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演义》中的伦理道德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公认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然而仔细研读这部世界一流的作品后,发现它在塑造和刻画人物尤其是典型人物时,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实际效果往往不能完全吻合;越是想抬高或贬抑某一人物,留给读者的却常常适得其反。这就形成了《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的矛盾,给分析作者的创作本意与人物性格、典型意义等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尴尬。这些矛盾和尴尬在《三国演义》中是比较普遍的,而归根到底,这些矛盾和尴尬是由于作者过重强调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而造成的。以下试从此方面入手讨论伦理道德问题。
  一、“仁义”思想的继承——刘备的明君形象
  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长期居于正统地位,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明君贤相治国,渴望天下清平。从《三国演义》文本描写来看,刘备称得上是封建社会理想的明君典型。正是这“惟贤惟德,可以服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受人敬重的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方霸业。宽厚待人、知人善任的政治情怀和美好品德在《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刘备形象上也有充分体现。对结义弟兄关羽和张飞,刘备视如手足,情同骨肉,患难与共,不必多述。对几经周折而追随他的赵云,刘备予以重用,危难时刻也深信不疑。
  可见,刘备是作者极力推崇、褒扬的胸有大志、仁德爱民、忠厚诚信、知人善任的明君典型,作者对刘备形象的描写塑造寄托着儒家的仁政爱民理想。《三国演义》对刘备“仁义”这一特点得到极力的渲染,他成了一个好皇帝,他不但有着争王图霸的胸怀和胆略,忠于友谊,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还“仁慈爱民”,每到一地都广施仁政,与民“秋毫无犯”。作者甚至借他的口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也。”事实上,这是作者对曹操与刘备行事处世差别的一种概括,同时也是创作中判断好坏,决定轻重取舍的准则之一。
  作者掩盖了封建社会下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尖锐的阶级对立关系,设计出了这个“一代明君”这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如果说曹操代表了封建社会的现实存在,那么,刘备就是那个社会的理想的象征。
  二、“仁义”思想的尴尬——道德与政治的矛盾
  从作者的道德观念来看,刘备忠厚仁慈,是仁义之师,曹操狡猾奸诈,则是恶德之渊。因此,双方的矛盾,已经不等于历史上两个封建军事集团的矛盾,而变成了仁君与暴君,正义与邪恶的矛盾。
  此外,《三国演义》中道德的最大矛盾,便是它和政治的矛盾,以及它在很大程度上的虚伪性。首先从传统的好皇帝“仁慈宽厚,豪爽正直,英勇顽强,平等相待,聪明机智,舍已为人”的标准看。且不说这样的标准本身有什么问题,单从其要求上对照,这样的“仁君”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人民的愿望,是农民阶级与反动腐朽的地主阶级斗争中虚拟的美好形象。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很多优秀的政治家、有所作为的君主都不是道德上的圣人,都不可能严守儒家经典学说里的那样,以百姓为根本,以仁义为本。比如说他把赵云千辛万苦救回来的阿斗往地上摔,一早便已经被后人定性为:笼络人心。又比如他开始时一再宣称他要诓扶汉室,后来却自立为王,还堂而皇之地称“四海不可以无主”,其虚伪的本色可见一斑。
  研读《三国演义》文本,也可见作者对刘备“仁德忠厚”一面的突出和强化有些过分,乃至失真。这是《三国演义》写人的败笔之一。如写刘备极爱徐庶之才,又顾全其母子之情,泣别徐庶并凝泪而望,这足以表现其大仁大义。接着又写刘备欲尽伐阻挡视线的树木,这就显得有些虚伪失真。又如,小说所写刘备携民渡江,甘冒生命危险也不抛弃百姓一事,也体现他“仁义”的虚伪性。在他的观念当中,“仁”是手段,用以达到为“君”的目的;如果“仁”对于“君”没有帮助甚至阻碍了“君”天下,那么“仁”可以马上推开。但是作者在作品中把他简单化完美化了。所以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很不成功。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之失时所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退一步来说,即使这样的仁君真的存在,仍然不能改变问题的悲剧本质①,这就涉及仁君标准自身的问题了。正如斯大林在谈到俄国古代农民领袖时说过的:“决不应该忘记他们都是皇权主义者:他们反对地主,可是拥护‘好皇帝’。要知道这就是他们的口号。”换句话来说,无论是普通的老百姓,或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还是罗贯中本人,都毫无异议地服从于统治者的统治之下,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遇到一个好皇帝。他们反对昏君,支持明君。以致在《三国演义》中,百姓对于圣明的刘备,“焚香遮道”“欢喜称颂”“叩谢”,徐州百姓居然对刘备哭拜:“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人民(包括罗贯中本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荼毒,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形式之隐蔽,实在让人震惊。而看书人如我在潜移默化中对这种标准的认同,不知是否属于封建思想的残余呢?
