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岁深秋,我和几位同行取道扬州,参加了“全国著名初中校语文课改思想暨课堂展示与交流活动”,听了几节展示课,给我的触动较大的是宜兴实验初中郑发健老师上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笔者认为,这节课最大的成功是“授人以渔”,教者努力地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想象以及联想的知识要点,特别是指导学生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为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作了有力的准备,后来的教学效果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老师先作范例,给学生讲了第一节的意象长江的象征意义,并对第一节运用想象和联想作了较为清楚地分析,接着是重点地对第一节的朗读进行了指导与示范。后面的三节诗,老师讲得少,主要是放手给学生去处理,但是,学生在处理中总是不尽如意,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节时,谈到如何朗读首尾两句时说:这两句都是抒情,是逐渐加浓,而且指导学生进行了“加浓”的朗读。
我感觉这里不是“加浓”,而是由平淡的描述转向浓浓的抒情,前者仅是心意的描述,没有明确所指,而后者则是有所指,是把作者心中的“有所指”变成了有所托。而且,每章首尾两长句反复吟诵,遥相呼应,使中间的三个短句显得更为紧迫,充分表明诗人的情绪并非年轻人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教者仅用“加浓”二字来理解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显得不妥。
郑老师把“一张海棠红”作为本节的重点来展开,而且在讲“一张海棠红”时,说此不合现代语法规范,是“无理有趣”的古文现象。这一点应该说是很好的,但是,教者接着说此是为了“押韵”的原因,我感觉不妥。
严沧浪曾说过:“诗有别材,非关理也;诗有别趣,非关书也。”此处“别材”、“别趣”指的就是“无理而妙”的特征,所谓“无理”是指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乡愁四韵》中,作者不说“一张红海棠”,而偏说“一张海棠红”,显然,按照生活逻辑和表达习惯,“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但是,诗人的匠心在于:用“一张海棠红”的句法把“红”作为中心词,借以强调“红”,以突出“红”的鲜艳灿烂,而这“红”又与后文的“血”自然相应。同样,“一片雪花白”与“一朵腊梅香”亦有此情趣,可以说,从这反常离奇的搭配中,我们是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诗心智慧的。
除了上述的理解之外,我感觉这里并不是押韵的需要。这首诗押四个韵分别是:ui、ong、ai、ang,四节诗的韵脚分别是:水与味;红与痛;白与待;香与芳。应该说“韵”的问题,是这首诗的一大亮色,这首诗一节一韵,每一章的韵脚仅为两字,换韵之少,更是彰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凝重。
那么,为什么有“一张海棠红”的说法呢?我还觉得是为了达到“音韵和谐,一唱三叹”的需要。第一节“长江水”总不好说成是“水长江”,二三四节为了呼应第一节,使四个乐段之间结构相似,才有了“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之说。这些相似的“乐段”能够反复吟唱,形成了回环复踏、一唱三叹的节奏,从而使主题思想得以不断深化,产生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
郑老师把“一张海棠红”作为本节的重点来展开,未尝不可,但是,我觉得如果就品味诗歌来说,重点放在“沸血的烧痛”上来赏析,可能会更好!
沸血之形,亦即火烧之形,血肉被烧之痛,亦即思乡之痛,火乃思乡之形,痛乃思乡之果,比喻形象,意象鲜明。由“海棠红”联想到“血”,由“血”联想到“沸血的烧痛”,再由“沸血的烧痛”联想到“乡愁的滋味”。由居家常景的“海棠红”展开联想,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充分揭示了乡愁的深沉、浓烈、悲壮,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海棠红”“一张”,用诗意化的语言,变复杂为浅显,使人们特别是那些未曾离乡背井,游走天涯的人们对“乡愁”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感受。
这首诗的四节都是要表达乡愁之情,但从意象的寄予上并不是一样的,有所侧重,有所变化。应该说,意象由长江转向居家之物海棠,再到白雪、腊梅,其情也由宏大悲壮转向了细腻缠绵,而由此产生的朗读也就自然由高昂壮烈转向低沉悠长。
郑老师在上课时,指导了第一节,我觉得缺少厚度,也许正由于此,学生仅是模仿了第一节的读赏,而后面的赏析就缺少深度了。
一瓢水,让乡愁具体化。由水到酒,又使乡愁味觉化,最后又到醉酒,更使乡愁情感化。要知道博大的长江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现在仅要一瓢就让人大醉,其情之浓,其意之切,有力地体现了乡愁对人情感折磨得厉害!形象化的意象,让学生自然地理解了“串串”海棠,只要“一张”,漫天飞雪只要“一片”,丛丛腊梅也只要“一朵”,就会有“烧痛”之感,“等待”之熬,“芳香”之浓。数量上只要“一”,效果上就是“痛、等、芳”,一下子让乡愁的浓、烈、深变得形象具体可感,意象的魅力一下子也便击中了你,进而让你感受到诗中意象的内涵——长江的“博大”,海棠的“浓烈”,雪花的“稠密”,腊梅的“悠香”。
