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小学科学课方法点滴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blue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是我们科学老师值得探究的课题。就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而言,变化大,可以说每年都在变化,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方式还停留在原有的教学层面上,我们将违背教材的改编原则和意图,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达不到教学目标。那么,怎样才能上好新编教材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 科学课的教学从孩子们的身边事开始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未知、充满色彩的世界,科学课教他们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从一点一滴的变化开始探究其源,足可培养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从容易的活动着手,让孩子知道科学探究不是尖端的事物,只要用心、留心、细心,就如此这般既简单又有趣。
  教孩子做一个细心的人,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留心,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观察植物的一生;观察我们周围生活的小动物,观察土壤、空气、水;观察云、雾、雨、雪、霜、风;观察我们吃的食物,了解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观察家中的电器,调查家中的材料,观看星空的变化,观察月相的变化;寻找身边混合物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树叶的变化,比较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去欣赏四季见到的花,去分析花的构造,研究花的颜色、花冠的形状,去闻一闻花香,想一想花的作用,去瞧一瞧植物的果实,看其颜色、大小、形状,有的还可尝一尝其滋味;桔子的酸甜,苹果的香脆,梨子的清润,西瓜的甘甜,草莓的酸溜溜等。让孩子们去寻访小动物,在草地、在花坛、在树林、在庄稼田、孩子们找到了飞舞的蝴蝶、蜻蜓、蜜蜂,畅游的蝌蚪,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蜗牛……孩子们去观察这些小生灵的样子,了解它们的习性,和它们一起玩耍,从中了解很多的知识,体验到了无限的乐趣,他们会更热爱这些小精灵。教孩子们到花园里去采集植物,去郊外采集岩石,去旷野捕捉昆虫,回到教室,孩子们可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花的构造、细胞的构造,用一看二摸三刻四滴盐酸的方法观察鉴别岩石。让孩子们用纸杯做土电话,用易拉罐制作发声筒,用木片、塑料、纸盒、泡沫做船,用纸、针、棍子做成呼啦啦转动的风车。一样样的作品问世了,这是孩子们的骄傲,这是孩子们实践的成果。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也有失败的教训和收获,孩子们动手做了,孩子们的手更巧了。让孩子们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探索,有利于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进行尝试、改造或创新,这才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的。例如:学生在制作船的活动中,由于在选材上形式各异,有纸折的船,有纸盒拼凑的船,有泡沫雕刻的船,有一次性筷子编成的船,有饮料瓶做的船,有木块做的船。因为材料不同制作的方式也不一样,用途和功能也各显其能。在加上学生的审美观不一,对船的装饰也各有千秋,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学生作品展上,学生对自己的创作作品都充满了成就感,喜悦和欢乐的心情溢满活动的全过程。
  
  2 利用资源优势,开展科学教学
  
  在《太阳与彩虹》教学中,利用星期日组织学生到小河边,背对着阳光做“泼水”游戏,在愉快地玩耍中,使学生意外的发现了与彩虹类似的景象,于是因势利导,非常轻松地揭开了彩虹形成的奥秘。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到河边去考察水质是否被污染,观察河里生物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等;到山坡上去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性态构造和生长环境,并适当采集制成植物标本;还有目的组织学生开展捉鸣蝉、捕蝴蝶、学鸟叫等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既学得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自然事物的能力;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达到了科学教学从知识、兴趣、能力和德育四个方面的教学目的。
  
  3 灵活选用教法,优化课堂教学
  
  合理、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活动中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科学课中主要有观察、实验、考察和讨论等基础认识活动,相应地就有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活动的教学方法。而科学课教学活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每一节的认识活动都有明显阶段性,每一节课的学习都要经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过程,所以要根据每一节中认识实践活动的阶段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获取知识的结果。否则就会干扰甚至破坏认识过程。例如在《物体颜色》教学教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分别研究七色光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的情形及各种颜色的物体反射太阳光的情况,两个实验都是学生在自主探索现象,整理分析现象,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的提高。再如在《凸透镜》教学中,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收集事实、分析研究、找出规律、得出结论、推广应用”的多种方法的组合,从而使学生发现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凸透镜距纸近,可以成缩小清晰的像,凸透镜距纸远,可以成放大模糊的像,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的。在《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采用“对比法”很容易认识平面镜是由玻璃和一层银粉构成的,再通过平面镜成像实验,使学生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物与像的大小相同,物与镜和像与镜的之间的距离相等;物与像的左右方向相反,并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作潜望镜。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育对象,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4 采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更佳。它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形画面,通过媒体使形、色、美、光、静、动有机融合,更快、更准确、更形象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潜藏的形象显现出来,变得更生动、更直观,强化了感知,促进了理解,有效地把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生物进化》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自制的课件,把学生带到距今6亿多年前到距今7千万年前的生物世界,浏览了从古到今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各个时期生物的特征,并对这些生物事实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使学生非常轻松地认识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生物界从古到今总在不断变化,变化的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生物进化的过程是极其漫长的,环境变化促使生物进化和灭绝。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打破了时空界限,把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情况生动、形象、全面、逼真地展示出来,实现变古为今、变远为近、变静为动、变无声无色为有声有色。扩展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使课教学走向立体化,这一点其它教育手段是无法实现的。
  
