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影响非常广泛,本雅明用事不關己的语气拉开了与艺术作品的概念,但却更能剖析出艺术的震慑人心。上个世纪末的中国,“80后”文学异军突起,而“80后”文学具有与生俱来的机械复制性的特点。用机械复制理论来分析“80后”文学,是本文的论述重点。
【关键词】:本雅明;机械复制;“80后”文学
一、本雅明与机械复制理论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年),德国现代卓有影响的文学家、思想家,一个几乎将一生都付诸写作事业的天才。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怪异的个性形成了一种无法模仿的文学风格。本雅明为 20 世纪的德语文学做出了莫大的贡献,即使在整个人类文学史上也不可忽视,他以横溢的才华创作出多部优美的、传达着他对艺术的感知和研究的理论著作,同时也是文学经典。他是一个孤独的流浪诗人,也是一个近乎先知的传道士。
对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化生产活动,法兰克福学派前期的代表人物本雅明最先给予关注。不过,他不是以完全批判的态度表达这种关注,尽管面对工业社会导致的古典艺术的终结,本雅明有着深深的慨叹与遗憾,但他将机械复制艺术的兴起,视为与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活动相对应的文化生产现象,是对古典艺术的正常的历史替代,是与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的必然的历史对接。这使他的媒介文化理解,更富有“历史的”独到性和建设性。
事实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并不只是在讲述“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总是可复制的,人所制作的东西总是可被仿造的”,他跳出渺小的、那仅仅是属于人类的躯壳,他离开了这个时代的、这个世界、周围的客观环境,以一个思考者的形态立于人类文学和艺术历史的每一个角落,他能从中寻觅到一些上帝不经意洒落的碎片,还带有些圣光的创造,并对艺术品的价值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从一个跟现在完全不同的时代的那些先人建立的关于美的哲学、关于美的艺术,又随着时代而变迁发展,本雅明用事不关己的语气拉开了与艺术作品的概念,但却更能剖析出艺术的震慑人心。
二、“80后”文学与机械复制理论
上个世纪末,以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幻城》为代表的“80后”文学异军突起。“80后”文学具有与生俱来的机械复制性的特点。
“80后”文学创作大致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青春和校园题材,代表作品是许佳的《我爱阳光》。所谓“80后”作家,特指出生于1980年与1990年之间,并创作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写作者。“80后”概念的提出与广泛的运用是在大规模的文学创作之后。“80后”文学的流行,主要原因在于出版社和媒体对“80后”文学的操纵。正因如此,众多的作家和评邻家仅把“80后”文学看作一种文化现象,比如“80后”文学的“偶像化”、“80后”文学的文化背景等等。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自由化的因特网不断给读者提供表达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的平台,作者和读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尤其体现在依靠博客、网络文学成名的“80后”作家身上。在这种背景下,复制、高产、高速的网络已经成“80后”作家成名的重要渠道。
媒体文化的生产对象,是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评价媒介文化的一个角度。对媒介文化的生产对象的批判,也是他们基本否定媒介文化意义的重要根据。这种批判主要是温饶两个层面进行的,一是对媒介文化生产同质化产品的批判,一是媒介文化塑造单一化精神的批判。
媒介文化的同质化生产,在批判理论学者那里,一般表述为标准化生产,包含有“复制”、“仿效”、“千篇一律”、“模式化”、“批量化”等意义。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指出:“‘工业’这个词不要太主义字面上的理解。它是事物本身的标准化”[1],“文化工业的技术,只不过用于标准化和系列生产,而放弃了对作品的逻辑与社会体系的区别。”[2]
另一些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则将“机械复制”作为媒介文化生产对象批判的逻辑起点,既从内容上,也从形式上否定大众传媒的文化创造。批判的根据和目标之一,就是媒介文化以批量复制为方式的“标准化”生产。
文学作品的机械复制是作品大量发行的外在条件,机械复制虽然加快了艺术品传播的速度,但也损害了作品的“即时即地性”,也就是它的“独一无二性”和“本真性”。“当艺术创作的原真性标准失灵之时,艺术的整个社会功能就得到了改变。它不再建立在礼仪的根基上,而是建立在另一种实践上,即建立在政治的根基上。”[3]“80后”作家全面进入一个文学生产的商业化机制,从过去的纯粹写作进入了商业性的批量生产。
