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公认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然而仔细研读这部世界一流的作品后,发现它在塑造和刻画人物尤其是典型人物时,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实际效果往往不能完全吻合;越是想抬高或贬抑某一人物,留给读者的却常常适得其反。这就形成了《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的矛盾,给分析作者的创作本意与人物性格、典型意义等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尴尬。这些矛盾和尴尬在《三国演义》中是比较普遍的,而归根到底,这些矛盾和尴尬是由于作者过重强调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而造成的。以下试从此方面入手讨论伦理道德问题。
一、“仁义”思想的继承——刘备的明君形象
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长期居于正统地位,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明君贤相治国,渴望天下清平。从《三国演义》文本描写来看,刘备称得上是封建社会理想的明君典型。正是这“惟贤惟德,可以服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受人敬重的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方霸业。宽厚待人、知人善任的政治情怀和美好品德在《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刘备形象上也有充分体现。对结义弟兄关羽和张飞,刘备视如手足,情同骨肉,患难与共,不必多述。对几经周折而追随他的赵云,刘备予以重用,危难时刻也深信不疑。
可见,刘备是作者极力推崇、褒扬的胸有大志、仁德爱民、忠厚诚信、知人善任的明君典型,作者对刘备形象的描写塑造寄托着儒家的仁政爱民理想。《三国演义》对刘备“仁义”这一特点得到极力的渲染,他成了一个好皇帝,他不但有着争王图霸的胸怀和胆略,忠于友谊,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还“仁慈爱民”,每到一地都广施仁政,与民“秋毫无犯”。作者甚至借他的口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也。”事实上,这是作者对曹操与刘备行事处世差别的一种概括,同时也是创作中判断好坏,决定轻重取舍的准则之一。
作者掩盖了封建社会下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尖锐的阶级对立关系,设计出了这个“一代明君”这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如果说曹操代表了封建社会的现实存在,那么,刘备就是那个社会的理想的象征。
二、“仁义”思想的尴尬——道德与政治的矛盾
从作者的道德观念来看,刘备忠厚仁慈,是仁义之师,曹操狡猾奸诈,则是恶德之渊。因此,双方的矛盾,已经不等于历史上两个封建军事集团的矛盾,而变成了仁君与暴君,正义与邪恶的矛盾。
此外,《三国演义》中道德的最大矛盾,便是它和政治的矛盾,以及它在很大程度上的虚伪性。首先从传统的好皇帝“仁慈宽厚,豪爽正直,英勇顽强,平等相待,聪明机智,舍已为人”的标准看。且不说这样的标准本身有什么问题,单从其要求上对照,这样的“仁君”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人民的愿望,是农民阶级与反动腐朽的地主阶级斗争中虚拟的美好形象。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很多优秀的政治家、有所作为的君主都不是道德上的圣人,都不可能严守儒家经典学说里的那样,以百姓为根本,以仁义为本。比如说他把赵云千辛万苦救回来的阿斗往地上摔,一早便已经被后人定性为:笼络人心。又比如他开始时一再宣称他要诓扶汉室,后来却自立为王,还堂而皇之地称“四海不可以无主”,其虚伪的本色可见一斑。
研读《三国演义》文本,也可见作者对刘备“仁德忠厚”一面的突出和强化有些过分,乃至失真。这是《三国演义》写人的败笔之一。如写刘备极爱徐庶之才,又顾全其母子之情,泣别徐庶并凝泪而望,这足以表现其大仁大义。接着又写刘备欲尽伐阻挡视线的树木,这就显得有些虚伪失真。又如,小说所写刘备携民渡江,甘冒生命危险也不抛弃百姓一事,也体现他“仁义”的虚伪性。在他的观念当中,“仁”是手段,用以达到为“君”的目的;如果“仁”对于“君”没有帮助甚至阻碍了“君”天下,那么“仁”可以马上推开。但是作者在作品中把他简单化完美化了。所以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很不成功。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之失时所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退一步来说,即使这样的仁君真的存在,仍然不能改变问题的悲剧本质①,这就涉及仁君标准自身的问题了。正如斯大林在谈到俄国古代农民领袖时说过的:“决不应该忘记他们都是皇权主义者:他们反对地主,可是拥护‘好皇帝’。要知道这就是他们的口号。”换句话来说,无论是普通的老百姓,或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还是罗贯中本人,都毫无异议地服从于统治者的统治之下,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遇到一个好皇帝。他们反对昏君,支持明君。以致在《三国演义》中,百姓对于圣明的刘备,“焚香遮道”“欢喜称颂”“叩谢”,徐州百姓居然对刘备哭拜:“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人民(包括罗贯中本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荼毒,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形式之隐蔽,实在让人震惊。而看书人如我在潜移默化中对这种标准的认同,不知是否属于封建思想的残余呢?
