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体,其性质与特殊功能决定了语文教学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中认知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也是构成教学中情感现象的三个源点,而教材因素处于主导地位。故着重结合自己的教学认识与实践,谈谈语文教师应如何运用情感功能,促进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学效率;渗透情感
1、躬身示范,以情动人
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即一个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这好似物理學中的“感应”现象,再加上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具体地说,为师者必须具有“三爱”情感,即热爱教学工作、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是衡量一个教师个性心理品质是否健全的重要内容。
教师工作是一个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无私献身精神的工作,语文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更应潜心于本职工作,这种情感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影响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教好自己所教的学科,而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其实,教师的这种情感经情感的感染功能的作用,会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对教材冷漠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其所讲述的材料好像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
2、上课初,创造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上好课的基础。因此要精心设计,力创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通常每一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都会采用小组竞赛式的方法进行生字词和文学常识检测,让学生很快进入一种激奋的情境,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学习中。而在每一篇课文第二、三个课时的前提测评中,则运用导语、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有种往下读的欲望。
3、上课中,调动情绪、渗透情感
布卢姆指出:如果学生开始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学习。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向,犹如在茫茫大海中行驶船只的指路灯塔。它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语文课堂教学确定合理、适宜的目标,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开创性,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向高效、快速方向发展。在语文课堂目标教学中,我十分注意用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我会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单元教学为中心,制定出单元目标、课文目标和课时目标,并使学生明确,以便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达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做好启发诱导工作,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导学达标的核心关键在于一个“导”字,导得美,学生学得美,必然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在目标和内容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善于选择达标的最优方法和捷径,善于把握目标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有效地去学;更要注意学习掌握多种教学法,于导学达标中渗透情感,从而扭转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常常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用情感教学唤醒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灵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沟通作者与学生情感交流的目的。同时,渗透于课文当中的作者的人格气质、胸襟境界、语言行动及种种思想感情的因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4、要在启发学生思维中渗透情感
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常给予他们对问题解答或质疑的肯定、表扬、鼓励,如常对他们说“你的表现很棒”、“你的回答很精彩”、“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深度,我们一起来思考、讨论、分析”……让他们从中能够真正体会到师生间的平等、尊重、民主、合作、信任和宽容,容易接受来自教师的指导、建议、激励、鼓舞。促使学生自愿自觉地去获取知识、思考探究。
5、上课后,激发情趣
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也即是指教学后学生必须能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目标教学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让95%的学生都学有所获。但怎么知道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那就要通过课堂检测,反馈信息。通过当堂检测,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在课堂检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检测、回授,精心设计检测题目,难易适度、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问,充分肯定学生学习的成绩,及时纠正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让学生在检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热情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坚持每节课都有针对性地辅导几个学生,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另外,要从反馈信息中判断出教学效果,调整教学,避免教学失误、积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保证课堂教学效益。
6、利用古诗词,培养情操感
情操,是指由感情和思想结合起来的不易改变的心理状态,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作品中的情感思想,逐渐内化为品德,形成情操感。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古诗词,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尤其可以利用课本中具体的道德形象,如屈原、杜甫、文天祥等形象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习这些道德榜样,学习他们无私无畏、忠实诚恳、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从课文中学来的对道德情操的判断运用于社会活动,我们也才能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用情感教育的方法,营造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都爱学,乐学,大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2)
[2]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09,(5)
[3] 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10,(1)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学效率;渗透情感
1、躬身示范,以情动人
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即一个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效能,这好似物理學中的“感应”现象,再加上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具体地说,为师者必须具有“三爱”情感,即热爱教学工作、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是衡量一个教师个性心理品质是否健全的重要内容。
教师工作是一个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无私献身精神的工作,语文教师肩负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更应潜心于本职工作,这种情感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影响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教好自己所教的学科,而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其实,教师的这种情感经情感的感染功能的作用,会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对教材冷漠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其所讲述的材料好像和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
2、上课初,创造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上好课的基础。因此要精心设计,力创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通常每一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都会采用小组竞赛式的方法进行生字词和文学常识检测,让学生很快进入一种激奋的情境,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学习中。而在每一篇课文第二、三个课时的前提测评中,则运用导语、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有种往下读的欲望。
3、上课中,调动情绪、渗透情感
布卢姆指出:如果学生开始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学习。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向,犹如在茫茫大海中行驶船只的指路灯塔。它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语文课堂教学确定合理、适宜的目标,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开创性,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向高效、快速方向发展。在语文课堂目标教学中,我十分注意用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我会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单元教学为中心,制定出单元目标、课文目标和课时目标,并使学生明确,以便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达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做好启发诱导工作,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导学达标的核心关键在于一个“导”字,导得美,学生学得美,必然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在目标和内容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善于选择达标的最优方法和捷径,善于把握目标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有效地去学;更要注意学习掌握多种教学法,于导学达标中渗透情感,从而扭转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常常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用情感教学唤醒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灵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沟通作者与学生情感交流的目的。同时,渗透于课文当中的作者的人格气质、胸襟境界、语言行动及种种思想感情的因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4、要在启发学生思维中渗透情感
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常给予他们对问题解答或质疑的肯定、表扬、鼓励,如常对他们说“你的表现很棒”、“你的回答很精彩”、“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深度,我们一起来思考、讨论、分析”……让他们从中能够真正体会到师生间的平等、尊重、民主、合作、信任和宽容,容易接受来自教师的指导、建议、激励、鼓舞。促使学生自愿自觉地去获取知识、思考探究。
5、上课后,激发情趣
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也即是指教学后学生必须能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目标教学必须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让95%的学生都学有所获。但怎么知道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那就要通过课堂检测,反馈信息。通过当堂检测,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在课堂检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检测、回授,精心设计检测题目,难易适度、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问,充分肯定学生学习的成绩,及时纠正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让学生在检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热情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坚持每节课都有针对性地辅导几个学生,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另外,要从反馈信息中判断出教学效果,调整教学,避免教学失误、积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保证课堂教学效益。
6、利用古诗词,培养情操感
情操,是指由感情和思想结合起来的不易改变的心理状态,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作品中的情感思想,逐渐内化为品德,形成情操感。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古诗词,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尤其可以利用课本中具体的道德形象,如屈原、杜甫、文天祥等形象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习这些道德榜样,学习他们无私无畏、忠实诚恳、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从课文中学来的对道德情操的判断运用于社会活动,我们也才能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用情感教育的方法,营造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都爱学,乐学,大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2)
[2]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09,(5)
[3] 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