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信息爆棚的时代,每天都有未知的事件、真相等待报道和发掘;这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掩盖事实的成本越来越高,表达声音的渠道日益增多;这理应是新闻人尽情逐梦的时代,但我们却沮丧地发现,这也是一个容易迷失的时代。
曾几何时,“铁肩担道义”的初心不再;不知不觉,信息快餐化的浮躁蒙蔽了缓慢书写的美好;自然而然,从业的价值开始模糊,记者的职业荣誉感逐渐丢失。似乎总是在追赶,同时也被追赶着,但脚步却轻快不起来。职业倦怠像电脑病毒,几乎入侵了每一个从业的新闻人。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的三个终极问题,本文尝试从这三个问题入手,探讨如何消除新闻从业倦怠,重拾记者职业荣誉感。
“我是谁”:勿忘“铁肩辣手”的初心。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价值观念的多元及社会地位的变动、职业的流动普遍存在,角色认同重构也变得异常复杂。记者也不例外。有的人雄心勃勃,一开始便是为“铁肩担道义”的使命而选择做一名新闻人,在他们的蓝图里,每一篇报道都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有的属于文艺青年主动或被动的转型,他们大多对文字怀有浓厚的感情,媒体工作满足了他们发表作品的冲动;有的人天生就是社会活动家,他们对于捕捉和整合信息充满成就感,在他们看来,媒体就像无数资讯的网络枢纽,他们在这里工作游刃有余;而更多人则是基于更加务实的理由:媒体从业者的社会地位较高,收入相对稳定,人脉关系广,等等。
谁都难以否认,在自己最初选择新闻行业的时候,心里一定有一个关于新闻的梦想,也许这个梦想仅仅是通过这份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体面”如此简单,但它却是作出选择时最纯粹的“初心”。这份初心,换个角度理解,其实也就是一名记者在踏入本行业前对新闻的“想象”,是对身处新闻行业的执业者“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最初解答。
新闻泰斗邵飘萍,在20世纪中国最为风雨飘摇的二三十年代,不畏权贵,深入虎穴,写出许多独家报道。在他的办公室里悬挂着“铁肩辣手”四个字以铭己志。我们所处的时代,虽没有战场硝烟,也没有派系纷争,却是改革最为深入、思想最为多元的时代。然而,信息共享,难有独家,各大媒体报道同质化,是当下新闻行业的一大特点。或许正因为这样的现状,更多时候,采写新闻成为一个机械化的动作。“铁肩辣手”成为遥远的信条。
究竟现代新闻从业者是否还需要“铁肩担道义”的豪情?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笔者发现,作为记者但凡能够坚持数年仍葆有从业激情的,均是在内心信守“铁肩辣手”的“理想主义者”。一方面,我们要正视角色定位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唯有守住这一根本,才不会在越来越复杂的新闻从业环境中陷入“我是谁”的困惑之中。
“我从哪里来”:扩大自身格局,深入实践工作。在中国传媒改革的历程中,中国文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历史使命感、党的宣传工作的要求,以及西方的新闻专业理念和“商海”的诱惑,构成了中国新闻从业者错综复杂的内心冲动。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冲动合力下,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迷失自我,摒弃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根本原则。
笔者通过对多家都市报记者群体的观察发现,随着从业时间的推移,新闻从业者大体呈现几种不同的精神面貌:一开始总是激情澎湃的,但是很快发生分化,有的人迅速融入,有的人迟迟找不到节奏;有的人还在苦寻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通途;有的人爬到半坡,明明还有体力,却失去方向迷了路;更多“聪明”的投机者,沿途找到了舒服的位置,就地安营扎寨,不再思谋远方的风景……
寻路者缺少的是时间的沉淀,迷路者需要的是更专业的技能,投机者既有沉淀也有必要的技能,他们在消费过去的“老本”。显然,这三种人群处于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面对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然而,他们却同样带有一种负面情绪,那就是职业倦怠与职业荣誉感的丧失。
据分析,新闻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原因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个体原因。其中个体原因主要包括:个人能力不足;仅把新闻当成一份工作,不喜欢新闻工作;对自身新闻报道的影响期望值过高。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缺乏成就感,报道影响很小;认为新闻工作重复,意义不大;评价考核机制不合理,个人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时间和选题上不能自由安排;与领导存在工作理念冲突,以及工作中缺乏领导的支持和认可。
