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要设计具有挑战性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适当给予线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探索规律;在不断的追问中,引发深度思考,发现其规律背后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问题引路;探索规律;深入思考;发现本質
从教以来,一直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去听其他老师上课。而前不久,笔者却真真实实体会到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听课的感受。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当上课老师出示课题《和等于积》后,我脑中一团雾水,心中冒出疑问:“和”与“积”,它们的概念不一样啊?怎样的情况“和”才等于“积”?脑海里除了蹦出2+2=4,2×2=4,再也没有想到其他算式。但随着老师一步一步的启发和引导,我们和现场的学生一样,逐步拨开云雾,心中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产生,而后又一个接一个解决,在一片“啊?” “咦?”“哦!”声中,学生不断产生问题,不断深入思考。
于是,我们也就《和等于积》这个小课题,开展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关注数学本质”,同时在解决问题实践中尝试“用数学的思维看待问题”。
片段一:提出问题,激起探究欲望
教师出示课题“和=积”,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有点疑惑,比如,3+3=6,3×3=9。它们不相等。生2:有“和”刚好等于“积”的例子,比如,2+2=4,2×2=4。
师:只有这一个算式吗?学生纷纷思考,陷入迷茫。
师引导:刚才我们都是在整数范围内思考的,能不能换个角度思考呢?
学生恍然大悟,赶紧猜测会不会在分数里有这种情况呢?
教师继续鼓励学生思考:那我们就来尝试一下,试着找出这样的一个例子。学生带着极大的好奇,纷纷动笔,在练习本上进行尝试。
思考:在课一开始,教师开门见山地出示研究课题:“和等于积”,引起了学生的疑问。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中,和不等于积的例子很多,而和等于积的例子却很少,学生对于这样另类的问题几乎没有探索过。这样的问题本身充满吸引力,让学生“着迷”,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因此说,好的问题具有的思维含量,具有挑战性,可以让学生产生怀疑和思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片段二:深入思考,寻找解决问题思路
师:同学们猜测都有道理,但是在寻找例子的过程中,你碰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纷纷说:我想了很久,找不出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和相乘,使它们的和与积相等。
师:告诉你们,这样的两个数不仅有,而且还很多。
师故意卖了一个关子:你是想要老师直接告诉你这个规律,还是给你点线索,自己来探索?(学生一致要求给点线索,自己研究。)
师:你们想要怎样的线索?(学生要求老师举个例子)
教师出示:4和43 ,让学生算一算,找一找规律。
师:这个例子能给你一些启发吗?你可以尝试自己举些例子,并算一算。
学生们观察后尝试举例,并进行计算,在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猜想。
思考:有了问题怎样去分析问题呢?安详方能静观,静观方能明断,明断方能行动。在课堂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安静下来,学生也需要安静下来。只有安靜下来,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学生才能变得敏锐、智慧,才能深入地去思考数学问题。
片段三:交流提升,探索问题规律
学生先汇报本组举的例子,教师板书,引导学生说出猜测:一个整数与以这个整数为分子,分母比分子小1的分数,它们的和等于积。
师:是不是和等于积的两个数具有这样的规律呢?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想。一个科学的结论,仅凭几个例子而提出的猜想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来验证。我们按照刚才的猜想再举两个例子,算算它们的和是否真等于积。
学生举例,进行归纳总结。
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我们可以用字母来概括一下这个规律,自己尝试写一写。
全班交流,得出结论a+ = a ×
讨论:前面有同学发现2+2=4,2×2=2,2和2也符合这样的规律吗?(通过讨论,学生明白,2和2也符合这样的规律,可以把2转化成 )
思考:在上述片段中,学生不仅经历了计算,而且感受到了观察、推理等有深度的数学思维活动,在发现规律、提炼规律中渗透了数学思想,也帮助学生积累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分析问题不仅仅是分析数据信息,更需要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关注问题的本质,找出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才有可能进一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活动中,教师以“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学会关注问题的本质。在理清了问题的本质后,要指导学生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步骤。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概括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思考的“酸甜苦辣咸”,享受智力活动的振奋与愉悦,让思维走向深刻。
片段四:回顾反思,感知规律背后的原因
师:你觉得今天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哪些步骤很关键?
教师板书:根据线索—提出猜想—仔细验证
师:你想过为什么a+ = a ×吗?有办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吗?
小组讨论,可以用通分的方法来证明:左边通分后是 ,
右边也是 。
学生豁然开朗,不仅知道了和等于积的两个数的规律,而且明白背后的道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师:回想一下今天的研究内容,你还可以研究什么呢?
生1:可以研究两个数差和积是否相等。生2:看看是不是有两个数的积和商相等呢?
