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025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单元整体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明确小学语文素养目标
1.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通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喜欢上语文课,喜欢学祖国的语言文字,特别是引发学生对"读”和"写”的兴趣,喜欢阅读和写作。
2.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特别是促进学生对”读”和”写”的习惯养成。比如:自觉、主动的预习习惯;勤思善问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眼到、手到、心到”认真读书的习惯;坚持写日记的习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有益于终生发展。
3.出色的汉字书写能力
尽管计算机、手机普遍应用,文字输入比人手书写有其便利性,但是书写仍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语文学习要使学生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部分学生能写笔字,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法,即书写的法度。书法能修炼心性提升审美;西汉文学家扬雄曾写道”书,心画也”。道出了笔迹与心理的关系即一个人的字迹是其心理状态的体现,所以才有了“字如其人”之说。
二、构建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模块
1.单元导学
目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停留在”小语文”教学层面,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大局观一眼里只有某篇文章,而缺乏对本单元、整本书的规划,视野太过局限。这样有局限的语文观,不利于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应该立足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学习、人生发展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树立"大语文观”一整体着眼,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大语文观”首先体现在导学课的设立及任务的落实上。我们设置专门的单元导学课,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语文教学不统整、碎片化的问题,使教师有大局观,使学生做"有准备的学习”。
主要任务是:(1)明确这一单元的学习任务;(2)粗略的浏览这一单元学习的课文,画出生字、生词,重点学习的文章标出重点段落;(3)布置课外阅读的推荐篇目或书目,对学生集中阅读的书目进行推荐;(4)布置单元主题活动,比如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主题为春天,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在校园里哪里可以找到春天?在什么地方还能找到春天?(5)安排学生课前五分钟演讲,明确主题、要求,演讲的主题即为每一单元的主题;(6)布置演讲和习作的课题或话题;(7)布置本单元经典诵读的内容激励学生提前完成,熟练完成;(8)明确单元考评要求,如:生字、生词、背诵、读课文、单元试卷。
这样的导学课的设立,不仅让教师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还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什么,怎样学。虽然导学课占据了1一2课时的时间,但是这样比直接教授新课效果更好。
2.阅读教学
无论人教版教材还是统编版教材,每单元都有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课文,每一篇文章都经过编者深思熟虑体现着多个层面的深远考量,选入教材均有其必然性。因此,对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把它们作为经典课文进行阅读。阅读教学中,学习的起点应该是读书,以读促学,读书理应是语文学习的最重要的方式。其次才是理解、拓展、迁移运用等学习任务,以学促悟,以悟促行。
(1)推行递进读书法。
为推进读的扎实有效,并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我们推行“四步层级递进读书法”,即“读准、读熟、读懂、读好”。
一是读准。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错读。这需要长期的训练,学生须能读好课文才能讲解。现在很多教师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最基本的读课文的能力还达不到读准这一层次,教师就开讲了,所以就造成学生阅词能力没有训练到位。虽然教师一遍一遍地教,但是学生的基本功没有打好,想再进一层次,只能是拔苗助长、沙地建楼。
二是读熟。“不熟读课文不开讲”,直到学生把课文已经读得滚瓜烂熟才能开始新课的教学。虽然教学过程中,关于读的训练还要多次进行,还要以理解促进读的水平提高,但是我们仍然把读熟课文作为开讲的必要条件来进行强化,”熟能生巧”,就是为了夯实读熟这个目标。那如何评判学生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呢?第一杉准是不求甚解,在前面准的基础上读得够快;第二个标准是学生不看书能够把这篇文章的大体意思复述出来。
三是读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书中促进自悟自得,达成理解。为此,我们特别关注各年级段的理解目标,比如概括能力、信息采集能力的训练,事物之间的关系、句子深刻含义、事情的叙述顺序等要求。四是读好。带着理解读课文,读出对课文的理解。要读出自己的感受,低年级侧重模拟情景让学生尝试带着语气读,高年侧重发挥想象,让学生带着感受、感情读。不要求统一,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2)增强阅读教学的“四个意识”:
一是“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作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二是“自主意识”。语文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主学习得来的。
三是"方法意识”。"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教师要勤指导学生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并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训练意识”。既然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自主学习得来的,那么课堂中强化训练就理所当然。
结论
综上所述,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发挥出单元教学的作用,教师就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以教材为核心的同时,利用良好的课堂设计出一些高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玉凤.小学语文教学之“单元教学”研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2(12):29.
[2]馬波.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的求同存异——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教学举隅[J].小学教学研究,2012(32):35-36.
[3]刘小丽.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教学之“精加略”尝试——以《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两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6):57-59.