值得警惕的是,多数出现职业倦怠的记者,往往忽略各自所缺失的沉淀、技能和激情等个体因素,倾向于将主要原因归咎于环境因素。但在笔者看来,一个真正心存斗志的人,必然能随时保持灵敏的嗅觉,如果已经意识到“不利”,又怎会安于现状?相反,应该在找到下一个平台前,利用现在的平台做好储备和武装,而非沉溺于倦怠。
事实上,在有关机构所做的观察和深度访谈中也不难看出,一些记者抱怨归抱怨,但均表示三五年之内并不会选择离开。因此,静下心来反观,我们应该直面一个完全相反的事实:在新媒体等挤压之下,虽然纸媒环境整体堪忧,但具体到从业的个人,他们当下身处的“小环境”却仍相对安逸宽松,缺乏竞争。而这或许与新闻从业的自由性有一定关系:没有硬性指标,不会让从业者喘不过气来;时间管理全靠自己,成长和成功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既是弹性工作的魅力,也是弹性工作的挑战。
作为一个从“草根”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创业教父”马云的格局观体现了他的魅力。他曾说:格局观决定一个人的气度,“格”是人格,“局”是胸怀。而在个人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中,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理想、胸怀、情趣则影响一个人立志的高度。显而易见,人格和胸怀,在职业生涯规划三部曲——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简言之,所谓格局观,体现个人所具有的观念、看法和眼界。因此,作为新闻从业者,如果现有的“小环境”让你感觉舒适,缺乏挑战,不妨扩大你的格局观。不要把视野局限于眼前的环境,而是放诸整个行业,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关注这个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对你的评价。毕竟,即使在当前的“小环境”中你是生存的“适者”,却并不代表你是整个行业中的佼佼者;而只有朝着行业翘楚的大方向去靠拢,才能获取最大的进步。 “要到哪里去”:与社会发展齐步走。传媒市场化的变革,使得新闻人才由原先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人才流动的成本与牵制越来越小。
在新闻行业转型过程中,事业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法人,党报党刊等原本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媒体,市场化运作的步伐也在加快。媒体间竞争日益激烈,并夹杂着社会转型过程中其他方面的利益冲突,甚至表现出恶性竞争的态势。因此,转型中职业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压力加大,工作变动频繁,收入情况等并不理想,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冲突。
如何化解冲突,自我调适?笔者认为,扩大格局观是从业者做出改变必要的思想准备,而具体改变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改变把记者工作当成一种谋生手段的狭隘观点。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成了“被传播”的对象。换言之,如果说曾经人们想要获取资讯,必须付出各种主动性的努力:买报纸,订杂志,在固定时段打开电视收看节目……而今大部分的资讯获取,却是无意识的,非主动的,不费吹灰之力的。甚至,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人比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你更加热衷于收看、阅读和分析时事。他们同时也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供体群,他们有态度、有观点,他们持之以恒、追求真相。这就是自媒体时代的魅力。在这样一个信息传播零距离的时代,你播报的任何一条信息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各种信息终端的头条,成为全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想象一下吧,从早晨睁开眼的第一刻起,你所见、所闻、所感知的任何一条信息,都可能成为你的工作内容。网络时代虽然让信息碎片化,但同时也让纸媒报道的传播速度呈几何倍数增长。而你的工作内容总能不同程度地影响身边人,影响世界。行走到哪,记录到哪,生活便到哪。
新闻从业的特殊性,体现在新闻工作和生活的紧密交融。因此,对“到哪里去”的最好解答,正是在不断变化的生活中捕捉信息,与社会发展同脉搏、共呼吸。
致敬梦想,无愧“记者”称号。无疑,专业名望和地位往往属于少数人,尤其集中于上述信守“铁肩辣手”的“理想主义者”。而对大多数新闻从业者而言,你可以没有冠冕堂皇的初心;你可以安于现状,停留在工作与生活最舒适的结合点;你可以借机取巧,把重心放在工作之外,享受生活。但请记住,你是一名新闻记录者,你的天职就是在路上,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你必须有“说走就走”的担当。面对一则采访,你必须有一追到底的决心,因为这是记者的基本职责。
