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技术迅速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存、学习、工作条件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学科课程“整合”的高度,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再认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明显有益,但是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探索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慎重,不要让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简单的凑合在一起,这种形式主义反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又应注意一些问题。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 数学能力数学素养
在信息技术迅速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存、学习、工作条件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学科课程“整合”的高度,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再认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概念应该是以完成数学学习目标为主,并结合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后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扩展知识容量,开放教学空间这些特点,最终来优化数学教学质量,来推进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明显有益。
一、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往往是老师一个人忙活,学生收获甚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不能引发学生健康的兴趣,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分可能,学生很难学好数学。数学课是否上好的衡量标准不仅看老师讲课水平,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参与的程度和领悟的程度。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兴趣,利于很好的理解知识。
例如教学苏教版第五册《农村新貌》时,设置生动形象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以参观者的身份,从不同的方向进入新农村,在行进的过程中发现隐藏在画面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全班一起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计算机作出相应的判断。学生们接到任务都很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比如有的学生发现:该村果园里有6行苹果树,每行15棵;还有30棵梨树。于是便提出问题: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其他同学纷纷解答。这个例子通过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唤醒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使整课充满了童趣。
二、能化抽象为直观,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既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也可利用Flash动画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演示出其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圆的面积》教学中,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是本课的重点
及难点。传统教学中,数学教师常常利用直观教具演示来突破这个难点(即把圆平均分成8份,然后将这8个扇形拼成一个曲边长方形),但是学生很难理“由曲变直”的转化思想,而且学生可能还会想:“这不是一个真正的长方形,怎么能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呢?曲线怎么会变成直线呢?”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Flash动画,将园分成8等份16等份、而将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之后,可以利用计算机工具将圆分成16等份、32等份、64等份,这样的等分具体、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由来,学生也初步体验到了极限的思想。
三、能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潛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学生的创造能力。媒体是学生认知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将认知对象进行各种变换,能具体明白地显示和阐明认识过程本身,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他们自己去得出知识的结论,从而增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要求必须提高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增强创造思维的启动,这比学习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必经途径。
数学学科是基础学科,数学素养的高低从小处着眼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从大处着眼又关系到整个国家乃至民族的发展。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探索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慎重,不要让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简单的凑合在一起,这种形式主义反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又应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整合不等于凑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首先要清楚课程教学的目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这堂课的学习效果,能使学生完成哪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能做到却效果不佳的学习任务,然后才能决定是否用整合模式进行教学。并且要明确信息技术只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不能让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过程,不能让浏览大屏幕取代独立思考。一味的依赖信息技术就失去了数学课的性质,会导致学生的数学能力退化。
其次,很适合运用信息技术的一节课,虽然也很活跃,但是既没有突出培养学生的学科目标能力,又没有培养搜集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这节课就不能被称为一节好数学课。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是将信息技术看作是进行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所以要达到“整合”的目标,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数学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第三,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找到共享资源很简单,但课件要精选,要有改进,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要分析学情,有所创新,而且还要突出教师特色,不然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虽说备课来源很多,但同时教师这一行也更不好做了,一定要给自己不断充电。因为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也在增多,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得有一缸水,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恐怕老师那一缸水已远远不够了,老师要不断学习使得自己成为活水源头才行,不然会被学生落下。为了避免这一尴尬局面的发生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数学能力和素养才行。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 数学能力数学素养
在信息技术迅速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存、学习、工作条件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学科课程“整合”的高度,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再认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概念应该是以完成数学学习目标为主,并结合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后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扩展知识容量,开放教学空间这些特点,最终来优化数学教学质量,来推进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明显有益。
一、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往往是老师一个人忙活,学生收获甚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不能引发学生健康的兴趣,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分可能,学生很难学好数学。数学课是否上好的衡量标准不仅看老师讲课水平,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参与的程度和领悟的程度。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兴趣,利于很好的理解知识。
例如教学苏教版第五册《农村新貌》时,设置生动形象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以参观者的身份,从不同的方向进入新农村,在行进的过程中发现隐藏在画面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全班一起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计算机作出相应的判断。学生们接到任务都很感兴趣,都跃跃欲试。比如有的学生发现:该村果园里有6行苹果树,每行15棵;还有30棵梨树。于是便提出问题: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其他同学纷纷解答。这个例子通过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唤醒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使整课充满了童趣。
二、能化抽象为直观,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教师既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也可利用Flash动画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演示出其中难以理解的内容,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圆的面积》教学中,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是本课的重点
及难点。传统教学中,数学教师常常利用直观教具演示来突破这个难点(即把圆平均分成8份,然后将这8个扇形拼成一个曲边长方形),但是学生很难理“由曲变直”的转化思想,而且学生可能还会想:“这不是一个真正的长方形,怎么能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呢?曲线怎么会变成直线呢?”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Flash动画,将园分成8等份16等份、而将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之后,可以利用计算机工具将圆分成16等份、32等份、64等份,这样的等分具体、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由来,学生也初步体验到了极限的思想。
三、能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潛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学生的创造能力。媒体是学生认知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将认知对象进行各种变换,能具体明白地显示和阐明认识过程本身,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他们自己去得出知识的结论,从而增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要求必须提高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增强创造思维的启动,这比学习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必经途径。
数学学科是基础学科,数学素养的高低从小处着眼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从大处着眼又关系到整个国家乃至民族的发展。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探索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慎重,不要让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简单的凑合在一起,这种形式主义反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又应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整合不等于凑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首先要清楚课程教学的目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这堂课的学习效果,能使学生完成哪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能做到却效果不佳的学习任务,然后才能决定是否用整合模式进行教学。并且要明确信息技术只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不能让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过程,不能让浏览大屏幕取代独立思考。一味的依赖信息技术就失去了数学课的性质,会导致学生的数学能力退化。
其次,很适合运用信息技术的一节课,虽然也很活跃,但是既没有突出培养学生的学科目标能力,又没有培养搜集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这节课就不能被称为一节好数学课。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是将信息技术看作是进行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所以要达到“整合”的目标,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数学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第三,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找到共享资源很简单,但课件要精选,要有改进,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要分析学情,有所创新,而且还要突出教师特色,不然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虽说备课来源很多,但同时教师这一行也更不好做了,一定要给自己不断充电。因为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也在增多,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得有一缸水,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恐怕老师那一缸水已远远不够了,老师要不断学习使得自己成为活水源头才行,不然会被学生落下。为了避免这一尴尬局面的发生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数学能力和素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