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萧》与《孕妇和牛》中的女性成长书写和文化象征意蕴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iqi8627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沈从文《萧萧》与铁凝《孕妇和牛》中的女性主人公形象、成长历程和成长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两篇作品中出现的“学生”“石碑”等意象的文化象征意义所指。
  关键词:《萧萧》 《孕妇和牛》 女性成长 文化象征
  沈从文《萧萧》写于1929年,铁凝《孕妇和牛》发表于1992年。汪曾祺评价《萧萧》说:“我很喜欢这篇小说,觉得它写得好。但是好在哪里,又说不出。我把这篇小说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看得我的艺术感觉都发木了,还是说不出好在哪里,大概好的作品都说不出好在哪里。”a而他又评价《孕妇和牛》说:“我也只要说一句话就够了:我很喜欢这篇小说。这篇小说‘俊得少有’。”b细读这两篇同样被汪曾祺评价为“很喜欢”的作品,不难发现内在的相似性。两篇作品同样以女性成长经历为中心书写:主人公同样是目不识丁的乡村女性,同样具备居住在婆家的“妻子”身份,同样经历“生育”这一女性生理的特殊阶段,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婆家人和“学生”的形象都發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同样处在传统乡村家庭结构和现代文明象征之间,在这些方面显现出诸多相似点。同时,她们的内心状态和作品本身的精神指向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二位作者笔下的女性成长书写与文化象征意蕴传达之异同。
  一、乡村女性的成长历程
  沈从文笔下的萧萧没有母亲,十二岁嫁为童养媳,照顾年幼的丈夫。文本中虽然没有详细描写婆婆如何对待萧萧,却也指出婆婆“把凡是给萧萧暴长的机会都剪去了”c,但“乡下的日头同空气都帮助人长大,却不是折磨可以阻拦得住”。由此可见,萧萧的确受到婆婆的苛刻对待,只是作者更多强调她在乡村自然环境中的生活。
  从萧萧登场到儿子迎娶童养媳,萧萧的成长几乎仅限于肉体的成长。“萧萧的人格、心理并未伴随怀孕生子走向成熟,而是一再被悬置、延宕了。”e她的理智始终处在被蒙蔽的状态中,即使经历了出嫁、怀孕、生育这些女性生命历程中重要的转折点,仍然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性成长,也几乎从未显现出对成长的主动追求。
  铁凝笔下的孕妇年龄不详,父母双全,她的出嫁寄托了父母的希望。她嫁入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丈夫愿意为了她去打工,婆婆特意搬来照顾她、对每个人夸赞她,在为数不多的细节中塑造了理想中的婆婆形象。娘家人的关爱和婆家人的照顾给孕妇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婆家所在的富裕平原提供了开放的文化空间。孕妇身为文盲,却有着清晰的内心思绪。怀孕使她的身体迈入新的生理阶段,也使她在精神上有了明确的成长追求。“她的孩子对她也必有许多的愿望,她也要像孩子愿望的那样,美好地成长”f。这不仅来自孕妇自身的感悟,也隐含着对父母希望的传承:父母将她送到开阔的平原,而她则会将孩子送向现代文明的世界;在孕妇的成长意识中,呈现出希冀的传递。
  萧萧处于乡村传统规范和自然欲求之间,对自己的处境茫然无知。面对花狗的挑逗,她不怀疑也不设防,事后才朦胧意识到这是坏事。萧萧几乎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她的命运转折取决于生命中出现的每个成年男性的主动行为:伯父将她嫁出,促成了物理空间和身份的变化;婆家祖父向她讲女学生的故事,使她生出虚幻的憧憬;花狗以情欲挑逗,使她从少女变成妇人;由于伯父的不忍,萧萧免受处罚。萧萧的命运显示出乡村规范中女性主体性的极度缺失。