也正是这些意象的变化,我们的朗读也就要随之而变,如果说第一节长江之意象,需要我们豪放中更多的容纳悲壮,那么后面的海棠到雪花、腊梅,就由悲壮转到了深沉、缠绵、悠长,朗读对读者的感染也就由撞击转化到了彻骨入髓了。
笔者认为,这节课最大的成功是“授人以渔”,教者努力地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想象以及联想的知识要点,特别是指导学生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为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作了有力的准备,后来的教学效果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老师先作范例,给学生讲了第一节的意象长江的象征意义,并对第一节运用想象和联想作了较为清楚地分析,接着是重点地对第一节的朗读进行了指导与示范。后面的三节诗,老师讲得少,主要是放手给学生去处理,但是,学生在处理中总是不尽如意,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节时,谈到如何朗读首尾两句时说:这两句都是抒情,是逐渐加浓,而且指导学生进行了“加浓”的朗读。
我感觉这里不是“加浓”,而是由平淡的描述转向浓浓的抒情,前者仅是心意的描述,没有明确所指,而后者则是有所指,是把作者心中的“有所指”变成了有所托。而且,每章首尾两长句反复吟诵,遥相呼应,使中间的三个短句显得更为紧迫,充分表明诗人的情绪并非年轻人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教者仅用“加浓”二字来理解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显得不妥。
郑老师把“一张海棠红”作为本节的重点来展开,而且在讲“一张海棠红”时,说此不合现代语法规范,是“无理有趣”的古文现象。这一点应该说是很好的,但是,教者接着说此是为了“押韵”的原因,我感觉不妥。
严沧浪曾说过:“诗有别材,非关理也;诗有别趣,非关书也。”此处“别材”、“别趣”指的就是“无理而妙”的特征,所谓“无理”是指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乡愁四韵》中,作者不说“一张红海棠”,而偏说“一张海棠红”,显然,按照生活逻辑和表达习惯,“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但是,诗人的匠心在于:用“一张海棠红”的句法把“红”作为中心词,借以强调“红”,以突出“红”的鲜艳灿烂,而这“红”又与后文的“血”自然相应。同样,“一片雪花白”与“一朵腊梅香”亦有此情趣,可以说,从这反常离奇的搭配中,我们是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诗心智慧的。
除了上述的理解之外,我感觉这里并不是押韵的需要。这首诗押四个韵分别是:ui、ong、ai、ang,四节诗的韵脚分别是:水与味;红与痛;白与待;香与芳。应该说“韵”的问题,是这首诗的一大亮色,这首诗一节一韵,每一章的韵脚仅为两字,换韵之少,更是彰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凝重。
那么,为什么有“一张海棠红”的说法呢?我还觉得是为了达到“音韵和谐,一唱三叹”的需要。第一节“长江水”总不好说成是“水长江”,二三四节为了呼应第一节,使四个乐段之间结构相似,才有了“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之说。这些相似的“乐段”能够反复吟唱,形成了回环复踏、一唱三叹的节奏,从而使主题思想得以不断深化,产生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
郑老师把“一张海棠红”作为本节的重点来展开,未尝不可,但是,我觉得如果就品味诗歌来说,重点放在“沸血的烧痛”上来赏析,可能会更好!
沸血之形,亦即火烧之形,血肉被烧之痛,亦即思乡之痛,火乃思乡之形,痛乃思乡之果,比喻形象,意象鲜明。由“海棠红”联想到“血”,由“血”联想到“沸血的烧痛”,再由“沸血的烧痛”联想到“乡愁的滋味”。由居家常景的“海棠红”展开联想,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充分揭示了乡愁的深沉、浓烈、悲壮,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海棠红”“一张”,用诗意化的语言,变复杂为浅显,使人们特别是那些未曾离乡背井,游走天涯的人们对“乡愁”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感受。
这首诗的四节都是要表达乡愁之情,但从意象的寄予上并不是一样的,有所侧重,有所变化。应该说,意象由长江转向居家之物海棠,再到白雪、腊梅,其情也由宏大悲壮转向了细腻缠绵,而由此产生的朗读也就自然由高昂壮烈转向低沉悠长。
郑老师在上课时,指导了第一节,我觉得缺少厚度,也许正由于此,学生仅是模仿了第一节的读赏,而后面的赏析就缺少深度了。
一瓢水,让乡愁具体化。由水到酒,又使乡愁味觉化,最后又到醉酒,更使乡愁情感化。要知道博大的长江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现在仅要一瓢就让人大醉,其情之浓,其意之切,有力地体现了乡愁对人情感折磨得厉害!形象化的意象,让学生自然地理解了“串串”海棠,只要“一张”,漫天飞雪只要“一片”,丛丛腊梅也只要“一朵”,就会有“烧痛”之感,“等待”之熬,“芳香”之浓。数量上只要“一”,效果上就是“痛、等、芳”,一下子让乡愁的浓、烈、深变得形象具体可感,意象的魅力一下子也便击中了你,进而让你感受到诗中意象的内涵——长江的“博大”,海棠的“浓烈”,雪花的“稠密”,腊梅的“悠香”。
也正是这些意象的变化,我们的朗读也就要随之而变,如果说第一节长江之意象,需要我们豪放中更多的容纳悲壮,那么后面的海棠到雪花、腊梅,就由悲壮转到了深沉、缠绵、悠长,朗读对读者的感染也就由撞击转化到了彻骨入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