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里的新人遭遇

来源 :销售与市场·成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c9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刚刚进入一家各方面还说不上完善的公司,怎样才能让自己不会“太受伤”?
  
  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很多在校园里没有想过也没有学过的东西,都可能会与职场新人不期而遇,只有到了具体的销售工作岗位上,你才会发现很多事情并非如你事先所想象的那样。
  入职前,你可能斗志昂扬,暗下决心要好好干一番事业;入职后,你会发现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还不够,你还要努力去适应公司内外环境,去迎合各种外界需求,以及平衡各种利弊关系。经过现实的打磨,你最初的斗志与激情可能不复存在或者折损过半,但这肯定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虽然管理成熟的大公司是人人向往的入职目标,但更多的人还是不得不从小公司起步,去经历更多的“打磨”。当你刚刚进入一家各方面还说不上完善的公司,怎样才能让自己不会“太受伤”?你要做的就是小心迈过种种新人障碍,给自己开创一个“新局面”。
  障碍一:当新人遭遇老人指手划脚
  很多公司仍然在论资排辈,新员工进入公司后,老员工便在无形中成为新员工的“领导”。尽管很多老员工虽然不是领导,但却胜似领导,他们往往喜欢对新员工指手划脚,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作为新员工,千万不要视老员工的“意志”或“态度”而不见,那样你可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很多公司的考核体系采取的是“360°考核”,其中自然包括老员工对你的评价。即便不是这种考核模式,如果老员工向你的主管说几句“小话”,也会够你受的。如果在工作上老员工不给你提供支持,你可能也无法顺利开展工作,这无异于一进公司就被关入“囚笼”,难以融入团队,更难以放开手脚去工作。
  遭遇这种情况,新员工应该怎么办?首先,你在态度上要尊重老员工,视老员工为师;其次,在工作上适度支持老员工,工作之外多支持或帮助老员工;再次,你不要养成遇事请示老员工的习惯,你应该请示的是你的主管;最后,向主管求援,争取新老员工公平工作的平台。作为新人,你必须学会委婉处理老人的指手划脚,而不是与他们对着干。
  障碍二:新人遭遇“垃圾任务”
  所谓“垃圾任务”,就是部门内别人做不了的工作,可能是历史遗留的工作问题,或者是因棘手而无人愿意承担的工作。不少公司似乎存在一种“潜文化”,喜欢把难题推给新员工。
  这样做当然是不明智也是不现实的,新员工不可能是“灭火队员”,他们需要培训与锻炼,不可能指望他们解决存在已久的问题或者立刻给公司创造价值。但是作为新员工的你,如果遭遇“垃圾任务”,该怎么办?
  建议你这样做:首先你要表现出积极接受,乐于执行。不过,在执行过程中要积极向你的主管寻求帮助,要真正让你的主管看到现实存在的困难。对下属提供工作支持,是主管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你要把自己与销售主管捆在一起,那么你没有完成的任务,也就变成了他没有完成的任务。
  障碍三:遭遇主管忽视
  新员工上岗前,主管领导应该与其进行岗前入职谈话。入职谈话很重要,它可以起到几个作用:一是通过谈话,让新员工了解公司对其工作的期望;二是通过谈话,让新员工明确组织愿景和个人的发展前景;三是让新员工感受到公司和领导的重视,这是入职上岗前的一种激励;四是了解新员工存在的困难,帮助解决从而解除后顾之忧。所以,入职谈话是新员工和主管领导的第一次正式沟通,它可以帮助新人明确工作的努力方向。
  作为新员工,如果你的主管没有与你进行入职谈话,你不要被动等待,应该主动去接触你的主管,请示工作任务与工作要求。你的主动会让你不再“不知所措”,还会让你进入主管的视线,得到主管的承诺与指导。记住,不要被动地等待安排工作,你一定要主动!
