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为宗旨,在课标的指引下以适应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不同的能力评价标准、真正地提高到素质教育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在升学竞争中,淡漠了内心情感的发展,使学生的智慧、品格、审美感受力、个性的独特品质、创造性等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我们需要迫切改革教育模式,担当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能力;美术教学
一、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美术课程还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1.提升审美情操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觉、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2.传承与弘扬并行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了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实践证明,美术课程能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二、高中美术教学应与时代发展同步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正是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在美术教学中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并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从而产生交互影响的效果。由此,帮助学生体验现代科技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用新兴视觉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情感,使美术课堂教学实现新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化难为易,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使之对艺术观念的认识和美术术语的理解、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在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中,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其创造力。
三、教师必须精选细教,有的放矢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素质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利益的完善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的操作方式,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作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而不能仅限于单一地模仿或照抄自然的训练。否则,乏味、缺少生机的作业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局限于僵死的状态,甚至阻碍其创造意识的发展。
四、有效提高中学生的美学运用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同时还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所以,在对具体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只是注意作品较为明显的和自己所熟悉的形式特征的“看图识字”阶段,逐渐由对作品片面描述及经常使用通俗语言而非“美术语言”到学会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作品,能够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对形式语言进行识别、概括、整合,从而完整地把握作品的形式特征及精神。在对作品进行描述的过程中,要多进行鼓励、启发,使学生实现自由准确地交流和表达,并不断引导他们使用美术术语,使其鉴赏、评述逐渐规范化、深刻化。总之,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注重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在教学中,在把握美术的学科本位的同时,笔者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带领学生逐步实现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学生评价一些作品的风格的时候,总会用“简单”一词。于是,笔者就让他们与“简练”“简约”相比较,他们很快就选择了更准确的词;在讲雕塑的时候,笔者先告诉他们:雕、刻、塑、铸、焊是雕塑的基本技法,然后让他们从汉字的形、声去感受“雕”和“塑”的异同;讲到四格漫画的时候,除了讲授画本身的专业知识以外,笔者还让学生观察作品(事件)叙述的技巧,特别是叙述的节奏。此外,还让他们联系影视作品的叙述技巧去思考,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个美术家,他不仅仅会画画,而且还对社会有特有的感受及深刻的理解,并拥有高超的表达能力。由此,学生就会主动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使美术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树立板样,群体同“乐”
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每班树立和发挥板样的力量,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有些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技术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而身边的板样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他们看得见,信得过,说服力强。学生在高中阶段好胜心里较强,在板样的激励下,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反复修改自己作品种的不足之处,有时一画就是半天,画得好的同学不但能积极努力的完善自己朝前冲,在静物摆放、出外参观写生等方面,能充当老师的得力助手辅导其他同学。前面的学生在跑,后面的学生在追,整个年级学生出现你追我赶现象。注意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和讲座,各年级学生作品交流自评、互评,许多优秀学生作品影响了一片,也带动了一片。这样,整个教学氛围活跃起来,使群体振奋,共享成功的喜悦。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目标中讲到: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探索表现技巧;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中美术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能力;美术教学
一、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美术课程还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1.提升审美情操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觉、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2.传承与弘扬并行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了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实践证明,美术课程能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二、高中美术教学应与时代发展同步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正是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在美术教学中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并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从而产生交互影响的效果。由此,帮助学生体验现代科技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用新兴视觉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情感,使美术课堂教学实现新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化难为易,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使之对艺术观念的认识和美术术语的理解、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在丰富直观的感性认识中,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智力,提高其创造力。
三、教师必须精选细教,有的放矢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素质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利益的完善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的操作方式,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作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而不能仅限于单一地模仿或照抄自然的训练。否则,乏味、缺少生机的作业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局限于僵死的状态,甚至阻碍其创造意识的发展。
四、有效提高中学生的美学运用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同时还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所以,在对具体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只是注意作品较为明显的和自己所熟悉的形式特征的“看图识字”阶段,逐渐由对作品片面描述及经常使用通俗语言而非“美术语言”到学会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作品,能够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对形式语言进行识别、概括、整合,从而完整地把握作品的形式特征及精神。在对作品进行描述的过程中,要多进行鼓励、启发,使学生实现自由准确地交流和表达,并不断引导他们使用美术术语,使其鉴赏、评述逐渐规范化、深刻化。总之,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注重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在教学中,在把握美术的学科本位的同时,笔者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带领学生逐步实现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学生评价一些作品的风格的时候,总会用“简单”一词。于是,笔者就让他们与“简练”“简约”相比较,他们很快就选择了更准确的词;在讲雕塑的时候,笔者先告诉他们:雕、刻、塑、铸、焊是雕塑的基本技法,然后让他们从汉字的形、声去感受“雕”和“塑”的异同;讲到四格漫画的时候,除了讲授画本身的专业知识以外,笔者还让学生观察作品(事件)叙述的技巧,特别是叙述的节奏。此外,还让他们联系影视作品的叙述技巧去思考,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个美术家,他不仅仅会画画,而且还对社会有特有的感受及深刻的理解,并拥有高超的表达能力。由此,学生就会主动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使美术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树立板样,群体同“乐”
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每班树立和发挥板样的力量,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有些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技术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而身边的板样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他们看得见,信得过,说服力强。学生在高中阶段好胜心里较强,在板样的激励下,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反复修改自己作品种的不足之处,有时一画就是半天,画得好的同学不但能积极努力的完善自己朝前冲,在静物摆放、出外参观写生等方面,能充当老师的得力助手辅导其他同学。前面的学生在跑,后面的学生在追,整个年级学生出现你追我赶现象。注意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和讲座,各年级学生作品交流自评、互评,许多优秀学生作品影响了一片,也带动了一片。这样,整个教学氛围活跃起来,使群体振奋,共享成功的喜悦。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目标中讲到: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探索表现技巧;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中美术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