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载道,学文育德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383910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的教学活动应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应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更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积极创造渗透德育的条件,正确处理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提高语文教学的德育效果。
  
  一、学科优势创造德育渗透先机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的优势大于其他学科,其两大优势为德育渗透创造了先机。
  (1)语文教材所选的范文有助于增强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小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如《天安门广场》《九寨沟》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如《说勤奋》《夜晚的实验》等;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如《读书要有选择》《滴水穿石的启示》等;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诚实与信任》《明天我们毕业》等。
  (2)读、写、听、说训练给语文教师创造了德育渗透的机会。学生通过读和听,可以感受课文的内容和人物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说和写,可以观察事物,用自己的话再现生活,直抒胸臆、分析问题、洞明事理,从而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二、因时、因人、因情、因境制宜,积极创造德育渗透条件
  
  语文对德育的渗透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同于思想品德课的“灌输”,也不重在道德知识的系统传授,而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重视熏陶、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
  1.因文设置契机,牢牢把握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导向地位
  首先,语文教师要做到深刻地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课文,深挖德育内涵,有步骤地渗透;其次,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2.适时创造契机,把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艺术地表现出来
  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时空特点精心布局课堂结构,有机地、合理地对德育因素进行编排、调控,创造契机,适时渗透。如起始阶段,可精心设计导入;发展阶段,可巧妙地设置提问;高潮阶段,可动情地引起共鸣;升华阶段,可灵活地安排各种活动。
  3.以境造境,渲染氛围
  语文教材中的范文,虽文章体裁不同,表现方法各异,但内容尽在人、事、景、情、理之中。以文中之境再造佳境,渲染氛围,会产生良好的渗透效果。
  (1)展示直观之境。如挂图、实物,让学生陶醉于画面实物的直观感受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2)驱遣想象之境。如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充分感受文章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和思想美,使情操受到陶冶。
  4.以情激情,烘托氛围
  郭沫若曾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揭示文章的感情,使学生“惊心动魄”“情不自禁”,激发出高尚的道德情感。
  (1)以作者之情激情。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无不倾注着作者的爱憎之情。这种感情,有的显示在课文提示之内,有的流露在作者的神思之中,以其情激情,更具有感染力。
  (2)以文情激情。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具备鲜明的政治性和时代性,纵观千年文学史,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昂扬的主旋律,这正是学生爱国主义思想逐步形成的基本因素。
  (3)以师之情激情。教师是传递作者之情、文章之情的使者,要完成这个传递,语文教师要满怀深情地备课,挖掘文中之情;要热情洋溢地上课,再现文中之情,让学生在与老师的情感交流中受到启发和激励。
  
  三、坚持“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原则,让学生因文解道、因文悟道
  
  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通过读听,提高明辨是非、识别美丑、分清善恶的能力;写说训练,要观点明确、态度鲜明,不能游离主题讲形式,脱离思想讲手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课;通过阅读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把握思想精华,加以揭示、阐发,启发学生深思,让高尚的道德情操自然地流入学生的心田。
  因文解道,因文悟道,能正确处理文道关系的统一性,能理清文道互渗、文道统一的道理,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能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仇湖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预习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能促使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数学课 预习 因素 方法  一、影响预习效果的因素  1.主观方面  预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来安排教学环节,突出教学重点,设计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课程。如对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已经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简单讲述即可;对于学生的疑惑处,教师必须详细地讲授。这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生源减少、师资相对过剩的情况,而教师绩效工资的政策也已全面落实,教师待遇有所提高。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教师的工作范畴,确定不同岗位的合理工作量便成为了必然。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指出:“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这也说明,班主任工作是教师所担负的一部分特殊且举足轻
在入学之初,几乎所有的新生都会收到一份《新生入学指南》,它是学校送给新生的第一份见面礼。那么,这份见面礼对新生即将开始的新学习、新人生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一、《新生入学指南》是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重要帮手  新生进校后,第一感觉就是对新环境不了解、不适应。再加上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面对新生活,存在孤助无援等问题,甚至有些学生连基本的吃、穿、住、行都难以自理。所以,《新生入
所谓幸福,是自我对生活状态满意程度的一种感觉。而个体的幸福感是建立在个体价值观所决定的幸福观之上的,幸福感取决于从事这个职业的目的性。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其他教师和管理者无法比拟的。因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而且还会影响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独立院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现状  导致
摘要: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关系来看,它们应是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不可相互取代。但是,两者在保持自身学科特色的同时,又可以在诸多方面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依托。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这种学科间的融合更加频繁和紧密,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不仅是学科教学的要求,更是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学生 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心理健康与德育都能促进高校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
《孩子王》讲述了一个平淡、没有强烈冲突的故事,通过老杆儿的教育经历,向人们呈现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文化的缺失、设施及教材的匮乏以及对孩子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文章开头用“1976”点明了写作时间,但又没有重点突出这个时间下的社会背景,而是不着痕迹地通过“孩子王”的故事,次第拉开几个典型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精神世界的积极追求。  一、以“孩子王”为代表的知识传承者  “孩子王”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站构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1.构想的提出  社会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极大地影响着教学软件的开发。特别是我国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它呼唤着教学软件必须一改过去课堂集中演示型、专业训练型、课外检索阅读型的单调模式,转而形成一种大容量、开放式,充分体现交互、合作,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适应网络发展的新形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站的多种特性,特别适
我这个语文教师,一谈什么是“理想的课堂”,就爱咬文嚼字。所以,我就从“理想”这两个字谈起。  先说“理”字,它可以组词为“理念”。我觉得,现在的课堂不是缺乏理念,而是缺少怎样更好地转换理念为课堂行为的逻辑能力。因此,理念要具有理性。在我眼里,“理想的课堂”的三个特点:第一点是理性。没有了理性的课堂,盲目随着时代的风向游走,忽视了课堂固有的、不变的东西,那就成了天上的飘絮、水上的浮萍,再怎么改革最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和创新,以致于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笔者深感阅读教学之弊,为寻求阅读教学新境界,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收获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通过制造悬念、
年轻时读过一首诗:“毡房前的小河水呀,不知道是浅还是深?就是在梦里也没想到已经送走了青春。如果我知道青春易度,早就该送给你一颗热情的心!”当年,这“青春易度”四字曾令我悚然心惊。后来才明白,这原本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出生于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比新中国大10岁。1979年国庆节,我曾有感于岁月蹉跎,写下了“昔日十龄童,今过不惑年”的诗句。不想30年顷刻飞逝,现在是“昔日十龄童,今过古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