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态语在人们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以中日两国为例,通过对其体态语差异的分析,旨在了解双方体态语的差异,消除两国跨文化交际中因体态语而产生的误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体态语都能成为汉语教师的教具,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态语;文化内涵;中日体态语差异;对外汉语教学
体态语是“由人体发出的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一套图像性符号,包括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身体位置的变化,是人们用来传达丰富而微妙的情感信息和文化信息的交际方式,是人类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体态语,是一定文化的产物,其形成和所达到的效果常由一定的文化环境决定。通过了解一个文化的体态语行为模式,我们可以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
一、中日体态语差异分析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许多文化都有相通之处,但毕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文化的差异还是存在的,这也造成了中日体态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表情语、身姿语和手势语三方面。
(一)表情语
表情语指“脸部活动所流露出来的情绪、态度的倾向性,是最具有表力的人体语言之一。”因此所有脸部表征都属于表情语。其中最敏感的就是目光,它发出的信息可以表达出人的内心最亲切、最微妙的感情。在不同的文化中,目光语的运用和表达的内涵不同。在与人交往时,日本人总努力做到不与对方的目光相遇,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颈部,而对方的面部和双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缘。因为他们认为在谈话时,凝视较自己地位高、年纪长的人是不礼貌的,因此本能地避免长时间看对方。而中国人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对讲话者的尊重。一般说来日本人在外人面前都会按捺住自己的悲伤、痛苦和愤怒,以免给别人带来不便。笑,在日本人的观念里面,被看成是一种美德。而中国人面部表情相对比较丰富,喜欢通过皱眉、瞪眼、脸红、撅嘴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察言观色”、“看脸色行事”扎根于我们的文化之中,我们经常会通过观察别人的脸部表情,去领会别人的话语从而进行得体的日常交流。
(二)手势语
手势语是“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和形态来代替语言交流和表达思想,其非常敏感,而且很多手势语被赋予了文化内涵。”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手势不同的内涵。在让熟人过来时,中国人一般习惯手心朝下或朝上,手指反复弯曲以表示“过来”或“起来”,而“手心朝上,手指反复弯曲”这一动作,而在日本这个动作是唤狗的。将食指弯曲,在日本代表小偷,而在中国代表数字“9”;在日本,竖起大拇指这一手势的含义是丈夫、男性或者老板,而中国人认为是对某人或某事的赞赏;中国人对某些人或事不屑而产生贬低的心态时,往往伸出小拇指,在日本人眼中,小拇指代表女朋友、女性或情人;在日本,人们将两只手的食指竖起举在两只耳朵上表示生气,而在中国,这一动作表示“牛”。
(三)身姿语
身姿语主要指“人体的姿势和动作。”人的各种身姿如坐姿、点头、鞠躬,所传递出的信息都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在日本,上班和在家中的坐姿是不同的:在公司上班时都端正地坐在椅子上,而在家中他们通常保持着坐“榻榻米”的传统习惯。坐榻榻米,即把双膝并拢跪在地上,臀部压在脚跟上。轻松的坐法有“盘腿坐”和“横坐”。“盘腿坐”即把双脚交叉在前面,臀部着地,这是男性的坐法。“横坐”是双腿稍许横向一侧,身体不压住双脚,这常常是女性的坐法。而在中国对于坐姿比较随意,无论是上班还是在家都是坐在椅子上的。
鞠躬是中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的一种礼节,主要都是表达“弯身行礼,以示恭敬”的意思。在中国,鞠躬都是出现在像葬礼、婚礼、颁奖礼等比较正式的场合,像日常的见面问候大部分都被点头、握手等动作代替。而日本是一个等级观念森严的国家,对鞠躬礼要求严格,不同程度鞠躬礼的含义也不同。例如:弯腰15度左右,表示致谢;弯腰30度左右,表示歉意和诚恳;弯腰90度左右,表示忏悔、改过和谢罪。
二、中日体态语差异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了解中日体态语差异,我们更加清楚体态语在对日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日本汉语学习者学习的初级阶段,汉语教师要了解、认识中日两国的体态语差异,并对日本学生讲解中日两国间的体态语差异,积极向他们传授中国人常用的体态语及其所表达的意义。等到中高级阶段时,在汉语教学中,教师要以中国文化为背景运用体态语。
在日本学习者的初级学习阶段,汉语教师在对日汉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眼神的交流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面对班上低着脑袋的日本学生或者沉默,不要惊讶或否定自我,试着从教学的其他方面入手,寻找师生交流的平台,增加教学趣味性。日本学生大多是温和地微笑,教师无法从学生脸上得到教学反馈,不过总能从这些微笑中收获鼓励和自信。
三、结语
体态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日交往这么密切的两国来说,体态语的价值更是无法言喻的。此外体态语对教学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教师适当运用体态语,不仅能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还可以增加个人魅力,更重要的是可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告诉学生体态语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周国光,李向农.体态语[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 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商务印书馆,2012.
