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美育的策略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d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课堂上融入美育,在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的同时,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美术、多维度观察美术、多方面学习美术。融入美育的美术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意义重大。结合教学工作经验,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美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育融入;教学方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术的魅力在于潜移默化地吸引人们、春风化雨地温暖人们、愈久弥坚地感动人们。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艺术技巧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通过美术课程,扩大发现美的视角、增强感知美的范畴、掌握创造美的原理,无疑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塑造大有裨益。对于小学生而言,美术中的美育,应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生活美几个方面。具体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巧妙融入美育?
   一、艺术美的融入
   美术是现实生活中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在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随处可见美术的身影和具体的应用。美术的魅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和感知能力,倘若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兴趣索然,浑然不知,内心不能泛起涟漪,情绪也没有触动,味同嚼蜡一般,则艺术美的融入也就失去了意义。美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不拘一格,既可以含蓄委婉,又可以看门见山;既可以活灵活现,又可以不拘绳墨。小学生年龄小,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感知,应从具体、直观、细节处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需传授学生观察美、欣赏美的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则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此外,應引导学生将艺术美的感知转化为创造动力,加强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功学习。
   二、自然美的融入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小学美术课堂上的美育,自然美的融入不可或缺。环境是我们生活的载体,自然环境是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了解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事实上,对大自然的印象、对大自然的描写,本身就是美术学习的一大主题。现代社会,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看见的是高耸入云的大楼、川流不息的汽车,较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接触自然是人类的本性,也是美术艺术的渗透路径。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应强化自然与美术的关联,通过视频、图片等,向学生展示大自然雄壮奇绝的美,鼓励学生在课后走进自然。组织小组互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节假日和父母外出旅游的经历:有哪些地方的景色最吸引你?为什么?你是否有最想去的地方?等等。
   三、社会美的融入
   诚信、善良、助人为乐、团结互助、保护环境等良好品质,是小学生美育融入中的社会美。简而言之,社会美是社会共同认可并努力追求、建设的良好风气,是导人向善的正能量。小学生在校园内一般都能做到遵守校规班规,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但部分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表现与校园内判若两人。比如说,在校园内不乱扔垃圾,不高声喧哗,可在公园内、电影院、超市内、街道上,学生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美术之美与教育之美一体两面,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克己自律的思想意识,应由学校延伸至校外,应从有意遵守转变为习以为常。因此,我们需要在美术教学中,有计划地渗透、融合社会美,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将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情,尤其是值得借鉴、具有启发意义的小事情或者说小故事展现出来,通过美术传递社会美、学习社会美、践行社会美。
   四、生活美的融入
   社会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广阔的课堂。美术学习自然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悉心的教导,但与此同时,美术学习也可以拓展至生活中,以生活的多姿多彩升华课堂上的美术学习。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生活、观察社区、观察校园,观察身边的一切人、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生活美的融入更多需要“感同身受”,发自内心。因此,我们应适当增加美术课程的实践比例,组织学生在课后多实践,如帮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家庭劳动中获得快乐,并以绘画的形式加以表达。照顾小动物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按小动物的外在特征制作泥塑作品,融入生活美,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结语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应重视美育的融入。在教学中,我们应多与学生交流互动,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多元教学法,灵活多变地融入美育。
   参考文献:
   [1]张帆.浅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J].新课程导学,2018(34).
   [2]顾丽娟.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散文百家,2018(5).
   [3]刘荣.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研究[J].情感读本,2020(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短跑是一项基础运动,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有着诸多帮助。早期在进行训练时,一些教师单纯注重方法应用,而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力量训练,导致训练质量没有达到预期,限制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此,教师就要转变态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开展力量训练。主要阐述了提升学生短跑力量的意义,并对具体方法发表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教学;短跑运动;力量训练   当前在进行体育
摘 要:现在的小学学校中,几乎每个教室都配备多媒体设备,多媒体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制作的PPT,为数学这门既需要画图又有些抽象的学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且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重点对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
摘 要:近年来,多媒体的运用在教育教学中越发普遍,相关技术和设备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将多媒体与教学活动整合,一体化构建,有助于推动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立足于此,从教学导入、知识讲解、学生实践等角度着手,分析了多媒体的具体运用,希望能够给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多媒体包含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媒介载体,能够在很多场景下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价值
英语是小学阶段比较特殊的一门科目,从其教学目的可知该学科必然应用到多媒体技术。课程改革深化推进背景下,教育难度加大,加之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很多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然而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交互白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接下来本文
期刊
摘 要:通过研究和分析学校的支持情况,希望小学体育教师能更加积极地教授体育课程,并在体育锻炼中将学生置于核心地位,以改善學生身体健康与提升体育能力为教学宗旨,KDL体育与健康课程旨在改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改善我国体育,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KDL体育与健康课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法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在小学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体育课教学都是围绕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或谈论运动规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之后,语文教学呈现出多种阅读教学模式,其中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很多教师的关注。通过对单元主题阅读的内涵以及实施意义进行分析,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单元主题阅读模式的具体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模式   单元主题阅读,主要是将教材中的每个单元当作一个系统,如果将单元主题比作一根藤,课文内容就是藤上的瓜,用藤串瓜
摘 要:根据现在的小学体育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體质,接受体育也不能搞“一刀切”,分层实施教学活动是基本形式。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运动找回了自信,特别在球类运动中,不仅展现了高效性的教学质量,同时还呈现了学生积极向上的表现。   关键词:小学;篮球课;运用;分层教学   在球类运动项目中,篮球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项,作为世界性的球类运动,可谓是家喻户晓。现如今,世
摘 要:在小学时期,英语属于必修科目,肩负着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促使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学习水平不断提高。旨在对小学英语学科阅读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   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消除学生对英语阅读以及英语学习的畏难心理,有效强化学生的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不能理解数学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能否把注意力牢牢集中在课堂之上,这也是所有数学教师在教学之中都要注意的问题。小学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各种方法的利用让学生能够增强课堂注意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其中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就是一种很有效果和意义的方法。从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和意義出发,对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微视频在小学课堂中开始被广泛运用。劳动与技术是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微视频具有很多优点,并且颇适于劳动技术教学,因此以微视频的方式开展小学劳动技术教学的探究十分有意义。   关键词:微视频;小学;劳动技术;开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现代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运用是当今时代教学的必要手段。劳动与技术课是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