再次回溯我们的初心,我们有关新闻的最初梦想也许已经实现,也许还在努力实现的路上。无论如何,都需要我们真心致敬。一定有一股正能量支撑你选择并坚持从业新闻,而我们也要有充分的信心说出“我是记者”四个大字。只有真正无愧此称,我们才能找回丢失或淡漠的职业荣誉感。
曾几何时,“铁肩担道义”的初心不再;不知不觉,信息快餐化的浮躁蒙蔽了缓慢书写的美好;自然而然,从业的价值开始模糊,记者的职业荣誉感逐渐丢失。似乎总是在追赶,同时也被追赶着,但脚步却轻快不起来。职业倦怠像电脑病毒,几乎入侵了每一个从业的新闻人。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的三个终极问题,本文尝试从这三个问题入手,探讨如何消除新闻从业倦怠,重拾记者职业荣誉感。
“我是谁”:勿忘“铁肩辣手”的初心。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价值观念的多元及社会地位的变动、职业的流动普遍存在,角色认同重构也变得异常复杂。记者也不例外。有的人雄心勃勃,一开始便是为“铁肩担道义”的使命而选择做一名新闻人,在他们的蓝图里,每一篇报道都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有的属于文艺青年主动或被动的转型,他们大多对文字怀有浓厚的感情,媒体工作满足了他们发表作品的冲动;有的人天生就是社会活动家,他们对于捕捉和整合信息充满成就感,在他们看来,媒体就像无数资讯的网络枢纽,他们在这里工作游刃有余;而更多人则是基于更加务实的理由:媒体从业者的社会地位较高,收入相对稳定,人脉关系广,等等。
谁都难以否认,在自己最初选择新闻行业的时候,心里一定有一个关于新闻的梦想,也许这个梦想仅仅是通过这份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体面”如此简单,但它却是作出选择时最纯粹的“初心”。这份初心,换个角度理解,其实也就是一名记者在踏入本行业前对新闻的“想象”,是对身处新闻行业的执业者“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最初解答。
新闻泰斗邵飘萍,在20世纪中国最为风雨飘摇的二三十年代,不畏权贵,深入虎穴,写出许多独家报道。在他的办公室里悬挂着“铁肩辣手”四个字以铭己志。我们所处的时代,虽没有战场硝烟,也没有派系纷争,却是改革最为深入、思想最为多元的时代。然而,信息共享,难有独家,各大媒体报道同质化,是当下新闻行业的一大特点。或许正因为这样的现状,更多时候,采写新闻成为一个机械化的动作。“铁肩辣手”成为遥远的信条。
究竟现代新闻从业者是否还需要“铁肩担道义”的豪情?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笔者发现,作为记者但凡能够坚持数年仍葆有从业激情的,均是在内心信守“铁肩辣手”的“理想主义者”。一方面,我们要正视角色定位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唯有守住这一根本,才不会在越来越复杂的新闻从业环境中陷入“我是谁”的困惑之中。
“我从哪里来”:扩大自身格局,深入实践工作。在中国传媒改革的历程中,中国文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历史使命感、党的宣传工作的要求,以及西方的新闻专业理念和“商海”的诱惑,构成了中国新闻从业者错综复杂的内心冲动。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冲动合力下,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迷失自我,摒弃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根本原则。
笔者通过对多家都市报记者群体的观察发现,随着从业时间的推移,新闻从业者大体呈现几种不同的精神面貌:一开始总是激情澎湃的,但是很快发生分化,有的人迅速融入,有的人迟迟找不到节奏;有的人还在苦寻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通途;有的人爬到半坡,明明还有体力,却失去方向迷了路;更多“聪明”的投机者,沿途找到了舒服的位置,就地安营扎寨,不再思谋远方的风景……
寻路者缺少的是时间的沉淀,迷路者需要的是更专业的技能,投机者既有沉淀也有必要的技能,他们在消费过去的“老本”。显然,这三种人群处于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面对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然而,他们却同样带有一种负面情绪,那就是职业倦怠与职业荣誉感的丧失。
据分析,新闻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原因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个体原因。其中个体原因主要包括:个人能力不足;仅把新闻当成一份工作,不喜欢新闻工作;对自身新闻报道的影响期望值过高。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缺乏成就感,报道影响很小;认为新闻工作重复,意义不大;评价考核机制不合理,个人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时间和选题上不能自由安排;与领导存在工作理念冲突,以及工作中缺乏领导的支持和认可。
值得警惕的是,多数出现职业倦怠的记者,往往忽略各自所缺失的沉淀、技能和激情等个体因素,倾向于将主要原因归咎于环境因素。但在笔者看来,一个真正心存斗志的人,必然能随时保持灵敏的嗅觉,如果已经意识到“不利”,又怎会安于现状?相反,应该在找到下一个平台前,利用现在的平台做好储备和武装,而非沉溺于倦怠。
