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多样性逐渐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最近十几年以来,我国很多城市有规划的保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社区,为实现城市文化多元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本文以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为例,通过调查访谈,为城市多元化发展和城镇少数民族社区的建设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社区;回民街第二社区;民族特色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社区发展呈现出落后于城市发展的趋势。由于不同社会主流文化及群体数量的限制,少数民族社区在整个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城市中的生存发展遇到了困境。因此,在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中,既要考虑到时代发展对社区建设的新要求,又要立足于发展民族特色以及自身特点,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服务完善以及社区文化的融合方面有所创新。
一、社区定义及社区研究的意义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第一次提出“社区”一词。一百多年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和发展,“社区”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关于“社区”的定义数量众多,郑航生教授在《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对“社区”的概念作了一个简要概述:“社区”是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极其活动区域。
根据“社区”的定义,“民族社区”被定义为: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成员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或者是以某个少数民族为主题,几个民族杂居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认同感而强有力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构成的区域。根据地域性特征进行划分,我国的民族社区能够分为两大类:乡村民族社区和城镇民族社区。乡村民族社区包括从事农耕、放牧、渔业、林业、狩猎的少数民族聚居乡村和集镇;城镇民族社区包括民族地区的城市和城镇。本文中将要涉及到的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就属于城镇民族社区。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人们在他们生活的一个个具体的社区中进行的。城镇社区是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发展状况紧密联系着城市的现代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如果城镇社区发展不健康,运转不协调,那么城镇发展必然会面临巨大危机。所以,城镇社区的研究无论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安定和谐还是城市的经济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基本情况
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社区,伴随经济的发展,回民街第二社区在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回民街第二社区的社区建设情况来看,由于汉回混居、回族人聚居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其社区建设基础、发展形势、发展规模等具有自身的特点。
回民街第二社区隶属于定州市南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常驻居民1980户,设楼、院长9人,居民小组长16人,社区党员105名。辖区共建单位10个。回民街第二社区为少数民族街,回族人口居多,属回汉混居街区。该社区社区组织健全,社区党支部3人,设书记1人,委员2人,社区居委会5人,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人,交叉任职3人。社区下设:治安保卫、人民调解、社区保障、社区服务、人口与计生、环境与卫生、文化教育、老年工作经济管理九个工作委员会。
(二)回民街第二社区建设现状
回民街第二社区内的回族人口规模较大,与定州市其他社区相比,回民街第二社区回族人口比例也是最高的。早期的回族居民是围绕定州清真寺呈环状分布建立房屋的。定州清真寺,又名礼拜寺,座落在定州市中山中路与清风街交汇处,占地5255平方米。该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为坐西朝东四合院式建筑,由垂花门楼、南北讲堂、正殿组成,经历代重修保留至今,且仍然正常举行回族各种宗教活动。回民街第二社区具有浓郁的回族伊斯兰风格,除了完好的清真寺,该社区还具有比较完善的民族社会化服务体系,如齐全的清真餐饮服务、周到的副食品、蔬菜肉食供应,良好的宗教活动场所等,为回族居民的社会、文化及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由于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口分布与构成特征,使得本社区的回族居民较完好的保存了本民族的民族信仰和民族习惯,并没有像其他汉回混居地区的回族人那样被高度汉化。
回民街第二社区的经济发展凸显了民族特色,促进了城市多元化发展。该社区长久以来形成了完善的民族社会化服务体系,很多居民在本社区中租赁店铺,从事与生活服务相关的产业,但是整体缺乏规划,服务经营范围不完善。2007年在政府相关单位的统一规划下,结合回民街第二社区是少数民族社区的特点,着重发展以清真食品为主要特色的相关产业,使该社区的经济结构呈现出合理化趋势。社区经济发展延续了回民清真食品的特色,于2008年建成清真食品小吃城;规范了社区内经营清真肉食的店铺,并且借助清真寺阿訇亲自宰杀牛羊对人们的影响力,对该社区肉食产品进行了大力宣传,在定州市树立了较好的品牌形象;打造了以“小肥羊”为龙头的清真餐饮行业。近年来回民街第二社区的经济发展在定州市各社区经济发展排位中呈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第18名上升到第12名。
(三)回民街第二社区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区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社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回民街第二社区的社区建设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同步,与广大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社区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对回民街第二社区的少数民族特点认识不足
各级领导对该社区的少数民族特性在社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城市文化多样性在社区建设以及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忽视了少数民族社区在城市社区建设及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对社区建设重视不够,尚未形成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整体合力,社区单位在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
回民街第二社区区划内有一所回民小学,原则上统收回族汉族学生,实际上回族的孩子占了80%。回民小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校基本相同,唯一的特点是会对孩子进行民族教育。由于生源较少,相关单位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上认识不足,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导致回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回族孩子的家长对回民小学的教学质量产生质疑,纷纷将孩子送到其他城区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学校。越来越多的回族孩子从小就和汉族孩子共同学习,没有了专门的民族教育,被汉化的程度比他们的父辈高出很多。很多年轻的回族人除了不吃猪肉这个习俗之外,与汉族人没有其他明显区别,很大程度上被汉化了。这一现象说明民族文化多样性正在出现弱化的趋势,而相关部门对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问题上重视不够,加剧了这一弱化趋势。 2.社区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运行不畅