  5 自制教具,促进实验教学
  
  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好坏,取决于是否做实验或实验能否成功,需要做的实验不做或实验不成功,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也得不出实验结论,一味的空洞说教,学生难以得到感性认识,更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每一种现象都必须通过成功的实验来实现。要实验就必须有相应的教具或仪器,由于我校班额大条件差的制约,只配备了部分仪器和教具,加上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改,使相当一部分实验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自然教学质量,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我想尽办法,以保证实验教学开出率,经过摸索,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在充分了解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有实用价值的教具学具,来弥补实验教学仪器的不足,确保实验教学的开展。例如:我根据各册科学教材实验,把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设计制作出一个组合教具——多用科学教学实验箱。此箱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形象直观地展示自然现象,成为教学用途最广的教具,也可当做学具使用。风的形成实验、小孔成像实验、凸透镜聚光实验、光的直线传播实验、近视眼形成实验、近视眼的矫正实验、土壤保水性实验、雷电成因等几个实验。坚持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教具或学具,确保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总之,小学要上好科学课,必须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手段,加强实验教学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一定能实现科学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是一个新生事物,就像清泉一样甘甜诱人,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像原野一样蕴藏丰富。《语文课程标准》把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实践中,我是这样逐步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 规范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交谈”,而我们有
期刊
创新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关键。一个不懂创新的人,很难立足于21世纪的社会。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实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是小学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创新思维的火花,积极引导,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打造“鲜、活”的语文课堂。    1
期刊
由于语文学习功能的异化,语文学习陷入了高耗低效的泥淖之中。语文学习的难言尴尬和深刻危机迫使我们不能回避尴尬,而应直面尴尬,走出尴尬,开辟语文生活化的学习新领域,从而让学生走进斑斓的生活,真正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真正解放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真正让学生从生活中历练语文学习的能力,发掘其语文学习的潜在能力,进而让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成为可能,最终建立科学的生活语文教学观念。    1 功能异
期刊
眼下,老师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面对新一轮教学改革,老师们的课究竟该怎样上。有的教师认为这么多年,无论哪次教学改革,都是“换汤不换药”,于是,过着“穿新鞋走老路” 的日子,另一些教师又片面遵循教学改革中的框架,生搬硬套,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一方面在内容上改变传统教学中“繁、难、偏、旧”的知识,加强知识与能力的联系,从而达到学的目的,二是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教学上强
期刊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 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主张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若仪器室的仪器齐备,那么教师就应在课前布置好,当学生进入实验室时,就给其一个新奇
期刊
【摘 要】 艺术史课堂教学既不能一味强调知识传授,也不能流于艺术鉴赏,而要力求做到知识、能力、鉴赏的有机结合,使历史课既有历史的厚重性,又有艺术的鲜活性,使学生既能熟记知识,又能掌握熟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知识 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艺术史教学,最难实现的是从传统的单纯传授历史知识的教学转变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融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为
期刊
一颗沙里看世界,一朵花里看人生,谁说短暂的课前2分钟,不能折射课上35分钟的光华?谁说短暂的课前2分钟,不是引人入胜的序曲、不是余音绕梁的尾声、不是师生心灵碰撞的火花……  1 忽视2分钟  作为教师,很多时候我们只重视了正式上课铃声响后的时间,而不太在意此前2分钟的预备铃声。即使有,也只是背背古诗或者唱唱歌而已,这2分钟成了教育的盲区。  2肯定2分钟  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书写了关于珍惜时间的诗
期刊
百年哈佛有句大家熟悉的谚语:“一天的思考,胜过一周的蛮干。”积极思考是一种思维模式,它使我们在面临弱势的情形时仍能寻求最好的、最有利的结果。换句话说,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即使举步维艰,仍有所指望。积极思考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过程,也是一种主观的选择,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标志!  1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每次认真聆听专家的报告,每次仔细观摩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我都会有所收获。或是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有更新,或是对
期刊
高中生物课按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有关知识,这是生物学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而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既有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又有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地方,这门学科的典型特点是知识点多,有很多生物学理论需要学生记忆,这正是许多学生最“头疼”的事情,甚至有些学生因此而干脆放弃“生物”这门学科。所以,在生物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记
期刊
【摘 要】 目前,从通识教育的角度看,独立学院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学生学习能力自主发展的三重约束,即学习观念约束、学习资源约束和学习评价约束。因此,本文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确保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发展学习能力,拓宽通识教育的非课程渠道,对学生实施隐性的通识教育,进行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安排。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独立学院 自主学习能力 约束     目前,独立学院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学生学习能力自主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