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用题是连接抽象数学与具体生活的一座桥梁。通过解答应用题能够切实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用题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种重要课型。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一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习林林总总的数学知识离不开形形色色的实际生活。应用题犹如一座连通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桥梁。通过让学生学习应用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找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指明方向。
一、 研读细节,梳理关系,为准确列式做准备
理清数量关系,准确列出算式是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而是若隐若现地蕴含在应用题题目之中的。因此,学生要想准确无误地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必须要研读应用题题目细节,深入透彻地理解应用题题目的深层次内涵,将蕴含在应用题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完整无缺地挖掘出来。在理清了数学应用题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之后,学生就可以灵活自如地运用相关数学知识列出数学算式了。
例题1: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耗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要想求出“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必须先要求出蔬菜的总量。根据“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耗完这批蔬菜”这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蔬菜的总量。根据“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一已知条件,可以求出现在每天蔬菜的消费量。用蔬菜的总量除以现在蔬菜的消费量就可以计算出“现在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通过研读应用题题目中的文本细节,完整无缺地梳理出了应用题题目的数量关系。立足应用题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结合相关数学知识,学生就能够准确无误地列出应用题的算式。
二、 一丝不苟,精准计算,为准确求解清障碍
数学运算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解答数学应用题题目的时候,即使数量关系理得再清楚、数学算式列得再准确,如果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计算错误,一切都会成为徒劳。
围绕算式,一丝不苟地进行精准计算是解答数学应用题题目的关键环节,万万不可小觑。事实上,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计算始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因此,为了提升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必须要夯实他们的计算基础。只有夯实了小学生的计算基础,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才能为准确解答数学应用题清除现实的障碍。
再以“例题1”为例,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列出了算式并进行了精确的计算。某学生的计算过程如下:(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50×30=1500(千克);(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1500÷(50 10)=25(天);列成综合算式50×30÷(50 10)=1500÷60=25(天);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此外,为了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笔者会围绕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情,采取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坚持不懈地在每一节数学课上强化学生的口算训练。
在教师的步步引领下,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良好数学运算能力的支撑下,小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题目的时候就能够一丝不苟地精准计算了。
三、 细心验算,数学建模,为准确解题做保障
数学建模能力是学生需要发展的一种核心素养。数学建模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一种能力。数学建模,简单来讲,就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以此来建立数学模型的全过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小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为了降低小学生出现错误的几率,教师要想方设法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后期检验,即验算。而验算过程恰恰又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过程。
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引学生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细心验算,借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为准确解答数学应用题做保障。
仍然以“例题1”为例,在笔者的点拨下,学生对自己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某学生的检验过程如下:蔬菜总量是1500千克,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那么,按照原计划可以吃多少天呢?1500÷50=30(天)。通过检验,可以发现检验结果与原题相符,原题中提到“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1500千克蔬菜,现在可以吃25天,一天吃多少千克呢?1500÷25=60(千克),60-50=10(千克),现在正好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又正好与原题中“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个已知条件相符。
在教师的层层点拨下,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对应用题的解答过程及答案进行了检验,为准确解答应用题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也得到了逐步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抓住應用题题目中的文本细节,透彻理解应用题题目深层内涵,完整无缺地理出应用题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准确无误地列出应用题的数学算式,为准确解答应用题奠定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数学运算能力,围绕应用题算式,展开一丝不苟地精确计算,为准确解答应用题扫清障碍;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数学建模能力,立足数学应用题答案,进行认真仔细地数学验算,为准确解答应用题做好保障。
总而言之,教师要以数学应用题教学为导向,指引学生自觉主动地将林林总总的数学知识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形形色色的实际生活中去,以引领学生学以致用,架起一座连接抽象数学知识与多彩实际生活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邢耀圣.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都市家教月刊[J].2017(2):106-106.
[2]刘锦.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数学大世界旬刊[J].2017(5):98-98.
