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一个更广空间的开始,是幼儿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准确了解和把握幼儿的心理对于减轻幼儿入园焦虑,缩短入园适应时间,做好幼儿入园的顺利过渡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形式,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入园幼儿;焦虑;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对策
幼儿入园时的焦虑表现是幼儿来到新环境的正常反应,随着幼儿对新环境的熟悉和适应,幼儿的焦虑情绪就会逐渐消失。为了有效解决幼儿入园的焦虑问题,以下就幼儿入园焦虑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形式
幼儿入园焦虑表现出的哭闹总会让家长们坐立不安,心神不宁,产生各种担心,家长的这种焦虑心情反过来又会影响幼儿的情绪,使幼儿哭闹得更凶。三岁左右的孩子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离开自己所依恋的亲人,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陌生的、惧怕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心理学上称为“分离焦虑”。新入园的孩子情绪很不稳定,常常表现为哭闹、大喊大叫、拒食、拒睡、默默无语等,有的孩子还会因为老师把他带进活动室、离开亲人而用踢、打、咬的方式发泄,这些表现就是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1.缺乏在新环境中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安全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幼儿在入园前已经明确地建立起了对自己父母、亲人的信任,对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则是完全陌生的。对幼儿来说,幼儿园里的人和周围的环境充满不确定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必然要求回到熟悉的可信任的父母身边,表现为一种逃离行为和对自己的及熟悉的物品的依赖。
2.更多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约束
幼儿园是集体生活环境,三个老师需要面对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这样的幼儿,又必须按照幼儿园的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幼儿集体的活动,每项活动都有具体的要求。在完成这些要求中,幼儿必然受到各种限制。即使老师尽可能地满足单个幼儿的要求,与其在家中的自由相比仍是束缚众多,难以很快适应。再加上某些幼儿在家里养成的固执、任性、打人、要挟等不良行为习惯,在集体生活中必然要受到更多的限制。
3.家长焦虑的情绪和行为强化了幼儿对新环境的不信任,给予了孩子消极影响
针对幼儿入园,作为家长对孩子在园情况有些担心,害怕老师照顾不周、害怕孩子哭闹影响身体健康、担心孩子无法适应都是正常的心理,老师会用热情的服务、耐心的照顾陪伴、及时的介绍幼儿在园情况、具体指导家长如何配合等赢得家长的信任、消除家长的担心。但仍有部分家长把孩子入园看成天大的事,比孩子还焦虑。背后哭泣、送完孩子不马上离开、提前接孩子回家,不坚持来园,不能给老师充足的时间与幼儿建立亲近关系。幼儿会觉得幼儿园是可去可不去的,哭闹可以让家长早来接,哭闹是正常的。
三、幼儿入园焦虑的对策分析
1.尽快建立幼儿与老师的依恋关系
幼儿入园适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幼儿与老师建立信任依恋关系的过程。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照顾幼儿的生活,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幼儿离开家长的无助感就会消失。幼儿有了新的依靠,他的情绪就会慢慢稳定下来。班里一名叫小崔的幼儿来园时总是大声地哭要走,我们不断地安慰劝阻,想尽各种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带他到园里参观、和老师一起开会、给他看动画、领他玩玩具;生活上更是悉心地照顧,喂饭、随时把尿、教会拿杯子喝水、陪伴睡觉、穿鞋等,直到该幼儿连续三天大便在裤子里,老师都是耐心地帮他擦洗,并换上干爽的裤子后,他就再也没有哭闹过,一直穿在身上的纸尿裤也脱掉了。可见,生活上的照顾和心理上的理解,最能拉近与幼儿的心理距离,建立起幼儿与老师的亲近信任关系,新的关系建立起来,幼儿的入园焦虑就会大大消除。
2.让幼儿感受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建立幼儿新的秩序感
两岁左右的幼儿对秩序感有着特殊的需求。让他们亲身感受、熟悉了在幼儿园的生活,了解每个环节都做什么。知道了这个环节做什么,就能推测出下一环节做什么。幼儿园生活对幼儿来说不再是未知的、不可控制的,就可以逐渐消除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
3.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幼儿刚刚离开家庭去适应一个崭新的环境,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家长对幼儿的引导方向是否正确、家长的坚持性如何、家长是否有对孩子的过度关注行为(趴窗户、门;提前来接;中间探望等)。老师可以首先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流程及作息时间安排、入园需要准备的物品和需要练习的生活技能,并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生活,鼓励幼儿勇于走向幼儿园,开始新的生活。其次,要引导家长对幼儿入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够正确对待并给予积极引导。如有的幼儿在园里不吃饭、不喝水,家长可引导幼儿说:“幼儿园像家里一样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第三,对于有过度关注行为的家长,老师也应个别对待。一方面让他知道这样做对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可能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给予这些孩子特殊的关心,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孩子及所有孩子的细心照料。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的协同引导、正确对待。对待方式不同,幼儿的适应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需要了解幼儿的真正心理需求,并且亲近引导他们,从而及时消除他们的焦虑,此外家园合作也是尽快消除幼儿入园焦虑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管琳.国内学前儿童入园焦虑研究述评[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
[2]魏中杰.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1).