事实上,在有关机构所做的观察和深度访谈中也不难看出,一些记者抱怨归抱怨,但均表示三五年之内并不会选择离开。因此,静下心来反观,我们应该直面一个完全相反的事实:在新媒体等挤压之下,虽然纸媒环境整体堪忧,但具体到从业的个人,他们当下身处的“小环境”却仍相对安逸宽松,缺乏竞争。而这或许与新闻从业的自由性有一定关系:没有硬性指标,不会让从业者喘不过气来;时间管理全靠自己,成长和成功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既是弹性工作的魅力,也是弹性工作的挑战。
作为一个从“草根”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创业教父”马云的格局观体现了他的魅力。他曾说:格局观决定一个人的气度,“格”是人格,“局”是胸怀。而在个人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中,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理想、胸怀、情趣则影响一个人立志的高度。显而易见,人格和胸怀,在职业生涯规划三部曲——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简言之,所谓格局观,体现个人所具有的观念、看法和眼界。因此,作为新闻从业者,如果现有的“小环境”让你感觉舒适,缺乏挑战,不妨扩大你的格局观。不要把视野局限于眼前的环境,而是放诸整个行业,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关注这个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对你的评价。毕竟,即使在当前的“小环境”中你是生存的“适者”,却并不代表你是整个行业中的佼佼者;而只有朝着行业翘楚的大方向去靠拢,才能获取最大的进步。 “要到哪里去”:与社会发展齐步走。传媒市场化的变革,使得新闻人才由原先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人才流动的成本与牵制越来越小。
在新闻行业转型过程中,事业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法人,党报党刊等原本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媒体,市场化运作的步伐也在加快。媒体间竞争日益激烈,并夹杂着社会转型过程中其他方面的利益冲突,甚至表现出恶性竞争的态势。因此,转型中职业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压力加大,工作变动频繁,收入情况等并不理想,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冲突。
如何化解冲突,自我调适?笔者认为,扩大格局观是从业者做出改变必要的思想准备,而具体改变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改变把记者工作当成一种谋生手段的狭隘观点。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成了“被传播”的对象。换言之,如果说曾经人们想要获取资讯,必须付出各种主动性的努力:买报纸,订杂志,在固定时段打开电视收看节目……而今大部分的资讯获取,却是无意识的,非主动的,不费吹灰之力的。甚至,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人比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你更加热衷于收看、阅读和分析时事。他们同时也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供体群,他们有态度、有观点,他们持之以恒、追求真相。这就是自媒体时代的魅力。在这样一个信息传播零距离的时代,你播报的任何一条信息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各种信息终端的头条,成为全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想象一下吧,从早晨睁开眼的第一刻起,你所见、所闻、所感知的任何一条信息,都可能成为你的工作内容。网络时代虽然让信息碎片化,但同时也让纸媒报道的传播速度呈几何倍数增长。而你的工作内容总能不同程度地影响身边人,影响世界。行走到哪,记录到哪,生活便到哪。
新闻从业的特殊性,体现在新闻工作和生活的紧密交融。因此,对“到哪里去”的最好解答,正是在不断变化的生活中捕捉信息,与社会发展同脉搏、共呼吸。
致敬梦想,无愧“记者”称号。无疑,专业名望和地位往往属于少数人,尤其集中于上述信守“铁肩辣手”的“理想主义者”。而对大多数新闻从业者而言,你可以没有冠冕堂皇的初心;你可以安于现状,停留在工作与生活最舒适的结合点;你可以借机取巧,把重心放在工作之外,享受生活。但请记住,你是一名新闻记录者,你的天职就是在路上,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你必须有“说走就走”的担当。面对一则采访,你必须有一追到底的决心,因为这是记者的基本职责。
再次回溯我们的初心,我们有关新闻的最初梦想也许已经实现,也许还在努力实现的路上。无论如何,都需要我们真心致敬。一定有一股正能量支撑你选择并坚持从业新闻,而我们也要有充分的信心说出“我是记者”四个大字。只有真正无愧此称,我们才能找回丢失或淡漠的职业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