
现场互动
提问1:平时解读文本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给学生讲课时,是用规范的解读,还是按照个人的理解?
詹丹:文本解读确实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这跟文本本身也是有关系的。有些文本本身含义就比较复杂,可能会给你提供不同解读的可能性,有些文本本身就比较单一,硬是要给他颠覆性解读的话,未必合适。但不管怎么说,我总认为文本解读的一个立足点是文本,甚至未必是作者的原意,我们不一定要去猜作者写这一篇文章到底是怎么想的,因为文本在很大程度上是大于作者的意图的,有些作者连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更不用说理解自己的作品。据说托尔斯泰都无法解释安娜·卡列尼娜为什么最后会死,作品本身作为一个有机体,作品的逻辑拖着他往前走。解读的依据就是文本本身,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比如,你也提出个见解,我也提出个见解,哪个见解更周全,我就同意哪个。
追问:您刚才解释《贤人的礼物》也是周全的,那么它是对的吗?我的意思是周全的解释也有可能是错的。
詹丹:这里未必可以说对错,但我的理解跟你的不一样,只要有依据,它的意义就增加了。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根据读者的理解,它的意义在不断地增加。文本产生以后,读者在不断添加新的意义,有些事实、有些知识性的东西可能有对错,但文本意义的解读可能不存在对错,而只是一个意义增加的过程,你可以接受它,你也可以不接受它,不是一个绝对的对或错。
提问2:詹教授,我非常喜欢您解读《我爱这土地》,您觉得是作者先想好这种结构再写呢?还是写好后,我们这些后人对他的解读?
詹丹:这个我倒不知道。李贺写诗就很奇怪,他有了好句再凑成一首诗。他在路上想到了一句好句,就放到锦囊里面,空下来时把句子拿出来,这一句前面加一句,这句话后面加一句,慢慢地形成了一首诗,这是一种写作。还有些诗人在肚子里反复地想,想全了,再写下来。还有的情况是写一篇小文章,想得很全,但在写的过程当中,歪掉了,结果写好之后发现比以前想的还要好。你说一定是事先想好的还是我们事后去解读他的,很难一概而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的解读和他的写作,有不一致的地方。
提问3:詹教授,刚才您给我们举了很多初中教材中的实例,但是我发现,您在解读的时候,每一篇文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解读的,比如,《谢道韫咏絮》您是从语境角度解读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从人称的角度,叶圣陶的《小小的船》您讲的是结构的异质化,当然也讲到了语境,《我爱这土地》讲到的是形式和意境、意象的关系。我想问一个问题:您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是跟着文本的不同,产生了用不同方式来解读文本的思路,还是说您在读这些之前,您已经有很多个方法,发现在读这篇文章时这个角度是比较合适的?
詹丹:这两者实际上是结合在一起的。首先有一些大致的范畴。对于一个文本,我可以从语境切入,可以从语言的结构切入,甚至可以从意象角度切入,《记承天寺夜游》有的也是从意象角度切入的。首先对文学作品或非文学作品我有一个大致的解读范畴,范畴是比概念要高一个层次的。然后在具体的文本当中,我会进行一些筛选,觉得通过哪些范畴切入,是最能够抓住它的本质特点的,而不是用一种范畴来对付。因为我们教学生的时候,学生很喜欢说,老师你教给我一种方法,让我对付每一篇文章。其实,我们往往只是在看到具体文本后,才知道用哪一种方法是最合适的,甚至有些方法是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上海浦东新区周浦实验学校王学岚、上海浦东新区大团中学汪启根据录音整理,文字有删节)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