作者简介:李琴,江西省抚州市,抚州市临川区嵩湖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习林林总总的数学知识离不开形形色色的实际生活。应用题犹如一座连通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桥梁。通过让学生学习应用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找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还可以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指明方向。
一、 研读细节,梳理关系,为准确列式做准备
理清数量关系,准确列出算式是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而是若隐若现地蕴含在应用题题目之中的。因此,学生要想准确无误地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必须要研读应用题题目细节,深入透彻地理解应用题题目的深层次内涵,将蕴含在应用题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完整无缺地挖掘出来。在理清了数学应用题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之后,学生就可以灵活自如地运用相关数学知识列出数学算式了。
例题1: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耗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要想求出“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必须先要求出蔬菜的总量。根据“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耗完这批蔬菜”这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蔬菜的总量。根据“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一已知条件,可以求出现在每天蔬菜的消费量。用蔬菜的总量除以现在蔬菜的消费量就可以计算出“现在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通过研读应用题题目中的文本细节,完整无缺地梳理出了应用题题目的数量关系。立足应用题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结合相关数学知识,学生就能够准确无误地列出应用题的算式。
二、 一丝不苟,精准计算,为准确求解清障碍
数学运算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解答数学应用题题目的时候,即使数量关系理得再清楚、数学算式列得再准确,如果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计算错误,一切都会成为徒劳。
围绕算式,一丝不苟地进行精准计算是解答数学应用题题目的关键环节,万万不可小觑。事实上,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计算始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因此,为了提升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必须要夯实他们的计算基础。只有夯实了小学生的计算基础,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才能为准确解答数学应用题清除现实的障碍。
再以“例题1”为例,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列出了算式并进行了精确的计算。某学生的计算过程如下:(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50×30=1500(千克);(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1500÷(50 10)=25(天);列成综合算式50×30÷(50 10)=1500÷60=25(天);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此外,为了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笔者会围绕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情,采取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坚持不懈地在每一节数学课上强化学生的口算训练。
在教师的步步引领下,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良好数学运算能力的支撑下,小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题目的时候就能够一丝不苟地精准计算了。
三、 细心验算,数学建模,为准确解题做保障
数学建模能力是学生需要发展的一种核心素养。数学建模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一种能力。数学建模,简单来讲,就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以此来建立数学模型的全过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小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为了降低小学生出现错误的几率,教师要想方设法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后期检验,即验算。而验算过程恰恰又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过程。
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引学生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细心验算,借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为准确解答数学应用题做保障。
仍然以“例题1”为例,在笔者的点拨下,学生对自己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某学生的检验过程如下:蔬菜总量是1500千克,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那么,按照原计划可以吃多少天呢?1500÷50=30(天)。通过检验,可以发现检验结果与原题相符,原题中提到“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1500千克蔬菜,现在可以吃25天,一天吃多少千克呢?1500÷25=60(千克),60-50=10(千克),现在正好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又正好与原题中“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个已知条件相符。
在教师的层层点拨下,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对应用题的解答过程及答案进行了检验,为准确解答应用题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也得到了逐步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抓住應用题题目中的文本细节,透彻理解应用题题目深层内涵,完整无缺地理出应用题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准确无误地列出应用题的数学算式,为准确解答应用题奠定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数学运算能力,围绕应用题算式,展开一丝不苟地精确计算,为准确解答应用题扫清障碍;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数学建模能力,立足数学应用题答案,进行认真仔细地数学验算,为准确解答应用题做好保障。
总而言之,教师要以数学应用题教学为导向,指引学生自觉主动地将林林总总的数学知识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形形色色的实际生活中去,以引领学生学以致用,架起一座连接抽象数学知识与多彩实际生活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邢耀圣.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都市家教月刊[J].2017(2):106-106.
[2]刘锦.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数学大世界旬刊[J].2017(5):98-98.
作者简介:李琴,江西省抚州市,抚州市临川区嵩湖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