再进一步说,《三国演义》用它的客观描写向人们表明:“仁政”理想并不是主宰历史的救世良方,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体现人们美好憧憬的水中月镜中花。在封建社会中,理想的力量远远不如现实的力量来得那么强大,传统的“仁政”理想和伦理理想在历史运动的进程中显得那样无能为力。而作者所热情歌颂的伦理美德和“仁政”理想,终究不过是一种体现人们善良愿望的美好理想而已,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并没有给它留下立足之地。于是,“仁政”、“王道”为“暴政”、“霸道”所取代。
三、人物构建价值取向的矛盾—— “仁义”与“忠义”的矛盾
《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全书写人论事,都鲜明地以此来区分善恶,评定高下,而不问其身处什么集团,也不论其出身贵贱和性别,只要“义不负心,忠不顾死”,都一律加以赞美。特别是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作者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把他们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
《三国演义》中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又与渗透着民间理想的政治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着当时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至于关羽为报昔日之恩,而在华容道上不顾一切地放走了曹操,也被小说的作者称之为“义重如山”。关羽的“义”在本质上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回报和温情,与江湖上流行的道德精神是息息相通的。关羽这个形象在民间越来越被神化,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他的崇敬,而不仅仅是由于历代的统治阶级不断地予以尊崇、追封的结果。
小说中的一些次要人物,以“忠义”为核心的人格构建描写也很普遍。如第十九回刘备被吕布击败后逃难欲至许都,途中绝粮,往村中求食,所到之处,百姓听说刘豫州至,皆争进饮食。有一次刘备到猎户刘安家投宿,刘安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刘备饱食了一顿,天亮才看到“一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已都割去”,如此惨无人道的景象虽是为了表现刘安对刘备的敬重和忠义之心.但却根本丧失了仁义,连自己的妻子都成了进献的牺牲品,忠义与仁义发生着激烈的碰撞。
总之,小说中人物性格具有“仁义”与“忠义”矛盾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是通过对“义”这个要素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充分体现了以“忠义”为核心的矛盾的人格构建。
罗贯中的思想倾向是他作为一个下层人民的美好愿望,也寄托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记得书中作者也借诸葛亮之口一再宣称:“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唯有德者居之。”这是应该得到肯定的。所以作品中的思想倾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他的爱憎、他对是非的判断对我们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无论如何,《三国演义》这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所展现的丰富的道德含义,对我们有很大的审美价值和参考意义,里面的真理与谬误,需要我们理性地辨别,批判地继承。
注释:
①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5页。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883.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3]参见陈其欣编《名家解读<三国演义>》
[4]参见《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作者简介:鲁 慧(1985.7-)女,汉族,硕士, 助教,现任职于武昌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一、“仁义”思想的继承——刘备的明君形象
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长期居于正统地位,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明君贤相治国,渴望天下清平。从《三国演义》文本描写来看,刘备称得上是封建社会理想的明君典型。正是这“惟贤惟德,可以服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受人敬重的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方霸业。宽厚待人、知人善任的政治情怀和美好品德在《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刘备形象上也有充分体现。对结义弟兄关羽和张飞,刘备视如手足,情同骨肉,患难与共,不必多述。对几经周折而追随他的赵云,刘备予以重用,危难时刻也深信不疑。
可见,刘备是作者极力推崇、褒扬的胸有大志、仁德爱民、忠厚诚信、知人善任的明君典型,作者对刘备形象的描写塑造寄托着儒家的仁政爱民理想。《三国演义》对刘备“仁义”这一特点得到极力的渲染,他成了一个好皇帝,他不但有着争王图霸的胸怀和胆略,忠于友谊,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还“仁慈爱民”,每到一地都广施仁政,与民“秋毫无犯”。作者甚至借他的口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也。”事实上,这是作者对曹操与刘备行事处世差别的一种概括,同时也是创作中判断好坏,决定轻重取舍的准则之一。
作者掩盖了封建社会下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尖锐的阶级对立关系,设计出了这个“一代明君”这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如果说曹操代表了封建社会的现实存在,那么,刘备就是那个社会的理想的象征。
二、“仁义”思想的尴尬——道德与政治的矛盾
从作者的道德观念来看,刘备忠厚仁慈,是仁义之师,曹操狡猾奸诈,则是恶德之渊。因此,双方的矛盾,已经不等于历史上两个封建军事集团的矛盾,而变成了仁君与暴君,正义与邪恶的矛盾。