“80”文学的机械复制性最明显地表现在它的批量生产上,众多“80后”作家用几个月、甚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一部长篇巨著,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悦然,他在2004年出版了她的小说《樱桃之远》、《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和《红鞋》,这些作品不仅与某些“80后”文学的题材相似,而且与作家以前的作品重复,从某种程度上,张悦然已经开始走向了一条模式化的创作道路。除了张悦然等“80后”作家,广为人知的还有琼瑶的言情模式、金庸的武侠模式等等。当某种程式化发挥到极致时,甚至会发展到抄袭的程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郭敬明的抄袭事件。在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时,众多的粉丝仍然热衷于郭敬明的《梦》。更有一些年轻人对“郭敬明事件”这样评价:刚听到判决时很惊讶,不过抄袭他人的作品也很正常,反正天下文章一大抄,何况郭敬明开创了上世纪80年代人的写作文风。在这些年轻读者的眼里,谁是第一作者并不重要,关键看作品在图书市场上的销售。
后现代主义的反叛传统,使年轻一代的作家敢于反叛经典、反叛传统,鲁迅、茅盾等经典现实主义作品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膜拜价值”,文学作品的“膜拜价值”逐渐消失,凸显“展示价值”的机械复制时代已经来临。在机械复制时代,经典文学作品影响力的衰弱是不言而喻的。
阿多诺指出:“一个明显的错误是,大规模复制正在成为工业化时代下艺术的内在形式。”[4]我们理解,阿多诺提到的“内在形式”,不是指艺术品和大众文化产品的一般形态(外在形式),而是指工业化时代下艺术生产的内在规则和尺度。在他看来,大规模复制的标准化生产,不单是大众媒介的那种生产方式和过程,更是媒介文化生产和传播的理性原则,是大众化本质层面的自觉的规定性。因此,“标准化生产”的批判绝不是一般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产品形式的批判,而是文化生产制度和产品内含的价值尺度的批判,这是阿多诺的批判所特有的深刻性。
注释:
[1]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文化研究2000年第1期,第23页。
[2] 霍克海默·阿尔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131页。
[3]〔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4]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参考文献:
[1]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J],文化研究,2000(1).
[2]瓦尔特·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3] 霍克海默·阿尔多诺. 启蒙辩证法(代序)[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4] 姚娜.喧哗中的独语——“80后”写作透析[J].当代文坛,2007(1):64-66.
[5] 潘知常,林玮.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本雅明;机械复制;“80后”文学
一、本雅明与机械复制理论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年),德国现代卓有影响的文学家、思想家,一个几乎将一生都付诸写作事业的天才。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怪异的个性形成了一种无法模仿的文学风格。本雅明为 20 世纪的德语文学做出了莫大的贡献,即使在整个人类文学史上也不可忽视,他以横溢的才华创作出多部优美的、传达着他对艺术的感知和研究的理论著作,同时也是文学经典。他是一个孤独的流浪诗人,也是一个近乎先知的传道士。
对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化生产活动,法兰克福学派前期的代表人物本雅明最先给予关注。不过,他不是以完全批判的态度表达这种关注,尽管面对工业社会导致的古典艺术的终结,本雅明有着深深的慨叹与遗憾,但他将机械复制艺术的兴起,视为与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活动相对应的文化生产现象,是对古典艺术的正常的历史替代,是与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的必然的历史对接。这使他的媒介文化理解,更富有“历史的”独到性和建设性。
事实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并不只是在讲述“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总是可复制的,人所制作的东西总是可被仿造的”,他跳出渺小的、那仅仅是属于人类的躯壳,他离开了这个时代的、这个世界、周围的客观环境,以一个思考者的形态立于人类文学和艺术历史的每一个角落,他能从中寻觅到一些上帝不经意洒落的碎片,还带有些圣光的创造,并对艺术品的价值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从一个跟现在完全不同的时代的那些先人建立的关于美的哲学、关于美的艺术,又随着时代而变迁发展,本雅明用事不关己的语气拉开了与艺术作品的概念,但却更能剖析出艺术的震慑人心。
二、“80后”文学与机械复制理论
上个世纪末,以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幻城》为代表的“80后”文学异军突起。“80后”文学具有与生俱来的机械复制性的特点。
