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教学当作一项事业,是全身心的投入,无奈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再加上业务考核、职称晋升、科研成果等,越教越感到底气不足,越教越感觉像个教书匠。而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需贯通古今,博采众长,不断飞跃。教师如同一位功力深厚的艺术家,在课堂的舞台上信手拈来,出神入化,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欣赏和享受中完成吸取知识的全部过程。这时教学就会成为一门艺术,教师就会升华为一名艺术家。
  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教师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真正吃透并讲出课程的精髓。人们常用“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来比喻讲一节课时教师的知识占有量,其实,这只谈到其“博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精深”的一面,那就是吃透教材,掌握精髓,讲出思想。也许你讲了一辈子的“熟课”,但也就是保持了个照本宣科的水平,而无法达到吃透并讲出课程精髓的要求。深刻地讲出一节课,乃至一门课的精神实质,与一般的完成教学任务不同,这是教师把教学当作艺术与当作职业的区别。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中讲到“计算机的发展”,教材中的例子学生会认为是陈词滥调,教师可以有两种选择,要么不讲让学生自学,要讲就要讲得精彩。教师应千方百计挖掘出让学生感到新鲜的材料,打开思路,引人入胜,甚至可以借鉴评书演员的表演技巧。同时,还要避免学生以为计算机上天入地,包罗万象,无所不能,要指出计算机毕竟是由人去制造、人去编程、人去使用。教师要讲出每一节课的思想、每一节课的精髓,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一桶水”甚至是“长流水”作后盾是不行的。
  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吸取营养。有的学生到职中学习大多数不参加高考,想直接就业,想放松。有的学生习惯于初中的讲课方式,等着教师掰开揉碎喂进去。这就需要教师变灌输为启发,变督促为引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教学中的艺术。让学生作为主体融入教学当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得到心灵的启迪、智慧的开发。例如,“幻灯片的制作”,我尝试用10分钟介绍基本创建方式,重点是幻灯片的背景和框架、动画效果和声音效果。并要求学生上机完成幻灯片制作,评比挑选出最佳作品。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励,个个身手不凡,大胆创新,取长补短。学生们并不局限于教师的简单介绍,更愿意自己攀登,做几个高难动作。学生的作品让我惊讶,让我感叹!文字流畅,图片新颖,画面精美,个性鲜明。事实表明,只要教给学生“游泳”的方法、要点和技巧,同时给学生提供“下水实践”的机会,就能让他们自主学习,就能开发智慧,启迪心灵,使他们真正学会“游泳”。
  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最好预先估计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善于随机应变地驾驭课堂教学。一堂课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突出重点,如何解决难点;哪里需要详细讲解,哪里可以留给学生“自证”,哪里作为学有余力学生的思考题;在哪里该有一个发问,怎样措辞使这一发问更具有启发性等等,无论是大局还是细节,都有许多需要设计的地方,有的还可以设计几种不同的方案,以随机应变。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先讲哪一章,第一种方案是先讲计算机基础知识,这是传统讲法。第二种方案先讲文字处理软件WORD,优点是使学生尽快掌握完成作业的工具。第三种方案先讲网络,优点是学生尽早熟悉上网提交作业的环节。三种讲法各有千秋,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人入胜”是教学的艺术。不同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共同的前提是,教师本人对该学科的热爱,对该门课程的精辟理解和精彩讲授。一个教师,如果能在教好一门课的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哪怕一部份学生对探究问题着了迷,就不仅是称职的教师,而且是优秀的教师。例如,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应抓住3个环节,第一抓课堂,表现在听课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结果在不相同;第二抓作业,因为作业是检查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第三抓小结归纳,每章节自己梳理串联知识点,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教师就要孜孜以求,不斷追求新的境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学的生使在于创新。优秀教师讲同一门课,第二遍一定不同于第一遍,第三遍也一定不同于第二遍。一堂课讲得好,就像演了一场好戏,自己往往也很兴奋,不但学生是一种享受,教师自己也是一种享受。
  教师要具有艺术家般的精雕细刻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艺无止境,教学也无止。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学作文教学越来越多地受到语文工作者的关注。然而,许多同学甚至个别教者“谈文色变”。主要表现在学生害怕写作文,教者怕改作文。师生们都为作文的教与学感到无奈和烦恼。从而使得作文教学的效率始终处于低层次“徘徊”。那么,如何让学生敢于写作文、乐于写作文,从写作中体会到作文的乐趣,享受到作文的喜悦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快乐阅读——积累习作语言  古人
期刊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住在非洲的佛教门徒,到喜马拉雅山去朝圣,路途有千丈深的悬崖绝壁,随时都有可能丧命。那个佛教门徒背着很少的行囊艰难地走着,就在他的前面,有一个小女孩,年纪不过十岁,她背着一个很胖的小孩,一直流汗,气喘吁吁。当那个门徒经过她身边时,对小女孩说:“我的女儿,你一定很累,你背得那么重,真可怜。”那个女孩说:“你错了,我所携带的不是重量,他是我的弟弟,我爱他,能带弟弟去朝圣,我很幸福。”
期刊
“科学探究” 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的核心主题,新课标下如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科学探究”的教学,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现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教学体会。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关键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教学课型到底实施的是哪种类型,其核心并不取决于教材的描述形式,而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如
期刊
STS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运动中形成的一股思潮,它主张在科学教育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因此,科学教育必须和当前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及未来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作出的决策。  一、化学学科特点及其教学现状  化学本身是和自然现象
期刊
去岁深秋,我和几位同行取道扬州,参加了“全国著名初中校语文课改思想暨课堂展示与交流活动”,听了几节展示课,给我的触动较大的是宜兴实验初中郑发健老师上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笔者认为,这节课最大的成功是“授人以渔”,教者努力地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想象以及联想的知识要点,特别是指导学生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为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作了有力的准备,后来的教学效果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期刊
诵读揣摩法,侧重于品味语言,领悟语言妙谛。在课堂语文学习中,主要运用在立足整体感知基础上的局部阅读的过程中。将典范的语文材料与诵读者的生活体验、阅读积累等作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求”中揣摩品味,或比试优劣高下,或获取心理共鸣,去追溯作者意图、作品主题,从而达到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语言文字的揣摩  语言文字的揣摩,就是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去发掘教材语言文字那深含的美的韵味,以及
期刊
在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写景类的散文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以苏教版初中教材为例,三个年级的教材里,写景类散文就有有13篇(不包括文言文),所以怎样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此类散文,是初中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掌握了一定欣赏写景类散文的技巧,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可以为他们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初中学生的语文功底尚属于打基础阶段,因此,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但是,我们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学校正在推行大阅读教学理念,提倡综合性阅读,阅读已经推广到所有学科,所以数学阅读也无处不在。阅读是学习一切知识的金钥匙,阅读是人们的一种学习方式,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阅读的作用更凸显其重要性。对于当前学生的阅读水平来说,数学阅读还很陌生,阅读能力还很差。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对学生的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我谈一
期刊
新课标充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在这个前提下,启发式、互动式等新型课型适应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型被冠以“满堂灌”而遭摒弃。但从笔者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多年的经验来看,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的具有较高“含金量”的讲授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讲授的“含金量”呢?  讲授,是一种以“讲”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评价一种教学方式对学习活动是否有积极作用,取决于是否以学生的内
期刊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年来新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大,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实效。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种育人功能,我校将大课间活动列入日常课程安排,进一步发挥其功能。现就如何提高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舆论宣传,营造锻炼氛围   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宣传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