  孕妇虽然生活在乡村,却没有受到乡村规范的束缚,拥有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自由。婆婆思想开明,给予她充分的支持和尊重,让她出门是因为相信她能照顾好自己,让母牛陪她是因为担心她疲劳。婆婆怕孕妇累,孕妇又同情母牛,在文本结构中呈现出一种关爱的传递。孕妇主动选择将石碑抄下,因为她知道是为了胎儿的未来。孕妇可以把自己的每个愿望都付诸行动:想出门就出门,同情母牛就不骑它,想借纸笔就去借,想抄石碑就抄下来。这一系列的行为呈现出强烈的主体性。
  萧萧和花狗的情爱以山歌开始,以花狗离去结束。花狗追求萧萧时,百般倾诉思念,得知她怀孕后却“全无主意”,不辞而行,出于欲望的思慕经不起现实的重担。萧萧将胎儿视为累赘,想方设法要打掉胎儿,甚至想到寻死。最后她得以留在婆家,看似是人性战胜礼教的喜剧结局,事实上却是沾了宗族社会重视男丁的光。无论是与花狗的情爱还是怀孕、生育的经历,对萧萧的精神成长均未起到积极的作用。
  孕妇与丈夫的爱情没有被详写,但丈夫常说:“为了媳妇,什么钱多我就干什么。”g他因此跟随建筑队进城工作,显现出一个老实本分、愿意为妻子付出的乡村男性形象。胎儿是孕妇和丈夫的爱情结晶,孕妇对胎儿充满爱和希望。这种爱使她对怀孕的母牛生出关怀,使她描下碑文,使她理解了文字的价值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孕妇对胎儿的爱和希望,是促使她走向启蒙的强大动力。在孕妇的故事中呈现的是“尚未出生的孩子促进母亲成长”这一悖论之美。
  二、文化象征的所指
  “女学生”频繁出现在萧萧的婆家祖父的描述之中,在蒙昧的乡土眼光滤镜下呈现出变形的形象。“乡下人对‘女学生’形象的构建更像是以女性面目出现的‘洋派官老爷’形象,是‘城市新生活’和‘传统强权男性’形象的叠加”h。想象中的“女学生”形象对乡下人而言新奇而独特,由于婆家祖父开玩笑说萧萧“像个女学生”,也使她产生了模糊的愿望。怀孕后她也曾想逃到城里,走女学生走过的路。但女学生不过是虚幻的寄托,萧萧不可能真正去了解她们。乡村的生活已经使她满足,即使她对城里产生想象,也不会选择充满陌生和不确定的城市。萧萧的种种想象都无法付诸行动。对蒙昧的乡村女性而言,城市不过是梦里的他乡,女学生不过是遥远的“他者”,不存在和现实生活发生关联的可能性。
  孕妇与城市、与“学生”的关系都更加密切。她的丈夫进城务工,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她遇到的“放学的孩子”则是她的本家侄子及其伙伴。孕妇与侄子的熟识也暗示了她在文化场域中受到的影响。孕妇和丈夫都受经济条件或时代影响而成为文盲,但不识字的孕妇凝视着“与字有关联的”年少学子们放学归家的图景,想象着自己的孩子未来也会同样上学识字的场面,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叠合之中,却形成了一种张力。如汪曾祺所说,孕妇“把这十七个笔画复杂的字照猫画虎地描下来,不大可能。然而铁凝愿意叫小媳妇描下来,为她肚子里的孩子描下来,她硬是描下来了,你管得着吗?”i他肯定了这种浪漫化处理的艺术价值,这样的情节之所指在于,孕妇憧憬文化的梦想并非虚妄,而是通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   两篇作品中均出现了婆家男性长辈的形象,他们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女主人公的发展走向。萧萧的婆家祖父使她知道了“女学生”,因而产生向往。孕妇的婆婆的父亲(婆家外祖父)仅出现在简短的间接描写中,却可以看出:他在乡里具有一定地位,能率领乡亲保住牌楼;他对传统文化事物充满珍视,否则不会为了它们而试图在时代浪潮中与城里来的粗暴青年们对峙。婆家外祖父对先祖传承事物的爱惜,婆婆对家乡好风水的自豪,与孕妇丈夫认为石碑不过是“一个老辈子的东西”j,形成鲜明的对比。婆家三代人对待传统事物的态度变迁从精神层面暗示着文化在浩劫中的断裂。而孕妇对牌楼之美的体认、对石碑文字的抄录、传给后代的期望,则反映出时代变迁带来的传统文化的接续。过去与未来在孕妇抄写石碑的行动中相互连接,呈现出一种“寻根”意识。