  再进一步说,《三国演义》用它的客观描写向人们表明:“仁政”理想并不是主宰历史的救世良方,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体现人们美好憧憬的水中月镜中花。在封建社会中,理想的力量远远不如现实的力量来得那么强大,传统的“仁政”理想和伦理理想在历史运动的进程中显得那样无能为力。而作者所热情歌颂的伦理美德和“仁政”理想,终究不过是一种体现人们善良愿望的美好理想而已,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并没有给它留下立足之地。于是,“仁政”、“王道”为“暴政”、“霸道”所取代。
  三、人物构建价值取向的矛盾—— “仁义”与“忠义”的矛盾
  《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全书写人论事,都鲜明地以此来区分善恶,评定高下,而不问其身处什么集团,也不论其出身贵贱和性别,只要“义不负心,忠不顾死”,都一律加以赞美。特别是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作者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把他们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
  《三国演义》中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又与渗透着民间理想的政治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着当时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至于关羽为报昔日之恩,而在华容道上不顾一切地放走了曹操,也被小说的作者称之为“义重如山”。关羽的“义”在本质上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回报和温情,与江湖上流行的道德精神是息息相通的。关羽这个形象在民间越来越被神化,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他的崇敬,而不仅仅是由于历代的统治阶级不断地予以尊崇、追封的结果。
  小说中的一些次要人物,以“忠义”为核心的人格构建描写也很普遍。如第十九回刘备被吕布击败后逃难欲至许都,途中绝粮,往村中求食,所到之处,百姓听说刘豫州至,皆争进饮食。有一次刘备到猎户刘安家投宿,刘安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刘备饱食了一顿,天亮才看到“一妇人杀于厨下,臂上肉已都割去”,如此惨无人道的景象虽是为了表现刘安对刘备的敬重和忠义之心.但却根本丧失了仁义,连自己的妻子都成了进献的牺牲品,忠义与仁义发生着激烈的碰撞。
  总之,小说中人物性格具有“仁义”与“忠义”矛盾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是通过对“义”这个要素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充分体现了以“忠义”为核心的矛盾的人格构建。
  罗贯中的思想倾向是他作为一个下层人民的美好愿望,也寄托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记得书中作者也借诸葛亮之口一再宣称:“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唯有德者居之。”这是应该得到肯定的。所以作品中的思想倾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他的爱憎、他对是非的判断对我们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无论如何,《三国演义》这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所展现的丰富的道德含义,对我们有很大的审美价值和参考意义,里面的真理与谬误,需要我们理性地辨别,批判地继承。
  注释:
  ①见《三国演义辞典》第695页。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883.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3]参见陈其欣编《名家解读<三国演义>》
  [4]参见《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作者简介:鲁 慧(1985.7-)女,汉族,硕士, 助教,现任职于武昌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臧克家的短诗《三代》与余光中的《乡愁》在艺术表现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在诗歌中运用蒙太奇的艺术手法,画面感和时空感强,诗歌短小精悍但感情深沉蕴藉。  关键词:《三代》;《乡愁》;蒙太奇  臧克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有影响而且非常特殊的一位诗人,他出身于新月派但却没有新月派的贵族情调,这一点似乎与现实主义、30年代的中国诗歌会的倾向较为相似,即关注现实、关心乡土、对民生疾苦有较多的关怀和同情。
期刊
摘要:刘三姐歌谣是一种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宜州壮族先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用聪明才智所创造的无比珍贵的口头文化遗产。刘三姐歌谣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押韵,曲调优美,远播海外,是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重大价值。笔者从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与保护重要意义入手,提出其传承与保护措施。  关键词:刘三姐歌谣文化;传承;保护; 措施  宜州是块风流地,  人爱唱歌鸟爱啼;  如今广西成歌