◆关键词:入园幼儿;焦虑;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对策
幼儿入园时的焦虑表现是幼儿来到新环境的正常反应,随着幼儿对新环境的熟悉和适应,幼儿的焦虑情绪就会逐渐消失。为了有效解决幼儿入园的焦虑问题,以下就幼儿入园焦虑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形式
幼儿入园焦虑表现出的哭闹总会让家长们坐立不安,心神不宁,产生各种担心,家长的这种焦虑心情反过来又会影响幼儿的情绪,使幼儿哭闹得更凶。三岁左右的孩子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离开自己所依恋的亲人,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陌生的、惧怕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心理学上称为“分离焦虑”。新入园的孩子情绪很不稳定,常常表现为哭闹、大喊大叫、拒食、拒睡、默默无语等,有的孩子还会因为老师把他带进活动室、离开亲人而用踢、打、咬的方式发泄,这些表现就是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1.缺乏在新环境中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安全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幼儿在入园前已经明确地建立起了对自己父母、亲人的信任,对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则是完全陌生的。对幼儿来说,幼儿园里的人和周围的环境充满不确定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必然要求回到熟悉的可信任的父母身边,表现为一种逃离行为和对自己的及熟悉的物品的依赖。
2.更多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约束
幼儿园是集体生活环境,三个老师需要面对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这样的幼儿,又必须按照幼儿园的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幼儿集体的活动,每项活动都有具体的要求。在完成这些要求中,幼儿必然受到各种限制。即使老师尽可能地满足单个幼儿的要求,与其在家中的自由相比仍是束缚众多,难以很快适应。再加上某些幼儿在家里养成的固执、任性、打人、要挟等不良行为习惯,在集体生活中必然要受到更多的限制。
3.家长焦虑的情绪和行为强化了幼儿对新环境的不信任,给予了孩子消极影响
针对幼儿入园,作为家长对孩子在园情况有些担心,害怕老师照顾不周、害怕孩子哭闹影响身体健康、担心孩子无法适应都是正常的心理,老师会用热情的服务、耐心的照顾陪伴、及时的介绍幼儿在园情况、具体指导家长如何配合等赢得家长的信任、消除家长的担心。但仍有部分家长把孩子入园看成天大的事,比孩子还焦虑。背后哭泣、送完孩子不马上离开、提前接孩子回家,不坚持来园,不能给老师充足的时间与幼儿建立亲近关系。幼儿会觉得幼儿园是可去可不去的,哭闹可以让家长早来接,哭闹是正常的。
三、幼儿入园焦虑的对策分析
1.尽快建立幼儿与老师的依恋关系
幼儿入园适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幼儿与老师建立信任依恋关系的过程。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照顾幼儿的生活,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幼儿离开家长的无助感就会消失。幼儿有了新的依靠,他的情绪就会慢慢稳定下来。班里一名叫小崔的幼儿来园时总是大声地哭要走,我们不断地安慰劝阻,想尽各种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带他到园里参观、和老师一起开会、给他看动画、领他玩玩具;生活上更是悉心地照顧,喂饭、随时把尿、教会拿杯子喝水、陪伴睡觉、穿鞋等,直到该幼儿连续三天大便在裤子里,老师都是耐心地帮他擦洗,并换上干爽的裤子后,他就再也没有哭闹过,一直穿在身上的纸尿裤也脱掉了。可见,生活上的照顾和心理上的理解,最能拉近与幼儿的心理距离,建立起幼儿与老师的亲近信任关系,新的关系建立起来,幼儿的入园焦虑就会大大消除。
2.让幼儿感受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建立幼儿新的秩序感
两岁左右的幼儿对秩序感有着特殊的需求。让他们亲身感受、熟悉了在幼儿园的生活,了解每个环节都做什么。知道了这个环节做什么,就能推测出下一环节做什么。幼儿园生活对幼儿来说不再是未知的、不可控制的,就可以逐渐消除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
3.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幼儿刚刚离开家庭去适应一个崭新的环境,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家长对幼儿的引导方向是否正确、家长的坚持性如何、家长是否有对孩子的过度关注行为(趴窗户、门;提前来接;中间探望等)。老师可以首先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流程及作息时间安排、入园需要准备的物品和需要练习的生活技能,并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生活,鼓励幼儿勇于走向幼儿园,开始新的生活。其次,要引导家长对幼儿入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够正确对待并给予积极引导。如有的幼儿在园里不吃饭、不喝水,家长可引导幼儿说:“幼儿园像家里一样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第三,对于有过度关注行为的家长,老师也应个别对待。一方面让他知道这样做对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可能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给予这些孩子特殊的关心,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孩子及所有孩子的细心照料。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的协同引导、正确对待。对待方式不同,幼儿的适应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需要了解幼儿的真正心理需求,并且亲近引导他们,从而及时消除他们的焦虑,此外家园合作也是尽快消除幼儿入园焦虑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管琳.国内学前儿童入园焦虑研究述评[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
[2]魏中杰.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