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流淌进学生的心田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教与学”的关系,或许这是很多青年教师刚走进课堂都思考过的问题。美术课的知识点和绘画技能的传授不仅仅只是为了有趣,也能仅用有趣的课来吸引学生,初中美术课中我们可以激趣,这是一种手段,却不是目的。在讲授要求必须掌握的美术会考知识点的时候,我无法保证都用有趣的方式来传授每个知识点,因为美术知识点也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但这个时候,我希望给学生塑造出一种内驱力,让学生想上美术课、爱上美术课。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的盛宴,需要眼到
  我曾经听过一节音乐欣赏课——《铃儿响叮当》,音乐教师紧紧抓住音乐课的听和唱,学生步入课堂就被《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围绕,使学生心情愉悦。在上八年级上册第八课《放飞希望》这节课时,美术教师立足于学科本位,抓住美术课的视觉欣赏,可以提前在班级里布置几只大风筝,让学生欣赏到各式各样的风筝,营造本节课的情境,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融入课堂氛围,以新奇的形式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中解救出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欣赏美的眼睛。这告诉我们,艺术需要我们学会用眼观察生活,在美术课堂上需要学生通过视觉来欣赏,也就是眼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实物道具等多种直观形式,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加深他们对美术课知识点的理解。
  美术是一门动手实践的艺术,需要手到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美术实践中,有时候是绘画,有时候是制作。我们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上《奇妙的墙》这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导入砌墙视频后,让学生演示一下用纸箱模拟砌墙,然后演示日常生活中各种“垒积构造”,再让学生利用纸盒来堆积一个全新的造型,最后教学生学会装饰“墙”,将装饰好的纸箱重新堆砌成一堵“墙”。整节课中,学生都在动手操作,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更喜欢通过主观的动手操作来展示自己的个性,课堂生动、活泼、有趣。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教与学都是围绕“做”为中心,美术课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感受。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的阶段,喜欢探索未知事物,展示个性,通过美术课的制作、绘画、展演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实践过程中需要小组、团队的共同协作,比如在上《盛世汴梁》这节美术课的时候,我会让学生把他们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局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粘贴在一起,最后还原作品的风貌。此时教师扮演了促进者的角色,让学生动手实践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当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自己的作品,小组合作粘贴完毕进行展示的时候,锻炼了学生的互动性和交往性,帮助学生将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曾经听过苏州市高新区孫兰老师《城市雕塑》一课,通过用手快速摆动体验速度,在摆手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学生在课堂中利用身边熟悉的材料制作城市雕塑模型的时候,能够看到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创作的主题,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参与实验、操作等探索活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这是一种探索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突出体现动手“做”的过程,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听得太多、学得太多、自主体验太少,因此,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种新课程的学习方式,将学生“做”即实践贯穿课堂始末。“教与学”都是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地去“做”,离开“做”的“教与学”,无疑是纸上谈兵。
  美术是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需要口到
  美术课堂上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因此课堂上既要有教师的说,也要有学生的说,二者缺一不可。说话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中学时代有一篇文章《口技》,里面提到的口技是可以靠说话来模仿声音的一种技术;同时说话又是一门艺术,主要体现在外交场合,比如晏子出使楚国,凭着他的能言善辩,巧妙灵活地回击楚王的侮辱,成功地维护了他和齐国的尊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要求师、生具有一定的语言功底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中。
  美术课上的学生作品大多是他们精细刻画、制作的成果,满含着他们对绘画的热爱和对成果的珍视。而教师对学生作品需要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对于特别好的作品可以给予赞美和表扬,例如:“画得很不错,有艺术家的潜力。”对于一般的作品可以对学生提出期待性的建议,例如:“你的作品很用心,如果你再完善一下,可能会更好”“没关系,你再试试,深入塑造一下效果会更好”等等,这是一种教师期待效应,让学生平等、自由地发挥出艺术创造力,同时学生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师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他们的创作体会,从他们的话语里会知道学生作品里的情感寄托,借助口头表达来得到展示,获得大家的肯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每个季度准备一次画展,收集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体展览,将他们的作品装裱好,让一些学生担任解说员,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解他们自己的每一幅作品,这样一来,既让教师了解了学生,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加有自信。
  美术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宝库,需要心到
  之所以说美术课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宝库,是因为美术课除了教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外,还要学生了解学习大量的美术史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用心识记,但是枯燥的美术知识会让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如何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感兴趣呢?我通常将其他学科、电影、电视、星座等有意义的信息与美术知识串联起来。比如在介绍米芾的时候,会讲述米芾洁癖的故事,让学生猜猜米芾对应的星座;介绍朱耷的时候会讲一讲他的个性签名“哭之”“笑之”的由来;在讲到苏州园林时,我会讲贝聿铭和苏州园林的关系以及贝聿铭的贡献和苏州博物馆的关系等等。初中阶段的学生喜欢趣味性的知识,用故事的方式让知识点更加鲜明、生动、有趣,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益于学生的融会贯通。但是在初三会考的复习和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面前,教师向学生教授知识点的时候需要的是一种对知识理论严谨、认真的态度。