期刊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在经历了几轮规模拓展之后,市场体系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在很多情况下还属于一种市场自发行为。可以说,面对现实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反思与思考。于是,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的发展与拓展工作,已成为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急迫的课题。  一、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发育取得的成绩与问题并存  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目前主要包括:私下交易市场、民间市场、画廊、拍卖、博览会
期刊
摘要:文章以人的精神成长为切入点,从高校图书馆文化关注的四个方面,即“文化人的姿态”、“读书人的体验”、“求道人的心境”和“图书馆人的情怀”等介绍了上海金融学院图书馆在文化育人服务中的探索实践与理论思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师生读者;精神成长;文化渗透  由于缺乏对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文化观照,中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无法安顿人心的根本问题。因此,本该神圣的大学校园屡屡出现因心灵困顿、
期刊
摘要:科技英语文章必须体现客观准确,简洁凝练的文体特征,这就要求其翻译与其他文体相比具有独特性和严谨逻辑性。立足当今科技英语翻译现状,通过对翻译核心标准的进一步探讨,运用实例论证翻译标准——“切”和“雅”,以及分析和概括平衡两者关系的策略,从而提升科技英语文章的 “科技味”,提高科技英语文献翻译水平和层次。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切”;“雅”;平衡策略  一、引言  我国著名翻译学家严复提出“
期刊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单独扶持的图书馆,无论是在藏书上,还是在系统管理方面都与普通图书馆存在很大的不同。在信息的提供方面,公共图书馆应该有能力为人民呢提供更加有用、更加珍贵的信息资源,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优质信息的提供也已经成为了一所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为读者们提供优质信息是公共图书馆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优质;信息; 提供;服务  优质信息的提供对于一所公共图
期刊
摘要:分析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内涵,思考公共图书馆应有的社会价值体现,探析浙江图书馆体现浙江人现有共同价值观的问题,认为履行文献保护与服务、服务承诺、提升人生境界、管理与评价等工作是践行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方向。  关键词:共同价值观;浙江价值观;浙江图书馆;图书馆服务  “务实、守信、崇学、向善”是当代浙江人现有价值观的描述,①也是当代图书馆服务理念的价值体现。对于浙
期刊
摘要:作为东京大学文学部英文科二年级学生的夏目漱石,曾写出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学年论文《老子哲学》。论文分四个部分:总论、老子的修身、老子的治民、老子的道。夏目漱石对老子哲学除了客观的阐述,大多是否定性评价,长篇大论直刺其非。认为老子哲学不科学,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同时还批判老子哲学不能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而常常混淆是非,一概而论。老子哲学是夏目漱石论说世界的重要思想资源,夏目漱石之所以对
期刊
摘要:品牌竞争在二十一世纪中已经愈演愈烈,尤其是在以百度为首的网络搜索引擎信息模式下,构造创建自身的品牌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自身的长足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然,公共图书馆也不例外。虽然公共图书馆是一种公共的参与场合,任何人都能够无偿进出翻阅书籍,但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品牌和一个大众化优良的口碑同样对公共图书馆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创建;品牌;信息化  一、公共图书馆为何应该创建品
期刊
摘要:姓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对英语姓氏产生的时间、原因、分类及含义进行探析,以期对英语学习者了解英语民族历史、文化及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诺曼征服;血缘关系姓氏;地名姓氏;职业姓氏;绰号姓氏  和中国人先有姓,继而有氏,最后才有名的历史刚好相反,英国人的祖先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过着只有名而无姓的生活。这一点在现存古英语文学中最古老的作品《贝奥武甫》中可见一斑。在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