  综上所述,《萧萧》的女性成长仅限于身体的成长,女主人公的心灵虽然稍微窥探到“女学生”的现代微光,模糊地意识到自己除了成为村妇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最终仍止于蒙昧,陷于成长被搁置的命运。《孕妇和牛》的女性成长则显现出自主的思索和选择,孕妇不仅经历了怀孕这一身体成长的特殊阶段,更经历了心灵成长的一次升华。她的主动选择不仅使自己沐浴在启蒙之光下,也使得象征“被推倒”的传统的石碑再度树立于心中。《萧萧》中的传统指的是乡村家族制度因素,左右着女主人公的命运,她因怀孕而差点面临惩罚,又因婆家重视男丁而得以留下。《孕妇和牛》中的传统指的则是以文字为主的文化因素,它曾以石碑被推倒、孕妇及丈夫成为文盲的形式显示出被抛弃的悲剧命运,但又因孕妇对文字产生的审美认识,而以美的形式复归。
  《萧萧》的故事以萧萧像十年前抱着丈夫一样抱着儿子的场面收尾,在轮回的图景中,呈现出了在古老的乡土中国土地上似乎恒久不变的历史循环。而《孕妇和牛》的故事则以孕妇的精神升华获得的感动为高潮,以幸福的呓语结尾,将传统文化精神的接续和女性自身的精神成长融合,呈现出经过时代洗礼的现代中国在寻根中朝着未来进化的指向。
  a 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bi汪曾祺:《汪曾祺说铁凝小说〈孕妇和牛〉》,《名作欣赏》2005年第3期,第1页。
  cd沈从文:《萧萧》,岳麓书社2013年版。
  e 梁小娟:《被懸置的女性成长——重读〈萧萧〉》,《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78页。
  fgj铁凝:《孕妇和牛》,《铁凝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h 郝英杰:《朦胧的出逃,理性的微光——论〈萧萧〉中“女学生”形象隐喻》,《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8期,第55页。
  作 者: 纪东妹,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编 辑: 张晴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色·戒》是张爱玲创作的一篇仅有一万四千多字的短篇小说,其主人公王佳芝作为间谍参与卫国锄奸行动却背叛了组织导致行动失败,她的叛变行为被广泛热议,由导演李安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后,针对王佳芝这一形象的争议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本文从叙事伦理的角度分析《色·戒》小说文本和电影,解读王佳芝故事中交织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解析《色·戒》和美人叙事间的延续与颠覆。  关键词
摘 要: 清初“诗坛领袖”吴梅村擅长以重大时事为题材的七言歌行体诗,文词清丽,委婉苍凉,后人称之为“梅村体”。《悲歌赠吴季子》作于清初顺治年间,为江南奇才吴兆骞在江南科场案中受屈含冤而悲歌。全诗以“悲”字统领,贯串前后,寓意深厚,以沉痛哀怨的笔触描写了清初第一起科场案对无辜知识分子的摧残迫害,动人肺腑,催人泪下,成为清初传颂天下的不朽名作。  关键词:吴梅村 《悲歌赠吴季子》 品读  吴梅村(16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经历这样一种情况:当你想去做一件你要去做的事情时,往往会选定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才去做。比如老师给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星期五交,你会想那就星期四完成吧,那样还有一天的时间呢。又比如:   “我要在这周看完这本书!可惜今天下雨了,那就等太阳出来的时候再看吧,我喜欢阳光洒在纸页上的感觉。”   “我想寫一篇文章,但是现在笔好像没多少墨水了,等我找时间买一只新的笔在写吧。”   “
摘 要:清代西昌本土诗人杨学述、颜启芬、颜汝玉创作了一定数量的西昌竹枝词,这些竹枝词记述西昌风物,描绘城市风貌,展现地方民情,具有朴实可贵的文化价值,是人们研究清代西昌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  关键词:地域特色 西昌 竹枝词 地方风土  每一地都有其独有的自然环境和民情风习,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们自然会对这一风土有特殊的感情。竹枝词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吟咏风土民情为主要特色,因而极具
