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课堂上融入美育,在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的同时,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美术、多维度观察美术、多方面学习美术。融入美育的美术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意义重大。结合教学工作经验,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美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育融入;教学方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术的魅力在于潜移默化地吸引人们、春风化雨地温暖人们、愈久弥坚地感动人们。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艺术技巧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通过美术课程,扩大发现美的视角、增强感知美的范畴、掌握创造美的原理,无疑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塑造大有裨益。对于小学生而言,美术中的美育,应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生活美几个方面。具体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巧妙融入美育?
一、艺术美的融入
美术是现实生活中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在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随处可见美术的身影和具体的应用。美术的魅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和感知能力,倘若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兴趣索然,浑然不知,内心不能泛起涟漪,情绪也没有触动,味同嚼蜡一般,则艺术美的融入也就失去了意义。美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不拘一格,既可以含蓄委婉,又可以看门见山;既可以活灵活现,又可以不拘绳墨。小学生年龄小,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感知,应从具体、直观、细节处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需传授学生观察美、欣赏美的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则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此外,應引导学生将艺术美的感知转化为创造动力,加强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功学习。
二、自然美的融入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小学美术课堂上的美育,自然美的融入不可或缺。环境是我们生活的载体,自然环境是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了解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事实上,对大自然的印象、对大自然的描写,本身就是美术学习的一大主题。现代社会,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看见的是高耸入云的大楼、川流不息的汽车,较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接触自然是人类的本性,也是美术艺术的渗透路径。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应强化自然与美术的关联,通过视频、图片等,向学生展示大自然雄壮奇绝的美,鼓励学生在课后走进自然。组织小组互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节假日和父母外出旅游的经历:有哪些地方的景色最吸引你?为什么?你是否有最想去的地方?等等。
三、社会美的融入
诚信、善良、助人为乐、团结互助、保护环境等良好品质,是小学生美育融入中的社会美。简而言之,社会美是社会共同认可并努力追求、建设的良好风气,是导人向善的正能量。小学生在校园内一般都能做到遵守校规班规,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但部分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表现与校园内判若两人。比如说,在校园内不乱扔垃圾,不高声喧哗,可在公园内、电影院、超市内、街道上,学生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美术之美与教育之美一体两面,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克己自律的思想意识,应由学校延伸至校外,应从有意遵守转变为习以为常。因此,我们需要在美术教学中,有计划地渗透、融合社会美,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将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情,尤其是值得借鉴、具有启发意义的小事情或者说小故事展现出来,通过美术传递社会美、学习社会美、践行社会美。
四、生活美的融入
社会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广阔的课堂。美术学习自然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悉心的教导,但与此同时,美术学习也可以拓展至生活中,以生活的多姿多彩升华课堂上的美术学习。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生活、观察社区、观察校园,观察身边的一切人、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生活美的融入更多需要“感同身受”,发自内心。因此,我们应适当增加美术课程的实践比例,组织学生在课后多实践,如帮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家庭劳动中获得快乐,并以绘画的形式加以表达。照顾小动物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按小动物的外在特征制作泥塑作品,融入生活美,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结语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应重视美育的融入。在教学中,我们应多与学生交流互动,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多元教学法,灵活多变地融入美育。
参考文献:
[1]张帆.浅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J].新课程导学,2018(34).
[2]顾丽娟.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散文百家,2018(5).
[3]刘荣.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研究[J].情感读本,2020(6).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育融入;教学方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术的魅力在于潜移默化地吸引人们、春风化雨地温暖人们、愈久弥坚地感动人们。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艺术技巧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通过美术课程,扩大发现美的视角、增强感知美的范畴、掌握创造美的原理,无疑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塑造大有裨益。对于小学生而言,美术中的美育,应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生活美几个方面。具体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巧妙融入美育?
一、艺术美的融入
美术是现实生活中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在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随处可见美术的身影和具体的应用。美术的魅力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和感知能力,倘若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兴趣索然,浑然不知,内心不能泛起涟漪,情绪也没有触动,味同嚼蜡一般,则艺术美的融入也就失去了意义。美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不拘一格,既可以含蓄委婉,又可以看门见山;既可以活灵活现,又可以不拘绳墨。小学生年龄小,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感知,应从具体、直观、细节处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需传授学生观察美、欣赏美的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则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此外,應引导学生将艺术美的感知转化为创造动力,加强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功学习。
二、自然美的融入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小学美术课堂上的美育,自然美的融入不可或缺。环境是我们生活的载体,自然环境是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了解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事实上,对大自然的印象、对大自然的描写,本身就是美术学习的一大主题。现代社会,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看见的是高耸入云的大楼、川流不息的汽车,较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接触自然是人类的本性,也是美术艺术的渗透路径。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应强化自然与美术的关联,通过视频、图片等,向学生展示大自然雄壮奇绝的美,鼓励学生在课后走进自然。组织小组互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节假日和父母外出旅游的经历:有哪些地方的景色最吸引你?为什么?你是否有最想去的地方?等等。
三、社会美的融入
诚信、善良、助人为乐、团结互助、保护环境等良好品质,是小学生美育融入中的社会美。简而言之,社会美是社会共同认可并努力追求、建设的良好风气,是导人向善的正能量。小学生在校园内一般都能做到遵守校规班规,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但部分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表现与校园内判若两人。比如说,在校园内不乱扔垃圾,不高声喧哗,可在公园内、电影院、超市内、街道上,学生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美术之美与教育之美一体两面,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克己自律的思想意识,应由学校延伸至校外,应从有意遵守转变为习以为常。因此,我们需要在美术教学中,有计划地渗透、融合社会美,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将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情,尤其是值得借鉴、具有启发意义的小事情或者说小故事展现出来,通过美术传递社会美、学习社会美、践行社会美。
四、生活美的融入
社会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广阔的课堂。美术学习自然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悉心的教导,但与此同时,美术学习也可以拓展至生活中,以生活的多姿多彩升华课堂上的美术学习。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生活、观察社区、观察校园,观察身边的一切人、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生活美的融入更多需要“感同身受”,发自内心。因此,我们应适当增加美术课程的实践比例,组织学生在课后多实践,如帮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家庭劳动中获得快乐,并以绘画的形式加以表达。照顾小动物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按小动物的外在特征制作泥塑作品,融入生活美,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结语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应重视美育的融入。在教学中,我们应多与学生交流互动,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多元教学法,灵活多变地融入美育。
参考文献:
[1]张帆.浅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J].新课程导学,2018(34).
[2]顾丽娟.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散文百家,2018(5).
[3]刘荣.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研究[J].情感读本,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