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延安市苹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政府行为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总结了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特点,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处理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行为;苹果产业发展;影响;研究
延安市作为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经过70多年的演进,从试验、引种、发展、推广,到上规模、成产业,创品牌、提效益,延安市苹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目前,对延安市苹果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即政府行为,所以,分析研究政府行为在主导产业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延安市苹果产业和政府行为发展历史及现状
1939年,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院乐天宇同志,引入西洋苹果苗木,在延安光华农场进行试栽,并取得成功[1],到1977年,延安市苹果栽植面积达28.36万亩。1985年是转折性的一年,政府行为正式主导苹果产业化发展,中共延安地委、延安地区行署将苹果产业列为延安农村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并且提出了建设“百万亩苹果商品基地”的宏伟目标。到2011年底,延安市苹果栽植面积达310万亩,总产量243.8万吨,产值达69.74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行为的支持,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延安市财政每年对苹果产业的投入达到3000万元以上,各级财政资金总量突破2.5亿元,用于种苗供应、生产管理和防灾、贮藏、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绿色产业发展的决定》、《延安市2008—2012年苹果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大力扶持苹果产业发展。
二、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特点
(一)公益性
延安市各级政府把苹果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去抓,特别是近年来,延安的石油、天然气等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反哺农业趋势逐年加大。延安市在支持苹果产业做大做强过程中,对农民在资金、技术、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二)全面性
延安市在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是全面而且具体的。在苹果生产方面,政府为农民提供种苗、选择品种,引进先进技术,培训果农,修建生产道路、集雨窖、沼气池等,不断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在苹果销售方面,政府主导创建了“洛川苹果”、“山地苹果”等知名品牌,并每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召开区域苹果节和推介会,逐年拓宽销售市场。同时,在杨凌农高会、陕西省苹果评优促销洽谈会等农产品展销会上着力推介延安苹果。
(三)持续性
延安市苹果产业化从1985年开始,历届政府都把苹果产业作为全市农村第一大主导产业来发展,投入的物力、人力、财力从来没有间断过,保证了政府行为的执行效力,并取得了明显效果。由政府主导,积极推进苹果产业化进程,引进了伊天果汁(陕西)有限公司、富县恒兴果汁厂、延安圣果蟠龙果汁加工厂等一大批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果业龙头企业,解决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问题,确保了苹果产业的稳步壮大和持续发展。
三、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行为全面具体,导致农民过分依赖
由于政府从各个方面支持苹果产业,细致入微,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的“等、靠、要”思想。农民的市场敏感度不高,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迟缓,而政府行为的过多干涉,也使农民陷入信息封闭,只顾生产,不看市场的小农思维格局中,一旦出现市场波动,农民缺乏抵御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二)政府行为干预市场,导致苹果产业的市场化水平严重滞后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要素之一是农民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而市场经济是现代化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2]。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就应该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由于政府行为的过多干涉,导致延安苹果产业发展始终以政府为主导,而非市场主导。尽管延安苹果做到了310万亩,产值仅百亿元,但是,一旦政府停止或削弱对苹果产业的全方位支持,延安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改进建议
(一)政府行为逐步向市场引导转变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支持的,但政府行为不能替代市场配置,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比政府行为的效率更高。因此,政府在延安苹果产业发展中应该逐步从全方位的支持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转变,更重要的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苹果业相关的服务、销售、加工、物流等企业,并通过支持土地流转、发展现代苹果示范园等手段,让适合发展苹果产业的农民得到政府行为的支持,不适合发展苹果产业的农民发展棚栽业、养殖业等相关产业。
(二)政府行为逐步向改变农民意识转变
农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实施者,直接决定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结果。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农民是生产的主力军,在生产过程中,被动的接受政府指导,缺乏探索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因此,政府行为必须逐步减少对农民的直接投入,改变扶持方式,以奖励代替补贴,通过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让农民主动的进行技术改进、寻找市场,特别是竞争机制的引入,让栽植苹果的能手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逐步让市场机制在农村的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3]
(三)适时调整政府行为的着力点
在苹果产业形成初期,应以技术培训、基础设施投入、种苗补助为主;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以苹果灾害保险、果品加工储藏龙头企业的扶持引进为主;在苹果产业进入成熟期后,政府行为则应从生产、加工、储藏领域逐步退出,重点在果品营销、品牌建设上下功夫,以销促产,尽快培养果农的市场主体意识,从而引导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延安市志编纂委员会.延安市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2]梁洪松,霍学喜.苹果产业龙头企业组织创新动因的实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01).
[3]何一波.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分析和对策研究[D].武汉:湖北农业大学,2007.