  障碍四:遭遇培训缺失
  新员工进入公司,应该接受岗前培训,正式上岗后还要进行岗上培训。岗前培训内容主要是公司状况、发展前景、产品介绍、规章制度、公司文化等方面,它能使新员工对公司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而岗上培训是针对新员工岗位需要展开的,主要是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技能等内容,通过培训使新员工尽快熟悉本职工作进入角色。
  虽然现在很多公司在新员工入职时都会安排培训的环节,但不同公司的培训内容和水平差别极大,而且公司内部“不成文”的内容基本是不会安排在培训中的。如果你进入的是一家培训体系比较简单的公司,那你就很可能会遭遇培训缺失甚至不经培训就上岗的尴尬。
  不了解公司文化,不了解公司产品,不了解公司流程,不了解评价标准,你只能是茫然。怎么办?如果你打算做下去,那这时更需要你的主动,去收集公司的资料,去向老员工请教,去向你的主管请示,这样你就会懂得公司的“规矩”,做起事来就不会踏入危险的“红线”。
  (你是否认同文中的观点,你在工作中有什么苦恼,来这里说说吧 http://www.cmmo.cn/forum.php)
其他文献
虽然此前我已有了一段在市场部工作的经历,但销售工作和市场工作有很大不同,对于区域市场的销售和管理,我还完全是一个新手……    每个人在职业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就像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坡坎儿,站上去了,职业生涯就会打开一片新的天地。这里记录的,就是我自己在这样一段经历中的感受——从一个销售管理新手,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区域市场管理者。我想,自己的些许心得体会,也许可以为后来的新人们
期刊
生动化的法则和技巧可以很细致、很复杂,但是屏蔽细节,还原本质,从销量导向来做生动化,无非就是“突出主次”、“陈列位置”、“陈列数量”、“陈列外观”四个方面。简单才有执行力!    特约教练:魏庆  “理念到动作”营销培训创始人,主张“培训要把理念宣导落实到动作分解,让学员上午听完下午就能拿到市场上运用”。  从基层业代做起,12年销售实战经验,历任可口可乐、顶新集团等知名企业产品经理、销售经理、销
期刊
我是一个建材厂家的区域代表,我的一个客户因为工程款项回收困难,致使他的公司资金断流,近半年来处于瘫痪状态。如果我找新客户来顶,有可能造成原客户翻脸,这个市场毕竟是他同公司一手打下来的(这个区域只有他一个客户);如果不找,公司又压得紧,说以前销量不错,现在怎么这么差(而且还欠公司20多万没有还)!我想,搞不好也许不是我的客户下岗,而是我要下岗了。拜托帮我出出主意吧!     营销知道  (解答人:陆
期刊
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医药公司做销售,因为业绩突出被公司提拔为销售主管。近两年虽然自己一直勤勤恳恳,可是工资却迟迟不涨。我感觉近期升为销售经理的可能性不大,做起事来打不起精神,打算跳槽另谋高就,但又怕跳不好工资待遇还不如现在。两难之时,真不知如何才好?    营销知道  (解答人:程社明)  过于关注薪资收入的高低,是职业生涯初期最容易步入的误区。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规划初期,过于看重薪资而忽视对
期刊
要想拥有稳定的销售业绩,就要让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潜在客户资源,为此,我们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客户开发,并通过自我管理来保证开发的数量和质量。    特约教练 王云  MBA,销售培训专家,致力于用最少的投资、最简捷的方法,最有效地帮助销售团队和销售员个人成长。10年销售经验,6年销售管理经验,10年销售培训经验。历任理实嘉信员工培训学院首席顾问,中国销售培训网首席顾问,  曾为中国联通、移动、电信
期刊
我大学学的是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后匆匆进了一家化妆品公司做销售助理,工作主要是通过电话和经销商、当地专员联系。工作一年了,我感觉自己的工作像在打杂,不但枯燥,而且没有上升空间,最重要的是我的年龄会越来越大,不适合做这样的工作。我很苦恼,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营销知道  (解答人:陈方)  首先,你应该清楚,你究竟为了什么而工作?你究竟想从事什么职业?从你的专业和你“匆匆进了一家化妆品公司做销售助
期刊
所有成功者都有同样一个特质:有很强的目标性,自我定位非常明确,而且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找到目标,给自己一个清楚的“定位”,彻底地执行——这叫做“目标决定一切”,你信吗?我对此深信不移。职场10年的观察,所有成功者都有同样一个特质:有很强的目标性,自我定位非常明确,而且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别做三类营销人  成长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避免陷入人们最容易出现的三种状态:(1)一蹶不振,混一
期刊
一家公司安排来应聘的销售人员分三天参加三次考试。  第一天考试,小李以99分的成绩名列榜首,一个姓王的女孩以95分的成绩排在第二。  第二天考试,试题竟然和第一天的完全一样,但监考者强调没有发错试卷。小李不再多想,很快便答完交卷。  成绩下来,小李仍以99分的成绩排名第一,那位交卷最晚的女孩小王以98分的成绩排名第二。  第三天考试,试卷一发下来,考场便炸开了锅,因为试题还是前两次的。监考者一再强
期刊
毕业之初的半年里,我一共换过3份工作,当我想换第四份工作时,姐姐问我:“你毕业到现在有没有一份工作超过3个月的?”一句话问得我哑口无言。    大学刚毕业时,我跟同学一起到西安一家相当不错的公司应聘,当时面试官看了看我们的简历什么都没问,就直截了当地说:“不好意思,我们想招一些在社会上摔打了几年的有经验的老人,暂时不考虑用应届生,应届生工作不够稳定。如果3年之后你们还想进来,我们随时欢迎。”我们为
期刊
几年前,曾列席10亿级企业的集团工作会议,也曾被当作新一批的接班梯队来培养,然而,由于自己的幼稚致使机会付诸东流。    1  几年前,我曾在一家年销售额约15亿元的机械制造企业H公司工作。老板很信任年轻人,让我和另外几个职位较低的同事列席每月一次的集团工作会议,听取各分公司高层的月度汇报及某些重大事项的决策讨论。  在这些会议上,可以与闻一个10亿级企业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考和处理方式,可以锻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