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与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当前,把课堂还给学生已在教师中达成共识。在这一前提下,把握有效的互动,促成高质量的生成,是要以精心的教学设计作保证,同时在课堂实践中把握动态生成。
一、在教学设计中预见生成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着重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为学生的学而设计,思考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生活有什么体验,探究有哪些答案,练习有什么错误等等,进而考虑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和目标。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教师要对自己的设计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娴熟于心。
1.在《一个数除以小数》中,本人为促进生成作了一场预设。
首先布置学生自学例题:计算10.5÷0.75
设置问题:例题的计算运用了什么知识?
尝试做一做:91.2÷3.8
估计学生能读懂,能解题,可能用商不变性质回答问题。
2.设置课堂练习:91.2÷0.389.12÷3.8
估计在解答9.12÷3.8中有可能出现9120÷38和91.2÷38进行组织比较,并引导解决以下问题:如何选择合理的倍数?利用商不变性质的目的何在?
追加解决:912÷380
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还使用于除数是整十、整百数的除法。
在先学之后要解决如何教,教什么的问题,可以用于解读冗长的法则,可是远远不如让学生探究尝试,拓展开放。重视学生努力进行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不要把四十分钟的课堂设置得满满当当,给孩子有价值的引领,做个智慧的推进者。
二、在课堂实践中把握生成
倡导生活化的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要挖掘课堂教学蕴涵着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课堂上就会有真正的生活。
1.在学生需要时调整思路。下面是《梯形的面积计算》中的一个片段。
师:你们需要这块梯形的哪些信息?
生l:需要知道上底、下底、高、两条腰的长度。
生2:不需要腰的长度,因为我知道梯形的面积是用(上底+下底)×高÷2
师:(生1)的想法有他的道理,(生2)看来是已经自学过课本了,这是个好习惯,还有谁这么做了?
生举手,约三分之一。
生3:我没有看过书,但我也知道梯形的面积是用(上底+下底)×高÷2,不要腰的长度。
师:看来,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梯形的面积为什么用(上底+下底)×高÷2,两腰的长度为什么就没用上呢?
在预设时,也考虑过部分学生可能已经能求梯形的面积了。上课刚开始,问题马上扑面而来,仍有点猝不及防。教师巧妙地在已有经验与达成目标之间设定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去研究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这样求,而不是原先设定的“如何求梯形的面积”,这是学生在学习状态中自然产生的。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2.在信息重组中拓展延伸。在行程应用题一节内容中,一般来说,同时同向而行安排在第一课时,先后同向而行安排在第二课时,背向而行安排在第三课时。教材呈现的例题是: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走向学校。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首先利用例题总结出:速度和X时间=路程。针对学生的疑问:如果一个人先走,另一个人后走,目的地都是学校,有公式吗?为疑问创设情境:小宇住在学校的西面,小丽住在学校的东面,两人从家走向学校。小宇每分钟走60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小宇出发1分钟后,小丽才出发。再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在学生尝试解决之后出现了四种方法,可以看出学生应用例题总结出的方法已经是得心应手了。
①60+60 ×4+70× 4②60×5+70×4
③60+(60+70)×4④(60+70)×5-70
临时起意,编了一题背向而行的题目:小强住在学校的西面,小丽住在学校的东面。放学了,他们同时从学校回家。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他们各自回到家中。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在这一节课上,由同时同向而行派生出先后同向而行,背向而行是副产品。老师对教本和学生的信息重新组合,生成的是让学生感受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相同方法可以解决不同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
3.在师生互动中教学相长。在数学学习互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必然经历让学生尽可能的合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互动体验数学学习和数学思想,师生分享成功,共同成长。
求平均数的问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甲乙两个码头之间相距120千米,轮船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时行30千米:由乙地返回甲地平均每小时行20千米,求轮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有一个学生的解法是独树一帜,特立独行。
120÷30=4(小时)120÷20=6(小时)
(30+30+30+30+20+20+20+20+20+20)÷(4+6)
他的解释是:“求平均分时不就是把所有的分数加起来,再平均分吗,平均速度应该也是这样的”。多么朴实的话,多么可贵的资源,这种解法更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要用两趟的路程除以两趟的时间求平均速度。
在课堂对话中,为学生提供自由畅达的空间,真心实意地倾听他们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终将使“教学相长”。
当前,把课堂还给学生已在教师中达成共识。在这一前提下,把握有效的互动,促成高质量的生成,是要以精心的教学设计作保证,同时在课堂实践中把握动态生成。
一、在教学设计中预见生成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着重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为学生的学而设计,思考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生活有什么体验,探究有哪些答案,练习有什么错误等等,进而考虑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和目标。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教师要对自己的设计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娴熟于心。
1.在《一个数除以小数》中,本人为促进生成作了一场预设。
首先布置学生自学例题:计算10.5÷0.75
设置问题:例题的计算运用了什么知识?