社区不是政权机关,但是在定州市社区建设当中存在社区行政化的趋势。回民街第二社区办公室工作人员申某表示:“上级会安排很多任务,今天公安部门来检查就挂上治安管理的宣传内容,明天计生部门来检查就换上计划生育的宣传内容。办公室就这么大,工作人员就这么多,我们每个人都身兼多职,其实挺虚的,我们也觉得很无奈。”
从运行机制看,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从而导致社区的职能错位,管理范围广,治理方式单一的现象比较突出,致使很多事情管不到位、管不到底,形成了治理无力度,措施难到位等问题。据调查,回民街第二社区虽然组建了服务机构,但由于受到资金、人员、设施等各种条件的制约,社区服务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服务的内容比较单一。
三、对回民街第二社区社区建设的建议
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任务,推进社区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该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适应城市多元化文化的要求,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一)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工作的主要管理者,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社区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决定着社区事务的管理水平。在招聘社区工作者时,要本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以保证充实到社区工作队伍中来的人员都是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2009年以来,定州市政府通过村官考试,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安排在各个社区单位。这一举措有效的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对认识社区发展任务的重要性,完善社区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顺社区工作关系,避免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
要强化社区功能,理顺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的关系。必须克服社区工作行政化的倾向,不能把社区与街道办事处混为一谈,更不能把社区当做街道办事处的衍生机构。理顺社区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属于政府部门自身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能硬性摊派给社区;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要根据社区现有机构、经费、权力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不能大揽大包,造成无果问题。
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民生工作,也是一项维系大局的重要任务。在社区建设中,注重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对保证邻里和谐、维持社会稳定、维护我国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切实把社区建设作为加强民生工作的有效载体,依照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保证少数民族社区发展与所在城市规划建设同步进行,进而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实现全民族的团结繁荣。
【参考文献】
[1]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郑航生.民族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1.
[3]同保.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思路研究——以延安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3).
[4]赵振军.加强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社会工作,2004,(5):44—46.
[5]林宇凡.西安回民历史街区的交通问题及规划建议[J].城乡建设,2007,12:66—67.
【作者简介】
李博文(1986— ),女,河北定州人,云南民族大学2010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关键词】社区;回民街第二社区;民族特色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社区发展呈现出落后于城市发展的趋势。由于不同社会主流文化及群体数量的限制,少数民族社区在整个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城市中的生存发展遇到了困境。因此,在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中,既要考虑到时代发展对社区建设的新要求,又要立足于发展民族特色以及自身特点,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服务完善以及社区文化的融合方面有所创新。
一、社区定义及社区研究的意义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第一次提出“社区”一词。一百多年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和发展,“社区”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关于“社区”的定义数量众多,郑航生教授在《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对“社区”的概念作了一个简要概述:“社区”是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极其活动区域。
根据“社区”的定义,“民族社区”被定义为: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成员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或者是以某个少数民族为主题,几个民族杂居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认同感而强有力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构成的区域。根据地域性特征进行划分,我国的民族社区能够分为两大类:乡村民族社区和城镇民族社区。乡村民族社区包括从事农耕、放牧、渔业、林业、狩猎的少数民族聚居乡村和集镇;城镇民族社区包括民族地区的城市和城镇。本文中将要涉及到的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就属于城镇民族社区。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人们在他们生活的一个个具体的社区中进行的。城镇社区是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的发展状况紧密联系着城市的现代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如果城镇社区发展不健康,运转不协调,那么城镇发展必然会面临巨大危机。所以,城镇社区的研究无论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安定和谐还是城市的经济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基本情况
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社区,伴随经济的发展,回民街第二社区在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回民街第二社区的社区建设情况来看,由于汉回混居、回族人聚居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其社区建设基础、发展形势、发展规模等具有自身的特点。
回民街第二社区隶属于定州市南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常驻居民1980户,设楼、院长9人,居民小组长16人,社区党员105名。辖区共建单位10个。回民街第二社区为少数民族街,回族人口居多,属回汉混居街区。该社区社区组织健全,社区党支部3人,设书记1人,委员2人,社区居委会5人,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人,交叉任职3人。社区下设:治安保卫、人民调解、社区保障、社区服务、人口与计生、环境与卫生、文化教育、老年工作经济管理九个工作委员会。
(二)回民街第二社区建设现状
