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魅力走进课堂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908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教师是吃开口饭的。”“三分靠内才,七分靠口才。”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口才尤为重要。教师的语言修养就是一把火,给学生带来温暖、勇气;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是春风、春雨,滋润学生心田,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创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平庸的课堂语言只能是一支又一支催眠曲,而成功教师的讲课,则让学生感到眼前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澜的画。
  一、语言有魅力,便于创造良好融洽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告诉人们,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绪交流过程,只有经过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情感效应。因此,要使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需要课前疏导,营造良好的氛围。坚持候堂制,即课前到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诙谐大度的一席话,能为讲课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课堂气氛。
  二、精彩的导语,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教师讲课的开场白,导语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巧用了这样的导语:“茫茫白雪,冰封大地,那是北国的雄壮;蒙蒙细雨,燕舞莺歌,那是南国的秀丽;大漠孤烟,风掠戈壁,那是西疆的豪迈;海天一线,白浪滔天,那是东陲的壮观……看,那飞红滴翠、擎天立地、迎遍五湖四海游客的黄山,是祖国又一大胜景。就让我们走进它,用心去体味它的美韵吧!”
  三、有魅力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掌握“讲”的艺术
  讲述,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有声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述,不但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独立思考打下基础。
  1、少而精练。
  老师是知识的引导者,学生一听就懂的内容,无需教师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有些老师上课,总担心学生没听懂,一个问题翻来覆去地讲,本来能一语道破的,解释来解释去,反而把问题讲糊涂了。
  2、推陈出新。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台积而高,学积而博,可以为至矣。”要能在课堂上拴住学生的心,教师就要像演讲家,适时引经据典,让课堂有个性、有新意。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课堂才能保持新鲜和活力。
  3、雅而不俗。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规范、文明、高雅,其中要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乳汁。可是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使用普通话,而只是给各自方言土语变了调。语言粗俗也是要不得的,学生接受的是文明老师,特别是课堂语言,更应雅而不俗。
  四、无声语言的使用,能让课堂增光添色
  讲话时的表情和动作,可以称之为无声的语言,也可以叫做体态语言。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应用,能给有声的语言增添光彩。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这是所有学生对老师的期盼。确实如此,教师和蔼可亲,常给学生以笑脸,会有助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和教师说理的可信度,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走上讲台,就板着一副一本正经、严肃的脸孔,那将会与学生产生距离感,难以沟通。
  有些内容靠滔滔不绝的讲述,是难以达到目标的,还需融图表、图画、信号于一体。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对所讲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形象的印象。还有,一定的绘画技巧和较强的形象思维是深化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的有力助手。
  五、增添语言调料,给学生一支兴奋剂
  一堂好课,教师就像出色的导游,不断地把学生从山重水复引向柳暗花明。使学生时而凝眉沉思,时而会心颔首;时而举棋不定,时而跃跃欲试。整整四十五分钟,教师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几十颗情趣盎然的心。学生唯恐聆听不周,不觉铃声已响,学生敬其师而乐其道,上课成为莫大的享受,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一节课中,学生听讲高度集中,较长时间处于优势兴奋之后,会感到疲劳而出现兴奋抑制。因此,这时需要刺激一下学生,让兴奋再生,保证整节课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教师能把握学生出现兴奋抑制的时间,适时地给一支兴奋剂,相信尽管到了最后十分钟,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他文献
任何课堂的教学都是动态教学,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活”堪称语文教学法之精髓。如何才能上“活”语文课,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  一、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语文课堂教育新理念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期刊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是语文能力与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实现语文素质教学的必要途径。在写作实践中,心灵的自由度决定了学生写作的张力。提倡自然为文,就是给学生作文“松绑”,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写作心境。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杜绝把学生的思维纳入既定模式的做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先有兴趣,后有热情。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但是,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沉闷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畏惧,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激发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  一、教师要以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深知其重要性。为改变学生写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胸中无墨、笔下无言的尴尬局面,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资源,拓宽写作素材的积累途径。  一、巧用“每日一言”,让学生每天记一句名言  学校规定:教室前面黑板的最左边设“每日一言” 一栏。学校领导的用心良苦,想让学生每天都受到激励,可学生却流于形式,班长每天写一句,也无人去看。这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素材的途径,从网
期刊
“先写”,是决定写读法这种新教学方法成败的开路先锋。它能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中,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怎样开好写读法的“先写”这个“风头”,让学生自主学习呢?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先写”在课文写读法的导学三步骤中,既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人公的地位,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了“减负”的目的。其目标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既能获得知识,又能得到愉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关系到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那么,如何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呢?多年来教学中一直践行的“321教学法”,让师生成为朋友,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教学事半功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期刊
父亲抱着我的女儿,指着相片说:“雪儿,这是你的大姨、老姨和妈妈,是姥爷我的贴身小棉袄。”父亲那慈祥的面容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这一场景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  人们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只有当了母亲之后,才能体会到做父母的伟大。我的父母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他们勤劳、朴实、善良。先后生下了我们三姐妹。在过去的日子里,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现在我们都参加了工作,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我也成了一名中学教
期刊
现在教育界普遍都倡导有效的阅读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讲授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师生互动。虽然也强调阅读,可是都是千篇一律的念经式,缺乏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撞击。现代有效课堂强调真实实在的课堂,树立了一系列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实施对话教学,突出主体地位,自然这个主体地位更多的是突出以生为本。在对话式教育中,教师必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努力唤醒生命,激扬生命。把学生看成一个自我生命的实现
期刊
从语文的海洋中拾到的贝壳,如今已成为生命中的财富,这些财富源于阅读。  在阅读的队伍中,中学生始终是一支主力军。每逢节假日,大小书店总会被青春靓丽的中学生所占领。洋溢在他们脸上的那份沉醉,那份痴迷,那份纯真,那份快乐与满足,深深感动着成年读书人。  何不将他们带入到语文课堂和语文教学中,使之成为生活课堂、欣赏课堂、社会课堂。这样,语文课不再是单一的课本教学,而是为课堂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互相推
期刊
近日拜读了朱自清的《背影》,反复地揣摩、研究,体会到了朱自清父亲的爱是发自于内心深处,是最淳、最本质、最无私的爱。在遭遇家庭的一系列变故之后,还能撑住,顶住整个家庭的重担。处处为儿子着想,不让儿子担忧。是啊!父爱如大山般的伟岸,让子女有足够的依靠,有休息、疗伤的场地。  在我们这样平常的家庭,我也是无时无刻地感受到父亲的爱就在左右,从没有离开过。虽然我自以为是大人了,都二十五六了,早已能够自立,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