此外,《三国演义》中道德的最大矛盾,便是它和政治的矛盾,以及它在很大程度上的虚伪性。首先从传统的好皇帝“仁慈宽厚,豪爽正直,英勇顽强,平等相待,聪明机智,舍已为人”的标准看。且不说这样的标准本身有什么问题,单从其要求上对照,这样的“仁君”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人民的愿望,是农民阶级与反动腐朽的地主阶级斗争中虚拟的美好形象。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很多优秀的政治家、有所作为的君主都不是道德上的圣人,都不可能严守儒家经典学说里的那样,以百姓为根本,以仁义为本。比如说他把赵云千辛万苦救回来的阿斗往地上摔,一早便已经被后人定性为:笼络人心。又比如他开始时一再宣称他要诓扶汉室,后来却自立为王,还堂而皇之地称“四海不可以无主”,其虚伪的本色可见一斑。
研读《三国演义》文本,也可见作者对刘备“仁德忠厚”一面的突出和强化有些过分,乃至失真。这是《三国演义》写人的败笔之一。如写刘备极爱徐庶之才,又顾全其母子之情,泣别徐庶并凝泪而望,这足以表现其大仁大义。接着又写刘备欲尽伐阻挡视线的树木,这就显得有些虚伪失真。又如,小说所写刘备携民渡江,甘冒生命危险也不抛弃百姓一事,也体现他“仁义”的虚伪性。在他的观念当中,“仁”是手段,用以达到为“君”的目的;如果“仁”对于“君”没有帮助甚至阻碍了“君”天下,那么“仁”可以马上推开。但是作者在作品中把他简单化完美化了。所以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很不成功。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之失时所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退一步来说,即使这样的仁君真的存在,仍然不能改变问题的悲剧本质①,这就涉及仁君标准自身的问题了。正如斯大林在谈到俄国古代农民领袖时说过的:“决不应该忘记他们都是皇权主义者:他们反对地主,可是拥护‘好皇帝’。要知道这就是他们的口号。”换句话来说,无论是普通的老百姓,或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还是罗贯中本人,都毫无异议地服从于统治者的统治之下,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遇到一个好皇帝。他们反对昏君,支持明君。以致在《三国演义》中,百姓对于圣明的刘备,“焚香遮道”“欢喜称颂”“叩谢”,徐州百姓居然对刘备哭拜:“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人民(包括罗贯中本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荼毒,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形式之隐蔽,实在让人震惊。而看书人如我在潜移默化中对这种标准的认同,不知是否属于封建思想的残余呢?
再进一步说,《三国演义》用它的客观描写向人们表明:“仁政”理想并不是主宰历史的救世良方,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体现人们美好憧憬的水中月镜中花。在封建社会中,理想的力量远远不如现实的力量来得那么强大,传统的“仁政”理想和伦理理想在历史运动的进程中显得那样无能为力。而作者所热情歌颂的伦理美德和“仁政”理想,终究不过是一种体现人们善良愿望的美好理想而已,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并没有给它留下立足之地。于是,“仁政”、“王道”为“暴政”、“霸道”所取代。
三、人物构建价值取向的矛盾—— “仁义”与“忠义”的矛盾
《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全书写人论事,都鲜明地以此来区分善恶,评定高下,而不问其身处什么集团,也不论其出身贵贱和性别,只要“义不负心,忠不顾死”,都一律加以赞美。特别是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作者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把他们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
《三国演义》中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又与渗透着民间理想的政治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着当时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至于关羽为报昔日之恩,而在华容道上不顾一切地放走了曹操,也被小说的作者称之为“义重如山”。关羽的“义”在本质上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回报和温情,与江湖上流行的道德精神是息息相通的。关羽这个形象在民间越来越被神化,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他的崇敬,而不仅仅是由于历代的统治阶级不断地予以尊崇、追封的结果。
小说中的一些次要人物,以“忠义”为核心的人格构建描写也很普遍。如第十九回刘备被吕布击败后逃难欲至许都,途中绝粮,往村中求食,所到之处,百姓听说刘豫州至,皆争进饮食。有一次刘备到猎户刘安家投宿,刘安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刘备饱食了一顿,天亮才看到“一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已都割去”,如此惨无人道的景象虽是为了表现刘安对刘备的敬重和忠义之心.但却根本丧失了仁义,连自己的妻子都成了进献的牺牲品,忠义与仁义发生着激烈的碰撞。
总之,小说中人物性格具有“仁义”与“忠义”矛盾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是通过对“义”这个要素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充分体现了以“忠义”为核心的矛盾的人格构建。
罗贯中的思想倾向是他作为一个下层人民的美好愿望,也寄托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记得书中作者也借诸葛亮之口一再宣称:“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唯有德者居之。”这是应该得到肯定的。所以作品中的思想倾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他的爱憎、他对是非的判断对我们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无论如何,《三国演义》这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所展现的丰富的道德含义,对我们有很大的审美价值和参考意义,里面的真理与谬误,需要我们理性地辨别,批判地继承。
注释:
①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5页。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883.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3]参见陈其欣编《名家解读<三国演义>》
[4]参见《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作者简介:鲁 慧(1985.7-)女,汉族,硕士, 助教,现任职于武昌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