回民街第二社区内的回族人口规模较大,与定州市其他社区相比,回民街第二社区回族人口比例也是最高的。早期的回族居民是围绕定州清真寺呈环状分布建立房屋的。定州清真寺,又名礼拜寺,座落在定州市中山中路与清风街交汇处,占地5255平方米。该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为坐西朝东四合院式建筑,由垂花门楼、南北讲堂、正殿组成,经历代重修保留至今,且仍然正常举行回族各种宗教活动。回民街第二社区具有浓郁的回族伊斯兰风格,除了完好的清真寺,该社区还具有比较完善的民族社会化服务体系,如齐全的清真餐饮服务、周到的副食品、蔬菜肉食供应,良好的宗教活动场所等,为回族居民的社会、文化及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由于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口分布与构成特征,使得本社区的回族居民较完好的保存了本民族的民族信仰和民族习惯,并没有像其他汉回混居地区的回族人那样被高度汉化。
回民街第二社区的经济发展凸显了民族特色,促进了城市多元化发展。该社区长久以来形成了完善的民族社会化服务体系,很多居民在本社区中租赁店铺,从事与生活服务相关的产业,但是整体缺乏规划,服务经营范围不完善。2007年在政府相关单位的统一规划下,结合回民街第二社区是少数民族社区的特点,着重发展以清真食品为主要特色的相关产业,使该社区的经济结构呈现出合理化趋势。社区经济发展延续了回民清真食品的特色,于2008年建成清真食品小吃城;规范了社区内经营清真肉食的店铺,并且借助清真寺阿訇亲自宰杀牛羊对人们的影响力,对该社区肉食产品进行了大力宣传,在定州市树立了较好的品牌形象;打造了以“小肥羊”为龙头的清真餐饮行业。近年来回民街第二社区的经济发展在定州市各社区经济发展排位中呈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第18名上升到第12名。
(三)回民街第二社区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区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社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回民街第二社区的社区建设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同步,与广大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社区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对回民街第二社区的少数民族特点认识不足
各级领导对该社区的少数民族特性在社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城市文化多样性在社区建设以及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忽视了少数民族社区在城市社区建设及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对社区建设重视不够,尚未形成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整体合力,社区单位在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
回民街第二社区区划内有一所回民小学,原则上统收回族汉族学生,实际上回族的孩子占了80%。回民小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校基本相同,唯一的特点是会对孩子进行民族教育。由于生源较少,相关单位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上认识不足,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导致回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回族孩子的家长对回民小学的教学质量产生质疑,纷纷将孩子送到其他城区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学校。越来越多的回族孩子从小就和汉族孩子共同学习,没有了专门的民族教育,被汉化的程度比他们的父辈高出很多。很多年轻的回族人除了不吃猪肉这个习俗之外,与汉族人没有其他明显区别,很大程度上被汉化了。这一现象说明民族文化多样性正在出现弱化的趋势,而相关部门对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问题上重视不够,加剧了这一弱化趋势。 2.社区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运行不畅
社区不是政权机关,但是在定州市社区建设当中存在社区行政化的趋势。回民街第二社区办公室工作人员申某表示:“上级会安排很多任务,今天公安部门来检查就挂上治安管理的宣传内容,明天计生部门来检查就换上计划生育的宣传内容。办公室就这么大,工作人员就这么多,我们每个人都身兼多职,其实挺虚的,我们也觉得很无奈。”
从运行机制看,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从而导致社区的职能错位,管理范围广,治理方式单一的现象比较突出,致使很多事情管不到位、管不到底,形成了治理无力度,措施难到位等问题。据调查,回民街第二社区虽然组建了服务机构,但由于受到资金、人员、设施等各种条件的制约,社区服务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服务的内容比较单一。
三、对回民街第二社区社区建设的建议
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任务,推进社区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定州市回民街第二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该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适应城市多元化文化的要求,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一)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工作的主要管理者,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社区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决定着社区事务的管理水平。在招聘社区工作者时,要本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以保证充实到社区工作队伍中来的人员都是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2009年以来,定州市政府通过村官考试,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安排在各个社区单位。这一举措有效的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对认识社区发展任务的重要性,完善社区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顺社区工作关系,避免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
要强化社区功能,理顺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的关系。必须克服社区工作行政化的倾向,不能把社区与街道办事处混为一谈,更不能把社区当做街道办事处的衍生机构。理顺社区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属于政府部门自身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能硬性摊派给社区;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要根据社区现有机构、经费、权力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不能大揽大包,造成无果问题。
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民生工作,也是一项维系大局的重要任务。在社区建设中,注重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对保证邻里和谐、维持社会稳定、维护我国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切实把社区建设作为加强民生工作的有效载体,依照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保证少数民族社区发展与所在城市规划建设同步进行,进而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实现全民族的团结繁荣。
【参考文献】
[1]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郑航生.民族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1.
[3]同保.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思路研究——以延安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3).
[4]赵振军.加强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社会工作,2004,(5):44—46.
[5]林宇凡.西安回民历史街区的交通问题及规划建议[J].城乡建设,2007,12:66—67.
【作者简介】
李博文(1986— ),女,河北定州人,云南民族大学2010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