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处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教育、医疗投入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公共需求全面释放,城乡之间差距不断扩大。本文试图从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化现象入手,研究旅游扶贫背景下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镇功能配套。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镇;旅游扶贫
公共服务均等化顾名思义就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李总理指出,在民族问题方面,要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村镇。少数民族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云秀清,2006),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一、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化现象
理塘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隶属甘孜藏族自治州,县政府驻地高城镇海拔4014米,因此又有“世界高城”之称。理塘县人口七万多人,生活着以藏族为主的九个少数民族。理塘县地域辽阔,总面积14352平方公里,辖5个片区、24个乡镇,231个村,282个村民小组。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公共服务与城市差距明显。
(一)保障性公共服务不均等化
保障性公共服务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实现“让人民生活的有尊严”目标的重要途径,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有研究证明,家庭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贫困的发生率将降低12.9%,家庭非农业收入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贫困率将降低3.2%。长期以来,受地理、气候、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理塘县发展缓慢。就教育而言,理塘县现已建成多所小学,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但师资力量缺乏,该县人口超过7万,其教育系统只有832人,师生比约为1:15。在医疗卫生方面,尽管目前医疗保险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居民看病就医经济负担减轻,但医疗机构少、大病救治难等问题依然突出。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均等化
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重要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支撑,也是劳动力生产的重要条件。基础设施具有“乘数效应”,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是其经济是否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交通是打通经济的命脉。在我国城市区域公路、铁路、高速、高铁一应俱全,然而,理塘县至今还没实现村村通路,很多村庄远离交通主干道,道路通程度低,路面硬化率低。在网络覆盖方面,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农村网民仅占比27.4%,规模为2.01亿,仅占乡村人口的34%。理塘县是318国道上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除县城之外,大部分村庄没有网络和无线电信号。此外,还存在燃料结构单一、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理塘县旅游功能配套
(一)立足特色,政策扶持
旅游业以其强大的带动作用和“造血”功能成为扶贫的重要产业。理塘县民风淳朴、自然环境优美,具有发展旅游的先天优势,地方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第一,加大政策扶持。对于理塘县旅游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如对投资企业减税、加大对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等,吸引外来企业投资;第二,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包括扶持旅游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旅游营销宣传专项资金等;第三,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其发展的“灵魂”,在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应严格把控,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防止过度开发对文化的破坏。
(二)保障民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势资源大多往发达地区聚集,区域的发展得益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通畅、通信的便捷、有效的医疗卫生条件等是地区发展最根本的保障,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完善道路交通,改进区域可进入性,实现公路、铁路畅通;二是加快管网建设,解决饮用水、生活用水以及排水排污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安全保障机构、文化教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四是加快通信建设,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智慧旅游发展。
(三)重视教育,加快人才培养
文化是地区发展的软实力,高素质的人才对民族村镇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理塘县居民观念较为传统,发展旅游首先需要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第一,全面普及教育,提升整体素质;第二,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养,实现管理制度化、服务规范化,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服务人员。第三,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促进人才的交流,实现规划科学化、管理专业化。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而道远,要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各项政策指标,在公共服务方面,尤其是社会公共服务,促进城乡一体化。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让少数民族地区的村民也能享受到與城市相同的公共医疗服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政策扶持更多优质的教师在乡村任教,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李甜(1993~),女,成都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宏伟.基于传统功能视角的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类型探讨[J].中国农史,2009:92—100.
[2]吴丽丽,徐充.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析[J].学术交流,2014(5):131—134.
[3] 温军,朱卫东.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如何推进[J].中国民族,2016(1):16.
[4]焦振华.云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5]吴根平.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困境与出路[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33—37.
[6]尹成锁.少数民族村镇经济社会发展思考[J].理论观察,2016(9):58—59.
[7]云秀清,张春梅.对少数民族经济共性特征及发展思路的分析[J].阴山学刊,2006,19(4):97—101.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镇;旅游扶贫
公共服务均等化顾名思义就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与当前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李总理指出,在民族问题方面,要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村镇。少数民族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云秀清,2006),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一、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化现象
理塘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隶属甘孜藏族自治州,县政府驻地高城镇海拔4014米,因此又有“世界高城”之称。理塘县人口七万多人,生活着以藏族为主的九个少数民族。理塘县地域辽阔,总面积14352平方公里,辖5个片区、24个乡镇,231个村,282个村民小组。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公共服务与城市差距明显。
(一)保障性公共服务不均等化
保障性公共服务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实现“让人民生活的有尊严”目标的重要途径,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有研究证明,家庭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贫困的发生率将降低12.9%,家庭非农业收入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贫困率将降低3.2%。长期以来,受地理、气候、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理塘县发展缓慢。就教育而言,理塘县现已建成多所小学,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但师资力量缺乏,该县人口超过7万,其教育系统只有832人,师生比约为1:15。在医疗卫生方面,尽管目前医疗保险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居民看病就医经济负担减轻,但医疗机构少、大病救治难等问题依然突出。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均等化
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的重要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支撑,也是劳动力生产的重要条件。基础设施具有“乘数效应”,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是其经济是否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交通是打通经济的命脉。在我国城市区域公路、铁路、高速、高铁一应俱全,然而,理塘县至今还没实现村村通路,很多村庄远离交通主干道,道路通程度低,路面硬化率低。在网络覆盖方面,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农村网民仅占比27.4%,规模为2.01亿,仅占乡村人口的34%。理塘县是318国道上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除县城之外,大部分村庄没有网络和无线电信号。此外,还存在燃料结构单一、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理塘县旅游功能配套
(一)立足特色,政策扶持
旅游业以其强大的带动作用和“造血”功能成为扶贫的重要产业。理塘县民风淳朴、自然环境优美,具有发展旅游的先天优势,地方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第一,加大政策扶持。对于理塘县旅游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如对投资企业减税、加大对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等,吸引外来企业投资;第二,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包括扶持旅游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旅游营销宣传专项资金等;第三,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其发展的“灵魂”,在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应严格把控,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防止过度开发对文化的破坏。
(二)保障民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势资源大多往发达地区聚集,区域的发展得益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通畅、通信的便捷、有效的医疗卫生条件等是地区发展最根本的保障,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完善道路交通,改进区域可进入性,实现公路、铁路畅通;二是加快管网建设,解决饮用水、生活用水以及排水排污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安全保障机构、文化教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四是加快通信建设,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智慧旅游发展。
(三)重视教育,加快人才培养
文化是地区发展的软实力,高素质的人才对民族村镇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理塘县居民观念较为传统,发展旅游首先需要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第一,全面普及教育,提升整体素质;第二,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养,实现管理制度化、服务规范化,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服务人员。第三,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促进人才的交流,实现规划科学化、管理专业化。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而道远,要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各项政策指标,在公共服务方面,尤其是社会公共服务,促进城乡一体化。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让少数民族地区的村民也能享受到與城市相同的公共医疗服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政策扶持更多优质的教师在乡村任教,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李甜(1993~),女,成都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宏伟.基于传统功能视角的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类型探讨[J].中国农史,2009:92—100.
[2]吴丽丽,徐充.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析[J].学术交流,2014(5):131—134.
[3] 温军,朱卫东.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如何推进[J].中国民族,2016(1):16.
[4]焦振华.云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5]吴根平.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困境与出路[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33—37.
[6]尹成锁.少数民族村镇经济社会发展思考[J].理论观察,2016(9):58—59.
[7]云秀清,张春梅.对少数民族经济共性特征及发展思路的分析[J].阴山学刊,2006,19(4):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