[4]郭爱香.例谈单元主题备课中的“三备”与“三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1(34):4-6.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025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单元整体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明确小学语文素养目标
1.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通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喜欢上语文课,喜欢学祖国的语言文字,特别是引发学生对"读”和"写”的兴趣,喜欢阅读和写作。
2.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特别是促进学生对”读”和”写”的习惯养成。比如:自觉、主动的预习习惯;勤思善问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眼到、手到、心到”认真读书的习惯;坚持写日记的习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有益于终生发展。
3.出色的汉字书写能力
尽管计算机、手机普遍应用,文字输入比人手书写有其便利性,但是书写仍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语文学习要使学生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部分学生能写笔字,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法,即书写的法度。书法能修炼心性提升审美;西汉文学家扬雄曾写道”书,心画也”。道出了笔迹与心理的关系即一个人的字迹是其心理状态的体现,所以才有了“字如其人”之说。
二、构建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模块
1.单元导学
目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停留在”小语文”教学层面,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大局观一眼里只有某篇文章,而缺乏对本单元、整本书的规划,视野太过局限。这样有局限的语文观,不利于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应该立足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学习、人生发展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树立"大语文观”一整体着眼,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大语文观”首先体现在导学课的设立及任务的落实上。我们设置专门的单元导学课,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语文教学不统整、碎片化的问题,使教师有大局观,使学生做"有准备的学习”。
主要任务是:(1)明确这一单元的学习任务;(2)粗略的浏览这一单元学习的课文,画出生字、生词,重点学习的文章标出重点段落;(3)布置课外阅读的推荐篇目或书目,对学生集中阅读的书目进行推荐;(4)布置单元主题活动,比如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主题为春天,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在校园里哪里可以找到春天?在什么地方还能找到春天?(5)安排学生课前五分钟演讲,明确主题、要求,演讲的主题即为每一单元的主题;(6)布置演讲和习作的课题或话题;(7)布置本单元经典诵读的内容激励学生提前完成,熟练完成;(8)明确单元考评要求,如:生字、生词、背诵、读课文、单元试卷。
这样的导学课的设立,不仅让教师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还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什么,怎样学。虽然导学课占据了1一2课时的时间,但是这样比直接教授新课效果更好。
2.阅读教学
无论人教版教材还是统编版教材,每单元都有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课文,每一篇文章都经过编者深思熟虑体现着多个层面的深远考量,选入教材均有其必然性。因此,对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把它们作为经典课文进行阅读。阅读教学中,学习的起点应该是读书,以读促学,读书理应是语文学习的最重要的方式。其次才是理解、拓展、迁移运用等学习任务,以学促悟,以悟促行。
(1)推行递进读书法。
为推进读的扎实有效,并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我们推行“四步层级递进读书法”,即“读准、读熟、读懂、读好”。
一是读准。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错读。这需要长期的训练,学生须能读好课文才能讲解。现在很多教师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最基本的读课文的能力还达不到读准这一层次,教师就开讲了,所以就造成学生阅词能力没有训练到位。虽然教师一遍一遍地教,但是学生的基本功没有打好,想再进一层次,只能是拔苗助长、沙地建楼。
二是读熟。“不熟读课文不开讲”,直到学生把课文已经读得滚瓜烂熟才能开始新课的教学。虽然教学过程中,关于读的训练还要多次进行,还要以理解促进读的水平提高,但是我们仍然把读熟课文作为开讲的必要条件来进行强化,”熟能生巧”,就是为了夯实读熟这个目标。那如何评判学生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呢?第一杉准是不求甚解,在前面准的基础上读得够快;第二个标准是学生不看书能够把这篇文章的大体意思复述出来。
三是读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书中促进自悟自得,达成理解。为此,我们特别关注各年级段的理解目标,比如概括能力、信息采集能力的训练,事物之间的关系、句子深刻含义、事情的叙述顺序等要求。四是读好。带着理解读课文,读出对课文的理解。要读出自己的感受,低年级侧重模拟情景让学生尝试带着语气读,高年侧重发挥想象,让学生带着感受、感情读。不要求统一,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2)增强阅读教学的“四个意识”:
一是“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作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二是“自主意识”。语文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主学习得来的。
三是"方法意识”。"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教师要勤指导学生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并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训练意识”。既然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自主学习得来的,那么课堂中强化训练就理所当然。
结论
综上所述,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发挥出单元教学的作用,教师就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以教材为核心的同时,利用良好的课堂设计出一些高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玉凤.小学语文教学之“单元教学”研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2(12):29.
[2]馬波.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的求同存异——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教学举隅[J].小学教学研究,2012(32):35-36.
[3]刘小丽.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教学之“精加略”尝试——以《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两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6):57-59.
[4]郭爱香.例谈单元主题备课中的“三备”与“三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1(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