尝试做一做:91.2÷3.8
估计学生能读懂,能解题,可能用商不变性质回答问题。
2.设置课堂练习:91.2÷0.389.12÷3.8
估计在解答9.12÷3.8中有可能出现9120÷38和91.2÷38进行组织比较,并引导解决以下问题:如何选择合理的倍数?利用商不变性质的目的何在?
追加解决:912÷380
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还使用于除数是整十、整百数的除法。
在先学之后要解决如何教,教什么的问题,可以用于解读冗长的法则,可是远远不如让学生探究尝试,拓展开放。重视学生努力进行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不要把四十分钟的课堂设置得满满当当,给孩子有价值的引领,做个智慧的推进者。
二、在课堂实践中把握生成
倡导生活化的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要挖掘课堂教学蕴涵着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课堂上就会有真正的生活。
1.在学生需要时调整思路。下面是《梯形的面积计算》中的一个片段。
师:你们需要这块梯形的哪些信息?
生l:需要知道上底、下底、高、两条腰的长度。
生2:不需要腰的长度,因为我知道梯形的面积是用(上底+下底)×高÷2
师:(生1)的想法有他的道理,(生2)看来是已经自学过课本了,这是个好习惯,还有谁这么做了?
生举手,约三分之一。
生3:我没有看过书,但我也知道梯形的面积是用(上底+下底)×高÷2,不要腰的长度。
师:看来,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梯形的面积为什么用(上底+下底)×高÷2,两腰的长度为什么就没用上呢?
在预设时,也考虑过部分学生可能已经能求梯形的面积了。上课刚开始,问题马上扑面而来,仍有点猝不及防。教师巧妙地在已有经验与达成目标之间设定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去研究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这样求,而不是原先设定的“如何求梯形的面积”,这是学生在学习状态中自然产生的。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2.在信息重组中拓展延伸。在行程应用题一节内容中,一般来说,同时同向而行安排在第一课时,先后同向而行安排在第二课时,背向而行安排在第三课时。教材呈现的例题是: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走向学校。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首先利用例题总结出:速度和X时间=路程。针对学生的疑问:如果一个人先走,另一个人后走,目的地都是学校,有公式吗?为疑问创设情境:小宇住在学校的西面,小丽住在学校的东面,两人从家走向学校。小宇每分钟走60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小宇出发1分钟后,小丽才出发。再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在学生尝试解决之后出现了四种方法,可以看出学生应用例题总结出的方法已经是得心应手了。
①60+60 ×4+70× 4②60×5+70×4
③60+(60+70)×4④(60+70)×5-70
临时起意,编了一题背向而行的题目:小强住在学校的西面,小丽住在学校的东面。放学了,他们同时从学校回家。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他们各自回到家中。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在这一节课上,由同时同向而行派生出先后同向而行,背向而行是副产品。老师对教本和学生的信息重新组合,生成的是让学生感受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相同方法可以解决不同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
3.在师生互动中教学相长。在数学学习互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必然经历让学生尽可能的合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互动体验数学学习和数学思想,师生分享成功,共同成长。
求平均数的问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甲乙两个码头之间相距120千米,轮船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时行30千米:由乙地返回甲地平均每小时行20千米,求轮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有一个学生的解法是独树一帜,特立独行。
120÷30=4(小时)120÷20=6(小时)
(30+30+30+30+20+20+20+20+20+20)÷(4+6)
他的解释是:“求平均分时不就是把所有的分数加起来,再平均分吗,平均速度应该也是这样的”。多么朴实的话,多么可贵的资源,这种解法更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要用两趟的路程除以两趟的时间求平均速度。
在课堂对话中,为学生提供自由畅达的空间,真心实意地倾听他们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终将使“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