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本地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出现的教学理念滞后问题,从三方面阐述了更新英语教学理念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根本。
[关键词]教育;教学过程;英语
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改革,更新观念是根本,它决定着新教材改革的方向,关系着改革的成败。需要更新的观念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有教材观、教师观、评价观等。
一、树立新的教材观,转变对课程功能的认识,做课程的开发者
新课程启动的同时,英语又换了教材,许多英语教师都反映教材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法出新,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极可能完不成教学内容。这是因为过去在我国实施单一的课程和单一的教材的时期,不少外语教师把“统编教材”当成“圣经”,不敢增删,盲目遵循其规定的教法,不敢越雷池一步。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中,教师教材观的转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因为我们知道:哪怕由最新理念指导编写的教材,如果由理念陈旧的教师来上,很少会体现这种新的理念。教材的更新会使我们一时难以适应,但是我们应认识到: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师不应该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对教材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
首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正如《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言,对教材要进行适当的、有科学性的补充和删减,或者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或是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正如新教材的编者龚亚夫先生所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部教;教的并不要求全教会;会的并不要求全部考”。
其次,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以话题为主线,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话题进行教学资源的积累,甚至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学生生活经历调查资料的积累,并进行加工,从而为更高效地使用教材打下良好基础。
再次,以教材为载体,加强各学科整合。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的性质。目前,新版的人教版英语教材已突破了日常交际活动的范畴,渗透着其他学科,如思想品德、社会、自然、体育、音乐、医学、历史、地理、人口教育、环境保护、法制教育、信息技术、航天技术、天文气象等。具有学科融合特点的教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面向社会、了解世界、增强国际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在与其它学科教师讨论后,再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二、树立新的教师观,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现教师的专业化
1 教师由昔日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因而,在学校教学中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然而,新课程提倡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观,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教师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让孩子自己走”。
2 教师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体系的建构者
在原有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环境下,教师的功能往往被局限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所修筑的围城里,教师只会“照本宣科”。然而,新课程已经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它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每一位师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解读,使给定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以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我们要努力营造“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我们的课程建设要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因此,新课程体系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成为教育资源的开发者,教学过程不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和建构过程。三、树立新的评价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课程、教学和评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随着课程观和教学观的转变,也必然要求建立相应的新的评价观。当前我国的英语课程评价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有:评价目标过于关注学生的语言水平,而忽视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试法,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阻碍着英语教学整体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树立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英语教学评价理念。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并体现个体的差异,充分确立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引导和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努力培养他们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的能力。除了教师和学生本人外,评价的主体还可以包括家长和同学。
其次,要树立评价的发展观,即评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地发展,而不是在学生中进行评比和选拔。然后,评价是与教学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應该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的每一个环节,而不是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时才需要完成的某种任务。因此,要树立评价的整体观,重视教学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同时也不忽视着重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最后,教师要注意运用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教师不应该随便公布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而要在双方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因为无论评价多么科学,多么具有信度和效度,也只有通过学生本人的正确认识和努力改进才能起作用,所以使他们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和建议,从而建立对自身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评价的最大效益。正是基于解决现实中的弊端和对上述这些评价理念的考虑,《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建立能激励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要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等建议。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抛弃落后的、陈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的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障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教育;教学过程;英语
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改革,更新观念是根本,它决定着新教材改革的方向,关系着改革的成败。需要更新的观念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有教材观、教师观、评价观等。
一、树立新的教材观,转变对课程功能的认识,做课程的开发者
新课程启动的同时,英语又换了教材,许多英语教师都反映教材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法出新,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极可能完不成教学内容。这是因为过去在我国实施单一的课程和单一的教材的时期,不少外语教师把“统编教材”当成“圣经”,不敢增删,盲目遵循其规定的教法,不敢越雷池一步。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中,教师教材观的转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因为我们知道:哪怕由最新理念指导编写的教材,如果由理念陈旧的教师来上,很少会体现这种新的理念。教材的更新会使我们一时难以适应,但是我们应认识到: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师不应该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对教材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
首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正如《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言,对教材要进行适当的、有科学性的补充和删减,或者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或是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正如新教材的编者龚亚夫先生所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部教;教的并不要求全教会;会的并不要求全部考”。
其次,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以话题为主线,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话题进行教学资源的积累,甚至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学生生活经历调查资料的积累,并进行加工,从而为更高效地使用教材打下良好基础。
再次,以教材为载体,加强各学科整合。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的性质。目前,新版的人教版英语教材已突破了日常交际活动的范畴,渗透着其他学科,如思想品德、社会、自然、体育、音乐、医学、历史、地理、人口教育、环境保护、法制教育、信息技术、航天技术、天文气象等。具有学科融合特点的教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面向社会、了解世界、增强国际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在与其它学科教师讨论后,再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二、树立新的教师观,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现教师的专业化
1 教师由昔日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因而,在学校教学中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然而,新课程提倡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观,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教师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让孩子自己走”。
2 教师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体系的建构者
在原有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环境下,教师的功能往往被局限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所修筑的围城里,教师只会“照本宣科”。然而,新课程已经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它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每一位师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解读,使给定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以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我们要努力营造“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我们的课程建设要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因此,新课程体系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成为教育资源的开发者,教学过程不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和建构过程。三、树立新的评价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课程、教学和评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随着课程观和教学观的转变,也必然要求建立相应的新的评价观。当前我国的英语课程评价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有:评价目标过于关注学生的语言水平,而忽视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试法,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阻碍着英语教学整体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树立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英语教学评价理念。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并体现个体的差异,充分确立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引导和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努力培养他们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的能力。除了教师和学生本人外,评价的主体还可以包括家长和同学。
其次,要树立评价的发展观,即评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地发展,而不是在学生中进行评比和选拔。然后,评价是与教学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應该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的每一个环节,而不是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时才需要完成的某种任务。因此,要树立评价的整体观,重视教学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同时也不忽视着重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最后,教师要注意运用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教师不应该随便公布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而要在双方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因为无论评价多么科学,多么具有信度和效度,也只有通过学生本人的正确认识和努力改进才能起作用,所以使他们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和建议,从而建立对自身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评价的最大效益。正是基于解决现实中的弊端和对上述这些评价理念的考虑,《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建立能激励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要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等建议。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抛弃落后的、陈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的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障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