【关键词】体态语;文化内涵;中日体态语差异;对外汉语教学
体态语是“由人体发出的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一套图像性符号,包括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身体位置的变化,是人们用来传达丰富而微妙的情感信息和文化信息的交际方式,是人类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体态语,是一定文化的产物,其形成和所达到的效果常由一定的文化环境决定。通过了解一个文化的体态语行为模式,我们可以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
一、中日体态语差异分析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许多文化都有相通之处,但毕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文化的差异还是存在的,这也造成了中日体态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表情语、身姿语和手势语三方面。
(一)表情语
表情语指“脸部活动所流露出来的情绪、态度的倾向性,是最具有表力的人体语言之一。”因此所有脸部表征都属于表情语。其中最敏感的就是目光,它发出的信息可以表达出人的内心最亲切、最微妙的感情。在不同的文化中,目光语的运用和表达的内涵不同。在与人交往时,日本人总努力做到不与对方的目光相遇,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颈部,而对方的面部和双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缘。因为他们认为在谈话时,凝视较自己地位高、年纪长的人是不礼貌的,因此本能地避免长时间看对方。而中国人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对讲话者的尊重。一般说来日本人在外人面前都会按捺住自己的悲伤、痛苦和愤怒,以免给别人带来不便。笑,在日本人的观念里面,被看成是一种美德。而中国人面部表情相对比较丰富,喜欢通过皱眉、瞪眼、脸红、撅嘴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察言观色”、“看脸色行事”扎根于我们的文化之中,我们经常会通过观察别人的脸部表情,去领会别人的话语从而进行得体的日常交流。
(二)手势语
手势语是“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和形态来代替语言交流和表达思想,其非常敏感,而且很多手势语被赋予了文化内涵。”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手势不同的内涵。在让熟人过来时,中国人一般习惯手心朝下或朝上,手指反复弯曲以表示“过来”或“起来”,而“手心朝上,手指反复弯曲”这一动作,而在日本这个动作是唤狗的。将食指弯曲,在日本代表小偷,而在中国代表数字“9”;在日本,竖起大拇指这一手势的含义是丈夫、男性或者老板,而中国人认为是对某人或某事的赞赏;中国人对某些人或事不屑而产生贬低的心态时,往往伸出小拇指,在日本人眼中,小拇指代表女朋友、女性或情人;在日本,人们将两只手的食指竖起举在两只耳朵上表示生气,而在中国,这一动作表示“牛”。
(三)身姿语
身姿语主要指“人体的姿势和动作。”人的各种身姿如坐姿、点头、鞠躬,所传递出的信息都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在日本,上班和在家中的坐姿是不同的:在公司上班时都端正地坐在椅子上,而在家中他们通常保持着坐“榻榻米”的传统习惯。坐榻榻米,即把双膝并拢跪在地上,臀部压在脚跟上。轻松的坐法有“盘腿坐”和“横坐”。“盘腿坐”即把双脚交叉在前面,臀部着地,这是男性的坐法。“横坐”是双腿稍许横向一侧,身体不压住双脚,这常常是女性的坐法。而在中国对于坐姿比较随意,无论是上班还是在家都是坐在椅子上的。
鞠躬是中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的一种礼节,主要都是表达“弯身行礼,以示恭敬”的意思。在中国,鞠躬都是出现在像葬礼、婚礼、颁奖礼等比较正式的场合,像日常的见面问候大部分都被点头、握手等动作代替。而日本是一个等级观念森严的国家,对鞠躬礼要求严格,不同程度鞠躬礼的含义也不同。例如:弯腰15度左右,表示致谢;弯腰30度左右,表示歉意和诚恳;弯腰90度左右,表示忏悔、改过和谢罪。
二、中日体态语差异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了解中日体态语差异,我们更加清楚体态语在对日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日本汉语学习者学习的初级阶段,汉语教师要了解、认识中日两国的体态语差异,并对日本学生讲解中日两国间的体态语差异,积极向他们传授中国人常用的体态语及其所表达的意义。等到中高级阶段时,在汉语教学中,教师要以中国文化为背景运用体态语。
在日本学习者的初级学习阶段,汉语教师在对日汉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眼神的交流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面对班上低着脑袋的日本学生或者沉默,不要惊讶或否定自我,试着从教学的其他方面入手,寻找师生交流的平台,增加教学趣味性。日本学生大多是温和地微笑,教师无法从学生脸上得到教学反馈,不过总能从这些微笑中收获鼓励和自信。
三、结语
体态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日交往这么密切的两国来说,体态语的价值更是无法言喻的。此外体态语对教学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教师适当运用体态语,不仅能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还可以增加个人魅力,更重要的是可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告诉学生体态语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周国光,李向农.体态语[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 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商务印书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