摘要:端木蕻良是生长在东北旷野之上的一位忧郁诗人,其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的语言特色就是由传统文化熏陶、西化语言借鉴,以及东北方言融入等三方面构成的。  关键词: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语言特色  1939年巴人在《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中,称端木蕻良为“拜伦式的诗人”,还提出了一个公式:“莎士比亚的华丽 拜伦的奔放 道斯托以夫的颤鸣=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①。郑振铎后也对《科尔沁旗草原
摘 要:本文以容与堂本《拜月亭记》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语言特色展开分析,从顶针、反复等修辞手法,化用诗句,运用歇后语和连绵词等写作手法分析其对剧作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拜月亭记》 语言特色 修辭手法  《拜月亭记》被誉为我国“四大南戏”之首,本文旨在从语言和修辞的运用上展开尝试性的研究,试分析其对剧作呈现效果的影响。  一、顶针的修辞手法  【踏莎行】瑞兰。兰蕙温柔,柔香肌体,体如玉润宫腰细,
摘要:《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最著名的剧本,讲述了一个老推销员威利一事無成的阴郁生活。他渴望成功和社会的认可,不断地活在幻觉和梦境之中。本文结合戏剧理论:“情境”“人”“动作”“行动”,分析林达这一女性形象,以及她在家庭中的他者地位。阿瑟-米勒为我们揭示了美国梦破灭后,它的余波渗透到小人物的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了最深刻也最为撕裂的矛盾。  关键词:阿瑟·米勒情境论 女性他者《推销员之死
摘 要:云南女诗人李含章在清中期闺阁诗人中颇负盛名,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其亲属诗中的真情书写值得探究。近年来,李含章研究裹足不前:或诗料难寻,少有原诗精析;或将其放入群体研究特征化、地域化,简化了对其诗的阐释,忽略了回归其诗歌本身。笔者“求全”,首次列出其亲情诗篇目,并举例分析其书写对象、细化题材、情感内涵、艺术特色等,或可一窥此“闺阁大才”之创作风貌。  关键词:李含章 亲情诗  李含章(1744
摘要:黑戈壁历来是古丝绸之路上一个吸引无数学者相继探寻的神秘之地,而关于黑戈壁之上的黑喇嘛的传闻众说纷纭。但随着杨镰先生《黑戈壁》一书的问世,终于为世人揭开了历史的谜团。这部书是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并在实际考察的路途中写作而成。它的一大特点是将写作技巧与作者真挚的情感巧妙地融为—体,笔者将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文本进行分析与鉴赏。  关键词:黑戈壁 写作技巧 情感  黑戈壁,是介于新疆、甘肃与内
摘 要:孤独,是鲁迅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话题和主题之一。鲁迅的《孤独者》写的就是“孤独”。借用作品中的话写的就是“受伤的狼”似的孤独者的孤独。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孤独的成因以及孤独者如何扛起孤独的旗帜,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鲁迅的孤独。  关键词:《孤独者》 孤独 成因 旗帜  鲁迅曾经说过:“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1}《孤独者》表达了一种灵魂深处的孤独、寂寞乃至绝望,且与鲁迅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