教师提供两个数差与积的关系研究单,课后让学生试一试。
思考:课堂上,如果仅仅停留在找到和等于积的算式,得出怎样的两个数符合规律这个层面,学生往往会记住这个规律,但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的两个数就能够得到和等于积?所以,要进行深入学习,还要引导学生探索规律背后的真正原因,帮助学生注意把握问题的本质所在,学会数学的思考。
回顾对这节课的研究过程,我们发现,教师的主要任务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励学生学会思考。这样的小课题研究,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也可以积累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还能充分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让课堂真正从“提问”走向“深入思考”,从问题“表面”走向问题“本质”。
【关键词】问题引路;探索规律;深入思考;发现本質
从教以来,一直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去听其他老师上课。而前不久,笔者却真真实实体会到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听课的感受。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当上课老师出示课题《和等于积》后,我脑中一团雾水,心中冒出疑问:“和”与“积”,它们的概念不一样啊?怎样的情况“和”才等于“积”?脑海里除了蹦出2+2=4,2×2=4,再也没有想到其他算式。但随着老师一步一步的启发和引导,我们和现场的学生一样,逐步拨开云雾,心中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产生,而后又一个接一个解决,在一片“啊?” “咦?”“哦!”声中,学生不断产生问题,不断深入思考。
于是,我们也就《和等于积》这个小课题,开展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关注数学本质”,同时在解决问题实践中尝试“用数学的思维看待问题”。
片段一:提出问题,激起探究欲望
教师出示课题“和=积”,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有点疑惑,比如,3+3=6,3×3=9。它们不相等。生2:有“和”刚好等于“积”的例子,比如,2+2=4,2×2=4。
师:只有这一个算式吗?学生纷纷思考,陷入迷茫。
师引导:刚才我们都是在整数范围内思考的,能不能换个角度思考呢?
学生恍然大悟,赶紧猜测会不会在分数里有这种情况呢?
教师继续鼓励学生思考:那我们就来尝试一下,试着找出这样的一个例子。学生带着极大的好奇,纷纷动笔,在练习本上进行尝试。
思考:在课一开始,教师开门见山地出示研究课题:“和等于积”,引起了学生的疑问。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中,和不等于积的例子很多,而和等于积的例子却很少,学生对于这样另类的问题几乎没有探索过。这样的问题本身充满吸引力,让学生“着迷”,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因此说,好的问题具有的思维含量,具有挑战性,可以让学生产生怀疑和思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片段二:深入思考,寻找解决问题思路
师:同学们猜测都有道理,但是在寻找例子的过程中,你碰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纷纷说:我想了很久,找不出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和相乘,使它们的和与积相等。
师:告诉你们,这样的两个数不仅有,而且还很多。
师故意卖了一个关子:你是想要老师直接告诉你这个规律,还是给你点线索,自己来探索?(学生一致要求给点线索,自己研究。)
师:你们想要怎样的线索?(学生要求老师举个例子)
教师出示:4和43 ,让学生算一算,找一找规律。
师:这个例子能给你一些启发吗?你可以尝试自己举些例子,并算一算。
学生们观察后尝试举例,并进行计算,在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猜想。
思考:有了问题怎样去分析问题呢?安详方能静观,静观方能明断,明断方能行动。在课堂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安静下来,学生也需要安静下来。只有安靜下来,心灵和感官才是真正开放的,学生才能变得敏锐、智慧,才能深入地去思考数学问题。
片段三:交流提升,探索问题规律
学生先汇报本组举的例子,教师板书,引导学生说出猜测:一个整数与以这个整数为分子,分母比分子小1的分数,它们的和等于积。
师:是不是和等于积的两个数具有这样的规律呢?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想。一个科学的结论,仅凭几个例子而提出的猜想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来验证。我们按照刚才的猜想再举两个例子,算算它们的和是否真等于积。
学生举例,进行归纳总结。
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我们可以用字母来概括一下这个规律,自己尝试写一写。
全班交流,得出结论a+ = a ×
讨论:前面有同学发现2+2=4,2×2=2,2和2也符合这样的规律吗?(通过讨论,学生明白,2和2也符合这样的规律,可以把2转化成 )
思考:在上述片段中,学生不仅经历了计算,而且感受到了观察、推理等有深度的数学思维活动,在发现规律、提炼规律中渗透了数学思想,也帮助学生积累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分析问题不仅仅是分析数据信息,更需要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之间的关系,关注问题的本质,找出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才有可能进一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活动中,教师以“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学会关注问题的本质。在理清了问题的本质后,要指导学生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步骤。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概括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思考的“酸甜苦辣咸”,享受智力活动的振奋与愉悦,让思维走向深刻。
片段四:回顾反思,感知规律背后的原因
师:你觉得今天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哪些步骤很关键?
教师板书:根据线索—提出猜想—仔细验证
师:你想过为什么a+ = a ×吗?有办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吗?
小组讨论,可以用通分的方法来证明:左边通分后是 ,
右边也是 。
学生豁然开朗,不仅知道了和等于积的两个数的规律,而且明白背后的道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师:回想一下今天的研究内容,你还可以研究什么呢?
生1:可以研究两个数差和积是否相等。生2:看看是不是有两个数的积和商相等呢?
教师提供两个数差与积的关系研究单,课后让学生试一试。
思考:课堂上,如果仅仅停留在找到和等于积的算式,得出怎样的两个数符合规律这个层面,学生往往会记住这个规律,但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的两个数就能够得到和等于积?所以,要进行深入学习,还要引导学生探索规律背后的真正原因,帮助学生注意把握问题的本质所在,学会数学的思考。
回顾对这节课的研究过程,我们发现,教师的主要任务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励学生学会思考。这样的小课题研究,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也可以积累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还能充分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让课堂真正从“提问”走向“深入思考”,从问题“表面”走向问题“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