为了让学生能对知识点更易于接受、理解,通常“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课下,我将知识点按照从史前到古代,再到近现代和当代这一时间顺序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将不同年代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对比、整理,比如将西方不同艺术流派、雕塑和地方美术等单列出来整理。艺术理论的知识点教学容不得半点马虎,通过系统的梳理,以易于学生识记的方式予以讲解,需要学生耳听、目看、心记,不断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复习,也要关注教学科研。不要只作为一名教书匠,而要不断完善个人修养,教师不仅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也可以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发展。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将画画的意识作为我们美术教师的职业习惯和生活方式,践行终身学习。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眼观、手动、口说、心到,强化学生对审美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内心驱动力,培养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成就感,让学生打心底喜欢上美术课,而不要让美术课成为学生逃离功课压力的避难所,真正让美流淌进学生心田,平稳顺利地渡过“青少年危机”。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想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深入贯彻智力冲浪、三式拓展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探索小学六年级数学广角教学之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扩展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六年级数学广角教学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需求,基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强化数形结合教学思想的应用,接着各类知识规律,切实解决其
期刊
民主和谐,关系融洽  在小学家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家长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家长切不可对学生的想法、意见、建议等视而不见,独断专横。因为家长的独断专横,会让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热情与主见。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效率自然不如人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乏主见,创新思维自然无处寻觅。此外,教师要引导家长在家中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想法、意见以及建议等。家长始终如一地尊重学生的想法、意见以及建议等,不仅能够
期刊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效设疑和释疑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必然。有效释疑的设计,使学生能带着疑问进行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或者教师的提示得到自己迫切想知道的答案,从而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下面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1课时)”为例,对数学课堂中有效设疑和释疑策略研究加以分析。  片段1:知识回顾  上课伊始,教师课件出示以下两个
期刊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社交以及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中各式各样的APP(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为人们解决了生活和工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能否将手机中的应用程序带进课堂,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呢?我们尝试利用手机中金融、社交等各种应用程序与“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将中职《个人投资理财》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带到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再通过课上研讨、分享、完善任务而达到内化及拓展所学知识,提高
期刊
个案背景  小杰是我班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头脑灵活的男生,由于他父母对他自小管教过于宽松,导致他根本不听父母的话,放纵自己,不但自己不愿学习,还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在班里很不受欢迎。  主诉问題  小杰上课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铃敲响了,其他同学已经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而他还在教室里到处乱跑乱叫,对班长的批评充耳不闻,严重影响课前秩序。上课后,他好像精力过于旺盛,好久不能安定下来。课堂上的小动
期刊
纵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有关内容,其明确指出:学校是落实系统德育工作的主要场所。也就是说,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使学生在道德的熏陶下获得道德素养的提升。我国新课改核心部分的“回归生活”这一理念,其指引着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也就是说,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的时候,要树立生活教育理念,借助生活化的手段来引导学生感知道德事件、领悟道德,从而树立起良好的道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素材单一,大多采用教师范画方式教学,即幼儿们跟着教师画某个
期刊
区域资源的利用,教学“迫在眉睫”  时代之需求,发展之必要  农村幼儿园教育是众多农村孩子的启蒙教育,为了更好地挖掘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的兴趣所在,提高孩子的创造力,为孩子将来的成长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随着时代的更新,农村幼儿园一直在不断进行课改。农村环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课堂上的教学始终有限,课外的实践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于是学校开始鼓励孩子们走出去。农村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致力于利用原有的自
期刊
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快乐的学习,社会是课程的资源,美术教育应回归生活。本文将从阐述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间接性语言的重要性,从而找出教师间接性语言指导三步骤,以更好地指导幼儿的美术活动。  从生活出发,合理运用间接性指导语言  在一节美术课《绘画——我》中,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画自己。区别于小班的绘画要求,我们要求幼儿能够画出自己的全身以及一些自己
期刊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但是,在许多孩子的眼中,数学是一堆数字和公式,它抽象、深奥甚至神秘。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数学文明的发展推动了艺术前进的步伐。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艺术创作都蕴含了丰富的数学价值,彰显了人类文明史上灿烂的数学文化。如达·芬奇的经典画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的微笑》都包含了数学中“黄金比”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