“80后”文学创作大致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青春和校园题材,代表作品是许佳的《我爱阳光》。所谓“80后”作家,特指出生于1980年与1990年之间,并创作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的写作者。“80后”概念的提出与广泛的运用是在大规模的文学创作之后。“80后”文学的流行,主要原因在于出版社和媒体对“80后”文学的操纵。正因如此,众多的作家和评邻家仅把“80后”文学看作一种文化现象,比如“80后”文学的“偶像化”、“80后”文学的文化背景等等。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自由化的因特网不断给读者提供表达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的平台,作者和读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尤其体现在依靠博客、网络文学成名的“80后”作家身上。在这种背景下,复制、高产、高速的网络已经成“80后”作家成名的重要渠道。
媒体文化的生产对象,是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评价媒介文化的一个角度。对媒介文化的生产对象的批判,也是他们基本否定媒介文化意义的重要根据。这种批判主要是温饶两个层面进行的,一是对媒介文化生产同质化产品的批判,一是媒介文化塑造单一化精神的批判。
媒介文化的同质化生产,在批判理论学者那里,一般表述为标准化生产,包含有“复制”、“仿效”、“千篇一律”、“模式化”、“批量化”等意义。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指出:“‘工业’这个词不要太主义字面上的理解。它是事物本身的标准化”[1],“文化工业的技术,只不过用于标准化和系列生产,而放弃了对作品的逻辑与社会体系的区别。”[2]
另一些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则将“机械复制”作为媒介文化生产对象批判的逻辑起点,既从内容上,也从形式上否定大众传媒的文化创造。批判的根据和目标之一,就是媒介文化以批量复制为方式的“标准化”生产。
文学作品的机械复制是作品大量发行的外在条件,机械复制虽然加快了艺术品传播的速度,但也损害了作品的“即时即地性”,也就是它的“独一无二性”和“本真性”。“当艺术创作的原真性标准失灵之时,艺术的整个社会功能就得到了改变。它不再建立在礼仪的根基上,而是建立在另一种实践上,即建立在政治的根基上。”[3]“80后”作家全面进入一个文学生产的商业化机制,从过去的纯粹写作进入了商业性的批量生产。
“80”文学的机械复制性最明显地表现在它的批量生产上,众多“80后”作家用几个月、甚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一部长篇巨著,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悦然,他在2004年出版了她的小说《樱桃之远》、《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和《红鞋》,这些作品不仅与某些“80后”文学的题材相似,而且与作家以前的作品重复,从某种程度上,张悦然已经开始走向了一条模式化的创作道路。除了张悦然等“80后”作家,广为人知的还有琼瑶的言情模式、金庸的武侠模式等等。当某种程式化发挥到极致时,甚至会发展到抄袭的程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郭敬明的抄袭事件。在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时,众多的粉丝仍然热衷于郭敬明的《梦》。更有一些年轻人对“郭敬明事件”这样评价:刚听到判决时很惊讶,不过抄袭他人的作品也很正常,反正天下文章一大抄,何况郭敬明开创了上世纪80年代人的写作文风。在这些年轻读者的眼里,谁是第一作者并不重要,关键看作品在图书市场上的销售。
后现代主义的反叛传统,使年轻一代的作家敢于反叛经典、反叛传统,鲁迅、茅盾等经典现实主义作品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膜拜价值”,文学作品的“膜拜价值”逐渐消失,凸显“展示价值”的机械复制时代已经来临。在机械复制时代,经典文学作品影响力的衰弱是不言而喻的。
阿多诺指出:“一个明显的错误是,大规模复制正在成为工业化时代下艺术的内在形式。”[4]我们理解,阿多诺提到的“内在形式”,不是指艺术品和大众文化产品的一般形态(外在形式),而是指工业化时代下艺术生产的内在规则和尺度。在他看来,大规模复制的标准化生产,不单是大众媒介的那种生产方式和过程,更是媒介文化生产和传播的理性原则,是大众化本质层面的自觉的规定性。因此,“标准化生产”的批判绝不是一般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产品形式的批判,而是文化生产制度和产品内含的价值尺度的批判,这是阿多诺的批判所特有的深刻性。
注释:
[1]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文化研究2000年第1期,第23页。
[2] 霍克海默·阿尔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131页。
[3]〔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4]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参考文献:
[1]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J],文化研究,2000(1).
[2]瓦尔特·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3] 霍克海默·阿尔多诺. 启蒙辩证法(代序)[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4] 姚娜.喧哗中的独语——“80后”写作透析[J].当代文坛,2007(1):64-66.
[5] 潘知常,林玮.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