【作者简介】
张永祥(1968— ),男,陕西黄龙人,延安市富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关键词】政府行为;苹果产业发展;影响;研究
延安市作为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经过70多年的演进,从试验、引种、发展、推广,到上规模、成产业,创品牌、提效益,延安市苹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目前,对延安市苹果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即政府行为,所以,分析研究政府行为在主导产业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延安市苹果产业和政府行为发展历史及现状
1939年,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院乐天宇同志,引入西洋苹果苗木,在延安光华农场进行试栽,并取得成功[1],到1977年,延安市苹果栽植面积达28.36万亩。1985年是转折性的一年,政府行为正式主导苹果产业化发展,中共延安地委、延安地区行署将苹果产业列为延安农村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并且提出了建设“百万亩苹果商品基地”的宏伟目标。到2011年底,延安市苹果栽植面积达310万亩,总产量243.8万吨,产值达69.74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行为的支持,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延安市财政每年对苹果产业的投入达到3000万元以上,各级财政资金总量突破2.5亿元,用于种苗供应、生产管理和防灾、贮藏、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绿色产业发展的决定》、《延安市2008—2012年苹果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大力扶持苹果产业发展。
二、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特点
(一)公益性
延安市各级政府把苹果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去抓,特别是近年来,延安的石油、天然气等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反哺农业趋势逐年加大。延安市在支持苹果产业做大做强过程中,对农民在资金、技术、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二)全面性
延安市在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是全面而且具体的。在苹果生产方面,政府为农民提供种苗、选择品种,引进先进技术,培训果农,修建生产道路、集雨窖、沼气池等,不断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在苹果销售方面,政府主导创建了“洛川苹果”、“山地苹果”等知名品牌,并每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召开区域苹果节和推介会,逐年拓宽销售市场。同时,在杨凌农高会、陕西省苹果评优促销洽谈会等农产品展销会上着力推介延安苹果。
(三)持续性
延安市苹果产业化从1985年开始,历届政府都把苹果产业作为全市农村第一大主导产业来发展,投入的物力、人力、财力从来没有间断过,保证了政府行为的执行效力,并取得了明显效果。由政府主导,积极推进苹果产业化进程,引进了伊天果汁(陕西)有限公司、富县恒兴果汁厂、延安圣果蟠龙果汁加工厂等一大批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果业龙头企业,解决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问题,确保了苹果产业的稳步壮大和持续发展。
三、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行为全面具体,导致农民过分依赖
由于政府从各个方面支持苹果产业,细致入微,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的“等、靠、要”思想。农民的市场敏感度不高,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迟缓,而政府行为的过多干涉,也使农民陷入信息封闭,只顾生产,不看市场的小农思维格局中,一旦出现市场波动,农民缺乏抵御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二)政府行为干预市场,导致苹果产业的市场化水平严重滞后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要素之一是农民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而市场经济是现代化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2]。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就应该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由于政府行为的过多干涉,导致延安苹果产业发展始终以政府为主导,而非市场主导。尽管延安苹果做到了310万亩,产值仅百亿元,但是,一旦政府停止或削弱对苹果产业的全方位支持,延安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改进建议
(一)政府行为逐步向市场引导转变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支持的,但政府行为不能替代市场配置,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比政府行为的效率更高。因此,政府在延安苹果产业发展中应该逐步从全方位的支持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转变,更重要的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苹果业相关的服务、销售、加工、物流等企业,并通过支持土地流转、发展现代苹果示范园等手段,让适合发展苹果产业的农民得到政府行为的支持,不适合发展苹果产业的农民发展棚栽业、养殖业等相关产业。
(二)政府行为逐步向改变农民意识转变
农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实施者,直接决定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结果。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农民是生产的主力军,在生产过程中,被动的接受政府指导,缺乏探索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因此,政府行为必须逐步减少对农民的直接投入,改变扶持方式,以奖励代替补贴,通过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让农民主动的进行技术改进、寻找市场,特别是竞争机制的引入,让栽植苹果的能手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逐步让市场机制在农村的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3]
(三)适时调整政府行为的着力点
在苹果产业形成初期,应以技术培训、基础设施投入、种苗补助为主;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以苹果灾害保险、果品加工储藏龙头企业的扶持引进为主;在苹果产业进入成熟期后,政府行为则应从生产、加工、储藏领域逐步退出,重点在果品营销、品牌建设上下功夫,以销促产,尽快培养果农的市场主体意识,从而引导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延安市志编纂委员会.延安市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2]梁洪松,霍学喜.苹果产业龙头企业组织创新动因的实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01).
[3]何一波.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分析和对策研究[D].武汉:湖北农业大学,2007.
【作者简介】
张永祥(1968— ),男,陕西黄龙人,延安市富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